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传共2册)
内容
编辑推荐

由王臣编著的《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传共2册)》是传记类文学作品,是中国第一本真正将“对仓央嘉措情诗的品读”与“对仓央嘉措生平的叙述”完美结合的传记,将还原一个最深情的仓央嘉措。被多家媒体誉为“史上最具文字美感的仓央嘉措读本”。本书附送一本《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诗歌》(作为别册)。

内容推荐

仓央嘉措的一生是一个难以捉摸的谜,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 他也是一个天生的诗人,他的唯美诗篇感动着后世里的无数男女。

由王臣编著的《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传共2册)》是最具美感的仓央嘉措经典读本,也是中国第一本将仓央嘉措情诗品读与生平叙述完美结合的仓央嘉措传记。两册书原本即是同一主题、不同方向的两次独立创作,当中的承续关系,也仅限于仓央嘉措生平事迹的时间线索之上。经过对旧版本全新修订,分别以“有情”和“无念”为题而成“完美典藏版”。

目录

第二版序: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第一版序:不负如来不负卿

倾谈一:此身似历茫茫海

 01_信徒

 02_密教

 03_如来

 04_领袖

 05_乐土

倾谈二:叹他于此总茫茫

 06_源起

 07_入世

 08_寻生

 09_活佛

 10_匿光

倾谈三:印入伊人一片心

 11_初见

 12_少恋

 13_别处

 14_诀别

 15_辗转

倾谈四:为卿憔悴欲成尘

 16_圣域

 17_囚鸟

 18_绝离

 19_迷失

 20_肆爱

倾谈五:此生虽短意缠绵

 21_暗兽

 22_退戒

 23_幽媾

 24_惊变

 25_险象

倾谈六:此行莫恨天涯远

 26_征途

 27_哑言

 28_刑路

 29_寂灭

 30_传奇

倾谈七:不观生灭与无常

 31_秘传

 32_流浪

 33_神迹

 34_归尘

 35_菩提

 《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传·无念篇》

倾谈一:但曾相见便相知

 01_时光

 02_降世

 03_旧路

 04_生死

 05_新途

倾谈二:入定修观法眼开

 06_佛心

 07_苦度

 08_返藏

 09_女子

 10_甘丹

倾谈三:日月游行绕四方

 11_达孜

 12_工布

 13_行游

 14_印度

 15_白象

倾谈四:须弥不动住中央

 16_赛科

 17_贺兰

 18_福田

 19_宿缘

 20_京师

倾谈五:十地庄严住法王

 21_莲事

 22_塔布

 23_多麦

 24_神通

 25_法相

倾谈六:但逐轮回向死亡

 26_送离

 27_圆寂

 28_正见

 29_彼岸

 30_无涯

附录:与仓央嘉措有关

附录1_相关仓央嘉措诗文录

附录2_仓央嘉措年谱

试读章节

  只这几个字就好。看一眼,便觉有风流无限。有一些人,初见时分,便可以知道是令己身愉悦欢喜的。有一些事,匆匆而过也能印刻入心。有一些地方,去或不去,到与不到,并无区别。因为它是属于内心的,是要长久瞻仰的,是摹在灵魂深处如水墨长卷氤氲不息的。  清圣之地渐稀的今时,西藏成为许多都市人内心一块不可复制的静净归处。总是想要去一回,见一回天之蓝、云之洁、山水之绿。于是,他们会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去探识。于是,我也开始读许多关于西藏的书。  有一日,在一册泛黄的书里翻到一页写藏传佛教的字。细细读下,记住的不单只有佛家往事,更有他,足踏莲花,飘入心底。犹如彼岸之葩的,仓央嘉措。这一念,便再没能忘记,再不愿忘记,再不舍忘记。时间酝积久了,因着他的缘故,去西藏竟成了心底的一桩心事。  总想着:  要去一回西藏,瞻一眼布达拉,悼念一回他。  如此,方才能将一些顽执心意,放下。  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意盘旋心底,指引你我做出一些温柔的事。比如,我在写他。比如,你将再一次读到他。而此刻连接你我的缘之源在三百多年前的青藏高原上。在布达拉宫里。在那一页史书中清简深邃的四个字: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是个谜。于是,更令人痴往。离得越是远,就越觉得彼此之间有无限绚烂风光。此一刻,手边握着的是莲花生大士所著的那一本《西藏度亡经》。原名叫作《中阴得度》。  书上说,人在离世后,投生前,要经历一个名为“中阴”的阶段。中阴就是人在离世之后,尚未投生之前这个阶段。为解亡灵“中阴险难”怖象,乃至证入不生不灭的法身境界或得报身佛果,以了生死轮回之苦,至少亦可得到上品的化生或转生,免去落入三恶道的果报。不知彼时,仓央嘉措圆寂后,是否有人于日照光明之处为他超度,诵念此本经文。  此刻。在这潮湿深夜,来写他,心里有些微忐忑。怕这周身气场不够周正、不够明光。自然,他的禅心不是我等凡俗子弟可以了悟透彻书写到位的。不过,无碍。