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中国画体格转型/艺术大视野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艺术大视野丛书”之一,本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程式化倾向谈起,讲述了传统中国画的文化生态与本体性格、传统型体格的式微与现代型体格的草创、当代中国画的四大矛盾、影响当代中国画体格的四大因素、多元实践与多方探索、中国画的种姓原则与民族艺术的现实地位、中国画的种姓原则与民族艺术的现实地位、以及中国画未来前瞻的等内容。

目录

引言

历史的馈赠与现实的挑战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程式化倾向谈起

第一章

传统中国画的文化生态与本体性格

第一节 “游于艺”与“逍遥游”的奇异产物

第二节 文人画与知识分子精神还乡

第三节 传统中国画体格检索

第二章

传统型体格的式微与现代型体格的草创

第一节 动荡不安的20世纪

第二节 乞灵外援与发掘内蕴

第三节 情境压力与本体化逻辑

第四节 传统体格的“穷途”与“出路”

第三章

当代中国画的四大矛盾

第一节 中国画的精英性质与大众化趋势的矛盾

一 “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的中国画

二 当代社会的大众化趋势

三 走向边缘还是注入活力

第二节 中国画的传统观念与现代精神的矛盾

 一 “重道轻器”的价值定位

 二 超然淡泊的人生态度

 三 重气韵轻色彩、重笔墨轻形似的创作原则

 四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 中国画的艺术趣味与视觉化取向的矛盾“

一 中国画精神性的文化内涵

二 当代社会的视觉化取向

三 两难之境下的选择

第四节 中国画旧的语言体系与新的表现内容的矛盾

 一 不可分割的整合关系

 二 不相适应者与不能满足者

 三 继承、改造与创新

第四章

影响当代中国画体格的四大因素

第一节 关于当代的文化语境

 一 当代文化语境透析

二 当代文化语境与中国画体格演变

第二节 关于现行的展览模式

一 展览的体制与机制

二 标准和评委

三 参展范式的形成、影响和得失

第三节 关于当前的艺术市场

一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二 符号价值与市场效应

三 顺应与超越的张力

第四节 关于现代的美术教育

一 师徒相授的传统模式

二 学校教育的现代模式

三 摇摆不定的磨合

第五章

多元实践与多方探索

第一节 画坛的新格局与转型的新进展

一 从二元互补到多元并茂

二 开放边界和回归宋元

三 从理论反思到图式转换

第二节 当代中国画主要体格类型分析

一 疏离与强化——现代工笔画与现代写意画

二 解构与重构——实验水墨的历史宿命

三 传承与变异——新文人画的角色定位

第六章

中国画的种姓原则与民族艺术的现实地位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画

第二节 需要厘清的几组关系

一 “中国画”与“中国绘画”

二 总体上变动不居与阶段性相对稳定

三 有限的“自由”与动态的“规矩”

第三节 “转型”的原则性与可允度

第七章

中国画未来前瞻

第一节 国画热中的冷思考

第二节 追求与迷惘并存的期待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中国画体格转型/艺术大视野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玉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53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92.48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2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5: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