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缅甸/列国志
内容
编辑推荐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在东南亚是国土面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缅甸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民族众多,资源丰富,在地理、生态、民族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多样性。缅甸于1948年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赢得独立,由于1962年以来长期实行“缅甸式社会主义”、军人统治和闭关锁国,缅甸在不少人眼中还颇为神秘,也有一些误解。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全面介绍了缅甸的基本情况,并解读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曲折发展,尤其是1988年新军人政府执政以来的新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内容推荐

  缅甸全称“缅甸联邦”,是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友好关系的邻邦。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在东南亚是国土面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缅甸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民族众多,资源丰富,在地理、生态、民族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多样性。缅甸于1948年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赢得独立,由于1962年以来长期实行“缅甸式社会主义”、军人统治和闭关锁国,缅甸在不少人眼中还颇为神秘,也有一些误解。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全面介绍了缅甸的基本情况,并解读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曲折发展,尤其是1988年新军人政府执政以来的新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区划

    三 地形特点

    四 河流与湖泊

    五 气候

  第二节 自然资源

    一 矿物

    二 植物

    三 动物

    四 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公园

  第三节 居民与宗教

    一 人口

    二 民族

    三 语言

    四 宗教

  第四节 民俗与节日

    一 民俗

    二 重要节日

第二章 历 史

  第一节 上古简史

  第二节 中古简史(公元前到19世纪初)

    一 早期国家(公元前到11世纪初)

    二 蒲甘王朝(1044~1287)

    三 分裂时期(1287~1531)

    四 东吁王朝(1531~1752)

    五 贡榜王朝前期(1752~1823)

  第三节 近代简史(1824~1917)

    一 第一次英缅战争(1824~1826)

    二 第二次英缅战争和下缅甸的殖民地化(1852~1885)

    三 敏同王在上缅甸的改革(1852~1878)

    四 第三次英缅战争(1885)

    五 殖民地社会全面形成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1886~1919)

  第四节 现代简史(1920~1948)

    一 殖民地社会经济危机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1920~1941)

    二 日本侵略和缅甸人民的抗日斗争(1942~1945)

    三 英国重占缅甸和缅甸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1945.5~1948.1)

  第五节 当代简史(1948~2005.3)

    一 议会民主制及其失败(1948~1962)

    二 奈温政变和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的军人统治(1962.3~1974.1)

    三 1974年宪法和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的统治(1974.1~1988.9)

    四 1988年9月以来的军人政府执政(1988.9~2005.3)

  第六节 著名历史人物介绍

第三章 政 治

  第一节 国体与政体

    一 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 宪法

    三 政治体制

  第二节 国家机构

  第三节 立法与司法

  第四节 政党与团体

    一 政党制度的演变

    二 主要政党

    三 主要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

  第五节 国旗、国徽、国歌

第四章 经 济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简要历史

    一 古代和英国殖民统治时期

    二 从1948年独立到1988年

    三 1988年9月以来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第二节 宏观经济状况和发展目标

    一 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

    二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经济体制转轨

    三 经济计划和发展目标

  第三节 农牧渔林业

    一 农业(种植业)

    二 畜牧业

    三 渔业

    四 林业

    五 农业发展的问题和前景

  第四节 加工制造业

    一 概况

    二 食品和饮料业

    三 纺织工业和服装业

    四 建材工业

    五 机电工业

    六 电力工业

    七 其他

    八 发展目标和措施

  第五节 石油、天然气和矿业

    一 发展概况

    二 油气田和油气加工、贸易

    三 矿业

    四 发展前景

  第六节 交通和通讯

    一 概况

    二 公路

    三 铁路

    四 水运

    五 航空

    六 通讯

    七 发展前景

  第七节 旅游业

    一 旅游资源

    二 发展概况

    三 主要旅游城市

  第八节 财政与金融

    一 金融业发展概况

    二 主要银行

    三 财政状况

    四 货币、外汇管理和外汇率

  第九节 对外经济关系

    一 对外贸易

    二 外国投资

    三 外援、外债和外汇储备

第五章 军 事

  第一节 概述

    一 缅军简史

    二 国防体制和军事战略

    三 国防开支

  第二节 军种与兵种

    一 陆军

    二 空军

    三 海军

    四 特种兵

    五 后勤保障部队

    六 准军事部队

  第三节 军事训练和兵役制度

    一 军事训练

    二 兵役制度

  第四节 对外军事关系

    一 1988年9月以前缅军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二 1988年9月以来缅军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五节 缅军的其他情况

    一 军纪军法

    二 文体工作

    三 社会联络和群众工作

    四 档案管理

第六章 教育、科学、文艺、体育、卫生、新闻出版

  第一节 教育

    一 简史

    二 1988年以来的缅甸教育

    三 各类教育现状

    四 对外交流和合作

  第二节 科学

    一 自然科学

    二 社会科学

  第三节 文学艺术

    一 文学

    二 戏剧和电影

    三 音乐舞蹈

    四 美术(绘画和雕塑)

