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萧伯纳戏剧选(精)/诺贝尔文学奖精品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乔治·萧伯纳是一位尽人皆知的英国剧作家,他在一八九四年写的《华伦夫人的职业》,取材于现实生活,讲述了华伦夫人出身贫困,后来靠开设妓院赚了钱,让女儿受了高等教育。女儿发现母亲的底细之后,离家出走,去伦敦开始独立的新生活的故事……本剧演出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轰动。他由此走上了戏剧创作道路。在一九一八年之后的几年里创作的《圣女贞德》上演后,为他赢得了一九二五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本书选入他四个有代表性的剧本,对于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和青年学生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会引起兴趣的读物。

内容推荐

乔治·萧伯纳是英国戏剧家。他在长达七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剧本五十一个;此外,他还是音乐评论家,剧评家,有关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出色演说家和论文作家,最多产的文学书简作家。萧伯纳的剧本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能启发观众去思考问题,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同时又表现了独特的机智和幽默,能始终抓住观众的兴奋点,满足他们的审美情趣。

目录

前 言

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

匹克梅梁(1912)

圣女贞德(1923)

苹果车(1929)

附录1: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附录2:萧伯纳生平及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匹克梅梁

        第四幕

[温波街的实验室。午夜。屋里没有人。壁炉架上的钟打了十二点。火还没有生起来:是夏天的夜里。

[这时可以听到楼梯上息金斯和辟克林的声音。息金斯 (往下面叫辟克林)我说呀,辟克林。请你把大门锁上。我不出去了。辟克林 好吧。别斯太太可以去睡觉了吗?我们不需要什么东西了,是不是?息金斯 不要了,不要了。

[伊莉莎开门进来,在有灯光的楼梯头可以看见她还穿着方才使息金斯打赌获胜的那些华贵衣饰。她走到壁炉那里,打开电灯。她很疲倦:灰白的脸色和黑眼睛黑头发构成鲜明的对照;她的表情很悲惨。她脱去外套;把扇子和手套放在钢琴上;在凳子上坐下,默默沉思。息金斯穿着晚服和大衣,戴着帽子,走进来,手里拿着从楼下带来的便衣。他脱掉帽子和大衣,把衣服随手扔在报纸架上,也同样脱掉上衣,穿上便服,无精打采地倒在壁炉旁的靠椅上。辟克林走进来。同样打扮。他也脱掉帽子和大衣,正要扔在息金斯衣服上面,但迟疑了一下。辟克林 喂。我们要是把这些衣服都堆在客厅里,别斯太太又要吵了。息金斯 那就从楼梯上扔到底下走廊里算了。明天早晨她看见会收起来的。她会以为我们喝醉了。辟克林我们是有点醉了。有信没有?息金斯 我没去看。

[辟克林拿起大衣和帽子下楼。息金斯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唱着当时流行的小调。忽然他打住了,叫喊。息金斯 他妈的,我的拖鞋又哪里去了?

[伊莉莎似含深意地看着他。然后突然站起来,离开房间。息金斯又打一个哈欠,又继续哼着歌。

[辟克林走回来,手里拿着信箱里取出的信件。辟克林 只有些传单,还有这封印着冠冕花样的情书,是给你的。(把那些传单扔到壁炉的炉围里,自己站在壁炉前地毯上,背向着壁炉)息金斯 (看了看那封情书)是放债的。(把那封信也扔到传单里面)

[伊莉莎走回来,拿着一双很大的破后跟的拖鞋。

她把拖鞋放在息金斯面前的地毯上,又坐下来,一言不发。息金斯 (又打哈欠)他妈的,这一晚上!这样一群人!真他妈的瞎胡闹!(跷起一只脚来解鞋带,看见了拖鞋。停下来看着拖鞋好像是自动出现似的)哦,在这儿,出来了?辟克林 (伸懒腰)我也有点累了。这一天过的很长。又是游园,又是赴宴,又是晚会!太多了一些。可是你打赌赢了,息金斯。 伊莉莎 成功了,而且超乎预计地成功,不是吗?息金斯 (热烈地)谢天谢地,总算完了!

