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哈啰中产
内容
编辑推荐

中产阶层,一个不容易被定义却绝不能被忽略的群体。他们是城市的中坚力量,高消费的追逐目标,是品位和格调的坚守者,文化艺术的奉养者,时尚潮流的推动者。他们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身边。你,是他们中的一员吗?

本书浓墨重彩的阐释了中产的建筑模式与生活,惯融中西,视野国际,在深邃地思考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推究,读起来洒脱、痛快!

目录

前言 透视中产/010

第一章 从“豪”讲起/021

第二章 慧眼识珠地中海/033

第三章 上东城的浪漫/041

第四章 中产梦宅/047

第五章 好莱坞是LOFT/053

第六章 向中产进发的波波们/059

第七章 波波全接触/065

第八章 中产居住观/071

第九章 耶鲁城——温哥华中产的梦/083

第十章 东西中产/091

第十一章 国际建筑师设计的中产住宅/099

第十二章 丹堤之梦/115

试读章节

中产诌议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好多人请我讲讲我心目中的“中产阶层”,他们住什么,他们看什么书,喜欢什么音乐和电影,他们在文化上如何定位,他们的艺术观。因为在中国,“中产阶层”是句褒语,说你棒,才叫你中产,很抬举的意思。这其实是给我出了道难题,因为中产阶层是个很不清晰的阶层概念。第一,它不是可以仅仅按照收入来界定的一个阶层。第二,它也不是一个仅仅可以按照职业来界定的阶层。这个阶层本身内部差异太大了。在国内,已经见有人又细分为“低中产”、“中中产”和“高中产”,还有人分得更细,细得我都弄不清楚了。低中产好像就是小资的高层,中中产是标准的中产,高中产好像已经在向富豪阶层迈进。

不久前,看见国内公布了一个收入标准,说中国中产阶级的标准是年收入6万到50万元人民币的阶层。我的天,差别那么大!我把这个标准讲给一位深圳开发公司的负责人听,该公司正在策划一个目标市场针对标准中产的大住宅区,他张大了嘴,半天才说出句话来:“我看在深圳,非得要50万才算中产吧?”

我前年去甘肃南部的夏河那边,到扎布楞寺去拜访过活佛。那个地方穷得不得了,晚上一起吃饭的有一位是当地的会计师,他自豪地告诉我说,他的月收入差不多4000元,应该是这里最标准的中产了。后来,我问了一下当地的人,大家说:那怎么算中产,那是高等收入了。你看,地方差距就有这么大!有钱未必是中产即使按照年收入1O万来计算,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京四周随便走走,你就能遇到多少自称是新中产的人啊!或是原郊区农民,因为家里有块地被房地产商买了,或者政府征用了,一夜之间就有了一大笔钱;还有一批收入很暧昧的人士,不时总会有一些灰色收入落袋。这些人的收入绝对在这个5O万年薪的数字之上。大凡这批人,样子都有相似之处:嘴上斜叼支烟,不让他在公共场所抽烟好像侵犯了他的最大的私人权益一样要命,辱骂服务员是他们最喜欢十的事情,因为这样才显示自己高人一等,不是平凡之辈;打手机绝对是不分场合、时间,对着那电话吆喝得越大声越得意;吃饭一定要拼酒,就是那些外国人拿来浅酌细品的洋酒也照拼不误;夏天穿件有Polo标志的横道道花纹条的翻领衫,冬天穿件黑色的阿玛尼,黑色皮鞋上还一定有个金扣扣;腰上挂着一大串钥匙、手机别在腰套里,。一定是最新款的;开本田就觉得有点丢人了,再不济,也得设法弄辆宝马来开;开起车来绝对不讲交通规则,高速公路和城里的马路就像是他们自家的,别说乱换车道是天经地义,就是逆向行驶,有谁敢管……看着这批人,你怎么能把他们归纳到你心目中的那个中产阶层中去?收入显然不是唯一的标准。 难就难在这里,他们不是一个阶级,他们是一个群落,而这个群落又有其中很大的内部区别,要想总结他们,难得很。收入是一个相对的标准,还有就是这些人的工作形态、教育水准、文化修养,甚至工作类型也是粗略划分的一些标准,不确定性还是很大。P11-12

序言

 

Foreworad流淌在中产阶层的意识流

深圳梅林关口还有一片被都市化包裹着的原始山湖,蜿蜒的原生山路上长满了狗尾巴草和蒲公英,像极了遥远记忆中的家的一部分。不久以后,这里将出现一个以捍卫自然、捍卫原生态为主题的中产社区,名字叫星河丹堤。

提起中产,其实在中国不光是在说某些群体的梦想,甚至是说一个国家的梦想,是一个贫富张力日益紧绷的哑铃型社会,对稳定而真正共同富裕的橄榄型社会的集体艳羡。

在西方,中产阶层不仅令社会生活有序,而且在社会协作分工,社会任务完成,社会需求满足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书中所浓墨重彩的中产建筑模式与生活,亦表明中产文化一旦融入社区生活方式,顿成个人人生理想之所寄,环境、居所变得稳定,生活安适。可见,中产阶级崛起且成为庞大的社会集团,隔开了上下层的直接冲击,而成为社会秩序的磐石。上升阶层的代表

定义阶层首先要定义时代。财富,无疑是定义中产阶层的基本命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简单地、生硬地等同于收入,否则就会极其容易地令我们对急速工业化及城市化所释放出来的包工头、小商贩、域中村村民、贪官污吏是否属于中产阶层,陷入喋喋不休的争论中。

但即便是财富,评价的权重在刚刚过去的短短二十年间,也是经历了两次时代的“再分配”:_第一次应肇始于改革开放之初,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下海”等新政口号的驱使下,我们匆匆挥别了大锅饭、无差距的“均贫”社会,眼看着金钱在一些人周遭凝结地位,成为“有产者”。