    五 建筑艺术

    六 传统工艺

  第四节 体育

    一 发展概况

    二 缅甸的“国球”——藤球

  第五节 医疗卫生

    一 卫生条件和疾病流行情况

    二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 卫生健康状况

  第六节 新闻出版

    一 报刊

    二 图书出版

    三 通讯广播

    四 电视

第七章 外 交

  第一节 外交政策

    一 1948~1962.2的外交政策

    二 1962.3~1988.9的外交政策

    三 1988年9月以来的外交政策

  第二节 与中国的关系

    一 1948~1988.9的缅中关系

    二 1988年9月以来的缅中关系

  第三节 与西方国家关系

    一 与美国的关系

    二 与日本的关系

    三 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四 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

  第四节 与东盟国家关系

    一 与东盟组织的关系

    二 与泰国的关系

    三 与新加坡的关系

    四 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

    五 与马来西亚的关系

    六 与菲律宾的关系

    七 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的关系

    八 与文莱的关系

  第五节 与印度的关系

    一 1988年9月以前缅甸与印度的关系

    二 1988年9月以来的缅印关系

  第六节 与俄罗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

    一 与前苏联的关系

    二 与俄罗斯的关系

    三 与前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关系

    四 与东欧国家的关系

  第七节 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一 与韩国的关系

    二 与朝鲜的关系

    三 与孟加拉国的关系

    四 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第八节 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一 与联合国的关系

    二 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

第八章 毒品问题

  第一节 缅甸毒品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一 毒品问题的由来

    二 毒品问题的发展

  第二节 缅甸毒品问题现状

    一 毒品形势继续恶化

    二 产毒中心北移至佤联军辖区

    三 毒品加工精制化,种类增多

    四 制毒、贩毒活动组织化、武装化

    五 缅北地区贩毒网络的发展

    六 缅北地区毒品形势继续恶化的原因

    七 毒品问题与缅甸的对外关系

  第三节 缅甸政府的禁毒措施和行动

    一 1948~1988年间缅甸政府的禁毒措施和成效

    二 缅甸现政府的主要禁毒措施及成效

  第四节 缅甸毒品问题的发展趋势

    一 缅北地区的禁毒名不副实

    二 缅甸毒品问题仍将长期存在及其原因

附录 缅甸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四 河流与湖泊

缅甸的河流跟山脉一样,大多数是自北而南的。最长最阔、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 是缅甸的“母亲河”,全长2173公里,发源于中国西藏察隅地区,称吉太曲,在中国云南称独龙江,在云南贡山县中缅边境4l号界碑附近出境后,在康兰普汇入恩梅开江。在缅甸境内,伊洛瓦底江的上游由两条河汇流而成,一条是迈立开江,一条是恩梅开江。一般认为恩梅开江是伊洛瓦底江的源头。所以恩梅开江又有东伊洛瓦底江之称。

伊洛瓦底江在缅甸境内长2030公里,由北而南纵贯缅甸,流经北部山区、中部干燥地区和南部三角洲,还有30多条支流,其流域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包括了缅甸的克钦邦、钦邦、曼德勒省、实皆省、马圭省、勃固省、伊洛瓦底省和仰光省8个省(邦)、32个县、90个镇区的广大地区。缅甸学者把伊洛瓦底江分为上游、中游和三角洲三部分。伊洛瓦底江上游为山区,中游河谷平原约9万平方公里,下游三角洲平原约5万平方公里。

从迈立开江与恩梅开江汇合处到钦敦江注入的地方,长549公里,为伊洛瓦底江上游。这一地区山岭相连,群山壁立,著名的伊洛瓦底江三峡就在这一段河道里。

北起辛博、南至八莫,为伊洛瓦底江第一峡——清浦峡,是三峡中最长最险的一段峡谷。长64公里,江面窄处仅50米。江中礁石密布,水流湍急,船只航行困难。

伊洛瓦底江流到距八莫19公里的地方,进入冲积平坝,江面开阔,水流平缓,到八莫附近时,突然调头向西,流入石灰岩地带,从这里便进入了第二峡——井堪峡。第二峡长23公里,最窄处江面宽仅91.4米,两岸群峰壁立,峰高60-90米。水光山色,绚丽妩媚,风光之美,在三峡中居首位。江中虽也有涡流险滩,但水流已不如第一峡湍急。八莫以下,轮航可以终年通航。

伊洛瓦底江到杰沙后又调头南下,流经冲积盆地,直达太公城。过太公城到德庇珍,伊洛瓦底江进入第三峡,峡长47公里,江面宽约400米,两岸峰峦起伏,森林茂密。

出了三峡,江面豁然开朗,水势转平,缓缓直向曼德勒流去。到曼德勒后,江水又一次调头向西,绕过实皆山,直奔正西,在帕科库附近与其最大支流钦敦江汇合。

与钦敦江汇合后,伊洛瓦江开始进人中游地区。从这里开始,江面再次折向南流,所经之地全是冲积平原,水流更加平缓,河面更加开阔,江面宽达1000~2500米,最宽处达3000米。江水缓缓流经佛塔林立的古都蒲甘、著名的油田仁安羌和古骠国首都卑谬,从棉昂开始进入三角洲。在棉昂以南48公里处,伊洛瓦底江向西分出了三角洲上最大的支流勃生河。在距海岸165公里的地方分成9条支流,呈网状注入孟加拉湾。伊洛瓦底江虽有9个人海口,但只有勃生河与仰光河可供轮船出入。

