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就是著名诗人李笠的最新诗集《金发下的黑眼睛——一个漂泊者的忏悔》。李笠旅居瑞典至今已17年,这部诗集原用瑞典文写成,后由诗人亲自翻译成中文。对于诗集中的意境,李笠如此解释道:“编完诗集,发现我无意中写了一部忏悔录,一部以诗歌形式勾画的一个在东西文化间漂泊达17年之久的孤魂。这是一面冰冷的镜子,现被挂在了时间的长廊里,等待另一个孤魂在那里看见自己。”
图书 | 金发下的黑眼睛--一个漂泊者的忏悔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就是著名诗人李笠的最新诗集《金发下的黑眼睛——一个漂泊者的忏悔》。李笠旅居瑞典至今已17年,这部诗集原用瑞典文写成,后由诗人亲自翻译成中文。对于诗集中的意境,李笠如此解释道:“编完诗集,发现我无意中写了一部忏悔录,一部以诗歌形式勾画的一个在东西文化间漂泊达17年之久的孤魂。这是一面冰冷的镜子,现被挂在了时间的长廊里,等待另一个孤魂在那里看见自己。” 目录 卷一 这里与那里 迁鸟 这里与那里 红色明信片 天堂,或瑞典七月 午夜太阳 里 嘟哝 床 雪 交往 在欧洲深处 致一个去中国的欧洲游客 夜与黎明 酒吧 我摸着一件古董 卷二 西去东来 旅行 斯德哥尔摩,冬天 在希腊克雷特岛 大西洋速写 冰岛七月 威尼斯的声音 Porto Banus 在埃及 纽约 瞬间的巴黎 穿越越南 重访出生地 卷三 栖居地 栖居地 带家具的二手房 重返哥特兰岛 孤独 在但丁的家乡 巢 仲夏节的波罗的海 北欧音乐 1997年元夜的李白 卷四 死亡公式 再死一次 祖国 云 诗人之死 赌 诗艺 邂逅 卷五 履历 身份 履历 自画像 水和漂泊 无泪的葬礼 生存艺术 卷六 自桦语言里的竹子 白桦语言里的竹子 卷七 源——给母亲 死后的风景 传统 台 原料是怎样变成菜的 最好吃的鸡 原木砧板 泡沫里的手 春节及其他 照片 边喝茶,边看 我的母语 中国书法 无名 影子 母亲是一道吞噬我的菜 1997年元夜,sheppsholm 上海,癌病房 多于重逢的瞬息 遗书 听死者讲汉字 卷八 雪的忏悔 雪的忏悔 卷九 明亮的影子 特朗斯特罗姆在故宫 1989年1月的卡夫卡 贾科梅蒂 蓝房子——回忆布罗茨基 我认识的一只乌鸦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说 米沃什 从李生发到李西梦 给洗礼后的儿子 梦——现实 后记 答《窗口》杂志社问 李笠文学年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金发下的黑眼睛--一个漂泊者的忏悔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129928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2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27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50 |
宽 | 12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