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教育圣经(你会教育孩子吗)
内容
编辑推荐

孩子外表坚强光鲜,其实不堪一击,承受不了任何挫折;或者,拿到手的钱转眼就花光,每个月苦苦盼望月初的那天。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教育圣经》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更好地走在成功教育的前沿!

内容推荐

孩子就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依时发芽,开花结果。但是,什么时候施肥、灌溉?什么时候修枝驱虫呢?就像园丁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做父母的必须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树期盼好园丁,我们的孩子期盼懂得教育的现代好父母。翻开本书,你会看到一些有益的建议!

目录

让孩子成为一棵大树/1

第一章 每一片树林都有一个园丁/1

1.爱,就要表达/2

2.不要用“暴政”对待孩子/8

3.永远和孩子站在一起/17

第二章 树苗的生长基因都是一样的/25

1.一步一步发芽开花/26

2.好的性格就是真正的力量/35

3.孩子不是炫耀的圣诞树/41

第三章 给树充足的养分,

它就能长高长壮/49

1.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50

2.培养孩子的爱心与责任心/57

3.训练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65

第四章 良木在竞争中呈现/73

1.孩子和同伴之间的冲突/74

2.游戏中体验的人生经验/81

3.逐步养成坚持不懈的好习惯/89

第五章 歪脖子树变成了最直的好树/97

1.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98

2.怎样杜绝、纠正孩子的恶习/107

3.我们不要“月光族”/115

第六章 最幸福的树和最幸福的园丁/125

1.爱能陶冶孩子的情操/126

2.亲子之间互相理解的力量/132

3.健康快乐的家庭生活/139

附录:孩子必须具备的特质和能力/149

试读章节

幼儿时期是孩子吸收力最强、智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称职的父母亲要担当起“教育和情感的启蒙者”的角色,让孩子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快乐、灵活地运用他们的智慧思考,正常地成长。

很多上班族觉得,自己除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了点以外,该做的都做了。所谓该做的,也就是为他们买礼物,花钱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但是,我们是真的越来越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和自己的孩子交流了。他们每天接触的都是最时尚潮流的文化,在我们还未弄清楚酷儿、贱兔时,他们已经玩腻了天线宝宝,混在又一轮嘻嘻哈哈的流行音乐中去了。倘若父母任由电视、社会来教导自己的子女,忽视他们成长的需要,不用心去了解孩子的个性、能力,甚至以至高无上的权威方式去压制或强迫他们,孩子的心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成长为巨大可怕的怪枝。好的园丁需要耐心和细心才能真正栽培好自己的小树苗。

然而,这一切都不能埋怨孩子。很多人以工作太忙,竞争太激烈,根本没有时间来思考孩子的需要做借口。其实,我们提出的“让爱说出来”,不是单纯地张嘴发出音节,而是要真正用心关怀孩子。只要父母能在关爱的大前提下,稍微加重自己的责任心,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孩子,就能了解他们的兴趣、情绪,随时抓紧机会来教育孩子。

大部分成年人根本无法体会孩子的感觉有多敏锐,也没认识到亲亲、搂搂、抱抱或抚摸、注视等身体接触对儿童的情绪、情感的发展有多大影响。

孩子从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每种事物、每个环境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体验,无论是对父母情感的肯定,还是对知识的吸收都非常迫切,求知欲和好奇心更是十分强烈。“为什么”、“真奇怪”等一连串的问题不断地在小脑袋内出现,这正是他们向不了解的事物迈出探求的第一步。这时候,如果父母能了解他们的心情和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学习刺激,孩子的知性领域和情感领域就如吸墨纸上的墨水,迅速扩散。

西西的爸爸妈妈都在很远的地方上班,每天从公司到住处往返要几个小时,两岁的西西便被父母送进了幼儿园。

刚进幼儿园的小西西显得那么孤独无助,不断地喊着:“爸爸,妈妈”,阿姨怎么哄她都没有用。但是,只要妈妈一出现,她就会破涕为笑。一个星期以后,西西逐渐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结识了许多小朋友,也开始喜欢温柔体贴的阿姨了,园里总能听到她银铃般的笑声。

