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城市旅游空间分析及其发展透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凝聚了笔者近6年的心血。本书也是在借鉴国内外大量关于城市旅游空间及其发展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他们的成果不同程度地反映在本书中。作为我国少有的关于城市旅游空间研究的一本学术专著,本书的出版对推动我国城市旅游空间研究,完善城市旅游研究理论体系,丰富旅游学科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意义。

目录

第一章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1

第二章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研究/37

第三章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研究/81

第四章城市会议会展旅游的开发与发展/110

第五章城市旅游形象研究/150

第六章我国城市游憩商业区与环城游憩带的开发与发展/203

第七章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研究/217

第八章居民对城市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235

参考文献/270

后记/284

序言

城市旅游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综合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城市旅游研究也日益广泛而深刻地得以开展。城市旅游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城市旅游有关理论探讨、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与系统分析、城市旅游设施的空间布局、城市旅游吸引力研究、城市旅游形象和定位研究、城市旅游发展模式探讨、城市旅游开发规划与建设研究、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城市遗产旅游研究、城市旅游产品与市场营销研究、城市旅游者类型研究、城市旅游统计系统研究等。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是指城市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程度及聚集状态,它体现了城市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是城市旅游活动在城市区域空间上的投影,是城市旅游发展状态的重要的"指示器"。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是在综合评价城市旅游发展潜能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旅游优先开发的地域确定、旅游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城市旅游接待网络的策划,实现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合理及空间规划布局优化。区域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是指旅游城市依托自身的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功能定位、旅游产品与旅游线路设计、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企业设置、旅游基础设施与接待设施建设、旅游形象塑造、旅游市场联合营销等方面加强协商与合作,签订区域城市旅游联合或合作正式协议,使区域不同的空间旅游经济主体为了实现区域规模经济与多方共赢目标而产生的城市旅游产品、城市旅游资源、城市旅游形象、城市旅游项目、城市旅游政策、城市旅游市场营销、城市旅游信息、城市旅游政策等区域城市旅游空间各种要素的空间自由流动及渐趋统一的逐步演化过程。

城市旅游空间研究能提供一些城市旅游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的答案,如:如何构建促进城市旅游目的地旅游者、商品、服务等合理流动的最佳空间结构;如何操作城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以能提高"区域感知力及区域影响力";如何提升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安全系数;如何减少城市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如何使城市旅游目的地最大程度地与更广区域的城市旅游产品一体化;如何操作城市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去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建筑遗产的保护并使其更具吸引力;如何确定城市旅游业最合适、最佳、最节省投资的空间顺序等一些关键性问题的答案。为了促进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其空间规划布局合理,旅游规划者必须对城市旅游空间进行研究。

1988~2004年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立项的关于旅游或游憩空间及其相关研究主要有:北京大学吴必虎主持的《中国城市居民环城市游憩行为与吸引物空间模式研究》(项目编号:40371036)与《滇东黔西旅游地域结构与资源持续利用途径研究》(项目编号:49771037)、中山大学保继刚主持的《旅游地理学的若干理论与方法初步研究》(项目编号:48900lX)4)、南京大学张捷主持的《中国旅游/游憩流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空间效应研究》(项目编号:40371030)、安徽师范大学陆林主持的《中国海滨(岛)旅游地发展特性及运行机理研究》(项目编号:49871027)、西北大学杨新军主持的《旅游空间演化机理与优化模式研究》(项目编号:40101008)、中山大学陶伟主持的《城市游憩系统空间结构发展研究--以粤、港、澳城市为例》(项目编号:40201017)、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孙樱主持的《大城市老人休闲行为的时空分异与休闲空间组织研究》(项目编号:49871034)、陕西师范大学马耀峰主持的《中国不同群体入境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40271037)等。这些项目约占同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旅游项目的1/3。近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立项的关于旅游或游憩空间及其相关研究主要有:江南大学卞显红主持的《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04CJY022)等。旅游空间研究已成为旅游研究的主流之一。21世纪,我国城市旅游将得到长足发展。城市旅游空间研究也将随着城市旅游的大发展而逐步成熟。

城市旅游空间研究相对来说,目前还处于研究的起步期。本书是笔者近6年来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40多篇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2000多个日日夜夜,笔者都围绕"城市旅游空间及其发展"这个中心课题而苦思细斟。本书凝聚了笔者近6年的心血,也是6年磨一书。本书也是在借鉴国内外大量关于城市旅游空间及其发展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他们的成果不同程度地反映在本书中,在此,向这些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作为我国少有的关于城市旅游空间研究的一本学术专著,本书的出版对推动我国城市旅游空间研究,完善城市旅游研究理论体系,丰富旅游学科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04CJY022)的前期基础性研究成果。此外,也受到江南大学校级学术专著出版基金及江南大学商学院学术出版基金资助。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城市会议会展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城市旅游形象、我国城市游憩商业区与环城游憩带的开发与发展、城市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居民对城市旅游影响的感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由于时间和水平的限制,书中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卞显红

2005年2月于江南大学

后记

本书成书之际,谨向下列师长、同仁、家人表示感谢。

感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唐定芳老师。我在上海近6年的学习与工作期间,她给予了我很多物质上与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使我在上海期间能刻苦学习,顺利地走出了学术人生的重要一步。

感谢南京师范大学的黄震方先生。在他的鼓励与引导下,我选择了城市旅游空间分析与发展研究作为我旅游学术研究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黄震方先生是我的硕士生导师,他的刻苦与勤奋,给了我无穷的榜样力量,使我在旅游学术研究道路上乐此不疲,勤奋耕耘。

感谢南京师范大学的沙润先生。他是我的博士生导师。他鼓励我在博士研究生期间继续从事城市旅游空间分析与发展研究,并给予了一些高瞻远瞩的指导。

感谢南京大学的张捷先生与南京师范大学的张树夫先生。他们在我的旅游学术研究道路上给予过指导与帮助。

感谢江南大学的张光生先生。我硕士毕业后来到江南大学工作。他与我在江南大学志同道合,共同申请成立江南大学旅游研究中心,并依托该中心使江南大学旅游学科逐步发展起来,也感谢江南大学旅游研究中心的各位同仁。

感谢江南大学商学院的傅贤治院长、徐立青副院长、王丽娟副院长、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与旅游系的各位同仁,感谢江南大学商学院科研秘书邹丽敏,他们在我的旅游学术研究道路上均给予过支持与帮助。

感谢中国物资出版社的编辑,该书的出版凝结了他们大量的心血。

此外,我的家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鼓励,我也要特别感谢他们!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朋友们!

卞显红

2005年2月于江南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城市旅游空间分析及其发展透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卞显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23499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7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旅游管理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590.7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8
183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