我不过只是想要在他匿迹的凡尘里循着净土气息,写出一个许与本源差之略微,却是你我心中最想要看到的仓央嘉措的前世今生。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是如此美,如此真,如此光明磊落。不惧。不讳。不遮。不掩。内心所有娟秀感触俱表无遗。那是他生命当中最隐秘却着实是最令人心动的、短暂却粲然的人间烟火。  读罢这一首诗,沿着这一句“不负如来不负卿”,开始,往前,再往前。在那若有似无的线索里,缓慢移步,直至霎时间发觉已在布达拉宫日光殿前。于是,我看到一切都豁然开朗起来。布达拉宫,日光殿。他的一生也终于有了一个被铭刻的理由,被追忆的入口,被讲述的源头。  从这一刻起,我将开始的不只是笔墨的单薄叙述。更是你我,通过文字与时光深处静默端然的他,似水长流温柔不休的一段盛世之恋。  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他都在那里。  02|密教  他,是他的转生。  他,是他的前世。  写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势必要从他的上一世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开始写起。从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到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中间所隔的,不只是生命轮转的刹那交接,更有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从生到死的恢宏一世。那当中的功勋、修行,是他为他的来生——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积下的福报。  写罗桑嘉措,也势必要写那个乱世,写深蕴广达智慧的藏传佛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理出一个线索来。一点一点循序,然后蔓延到仓央嘉措这一世的舛错流离。因所有这一切彼此之间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因果牵系在。  藏传佛教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了十分漫长、崎岖和艰苦的路途。斗争。颠覆。倾轧。交融。统一。这一路,遍生荆棘,异常险阻。  藏传佛教,又称为喇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后来,藏传佛教各大派普遍信奉教法中的密宗传承,所以藏传佛教有时也被直接称作密教。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起源发展壮大的一脉相承相比,有十分明显的不同。藏传佛教更为错综复杂。  在古代西藏,僧众普遍奉行土著宗教“苯教”。它的盛行远远早于密教的传入。  苯教,原本是古代西藏藏王治理西藏的工具,但却导致后来信奉苯教的大臣借苯教教义来凌驾于藏王之上,成为争权夺利的器具。于是,后来的藏王赤松德赞为巩固藏王之权、铲除异己大臣,从古印度迎请来得道高僧寂护和莲花生,建立桑耶寺和僧团组织。将古印度佛教引进西藏,作为打击苯教实力的工具。于是,佛教在西藏得到弘扬。  佛教入藏之后,与西藏苯教经历了一个长达几个世纪的斗争时期。古印度佛教从8世纪中叶入藏之后到10世纪后半期才正式形成了独具西藏特色的喇嘛教,并于13世纪中叶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  此后的三百多年间,藏传佛教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又因不同师承、不同修持教授、所据不同经典和对经典的不同理解等佛教内部因素和不同地域、不同施主等教外因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众多派别。  从11世纪开始,各种支派陆续形成。到15世纪初格鲁派的形成,藏传佛教的派别分支才算最终定型。当时的派别主要有宁玛派(红教)、噶当派、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等前期四大派和后期的格鲁派(黄教)等。格鲁派认为其教理源于噶当派,又称新噶当派,于是噶当派后来便被并入日益壮大的格鲁派而不单独存在。  1402年,格鲁派创建人宗喀巴大师完成论著《菩提道次第广论》,1406年又完成论著《密宗道次第广论》。此两本论著的诞生为格鲁派的创立奠定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1409年,正月,宗喀巴大师在帕木竹巴地方政权支持下于拉萨大昭寺首次举行祈愿大法会,并于同年在拉萨东北兴建甘丹寺,且亲自任住持。这一系列活动标志着格鲁派正式形成。  诚然。格鲁派的形成与当时统治西藏的帕木竹巴政权的支持有着十分重大的关联。若是宗喀巴大师不能在适当的时机寻得援持,大约格鲁派的出现也不会是如此一般温静自然的局面。写至这一处,深觉有必要再将西藏历史上地方政权发展演变的历史做一次清简的梳理。  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迁都逻些(今拉萨),降服苏毗,征服羊同,逐步统一西藏高原。877年,吐蕃王朝覆灭,西藏开始进入分裂割据的时代。这一时期,也正是密教在西藏发展的“前弘期”。