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丛书》包括我校戏剧影视研究所的学者独立完成或与外单位学者合作完成的一系列研究戏剧、电影、电视的学术著作。这些著作不定期出版,有书就出。不追求什么完整的“体系”,只想在五彩斑斓的学术世界里涂一笔自己的色彩,喊一下自己的声音。人类既然已经建立了一座被一代代人刻满了文字的古塔,而我们这些吃文字饭的人又似乎难以逃离它,那么我们至少应在它的某一层面刻上自己的意念,不管这意念的符号是长留,还是旋即被人抹去。
本书是《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丛书》之《南大戏剧论丛(2)》。
图书 | 南大戏剧论丛(2)/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丛书》包括我校戏剧影视研究所的学者独立完成或与外单位学者合作完成的一系列研究戏剧、电影、电视的学术著作。这些著作不定期出版,有书就出。不追求什么完整的“体系”,只想在五彩斑斓的学术世界里涂一笔自己的色彩,喊一下自己的声音。人类既然已经建立了一座被一代代人刻满了文字的古塔,而我们这些吃文字饭的人又似乎难以逃离它,那么我们至少应在它的某一层面刻上自己的意念,不管这意念的符号是长留,还是旋即被人抹去。 本书是《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丛书》之《南大戏剧论丛(2)》。 目录 总序 中国当代戏剧精神的萎缩 戏剧性简论 九十年来文明戏研究述评 试论熊佛西的“戏剧大众化之实验” 论第四种戏曲美 我们今日的戏剧观问题 ——也谈“重提戏剧观” 论“现代戏曲” 再论“现代戏曲” 论国民党话剧政策的两歧性及其危害 创建话剧演剧的“中国学派” ——论20世纪50至60年代的“话剧民族化”探索 老舍和田汉:1957—1958年的戏剧使命 光荣属于“他者” ——论中国戏剧现代性的生成 视听娱乐与中国当代戏剧新质的滋生 静止的流水 ——简评话剧《真凭十据》 《南西厢记》的版本及流变 论古代戏曲中的婚姻描写 寻找戏曲的原点 ——从近年出版的两种戏曲同仁刊物谈起 弄舌昆弋黄鼓腹椒葱豉 ——记近代曲家姚华 论角儿制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之今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南大戏剧论丛(2)/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5200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7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06-08-01 |
首版时间 | 2006-08-01 |
印刷时间 | 2006-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805.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