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包括概述、理论基础、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内容。其中,对于各类特定穴的理论阐述和临床应用概述是本书的重点。在各论中,包括别名、出处、穴名释义、类属、定位、层次解剖、功效、主治、配伍、操作、注意事项、古典文选、现代研究等内容。其中,腧穴功效的说明和主治作用分类也是本书的重点,突出了各穴在主治作用方面的特点,还注重介绍了各穴的刺灸方法,功效说明基于各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和各穴的穴性特点进行分析,主治病证按系统进行归纳,既有理论又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内容丰富,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通俗易懂,可作为大学生学习针灸学的重要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临床医师、教师重要参考书。
特定穴是腧穴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其理论深奥,主治特点突出,自古至今临床使用极为广泛。但一般书中的腧穴部分,编排较为呆板,内容较为枯燥,主治特点不够突出,刺灸方法欠详,不便于读者学习。编者曾于1991—1993年在日本颇具影响的《中医临床》杂志上进行了连载,反应很好,后经大量的内容充实及整理,编成该书,于1998年在科技文献出版社第一次印刷出版。
编者坚持临床第一线,喜爱教学工作,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讲课比赛奖等不同教学奖项。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使用的有关腧穴的讲稿,优点在于内容层次清楚,理论阐述充分,论述逻辑性强,理论紧密结合临床,较大程度上突出了临床实用性。编写时力求繁简相宜,并引入了图表形式,欲通过形象化的示意、归纳、对照,使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便于记忆。
腧穴学理论深奥,内容丰富,限于笔者水平,疏漏及不当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赵吉平 王燕平
2005年6月
于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