吐蕃王朝的覆灭也就标志着密教发展“前弘期”的结束。  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历史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前弘期”与“后弘期”。西藏分裂混战的初期,也导致了佛教在西藏超过长达一百多年的沉寂。到11世纪的时候,古印度尊者阿底峡入藏,开始大力进行又一轮的佛法弘扬,于此,藏传佛教的发展方才进入了“后弘期”。  这一时期,西藏地区政治上是各自为政,佛教传播却得到一个大程度的发展,各个教派陆续产生,藏传佛教也取代了苯教,成为主导西藏的宗教。直到13世纪,萨迦政权排除万难统一了西藏,并带领西藏进入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新的统治时代。  萨迦政权之后,统治西藏的是帕竹政权。帕竹政权是噶举派政权,所以也被称作帕竹噶举政权。格鲁派虽得帕竹政权援持,但在帕竹政权覆灭之后上台的同样是噶举派政权的仁蚌巴政权的统治下,开始大肆打压格鲁派。从1498年开始禁止格鲁派“三大寺”的僧人参加“传召大法会”。并且,在之后的二十余年里,传召大法会因此都由拉萨附近的噶举派和萨迦派僧人所主持。  不过根据史料,仁蚌巴政权打压格鲁派的起因是1479年仁蚌巴在拉萨建立的一个噶举派寺院数度遭受格鲁派寺僧的拆毁。于是,后来仁蚌巴决定派兵讨伐,占领了拉萨等地,然后开始打压格鲁派。  到1565年,仁蚌巴原手下官员辛厦巴才丹多杰起兵造反,先后占据了帕日等地。并仅仅在一年之后,辛厦巴才丹多杰的势力几乎就覆盖了整个西藏地区,他也因此自称为“藏巴加波”。“加波”在藏语当中即是国王的意思。由此,西藏开始进入了“藏巴政权”的统治时期。  到17世纪初的时候,在青海、蒙古一带,格鲁派已经发展成为主导宗教,但是在西藏地区,依然是噶举派占据优势。并且,噶举派在藏巴政权的支持之下,继续对格鲁派采取仇视、压迫、摧残的措施,致使格鲁派的生存环境十分艰险。  甚至,在格鲁派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圆寂之后,藏巴汗竟下令禁止格鲁派僧众寻找活佛的转世灵童。彼时,恰逢藏巴汗体衰之年,长时间卧病在榻。因为藏巴汗常年伙同噶举派打压格鲁派,于是,藏巴汗便认定自己的病变是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施法诅咒所致,便断然禁止灵童的寻找,这激起了格鲁派上层高僧的严重不满。纵然众僧愤懑不已,却到底无计可施。  此时,幸得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出手,才延续了活佛转世的传承系统。关于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达赖、班禅两大系统,有一些话有说明的必要。  达赖、班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两大地位最高的系统。西藏佛教界认为,达赖是“欣然僧佛”即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班禅是“月巴墨佛”即无量光佛的化身。在佛教理论中,无量光佛的地位是要高于观世音菩萨的。因此,在佛教理论上,班禅的地位要高于达赖。  但是,在世俗地位中,达赖由于常驻拉萨,地位似乎显得比班禅重要。这便使得两个系统互相制约,也互相补充。  在格鲁派甘丹颇章政权建立之后,达赖、班禅两大系统分别统领前后藏地区。另有章嘉呼图克图、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两大活佛系统分别管理内蒙古和外蒙古地区,共同维持着格鲁派的稳定统治。  那一回。罗桑确吉坚赞见藏巴汗禁止格鲁派僧众寻找灵童后,却不计较藏巴汗残害黄教僧众之恶行,依旧使尽毕生所学之医术,治愈了藏巴汗的痼疾。面对宅心仁厚、医术卓绝的活佛,藏巴汗心生感动。后来,藏巴汗为表示感激之心,便说应允罗桑确吉坚赞的任一请求。于是,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便请求藏巴汗同意格鲁派僧众寻找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的转世灵童。  在藏巴汗并不情愿地应允之后,寻找活佛转世灵童的格鲁派高僧在罗桑确吉坚赞的主持之下,选中了山南琼结诞下的罗桑嘉措,为四世达赖的转世灵童。  这一年,是公元1617年。  03|如来  那个年代是乱世。  是属于罗桑嘉措的乱世。  且看时光,簌簌往回,垂落在三百多年前。  公元1682年。布达拉宫。日光殿。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独自立在栏前,看日出彤霞在天边染花。人到了生命之灯将枯时是有预感的。他是活佛,自有其对生死分明的知悟力。大限将至,他怎会不知。那日,他就那么凝瞩不可至的天际,心中盈满一湾寂静无波的水。  而他这一生丰沛的过往,在这一日,如潮水般溯回。让他在这温煦的清晨看清了自己的来路。也将因此知道,自己要去的路,要宿归的尘土。然后,静心以待。好一帧极淡极雅极圣洁的画面。  公元1616年。藏历第十饶琼火龙年。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去世,终年二十八岁。云丹嘉措去世之后,依据藏传佛教传统,开始寻活佛下一世的转生灵童。  P6-P14

