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公共部门信息技术--政策与管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涉及公共管理领域内基本的信息技术管理和政策问题,而且涉及了公共管理者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如:政府部门如何缓解相互冲突的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需求之间的矛盾;电子政府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论结构、相关类型及政府网站应用的前景和现状;领先信息技术在美国地方政府的采用、渗透及影响状况;信息技术与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等。

序言

本书涵盖了许多公共部门信息技术管理最为重要的方面。它是在《公共部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问题与趋势》(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Issues and Trends,Idea Group Publishing,1999)一书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与前一版本相比,本书进行了大量修订和更新,并以三个全新章节替换了一些已过时的话题。本书第一部分涉及本领域内基本的管理和政策问题,而第二部分应用性更强,涉及公共管理者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让公共管理研究生和公共管理者具备更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第一部分:公共部门信息技术管理

在“信息技术与公共管理:专业视角”一文中,通过评论MPA项目和公共管理从业者对计算机教育给予的重视,阿拉纳·诺思罗普(Alana Northrop)指出,有必要出版有关信息技术的读物。通过对主要的公共管理学术期刊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刊物普遍忽视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内容。公共管理学科的教材也仅仅涉及信息技术。本章建议,在公共管理课程中应该讲授六种基本的技能,而第七种技能,即计算机应用技能,也日显其重要性。

在“政治、责任与政府信息系统”一文中,布鲁斯·罗切莱奥(Bruce Rocheleau)探讨了政府信息管理中主要的政治问题,提出了有助于解决这些政治问题的战略。同时以实例说明,如果忽视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政治问题,就会导致各种问题甚至灾难。在机构内部,信息管理者必须处理好涉及政治问题的一些任务,如信息管理的结构、信息系统的采购、电子通信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内的信息共享等。外部信息管理涉及的政治问题,包括在线获取政府信息、网站的开发设计、信息公开、组织间信息系统集成等。

在“联邦政府信息技术管理演变:对公共管理的影响”一文中,斯蒂芬·H.霍尔登(Stephen H.Holden)发现,尽管在最近几年,有关联邦政府信息技术管理的文献已达到一定的成熟度,但是,公共管理领域对这一发展的贡献却很少。斯蒂芬·H.霍尔登从几个学科和政府文献的角度,对有关联邦政府信息技术管理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将联邦政府信息技术管理与一个规范的管理成熟度模式进行了比较,重点比较了信息技术的战略目标和相关的管理方法。公共管理对联邦信息技术管理的贡献最小,这一现状提出了一个深刻问题,即在信息时代,联邦政府机构是否能够达到公众的预期。

在“《文书削减法案(1995)》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战略”一文中,帕特里夏·戴蒙德·弗莱彻(Patricia Diamond Fleteher)探讨了在《文书削减法案(1995)》的要求下,信息与信息技术应用的战略管理实践,包括电子政府创新、国土安全、保持国家竞争力、政府机构内部及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项目和系统。《文书削减法案(1995)》为联邦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设定了政策指南,而且规定由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MB)对《文书削减法案(1995)》的实施进行指导和监督。自1980年《文书削减法案》初次颁布以来,它在指导和实践这两个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弗莱彻提出,行政管理和预算局(0MB)并没有担负起《文书削减法案》赋予它的法律责任,而且,也没能使联邦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拥有一个统一的方向和进程。

在“缓和信息隐私与信息访问之间的冲突:电子政府的作用”一文中,乔治·T.邓肯(George T.趴incan)和斯蒂芬·F.勒里希(stephen F.Roehrig)发现,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因特网的发展,已经加剧了对更全面信息的需求与对隐私保护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为缓和这两种相互冲突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政府机构必须在提供信息访问的同时保守机密,管理好健康信息数据库,并且保证符合国际标准。为限制信息泄露,在技术上,可以通过许多数学和统计工具;在管理上,可以通过建立和实施各种制度机制,包括提倡隐私保护、内部隐私保护评价委员会、数据和信息访问保护委员会。  在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章“电子政府评述”中,香农·豪尔·谢林(Shannon Howle Schelin)对飞速发展的电子政府进行了调查。这篇文章对电子政府发展的历史前提、理论结构,以及相关类型进行了评述。这些类型对理解电子政府、电子政府的潜能,以及电子政府面临的挑战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在“领先信息技术与美国地方政府”一文中,唐纳德·F.诺里斯(Donald F.Norris)利用对美国地方政府信息技术应用所进行的三次全国性调查数据,以及针对美国城市采用领先信息技术所进行的一系列案例研究,对领先信息技术在美国地方政府的采用、渗透及影响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美国地方政府已经采用了许多领先的信息技术,而且有望在未来几年保持同样的趋势,特别是在电子政府的应用方面。

