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与竞争
内容
编辑推荐

在经济金融运行的不确定性不断加剧的世界里,如何有效地控制风险,实现效益、质量和规模的协调发展,是每一个商业银行孜孜以求的目标。本书结合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全面探讨了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竞争与合作格局、发展战略布局、主要业务的发展思路和全面的风险管理等内容,从中你可以了解到商业银行的最新发展动态,并感受到未来银行业发展的趋势。

内容推荐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迅速缩小与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差距,对国内银行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本书结合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全面探讨了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竞争与合作格局、发展战略布局、主要业务的发展思路、全面的风险管理和发展业绩的评价等内容,具有观念前瞻性、操作务实性、业务辅导性和经验借鉴性等特点,理论与实务并重,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分析透彻,逻辑性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面向基层,便于读者掌握与应用。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商业银行的最新发展动态,并感受到未来银行业发展的趋势。

目录

第一章 现代商业银行的科学发展观/1

 第一节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观的形成/1

 第二节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观的基本内涵/6

 第三节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本质/10

 第四节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质量/20

 第五节 现代商业银行的协调发展/23

 第六节 现代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27

 第七节 提升经营管理素质是落实发展观的关键/34

 第八节 重塑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发展模式/41

第二章 现代商业银行竞争与发展新趋势/54

 第一节 现代商业银行现状及发展趋势/54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趋势/80

 第三节 金融控股公司应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主流/94

第三章 现代商业银行竞争与合作分析/105

 第一节 核心竞争力理论及其应用/105

 第二节 国际活跃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和趋势/111

 第三节 中外资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116

 第四节 培育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途径/126

 第五节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战略/136

 第六节 现代商业银行竞争与合作格局分析/149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与发展战略/162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导向/162

 第二节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战略/168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差异化战略/178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中心城市发展战略/188

 第五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品牌化战略/194

 第六节 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区域化、扁平化战略/204

 第七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精品战略/217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策略/23l

 第一节 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发展策略/231

 第二节 商业银行拓展跨国公司业务对策分析/240

 第三节 商业银行对系统性集团客户整体营销策略分析/249

 第四节 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探析/263

 第五节 商业银行票据市场现状及发展战略/275

 第六节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构思/286

 第七节 商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策略/295

 第八节 商业银行创建精品营业网点的思考/310

 第九节 银行卡的竞争环境及对策分析/321

 第十节 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战略构思/329

 第十一节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342

 第十二节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选择/351

 第十三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361

 第十四节 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策略/371

 第十五节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策略/381

第六章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389

 第一节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及其对我国的影响/389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风险监管/401

 第三节 建立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想/424

 第四节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441

 第五节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若干建议/458

 第六节 建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长效机制/477

第七章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业绩评价/485

 第一节 经济增加值(EVA)和平衡计分卡(BSC)/486

 第二节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引进EVA的必要性/494

 第三节 经济增加值(EVA)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应用/497

 第四节 商业银行如何引进和运用EVA/511

 第五节 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构建商业银行业绩评价的非财务指标/528

参考文献/540

试读章节

(二)内部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资本观念,缺少资本约束,加之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因此,普遍存在“速度情结”和“规模冲动”。有些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追求虚假的高速度或当前的账面利润,展开无序竞争,如高息揽存、循环做虚假票据虚增存款、不计成本地降低贷款利率,等等。非理性经营的结果,在宏观上助长了经济泡沫的产生,在微观上则往往使自身背上了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积累大量的金融风险,并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被监管当局接管整顿、撤销关闭。我国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农村基金会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都曾有过这方面的教训。据统计,仅1997~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就依法关闭了42家有问题的吸存金融机构和3家信托投资公司。被关闭的金融机构账面资产总额达l089亿元人民币。这些机构都曾经历过大规模扩张、高账面赢利和之后风险迅速积累的过程。

规模冲动、规模竞赛,与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规律是背道而驰的,与我国金融改革的国际化趋势也是不相适应的。我国商业银行如果继续热衷于规模竞赛和无序竞争,就难以在国内外市场与外资银行竞争,并最终危及自身的生存。