[伊莉莎猛然瑟缩一下:但他们没有注意她,她恢复常态,木无表情地依旧坐在那里。辟克林 游园的时候你不提心吊胆吗?我是很担心。伊莉莎倒似乎一点也不害怕。息金斯 啊,她没有害怕。我知道她没有问题。倒是这几个月来辛辛苦苦做成这件事把我搞垮了。开头我们教她发音的时候倒很有趣;可是后来我简直腻透了。要不是打了赌,我在两个月以前就要推开不干了。这真是个糊涂主意,整个的事情都很无聊。辟克林 别那么说!游园那一场多精彩。我那时候心跳得像什么似的。息金斯 不错,最初三分钟。可是等到我看出来我们必操胜算的时候,我就感觉像笼子里的狗熊一样,闲得难受。晚上的宴会更难受:坐了一个多钟头吃了又吃,没有可以讲话的人,只有一个糊里糊涂的时髦太太!真的,辟克林,我再也不干了。再不来什么伪装公爵夫人的把戏了。整个这件事简直是受罪。辟克林 社交应酬这一套你是从来没有搞惯。(走到钢琴那里)我倒有时喜欢来一下:使我觉得年轻起来。不管怎么样,这总是一次大成功:非常大的成功。我有一两次害怕起来,因为伊莉莎做得太好了。你知道,好多真正上等人都做不好,他们都那么糊涂,以为有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就自然会有上等人的风度,因此他们也不去学习。把一件事做得特别好总是一种专门技术。息金斯 是呀,就是这件事让我看了生气;这些糊涂人连他们自己

的糊涂事都做不好。(站起来)反正这件事是完了,现在我可以安心去睡觉,不用担心明天了。

[伊莉莎的美丽容貌这时变得阴暗可怕。辟克林 我也要去睡了。反正,这是个大事,你的一次胜利。明天见。(走出)息金斯 (随他走出)明天见。 (在门口回过头来)伊莉莎,关上灯;告诉别斯太太明天早晨不用给我煮咖啡:我明天喝茶。(走出)

[伊莉莎极力控制自己,好像满不在乎似的;她站起来,走到壁炉那边去关灯。可是等到她走到那边的时候,她几乎忍不住了。她坐在息金斯的椅子上,紧紧握住两边的扶手。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让自己倒到地板上,大发脾气。息金斯 (在门外又生气又无可奈何)他妈的,我的拖鞋又到哪里去了?(来到门口)伊莉莎 (抓起拖鞋向他扔去,扔完一个又扔一个,其势甚猛)这是你的拖鞋。还有这个。拿去吧;让你倒一辈子的霉!息金斯 (大吃一惊)这是怎么了——!(走过来)什么事?起来,(把她拖起来)出了什么事?伊莉莎 (喘不过气来)没有你什么事。我不是已经让你打赌打赢了吗?这你就满足了。我反正是无所谓。息金斯 你让我打赢了赌?你!妄自尊大的东西!是我赢了的。你拿那拖鞋扔我f什么?伊莉莎 因为我想打烂你的脸。我要杀了你,你这个自私自利的东西。你为什么不把我留在老地方一一在大街上?你谢天谢地,总算完了,你可以把我再扔回去,是吗?(发疯似的扳扭自己的手指)息金斯 (冷静而诧异地看着她)这个家伙原来是精神太紧张了。伊莉莎 (发出一声窒息的吼叫,本能地要抓他的脸)!!息金斯 (抓住她的手腕)啊!小猫要抓人吗?老实点。你怎么敢

  对我发脾气?坐下来别闹。(粗暴地把她推到躺椅上)伊莉莎 (被他的重量和体力所压倒)我怎么办?我怎么办?息金斯 他妈的,我怎么知道你怎么办?你怎么办又算得了什么?伊莉莎 你不关心。我知道你不关心。我就是死了你也不在乎。我对你算不了什么——还不顶那双拖鞋呢。息金斯 (听她又用土音说话,怒叫)还不“如”那双拖鞋,不要说“顶”。伊莉莎 (屈服而怀着愤恨)好吧,还不如那双拖鞋。我以为现在这都没什么关系了。

