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抵达之谜(奈保尔小说)/经典印象
内容
编辑推荐

奈保尔在本书中描绘了英国威尔特郡乡村旷野的景色,包括生活在那里的人及他们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同时交替穿插着自己写作的历程和外出旅行时的心情记录。

这部被冠以“半自传体小说”(一种纯粹杜撰的称谓)的作品,打破了纪实与虚构、小说与散文的界限,以类似印象画派的笔法,捕捉外界事物留存在心中的影像——那些跳跃的记忆光点、闪烁的人影、生活碎片、乡野景色和朦胧的伤怀之情。它们在忧伤调性统领下,使流淌的语词所呈现的一切,具有永久回味的意味;仿佛是对逝去岁月所作的一次邀请或回访。

内容推荐

本书是自传性的,奈保尔将自己的生活转化成了写作的材料,描绘了他从特立尼达到英国的大转移和在英国南部一个有着殖民背景的庄园里的静居生活,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乡间峡谷的挚爱。这是一位殖民地居民在压迫者古老的土地上扎下了根的故事。

目录

第一卷 杰克的花园

第二卷 旅程

第三卷 常青藤

第四卷 乌鸦

第五卷 告别仪式

试读章节

最初的四天,一直阴雨绵绵。我简直搞不清楚我是身在何地。雨住天晴之后,越过我小屋前的草坪和车库、谷仓,我能看到一片片的田野,一行行的树排列在田野周围;远处,借着天光,可以看到一条小河在闪着微光,很奇怪,有时候那闪闪的微光显得好像是从地平线之上发出来的。

这条河人称埃文河;不过可不是和莎士比亚息息相关的那条河。后来——当这块土地具有了更多的意义,当它比我长大的那条热带街道吸收了我更多的生命——我便能把这一片片有着一些沟壕的、平展展、湿漉漉的田野看成是“水草牧场”或者“湿地牧场”了,而把小河对岸那些低矮平缓的小山,看成是“丘陵”。不过在那会儿,在雨后,我所看见的一切——虽然我已经在英格兰生活了二十年——只是平展展的田野和一条狭窄的小河。

那是冬天。有关冬天和皑皑白雪的念头总是令我兴奋;但是在英格兰,这个词儿对我来说已经失去了一点儿它的浪漫味。因为我发现,在英格兰,冬天很少表现得像我当初在遥远的热带海岛上想像的那么强烈、极端。在另外一些地方,我经历过严酷的天气——在一月的西班牙,在一个靠近马德里的滑雪休养胜地;在印度,在十二月的希姆拉,还有,在八月的高高的喜马拉雅山上。但是在英格兰,这种天气似乎难得现身。在英格兰,我一年到头都穿同样的衣服;很少穿套头毛衣;几乎不需要大衣。

虽然我知道夏天总是阳光灿烂,而冬天树木总是变得光秃秃的,活像一把把扫帚,就像罗兰·希尔德的水彩画里一样。但是这年——至少是那些植物,甚至气温的变化——对我来说都未免太阴暗了。把一年里的某一部分或某个季节与其他部分或季节区分开,对我来说是个难事;我没有把各式各样的花朵和树木叶簇的变化与任何特殊的月份联系起来。不过,我喜欢看;我注意所有的事物,每每会为繁花绿树之美和晴朗的黎明、灯光璀璨的深夜之美而感动不已。冬天对我来说主要就是那么一段时光,白天很短,还在上班时间到处都亮起了灯光;也是有可能漫天飞雪的时候。

如果我说,我是在冬天来到这座河谷里的房子的,那是因为我记得那浓雾,那四天的绵绵细雨和茫茫浓雾,它遮掩起了我周围的一切,对我那时的焦虑做出了回答,我为我的工作和搬到一个新地方而感到焦虑,这是我在英格兰多次搬家中的一次。

那是冬天,也因为我为取暖的费用发愁。在这座小屋里只有电——它比煤气和柴油贵得多。而且这座小屋难得热起来。房间又长又窄;而且离水草牧场和那条小河不远;水泥地面比土地高不过一英尺左右。

然后,一天下午开始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皑皑的白雪覆盖住我小屋前面的草坪,覆盖住光秃秃的树枝;勾勒出一些不起眼的景物的轮廓,勾勒出草坪周围一些空旷而古老的建筑的轮廓,此前我还没有注意过它们,或者还没有完全仔细地打量过它们;就这样,渐渐地,在我琢磨着那飘落的飞雪的同时,一幅我周围环境的粗略图画就在我的四周形成了。

一些兔子跑出来在雪地上嬉戏玩耍,或者在吃草。一只母兔带着它的三四只小兔,在向前移动。在洁白的雪地上,它们是一些不同的、显得有些肮脏的色点。这些兔子的画面,特别是它们在雪地上带来的新色彩,唤起了或者造成了这个冬日白天的另外一些细节:将近黄昏时的雪光;草坪周围那些陌生而空旷的房子变得洁白、清晰,也更加显眼。它也唤起了我对那片树林的回忆,我想我是在正在变白的树篱后面看见那片树林的,此刻,那些兔子正在树篱前吃草。那洁白的草坪;一些空房子耸立在它周围;那道树篱在草坪的一边,树篱有一个豁口,一条小径;远处的树林。我看见了一片树林。但是它并不是真正的树林;它只是大房子后面的一个旧果园,我的小屋就在它的地面上。

我看见的东西非常清晰。但是我并不知道我正看着的是什么东西。我还完全没有适应它。我还处于一种过渡状态之中。虽然,有某些我知道的东西。我知道我乘火车来到的这个城市的名字。它叫索尔兹伯里。它几乎是我以往知道的第一个英格兰城市,我对它最初的概念,来自我小学三年级时课外读物里面康斯太布尔的油画复制品——索尔兹伯里的天主教堂。那还是在我的热带海岛上,当时我还不满十岁。那是一张四色的复制品,当时我以为它是我所见过的最漂亮的图画。我知道我来的这所房子,在索尔兹伯里附近的一条河谷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抵达之谜(奈保尔小说)/经典印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奈保尔著//邹海仑等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17357
开本 32开
页数 3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04-01-01
首版时间 2004-01-01
印刷时间 200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