序言

第二版序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2011年,我第一次去西藏。

那时候,刚刚写完关于仓央嘉措的书。心心念着要去拉萨八廓街上那间叫作“玛吉阿米”的小酒馆坐一坐。也是在这里,我认识了后来成为好朋友的文小姐。于是,有了之后某个夏日与文小姐在成都宽窄巷子的秉烛夜谈,有了拍摄一部关于信仰的电影的共识,有了很多美好回忆。

大概,初次的西藏之行,对于我来讲最大的收获便是她了。只是,辞别拉萨之后,依然忍不住想要再回到西藏去看一看,总觉得西藏是第二个故里,而拉萨则是一座一生也看不透、看不够、看不厌腻的城。所谓情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在西藏,心变得踏实、安稳,仿佛所遇之一切都是祥和、温柔、充满暖意的。在那里,读到的书、遇到的人、写下的文章,也总是跟其他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发生的一切,截然不同。就连读仓央嘉措的诗歌,也仿佛要读出更纯粹的意味。

因被冠以仓央嘉措之名以讹传讹的一些诗歌为人所知,仓央嘉措的人生故事也日渐令世人充满了好奇。可是,过去了的事情,怎么可能再被丝毫不假地还原呢?被记录下的历史都未必是可靠的,又何况是只有只言片语的碎片往事呢?

我笔下的仓央嘉措,依据的是可靠却不多的史料。他的岁月往事,或可在我充满私心的写作当中寻得一二蛛丝马迹,但也一定无法与不可知的历史真相严丝密合。我执信,一切妄称自己所言是如实还原仓央嘉措生平真相的写作者都是盲目无知、自大浮夸的井底之蛙。那些隐秘的岁月琐细,无人可知。

而今,这套关于仓央嘉措的书要再版。心中欣喜自然是有的,更多的是郑重。这套书,之于我个人,乃至我往后的书写生涯,都是避不开的作品。因为它,让更多的读者知道这世上还有我这么一个煮字疗饥的人。因此,它的再版意义,远重于我其他的作品。

2014年版《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传》是2010年版《世间最美的情郎》和2011年版《世间最美的情郎2》重新修订后的“套装珍藏纪念版”。两册书原本即是同一主题、不同方向的两次独立创作,当中的承续关系,也仅限于仓央嘉措生平事迹的时间线索之上。因此,再版时分别以“有情篇”和“无念篇”为题,比旧版本的副书名要显得简静、清旷,亦可更恰当地体现两册书之间各自独立又共成一体的关联。

其中,“有情篇”,是基本依据正史的脉络写就,将仓央嘉措的一生记至青海湖神秘消失一处为止。但在西藏民间关于仓央嘉措的传说,未终于此处。“无念篇”便是以阿旺伦珠达吉所写的那一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秘传》(下称《秘传》)为参照蓝本,续写仓央嘉措青海湖后那些山长水远的传说。

当年,写作“有情篇”至收尾,本欲息笔,却又忍不住单独列了一章来简述这本久闻未见的《秘传》。而今回头去看,竟似刻意的伏笔,为“无念篇”的写作做了铺垫。故“有情篇”的末章与“无念篇”的首章内容上有某种程度的重复,也是为了互为承接,彼此映衬。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仓央嘉措。纵他身后千万福苦千万生死,纵他存世之诗惹世人争议,他依旧会在众生心底恒久占据一个位置。不偏不移,令人虔心。否决得了他的诗,却始终无法否决你我心中的仓央嘉措之情结。