但是,有一天,爸爸走了以后,西西又变得不开心起来,她抱着小泰迪熊闷闷不乐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不吭声,十分伤心的模样。阿姨以为她生病了,赶紧叫来幼儿园里的医生。医生检查了半天,摇了摇头, “一切正常!”西西这样不开心的待了一天,午饭也没吃几口。晚上妈妈来接,西西见了妈妈便伸出小手喊“抱抱”,又喊“爸爸,亲亲”。

阿姨把西西奇怪的表现告诉妈妈,妈妈也摸不着头绪。一路上,西西很沉默,不知道嘴里喃喃地说着什么。

以往回到家,西西总是搂着爸爸又蹦又跳, “爸爸,爸爸”地亲热得很。这次见了爸爸,西西却翻了翻眼便躲到一边吮手指头去了。妈妈奇怪:“西西那么喜欢爸爸,为什么回家反而不理了?”

原来,早上送女儿到幼儿园时,因为迟了点,爸爸忘记完成一个一贯的程式“亲亲西西一口”,西西以为爸爸不爱自己了,一天都在生爸爸的气呢。妈妈一来西西便表白了自己的想法,可惜妈妈没能理解。

因为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相处时间最长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观察体会的目标。当父母给予了孩子最宝贵的爱时,即使没有具体的语言,孩子也能在每一个眼神、每一次触摸中感觉到。有些父母只有在孩子小时候才表达亲密的行为,当孩子渐渐长大后,便改以冷淡的态度,甚至拒绝孩子的“黏人功”。然而温暖的身体接触可令孩子切身体会父母的关怀;此外,也别忘了接纳孩子对你表达的爱意。所以,请你多拥抱并亲亲孩子,记住常说“我爱你”。

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谈论某一件事情时,请注意语气与态度。那种尖锐高昂的声音带有威慑的效果,好爸爸好妈妈应该避免,尽可能以微笑、欢愉、平和的声音,显示出友善、冷静的态度。多说“我”,少说“你”。尤其不要生硬地说:“放学后,你应该立即回家!”而应换一种委婉的语气:“放学后如果你不立即回家,我会很担心。”

就像西西的爸爸忽略了女儿的感受一样,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传达友善的讯息,以达到沟通的效果。如果能够主动为孩子设想一些常规动作,每一天的双目对视、故事交换、角色客串等,让他们从中获取情感体会的经验,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结果。只要是家长能够和孩子一起轻松地投入,孩子就会在交流中获益,彼此逐渐建立一种互相尊重、爱护和信任的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一片需要照顾的树林里,没有不好的树,只有不好的园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让孩子知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是爱他、支持他的。不管他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也许父母并不接纳他的行为,但依然是关爱他的。有时只要简单的一句话:“很好!”、“真是我的好孩子!”或“我也这样想!”都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认同;有时不说一句话,利用身体语言,如微笑、拥抱、点头等,让他知道你是多么疼惜他,而不只是当他表现良好时。要知道,电视机里的热闹只是别人的精彩,每个孩子需要父母给他们最真诚的关爱。

良好的沟通,不但可以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更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理想的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位导师。他们能给孩子最无私的爱、中肯的建议和有效的帮助。爱,就要说出来。

P2-6

序言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成为一“碰”就流血受伤的“草莓族”?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成为全身名牌却“囊”中羞涩的“月光族”?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成为对自己对别人都不负责的那一种人?

每一个做父母的人或多或少都会遇见这样的苦恼,孩子外表坚强光鲜,其实不堪一击,承受不了任何挫折;或者,拿到手的钱转眼就花光,每个月苦苦盼望月初的那天。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孩子受教育的过程,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而健康的成长则是孩子的幸福之源。因为孩子最早接触的就是自己的家庭,所以,教育孩子就要从他诞生的那天开始。父母的教育态度和能力深深影响了孩子的命运。

孩子就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依时发芽、开花、结果。

但是,什么时候施肥、灌溉?什么时候修枝、驱虫呢?

就像园丁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我们做父母的必须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本应承担的主要责任和义务——让孩子们懂得自身价值,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因为自尊、自信和责任感是饱满的精神状态的基础。

父母应该对子女给予良好的指导和始终如一的约束。

树木期盼好园丁,我们的孩子期盼懂得现代教育的好父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教育圣经(你会教育孩子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月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22166
开本 32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3
14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