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藏传佛教寺院艺术/西藏文化旅游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藏传佛教是因青藏高原上的原始宗教苯教和由汉地、南亚地区传人的佛教相争相融而形成的宗教类型。本书介绍了藏传佛教的建筑,藏传佛教和雪域,藏传佛教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藏传佛教的器用等,全方位地表现了藏传佛教的寺院艺术特色。

内容推荐

直到六百多年后出了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时,藏传佛教才有了最有影响力的重要派别格鲁派(黄教),格鲁派打破师门保守,提倡僧侣持戒,注重先显后密,显密并修的道法理念,故称为“格鲁巴”——善规——派。格鲁派以甘丹寺为著名的根本道场,而后又有哲蚌寺和色拉寺,于拉萨互为犄角,这都是著名道场,人们称“天上有太阳、月亮、星星;地上有甘丹、哲蚌、色拉”,可见其重要性。格鲁派在日喀则地区建有著名的扎什伦布寺,与拉萨三寺并列有名,为格鲁派的四根本道场。格鲁派以噶当派为基础兼容并蓄诸教派,一改僧人淫乱败绩状况,不但持戒律,讲闻思,而且重佛释而轻本尊,由显而密地显密并用,整肃释风,而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教派,它开创了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一直持续到今天。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藏传佛教的空间世界

 第一节 寺院

 第二节 塔

 第三节 修行地

第二章 藏传佛教和雪域

 第一节 拉卜则

 第二节 经石堆

 第三节 崩康

第三章 藏传佛教的意志写意

 第一节 经幡和牦旌

 第二节 法轮和佛教岩画

 第三节 佛塑壁画唐嘎

第四章 藏传佛教器用

 第一节 僧服

 第二节 法器和圣物

 第三节 节曼荼罗

试读章节

在了解藏传佛教文化的过程中,从寺院道场走向雪域原野,又在藏传佛教意志写意的基础上,从茫茫雪原上的经幡石堆走向了寺院道场中的藏传佛教塑像、壁画和唐嘎造成的艺术世界。

这时藏传佛教的器用世界是所剩部分中的核心内容了,为了全面地去感觉藏传佛教的个性,对其器用世界的了解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在本卷中,将分僧衣、坛城和法器圣物三章来进行适当的文化透视,尽量让喜欢的心灵感觉到藏传佛教器用文化的殊胜之处。

其实,就藏传佛教的器用文化而言,很明显,上述三种提示不可能尽列全部,藏传佛教经历了长期的生成发展后,对诸多物质器用都赋予了神圣的含义,品类之多几近于人的生活日用品,在这种情形下,采取了上述因简就繁的提示方式,并通过这点努力,尽量提示出藏传佛教对物仪的理解方式或说精神意义的赋予方式,从而尽量使面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心灵们在面对未被提示于三章当中的宗教器用时有自己的理解方式,以及世俗器用对宗教器用的基础支持的文化构成方面的意义,因为我们的古人很早就明白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思维道理。

为此,还要在这里赘言一些器用文化关系方面的东西,以便在美好的心灵们面对藏传佛教的器用文化时,更现实地去把握其来龙去脉,不然,除了陌生和神秘之外,将一无所获。

简约地了解雪域器用文化和佛教器用文化的各自思路之后,最后才能明白关心藏传佛教文化的心灵面对某种器物家什意味着什么样的精神含量和智慧含量。

雪域器用文化演生自人类在青藏高原上的生存繁衍史,它涉及了人类古典思维对器用方面发展的所有范畴,如衣、食、起、居、生、老、病、息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支持,材料性质地讲,它涉及到了石、木、骨、金属、合金、毛、皮、脂、乳诸品类;尤其是土,不但有了陶、砂、泥等的器用思维,还有了一种可爱的认知和亲合方式。这时,雪域器用方面就出现了生命主义的器用思维特质,他们——雪域民生不但认为凡器物皆有用,而且还认同凡器物都有情感、性格类的人文观照因素。牛毛黑帐也好,鼓风皮囊也好,陶罐也好,净水壶也罢,在使用方面都有着如人般的个性化倾向。

雪域器用文化中除了这些实质因素外,在使用习惯上对器用有着很严格的文化赋有意识,最常见的是:器用个人化倾向。东西经常地被理解为个人专用的东西,由于青藏社会古老的人文主义追求中,人的生命个体本位主义的精神认同一刻也不曾放松,因而对器用物件的专用化理解也就是因因相袭的事了。尤其是衣物,餐饮用具及刀和烟壶等更强调专用实质。慢慢地东西在设计方面除了有“性格”外,在使用方面还有了对物的如人般的“尊重”。