第二次分配可谓是际遇于信息革命、新经济的全球化浪潮——西方那种洛克菲勒家族式的,以冒险、资源占有为财富敛聚手段的黄金时代,正被微软、英特尔等“知本”的铂金时代所替代。中国可以说与之同步改变。

那些掌握着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群体,开始在社会组织中,尤其是大型企业组织中,呼风唤雨,他们调动资产的能力,远远超出他们所拥有的个人财富。王石就是这群职业经理人的典型代表,年薪不过百万,但却掌控着一个年营业额过百亿的上市公司;而打工皇帝陈久霖也是因操纵中航油上亿美元的期货投机,而被媒体曝光。

不仅如此,这个群体成员对社会或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力,以及他们的言行产生的示范效应,都使得中国的中产阶层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在既定的社会程序中按部就班地长大的中产阶级而言,有着天然的后发先至性。

他们不是西方社会那些模仿主流生活的、避世的、谨小慎微的、埋头苦干的、在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左右尴尬的中间阶层,而是具备了如下特征的上升阶层:

1.社会责任

在靠不断自律换取高收入和成功的基础上,中国的中产阶层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参与社会进步的积极姿态,对天下为公、企业公民意识有着强烈的期许;

2.建功立业

在财富和政治尚泾渭分明的时下,中产阶层对社会前进的推动力,依然多地还是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成功。他们看中工作的成就,尤其是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成就;

3.知识精英

与依赖政策机会而致富的第一代富豪不同,知识之于财富,已不只是体现着对财富的创造力,更多的是意味着在国际竞争舞台上的发言权和决策的能动性;  4.优雅生活

中产阶层对享乐主义价值观有着截然不同的现代版本的诠释,那就是追求丰盛人生。他们对文化、对生活格调、对社区、对原生态的自我主张,都成为极欲晋升为这一阶层的人的旗帜。

中国中产阶层这种强劲的上升势头,也可以在房地产开发中找到佐证。比如对那些舶来的soho、Loft、Townhouse、Condo等等没有条条框框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兼收并蓄,不正是体现了上升阶层的一种张扬吗?在某种程度上,也促使着中国的建筑水平在向着香港乃至国际的超越。消费主义符号

中国中产阶层的另外一个诞生背景,就是消费主义风行的时代,即活着是为了消费,而非消费是为了活着; “消费固我在”, “消费什么”在定义“我是什么”。

改革开放后,各种消费主义符号蜂拥中国,拥有经济实力的中产阶层成为这些符号的主要追随者,他们不需要创新,只是吸收还来不及呢:路虎(Land RoVer)是越野运动的符号:宜家(IKEA)是家居装饰的符号;星巴克(starbucks)是圈子约会的符号;Gucci是休闲的符号;芭比娃娃(Barhie)是育儿的符号……符号定义了格调,进而定义了“我是谁”。

什么样的物质符号决定什么样的精神符号,因此符号的意义比财富更具有先进性,成为上升中的中产阶层追求的主题。因此,我们必须在“财富一一中产”这一基本命题之外,提出一个非常关键的次位命题即“消费——中产”。

符号的力量逐渐大到像一张无形之网,使中产阶层们无法挣脱。本来他们为了逃离世俗而去登山,但很快登山就成为一种时尚的符号;他们希望在互联网上寻找到可以寄托的虚拟社区,但QQ却以惊人的速度进了村。

在千姿百态的消费主义符号中,选择居住符号恐怕是中产阶层的首当其冲。套用亚历山大的说法,就是他们一直是在寻找回家的路上。但事实上,传统的田园牧歌式的家园已经回不去了,今天需要打造的是基于这种精神内核的新居所,来满足上升期的中产阶层的潜在需求。星河丹堤,对“原”的追求,强调建筑与生态的协调,正是代表着中产阶层对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星河阶层

至此,如果我们单单得出星河丹堤就是要吸引一批知识中产,来完成对消费主义符号的追捧,那么无论如何中国中产阶层要想成为构筑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都是太难了。

因此,我更欣赏和倡导的是它的内驱力——“星河阶层”。这就不只是简单的一种居住沿革,一种生活方式的诉求,而且还是一种社区自治、话语权、世界观以及立场,这是中产阶层潜在的自由意志的躁动。中国中产阶层的上升性并不意味着其成熟性,一如当年的法国大革命,同样处在上升期的新贵族,冀望以乌托邦理想、以急风骤雨式的革命暴力革封建贵族的命,结果是革了自己的命一样。之后发达国家几乎都经历了百年动荡,中产阶级才终于得以依靠自由意志来奠定他们所要的自由社会。

因此,我们就这样通过消化一批消费主义符号来速成中国的中产阶层,看来是相当的幼稚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以东西方对抗为主体的冷战的结束和国内阶级斗争的退潮,使得一向代表着先进力量、信奉制度的无限创新的左派们,变得非常虚弱,时代的真空在急切地寻找新的阶层代言人。那么并非完全对立,且具有非暴力、更健全潜质的中产阶层是否能成为他们的继任者呢? “星河阶层”让我依稀地感觉到了,就如大学革命一直是新左派的制造机器,中国中产阶层的意识形态,极有可能萌芽在中产社区的自治中。

王受之先生著书,依我所见,一如他的为人,充满气力,自由地说话。贯融中西,视野国际,深邃地思考,理性地推究。这是只有大家才能做到的,洒脱、痛快。

是为序。

广东省房地产协会营销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 陈劲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哈啰中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受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813347
开本 其他
页数 1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
丛书名
印张 6.4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06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