[静默片刻。伊莉莎绝望地低着头。息金斯有点不安。息金斯 (用他最高傲的态度)你为什么要来这么一套呢!请问是你在这儿的待遇还不够好吗?伊莉莎 很好。息金斯 有哪一个对你态度不好吗?辟克林上校吗?别斯太太吗?哪一个用人吗?伊莉莎 很好。息金斯 我想你总不能说我对你不好吧?伊莉莎 很好。息金斯 我很高兴听见这句话。(口气和缓一些)大概你是辛苦了一天感觉累了。要不要喝一杯香槟酒?(走向门口)伊莉莎 不要。(想起她的礼貌)谢谢。息金斯 (又高兴起来)这是好多天精神过于紧张的缘故。你对这次游园感觉忧虑,我想这是很自然的。可是这都过去了。(和和气气地拍拍她肩膀。她战栗退缩)现在没有什么伤脑筋的事了。伊莉莎 是的,现在没有让你伤脑筋的事了。(忽然站起来离开他,走到钢琴凳子那里坐下,用手掩着脸)天啊!我要是死了多好!息金斯 (瞪眼看着她,实在觉得诧异)为什么?真的,为什么?(走到她面前,平心静气地说)伊莉莎,你听我说。这种不高兴完全是主观的。

P125-128

序言

萧伯纳(1856-1950)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一生创作的剧本达五十余部。他是一个理想家和神秘主义者,他那充满道德热情的哲学思想贯穿于他的全部剧作之中。除此以外,他还是继斯威夫特(英国18世纪著名作家,代表作《格列佛游记》)之后最尖锐泼辣的小册子作家,英语中文笔最佳的音乐评论家,当代最好的剧评家,有关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出色演说家和论文作家,最多产的文学书简作家。萧伯纳一生不拘小节,无所畏忌(他曾坚持认为自己是个比莎士比亚高明的剧作家),始终以他高度活跃的机智和幽默保持着公众注目中心的地位,直到以九十四岁高龄离开人世。

萧伯纳出生在都柏林一个不景气的爱尔兰家庭,父亲为都柏林法院的公务员,却把家产挥霍殆尽,母亲为音乐教师。萧伯纳十五岁时人都柏林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书记员,后升任出纳。一八七六年,他移居伦敦,这期间,曾有好几年无事可做,写小说也不成功。但此时他在不列颠博物馆图书中心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这使他从对现实的不满进而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一八八四年,他加入了中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组织费边社。至八十年代末,萧伯纳开始以新闻写作为生,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文艺评论,曾竭力推荐瓦格纳的音乐和易卜生的戏剧,猛烈批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7-1901)舞台的虚伪和做作。一八九一年,在出版了重要文艺评论集《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之后,他决定放弃评论而写剧本,亲自开创戏剧的新风尚。他于一八九二年写成的抨击贫民窟房租剥削的《鳏夫的房产》,和一八九四年写成的揭示娼妓制度之社会根源的《华伦夫人的职业》,在社会上引起极大轰动。由此,他走上了戏剧创作道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爆发前的二十年里,萧伯纳创作的大量剧本,都是一些充满批评的机智风趣的喜剧。尽管公众对他的激进思想漠然置之,但他的这些剧本还是非常受欢迎的。在大战期间,萧伯纳发表的关于民族政策的意见(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愚蠢的战争)对他名望极为不利,但在一九一八年后的几年里创作的《伤心之家》(1919)、《千岁人》(1921)和《圣女贞德》(1923)仍标志了他事业的顶峰,从而扭转了人们对他的评价,并奠定了他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的声誉。尤其是《圣女贞德》的上演,最终为他赢得了一九二五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萧伯纳漫长而多产的文学生涯延续了七十年,仅剧本就有五十一个,本书选收的四个剧本,是其几类主要题材以及不同创作时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取材于现实生活。华伦夫人出身贫苦,在操了皮肉生涯之后,由于经营有道,发展成为欧洲多个大妓院的老板。为了不让女儿薇薇重蹈覆辙,她以嫖资供女儿接受高等教育。当薇薇最终了解到母亲的苦难经历后,她谅解了母亲的过去,但还是在经济上和母亲决裂,决心依靠自己的劳动独立生活。本剧描述了主人公人生哲学的形成和性格发展的全过程。这个曾饱受苦难的原本正直的女人,目睹无数从事诚实劳动的妇女濒于死亡或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便对正直而遭受苦难是否值得产生了怀疑。她的职业虽然卑鄙下贱,但却给她带来了财富和体面,因而她从不想放弃这种职业。她认为除了罪恶的行当外,没有别的什么可干,她要靠它发财,她要遵循这个世界的规律并从中取利。剧作者以主人公的尖锐台词透视出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真正关系的内幕。