P163-164

序言

藏传佛教是因青藏高原上的原始宗教苯教和由汉地、南亚地区传人的佛教相争相融而形成的宗教类型。这种宗教在初播时期,统称为“佛教”,主要原因是僧侣认同其所宗教化为乔答摩·悉达多所立之佛教,但世俗文化对这种混成宗教的诠释有根有据地与僧侣认同呈现出不同的指称言说:前期称这种混成宗教为“喇嘛教”,后期称这种混成宗教为“藏传佛教”。新近统称为“藏传佛教”。在青藏高原上无论称“佛教”、“喇嘛教”、“藏传佛教”实际上所指教是同一品宗教,在此趣俗地称为“喇嘛教”,实际上应正式称之为“藏传佛教”。

早期佛密在传播过程中,重密咒和修炼,不治僧伽和理论,很快几乎被苯波教和民间心智中的巫咒观念淹没了,徒存形骸和名称,其宗教实践与苯波教没有明显区别。随着吐蕃王朝伟大的政治家松赞干布治文字,崇文明,改装束,易风俗的政令行出和倡导,佛法同时被强调其信仰价值,近而在西藏地区出现了佛教昌盛的新局面。直到朗达玛灭佛运动为止,就藏传佛教而言,形成了佛教的前弘期,出现了大型的道场——佛教——前藏的桑耶寺是其传法译经的根本道场。桑耶寺所出为宁玛派(红教),以“大圆满法”立教,由莲花生所传,比西藏藏传佛教的任何派别要早上300多年。桑耶寺因此在道场和道法意义上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到后弘期产生的第一个教派是噶当派,由阿底峡所传,仲敦巴等所立,这个教派自印度已发展了的密宗典籍中大量翻译佛典入藏。宗教实践上重视佛语修习,认为成佛之路是可通过修习全部佛法来获得,并立志建寺授徒。在这个教派的一系列活动中,今林周县境内的热振寺成为该教法的根本道场。

在前弘期开展的大量译经运动使新密咒大量传布,另一方面,宁玛派僧伽娶妻饮酒,戒律废弛,一派村相。这种背景下,先处宁玛派,后从佛教新译派的新、旧密兼通的昆氏家族之贡觉杰布在萨迦地方建萨迦寺而逐渐成为萨迦派之宗。因该寺供奉本尊三面喜金刚有青、白、红三面色,又称为“花教”。萨迦派以卓弥所传“道果法”立宗。萨迦寺的主持的传承由父子,叔侄的方式来完成,因此,它是藏传佛教家族化的标志。萨迦派开了大喇嘛、活佛拉章之先河。由于八思巴出任元帝师萨迦派曾声名显赫。

后来兴起的教派为噶举派,意为师长身授真言。由于重师徒亲授,故支派繁多,开始的噶玛派总为两条:红帽系和黑帽系。而著名的帕竹噶举主持在发展过程中集神权、族权、政权于一身,开创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先河。公元1351年攻占萨迦寺,建立帕竹政权。最后建立泽当寺为其著名的道场。今有楚布寺为噶举派的著名道场。

在藏传佛教于前弘期有了如斯发展后,在西藏历史上出现了著名的朗达玛灭佛运动,毁寺逐僧,因而使藏传佛教遭到了致命打击。838年立朗达玛为赞普,开始灭佛运动,842年被刺身亡,他是吐蕃王朝内政的牺牲品,实质上藏传佛教也就因此成了吐蕃王权的世俗支持力量贵族集团的牺牲品。吐蕃境内纷争日起,无复统一。某种意义上,藏传佛教从此进入了世俗化的磨合过程中。

直到六百多年后出了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时,藏传佛教才有了最有影响力的重要派别格鲁派(黄教),格鲁派打破师门保守,提倡僧侣持戒,注重先显后密,显密并修的道法理念,故称为“格鲁巴”——善规——派。格鲁派以甘丹寺为著名的根本道场,而后又有哲蚌寺和色拉寺,于拉萨互为犄角,这都是著名道场,人们称“天上有太阳、月亮、星星;地上有甘丹、哲蚌、色拉”,可见其重要性。格鲁派在日喀则地区建有著名的扎什伦布寺,与拉萨三寺并列有名,为格鲁派的四根本道场。格鲁派以噶当派为基础兼容并蓄诸教派,一改僧人淫乱败绩状况,不但持戒律,讲闻思,而且重佛释而轻本尊,由显而密地显密并用,整肃释风,而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教派,它开创了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一直持续到今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藏传佛教寺院艺术/西藏文化旅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世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3014960
开本 32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2
出版时间 2003-01-01
首版时间 2003-01-01
印刷时间 200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19
丛书名
印张 6.875
印次 1
出版地 西藏
185
11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