(三)风险因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最敏感、最脆弱的环节。金融作为一种高风险行业,其风险具有突发性强、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等显著特征。金融一旦出现重大问题,就会危及社会经济稳定,严重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当前,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金融创新日趋活跃,而我国金融业整体竞争力还不强,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大。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5年过渡期很快过去,国际金融机构将大举进入我国市场,金融风险的产生条件、形成机理和表现特征将更加复杂,有可能由内生转变为一种内外互动条件下的高成长性风险。从国际的经验教训看,经济发展中重大的风险往往源于金融风险。P5

序言

  现代商业银行是一个承担风险、控制风险并在风险管理中获取收益的经济主体。在经济金融运行的不确定性不断加剧的世界里,如何有效地控制风险,实现效益、质量和规模的协调发展,是每一个商业银行孜孜以求的目标。一些国家或地区,尤其是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的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其中,有许多成功的发展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银行业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然而,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比较,中国银行业整体上呈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大而不强”、股份制商业银行“强而不大”的发展格局,并存在着许多抑制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能力提高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国内的资金流、客户流和信息流将发生跨国界的流动,这意味着我国的金融市场将成为一个面向全球的开放市场。风云变幻须从容,绝处逢生靠自强,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国内商业银行能否把握未来发展脉络,抓住机遇,迅速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实现高质量、高效益、跨越式、可持续的发展,迅速缩小与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差距,加快中国银行业全面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步伐,对每一家银行、每一位高级管理人员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对正处于转轨时期的国内商业银行来说,迫切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把握好发展目标,突出发展重点,推动商业银行自身的组织结构、管理结构和经营结构的新发展,真正形成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良性发展机制,这是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深思的问题。

连育青同志的这部专著就是这种认识而展开研究的,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在内容体系方面,结构严谨合理,理论联系实际。从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所面临的挑战人手,结合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全面探讨了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观的形成、本质及其基本内涵的界定,提出了重塑我国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模式;着重介绍了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及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认为金融控股公司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主流;从国际活跃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和外资银行的中国发展战略的分析研究,辩证地看待中外银行竞争的优劣势,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与合作格局以及培育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途径;依据国际大银行的战略导向机制,重点讨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差异化、中心城市化、品牌化、区域化、扁平化和精品战略的发展规划;着重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的发展现状与潜力,及其发展思路与对策;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探索建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最后运用经济增加值(EVA)和平衡计分卡(BSC)原理,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进行业绩评价等内容,理论与实务并重,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分析透彻,逻辑性强,给读者提供了商业银行科学发展理念、未来发展趋势、整体发展战略布局,在有效控制风险下的主要业务发展思路和发展业绩评价的要旨。

第二,在写作手法上,按照把我国商业银行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经营规范、服务与效益较好的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既吸收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经营思路,又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有益经验及向现代商业银行转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宏观的战略规划到微观的业务发展对策,从发展的现状到未来的发展前景,从市场的动态变化到发展观念的更新等进行了较系统的探索,具有体系独创性、操作务实性、业务辅导性、观念前瞻性和经验借鉴性等特色,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面向基层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便于读者掌握与运用,既有利于国内商业银行在近期的借鉴和操作,为把握未来发展脉络,加快调整发展战略步伐,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性意见,供各级行高级管理人员经营决策参考,又能够使读者较全面地了解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本质、发展趋势、竞争与合作格局,以便对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发展布局的优化,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能更快地与国际商业银行接轨。

第三,在资料的收集、运用及主要业务的发展思路及风险控制的介绍方面,新颖实用。能紧紧围绕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按照国际水准,依托内外部资源优势,构建具有价值创造力的现代商业银行目标进行。注意将信息网络技术和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有机结合,将国际先进银行的发展经验与国内银行各项业务发展现状相结合,将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系统与我国基层行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国内外商业银行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步伐的先进经验、科学管理方法介绍给读者,正确处理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发展对策,明确发展重点,具有较大的借鉴、参考价值,是商业银行培训基层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实用教材,也是基层行高级管理人员的必备工具书;同时,也可以作为其他金融员工学习国际现代金融知识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作者长期在商业银行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一直关注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有着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这部书记录了作者在银行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潜心研究、独立思考的理论成果。正处于变革时期的我国商业银行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创新,预祝作者有新的成果问世。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教授

董福忠

2005年3月27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与竞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连育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937339
开本 32开
页数 5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4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6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2.33
丛书名
印张 17.3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3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