《匹克梅梁》(1912)是剧作家的一部最著名的喜剧作品。在此之前,作者已经创作并上演了二十八个剧本,虽然在戏剧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却没有在观众中广为流行。直到这部喜剧上演,并被拍成电影、上了广播,他才真正作为喜剧大师赢得了观众的普遍接受与欢迎。“匹克梅梁”即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王皮格马利翁,善雕刻,一次他雕刻了一个少女像,并且爱恋上了这个雕像,爱神受到感动,便给了雕像以生命,使他们二人结为夫妇。剧作家借用这个名字和典故以表示剧中语音学家息金斯和卖花女伊莉莎的关系。息金斯对语音学有着精湛的研究,一个偶然机会,他发现在菜市场卖花的穷姑娘伊莉莎有语言天赋,于是将她带回家中,调教并打扮成一个华丽、高贵而端庄的公爵夫人,让她在大使夫妇举行的晚宴和游园活动中大出风头而没有露出破绽来。然而,息金斯是个独身主义者,不可能与她结婚,而伊莉莎既成不了真正的公爵夫人,又不能再回菜市场卖花,遂被置于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本剧的意义,除了其喜剧效果外,还在于它表现了剧作者的语音天才。萧伯纳是一位对英语语音有着特殊研究的剧作家,他善于通过人物的口音来表现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思想性格。在本剧中,他把鲜为人知的语音学知识及其重要性介绍给了广大观众。

《圣女贞德》(1923)是萧伯纳创作的唯一一部悲剧。贞德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法国青年女爱国者,笃信宗教,对王子查尔斯十分忠诚。她领导农民群众击退英军对奥尔良的围攻。但在贡比涅战争中,被勃艮第人所俘。她被卖给英国占领军后,交付教会法庭审判,诬为女巫,在卢昂广场处以火刑。贞德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英雄,一个被尊为圣人的传奇人物,众多著名作家都以贞德为主人公进行过创作。萧伯纳在阅读了所有关于描写贞德的著作之后,塑造出了一个具有崭新意义的人物形象。他着重突出了贞德的个人意志,赋予这个人物以现实意义。但他在强调个人意志时,也说明了个人能力的局限性,并且进而认为,人类害怕他们的圣贤和英雄,因此必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圣女贞德》是一部内涵极为丰富的作品,它对宗教信仰、妇女问题、社会形态乃至影响历史发展及个人命运的政治因素等诸多问题都进行了发人深省的讨论。贞德这个身着男装、不谈恋爱的新女性形象也为英国舞台增添了一个成功的现实主义人物。

《苹果车》(1929)是作者后期一部重要作品,剧名出自英国一句成语“打翻苹果车”,意思是挫败别人的诡计或阴谋。这是一部作者称之为“政治狂想曲”的政治闹剧。执政的工党首相卜罗塔斯与国王马格纳斯相较量,看谁是英国的真正统治者。卜罗塔斯和内阁大臣们向国王发出最后通牒:未经同意,国王不得发表讲话或授意报刊写文章,否则内阁便宣布解散。国王则声称退位,并要作为平民竞选下院议员,如果被选进国会,将组织一个政党,而那时他的刚继位的儿子很可能叫他组织内阁。首相意识到即使眼下取得权力,将来也会败在国王手下,于是被迫宣布取消最后通牒,一切恢复如旧。这个剧本旨在说明,统治集团内部各党派之间既争权夺利又妥协勾结,无非是要从国家的财富中为自己夺取更大的份额。因而无论是马格纳斯或卜罗塔斯当政,国家的实质都不会改变,因为他们也不过是被财阀操纵的傀儡而已。剧本明确指出,国家的实际政权掌握在垄断联合企业有限公司的手中。

在中国知识界,萧伯纳的确算得上一位外国文化名人。但是相比之下,我国学界对其作品的翻译介绍却十分有限。他的五十多部剧作仅有十几部译成中文,其中最早的四部还是萧伯纳于三十年代初访问我国时掀起的“萧伯纳热”的产物;五十年代中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萧伯纳戏剧集》(三卷,共收剧本十一个);八十年代中期,漓江出版社以《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形式出版了戏剧集《圣女贞德》,共收剧本六部,其中有两部重要剧本为新译。

时间又过去了二十年,在萧伯纳诞辰一百五十周年之际的今天,我们谨推出剧作家的这四部独具特色的代表剧作,意在让中国读者先认识一下这位久违了的戏剧大师萧伯纳,从而为今后更多介绍他的作品打下一定的基础。

                  2006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萧伯纳戏剧选(精)/诺贝尔文学奖精品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乔治·萧伯纳
译者 潘家洵//老舍//杨宪益//申慧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37588
开本 16开
页数 33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35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57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