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进了19世纪英国著名自然科学家、教育家赫胥黎论述教育问题的主要讲演和文章共17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科学教育思想。在这些文章中赫胥黎提倡科学和科学教育;有力地批判了古典教育;赋予当时英国社会所流行的自由教育以新意,阐明了自由教育既包括智力训 练,也包括身体、道德和审美方面的训 练,即是一种既自由又实用的教育;倡导理想的大学教育;呼吁完善的技术教育;极为重视对教师的培养。
图书 | 科学与教育/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进了19世纪英国著名自然科学家、教育家赫胥黎论述教育问题的主要讲演和文章共17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科学教育思想。在这些文章中赫胥黎提倡科学和科学教育;有力地批判了古典教育;赋予当时英国社会所流行的自由教育以新意,阐明了自由教育既包括智力训 练,也包括身体、道德和审美方面的训 练,即是一种既自由又实用的教育;倡导理想的大学教育;呼吁完善的技术教育;极为重视对教师的培养。 目录 赫胥黎与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1 科学与教育…………………………………………………………1 前言………………………………………………………………4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1874)……………………………………5 论自然史学科的教育价值(1854) ……………………………33 黑人和白人的解放(1865) ……………………………………51 在哪里能找到一种自由教育(1868) …………………………58 科学教育(1869)…………………………………………………81 科学与文化(1880)………………………………………………96 论科学和艺术与教育的关系(1882)……………………………113 现实的和理想的大学(1874)……………………………………131 关于大学教育的演讲(1876)……………………………………160 论生物学的学习(1876)…………………………………………175 论生理学的基础教育(1877)……………………………………194 论医学教育(1870)………………………………………………199 国家与医学职业(1884)…………………………………………210 论生物科学与医学的联系(1881)………………………………225 地方教育委员会:它们能做什么和它们可以做什么(1870)…242 技术教育(1877)…………………………………………………263 代表全国技术教育促进会的演说(1887)………………………277 赫胥黎的生平和著作年表……………………………………… 292 译者后记………………………………………………………… 299 试读章节 夫·普里斯特利 (1874) 今天,我们竖起了这座塑像以永远纪念约瑟夫·普里斯特利①。如果问他对自己忙碌的一生中哪一部分的工作评价最高,毫无疑问,他会指出自己在神学上的诸多贡献。普里斯特利始终是一个神性本源假说的坚定不移的捍卫者,赞同者把这个教义称为惟一神教派②,而反对者则称之为索齐尼派③。不管胜负如何,他准备同任何论敌战斗;而且,即使眼前没有对手应战,他也会出去找他们。 为了这个理想中的最高职责,约瑟夫·普里斯特利牺牲了世俗生活中的许多追求,而那些东西对于他这样一个精力过人和才学广博的人来说,肯定是很容易获得的。也是为了这个目的,他把自己十分热爱的科学研究搁置一旁,把它作为次要的工作;在那些科学研究中,他显示了开拓自然知识的疆域并由此赢得声誉的非凡能力。还是为了这个事业,他如同一个殉教者,不仅心甘情愿地承受了那些偏执狂和思想贫乏者的指责,而且忍受了所有这一切中最难忍受的,即来自上流社会的那种发自内心的震惊和几乎不加掩饰的轻蔑。组成上流社会的那些人过去给予他的同情和尊重,对他来说肯定是非常珍贵的。对于那些人来说,一个哲学家竟会专注于基督教的某个派别,这是完全不可理解的。 在我看来,一个给自己树立了这样的人生理想,并且始终不渝地去实现它的人是值得我们深表敬意的,而不管人们对他如此热情地宣传和捍卫的信条的评价如何。 但是,今天我们来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向作为惟一神教派的普里斯特利表示敬意;而是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是理性自由的大无畏的捍卫者普里斯特利,向作为哲学思想家的普里斯特利,向那个在“传递人生火炬的先驱者”①中站在最前列、把古代从普罗米修斯②的科学圣坛上点燃的火把一代代传下去的普里斯特利表示敬意。我相信,我这么说不仅代表了我自己,而且代表了全体与会者。P5-6 序言 在人类数千年的教育史上产生过无数鸿篇巨制,尤其是近现代以来,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理论家和实践家,通过对人类教育所进行的长期艰辛的探索和严密的思考、审慎的研究,撰写了不少对人类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的伟大著作。即使人类历史进入了21世纪,这些著作仍然保持着强盛的生命力。 本着“服务教育、繁荣学术、积累文化”的宗旨,在原社长兼总编辑叶立群倡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专家学者从这些著作中精选了对世界和中国教育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汇编成《外国教育名著丛书》。这套丛书共38种44本,自1984年陆续出版以来,受到教育界、学术界的热烈欢迎和普遍好评,一经问世即已售罄。为满足读者尤其是高等院校教育专业师生教学与研究的迫切需要,我社2001年曾从这套丛书中选择了部分书目进行重印,以解燃眉之急。现在,我社决定全面再版这套丛书,在文字和技术上进一步做了编辑工作。热忱希望广大读者对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以使之更臻完善。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2月 后记 《科学与教育》一书由单中惠、平波合译。其中,单中惠翻译了第2、4~7、13、15~17篇;平波翻译了前言和第1、3、8~12、14篇;最后由单中惠审校全书。由于译者才疏学浅,书中如有错误和缺点,敬祈指正。 1988年1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科学与教育/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托·亨·赫胥黎 |
译者 | 单中惠//平波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717472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9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9 |
出版时间 | 2005-01-01 |
首版时间 | 2005-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23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