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绩效管理”一文中,詹姆斯·E.斯威斯(James E.Swiss)分析了信息技术与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绩效管理鼓励规划和目标设定,以此激发组织的活力;强调结果,以使组织更专注于它的使命;注重快速绩效反馈,以此增强组织的回应性;不断改进过程,以使组织更好地服务于顾客。只有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系统、局域网等,以上所有变化才有可能发生。然而斯威斯指出,只有认真仔细地对信息技术的角色加以界定,信息技术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公共管理者必须对这样一些政策问题进行决策,如,什么样的信息最有助于即将进行的重要决策,机构将如何在内部信息访问与信息安全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协调好向一线职员授权与组织一致性之间的关系。

在“改进公共部门管理的软件工具”中,卡尔·格拉夫顿(Carl Grafton)及安妮·佩尔马洛夫(Anne.Permaloft)对各种不同的软件工具在公共部门的常规性应用进行了说明,包括字处理、电子制表、统计、数据库管理、网页制作、图示说明、光符识别(OCR)、项目规划等软件。

在“信息技术在调查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迈克尔·L.瓦苏(Michael L.Vasu)与埃伦·斯托里·瓦苏(Ellen Storey’Vasu)探讨了辅助民意调查的计算机软件工具,以及如何在公共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中将计算机技术整合到调查研究和重点调查小组这一调查方法之中。本章评述了计算机辅助信息采集(CASIC)、计算机辅助电话采访(CAPI)、计算机辅助面对面采访(CAPI),以及利用网络进行调查研究等方法。本章第二部分特别介绍了调查对象连续反应技术(CART),并针对一个有关经济增长问题的民意调查实例进行了分析。

在“公共部门地理信息系统”一文中,T.R.卡尔(T.R.Carr)探讨了除电子政府本身以外,哪一种信息技术在公共部门应用最为迅速的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政府部门重要的决策工具。卡尔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规划和管理决策两个层面的应用。影响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因素包括需求评估、项目规划、访问公共记录、责任问题、公共与私营部门合作、信息发布,以及隐私保护等。

在“公共部门电子邮件:隐私保护与信息公开”一文中,查尔斯·普赖斯比(Charles L.Prysby)和妮科尔·普赖斯比(Nicole D.Prysby)探讨了公共部门电子邮件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关电子邮件涉及的雇员隐私;二是在信息自由法要求下,公众对公共部门电子邮件的查阅。由于雇主查阅工作场所的电子邮件能够获得较多的法律支持,因此,雇员常常感觉到雇主对他们的电子邮件进行检查是对他们隐私权的侵犯,有时还导致了组织内部在隐私问题上的冲突。各州相关法律存在很大差异,在定义什么类型的电子邮件属于公共记录方面,一些州比其他州要限定得更为严格。鉴于在这些法律问题上经常存在不确定性和混淆,因此,公共组织有必要制定和公布电子邮件政策,明确雇员对他们的电子邮件将拥有哪些隐私预期,以及规定电子邮件保存要求,以适当地保存公共记录。

在“政府网站的设计与使用”一文中,卡迈恩·斯卡沃(Carmine Scavo)探讨了政府网站应用的前景和现状,包括公告板应用、促销应用、服务提供应用,以及公众输入应用。1998年及2002年两次对145个县市政府网站进行了调查。这些数据用于说明地方政府实际利用网络的情况,以及网络利用的发展情况。本章得出的结论是,地方政府在综合利用网络功能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如果要充分发挥网络功能则还需要更多努力。

最后,在“公共管理信息技术研究范畴”一文中,G.戴维·加森(G.David Garson)概括了公共管理领域进行信息技术研究的维度和问题。被认为最具理论意义的研究维度包括:信息技术对权力分配的影响,信息资源公平与数字鸿沟,把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象征性行动,信息技术对判断力的影响,信息技术对组织文化的影响、私有化问题、分权问题、远程办公问题、成功应用的影响因素、政府网站的可信度、对信息技术引发的社会邪恶进行规制等。

  G.戴维·加森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公共部门信息技术--政策与管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G.戴维·加森
译者 刘五一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104216
开本 16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5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035.1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83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8: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