论及爱,论及你,论及今生今世,论及生死不离。论及佛,论及西藏,论及八廓街,论及玛吉阿米。你我,总会回想起,那雪山之巅的藏地圣王,仓央嘉措。也总会有一段与之相关的伤欢悲喜,流落在心底。写作这套书,是偶然,亦为纪念。

两册书的旧版本,瑕疵不少,遗憾很多。今次,合二为一,一同再版,也是命中注定的殊途同归。再版时,无论是装帧设计,还是书籍用纸,都属上品。只愿,笨拙文字未辜负精良制作。只为,给读者和自己一个郑重交代。若我笔下的仓央嘉措能让你有哪怕只是零星的知获,之于我,已是最好的结果。

仅此。

愿岁月与你,心意相照。

王臣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第一版序 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首诗。一段往事。

一个人。一生传奇。

仓央嘉措。这四个字里所蕴含的情是情非足以迷倒众生。他清氲雅静、爱赏风流,又才华横溢、充满智慧,能洞穿世事轻浮,将一个“爱”字清清透透地握在手心穿行在人间流转的尘埃里度过了一生。他的爱,是大爱。于是,他生来就注定要成就传奇。

十多年前,从朱哲琴的音乐专辑《央金玛》里流广开来的一首《信徒》,大约是众人印象里最深刻的“仓央嘉措情诗”。它清雅。它俊丽。它婉转婀娜。它朗朗上口。它是浪漫到骨子里的一首诗,令人不能不爱。于是因着它,仓央嘉措的名被广知。其人其事,其内心爱喜亦被人揣测不已。

于是,他的人生在三百多年后的人间充满了新的不可思议之顽艳。

也正因为这样,仓央嘉措便成为藏传佛教史上最被后人珍爱的上师。自然,也是充满了争议。这样的氛围之下,仓央嘉措流传下来的情诗便一再被人拿来读、念、解、忆。最终,便有了这样的一群人,在烟光弥漫的人间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凝聚了起来。他们成为仓央嘉措最好的拥趸、最虔诚的信徒。

只要仓央嘉措这个名字存在,因它而起的共振鸣响就在。任何内心有温柔感的人,只要遇知他,便定然不能解脱。他是追随者们的精神归宿,是他们心中盛开的不朽的莲花。

只是这一些执信当中有一些误念。这一些误念,鲁莽却又温柔美丽。从仓央嘉措无故失踪生死不明的那一事件开始,他就注定在民间会有一个被百姓编撰出的超越历史之上更为绮丽的人生。那一些口耳相传的逸事甚至带着冲撞历史的嫌疑,但依旧令人听闻时,沉醉其中,乐此不疲。

本身,有关仓央嘉措的史料阙如始终。他一生,犹如悬在半空。其生平几近是一部无字之书。但我执信,三百多年前,端坐在布达拉宫里的他,定然是了悟人间一切虚妄荒芜的。

仓央嘉措是活佛。他的智慧让他与众生显得有区别。他生来便肩负着某一种度化的责任。在人间逡巡一遭,自有笑纳百川之胸怀。溘然西去,见尘世温柔黎民把他的人生编织得流光溢彩,想必也是慈善不语,没有二话的。这即是他。内心清坦无垠,有一片蔚蓝天,有一片碧绿海。

仓央嘉措的一生是一座迷雾森林。若有的轮廓,似无的内设。能够确证的事件不过二三,就连死亡的年岁、方式,也是众口不一。现有的史料少之又少,再过多年,可以理清的线索势必更加微少。

虽然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我依旧坚持尊重历史并依据上师真实的生平线索的原则来写,在泛黄的史册之间,抽丝剥茧,理出一个尽可能连贯的生平线索,再根据现有史料所载的事实谨慎地进行一个尽可能细致的修复。但,即便如此,要想还原仓央嘉措一个毫厘不差的人生怕是没有可能了。

因此,既然那个真的他已几不可知,不如将仓央嘉措佛之本源放在心里拜,然后再放开你我局促庸常的心,来做一回干干脆脆自顾自的嗜爱人。读他的诗,写只属于你我的关于他的事。

如此,佛家人心念的、膜拜的,是一个他。人们讲述的、传承的、恋慕的,以及,此刻我执念要写的,是另一个他。

住进布达拉宫,

他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王臣

二〇一〇年六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传共2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28188
开本 16开
页数 4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92
CIP核字 2014052791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2
3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