伊洛瓦底江有支流30多条,其中最长的是发源于缅甸克钦邦的钦敦江(长1106公里,为缅甸第三长的大河,其中730公里可以通航),其他流长的20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恩梅开江(350公里)、大盈江(250公里)、瑞丽江(613公里)、南太白江(250公里)、穆雷江(200公里)等,大多发源于中国。

萨尔温江是缅甸的第二大江,发源于中国西藏东部唐古拉山脉,在西藏境内称那曲,在云南境内叫怒江,于北纬24。附近流人缅甸。缅甸人把它称作丹伦江(缅甸的掸族称之为南孔河),萨尔温江系英文音译。萨尔温江流经掸邦、克耶邦、克伦邦、孟邦,在毛淡棉附近注入莫塔马湾。怒江——萨尔温江全长2816公里,在缅甸境内长1279公单。

P11-12

序言

  缅甸幅员辽阔,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度尼西亚;资源丰富,在中南半岛上堪称第一,其人口也已超过了5000万,是东南亚的一个重要国家。 

  缅甸地连三亚,连接了东亚的中国、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和东南亚的泰国、老挝,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缅甸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而她的历史发展道路颇为独特,文化景观丰富多样,尤以南传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和佛塔文化著称于世,在东南亚历史发展和文化中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 

  缅甸是中国重要的友好邻邦,中缅友谊源远流长,当代两国的友好关系更被称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友好关系的一个典范。 

  尽管由于复杂的原因,1962年以来缅甸经济发展一直较为缓慢,但按照一些学者对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比较研究,在世界上195个国家中,1990年代后期缅甸的综合国力排序居于第63位,其国土面积居第39位,人口数量排序为第26位,经济实力排序为第78位,人均经济实力排序为第125位,军事实力排序为第71位。海平、运平、王景涛编著《各国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第24页。 

  由于1962—1988年间缅甸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搞“缅甸式社会主主义”,1960年代以来,外部世界对缅甸渐渐越来越陌生,而对1988年9月以来缅甸走出“缅甸社会主义”后经历的新的变和发展,人们了解得也不是很多。 

  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中国加快和平发展的步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全面走向世界,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进程中,对于缅甸这样一个东南亚的重要国家和我们的友好邻邦,显然要有更多的、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缅甸的研究和介绍,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十多年前,我曾主编过一本《当代缅甸》,1992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使我意想不到的是,此书首版3000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告售罄,这充分反映出了国内读者了解缅甸的热情和需要。此后,也收到过不少单位和个人求购此书的来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代缅甸》一直没能再版,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中的许多内容显然也陈旧了。作为缅甸问题研究者,我确实一直想再写或者说再编一本以介绍当代缅甸为主要内容的著作。 

  因此,当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孙士海副所长在2003年委托由我牵头来承担该院重点研究项目“列国志”课题之一的《缅甸》时,我感到非常高兴,欣然接受了。而“列国志”编委会强调这套丛书的学术性,要求在尽可能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专家学者的研究所得和个人见解,这给了我一个在缅甸问题上较为充分地发挥个人看法的很好的机会。按照“列国志”编委的要求并根据缅甸的特点,这本《缅甸》突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缅甸的基本情况,二是1988年9月以来缅甸的新情况,三是缅甸各个方面发展的历史联系。之所以强调历史联系,主要是考虑到没有这方面的说明和论述,缅甸许多方面的发展(包括缓慢甚至停滞)及其特点,就不太好理解了。 

  由于缅甸长期以来较为封闭,有关缅甸的资料甚为缺乏,就是1988年9月开放以来,这方面的情况仍然不见有多少改善。我们在编写此书时,尽量利用了云南省社科院及该院东南亚研究所的资料,以及我们访问缅甸时所得的资料。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的石瑛女士、孔建勋副研究员,省社科院科研处的郑晓云研究员,都曾为本书的编写提供过宝贵的资料等方面的支持,对此我们非常感谢。我们也要感谢孙士海研究员等三位审稿人非常认真的审读和责任编辑认真的工作,感谢他们为完善本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个人还要特别感谢缅甸学者妙丹惠赠他最新出版的著作《缅甸在东盟》。本书在编写中,参考了国内外学者的许多研究成果(见参考书目),由于这是一部编著类著作,按照本书的体例,未能一一注明出处,这是需要说明的。   本书由我和李晨阳、李孝骥、常飞四位同志合作完成,其中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六章由我编写,第五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由李晨阳同志编写。李孝骥同志提供了第一章中有关缅甸自然和民族、民俗的一些资料。本书中有关缅甸经济社会的统计资料的译文初稿,大部分由常飞同志翻译。图片大部分是我访缅时拍摄的。全书的统编由我总其成。本书的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缅甸/列国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贺圣达//李晨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07585
开本 32开
页数 4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4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4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33.7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6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