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0种培养孩子意志力的方法/博采家庭教育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尽管我们用判断力思考问题,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意志,而不是才智。

意志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遗憾的是,现在的大部分孩子都缺乏意志力,他们生活在父母的溺爱与包办下,缺乏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不懈的毅力及抵抗挫折的耐力,这样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明智的父母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力,给孩子的成长上一道保险。

本书提供了培养孩子意志力的10种方法,这些方法简便实用,有利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参考。同时,每章配有两个相关的亲子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得到教育。

内容推荐

有一句话叫“志不坚者智不达”,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最关键的就是其具有坚强的意志。正如发明家爱迪生所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什么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最终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意志是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能力。

目录

第1种方法 独立活动法

1.要帮助而不要“包办”

2.让孩子学会生存

3.真正的独立是人格的独立

4.家务劳动益处多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6.鼓励孩子勇敢闻世界

亲子故事:云雀的羽毛

白头翁的故事

第2种方法 目标导向法

1.用目标来激励孩子

2.目标一定要合理

3.与孩子一起制定固标

4.鼓励孩子坚持目标

5.让孩子坚定自己的信念

6.别把父母的梦想加给孩子

亲子故事:犹豫的狗

三只青蛙

第3种方法 克服障碍法

1.父母要有挫折意识

2.教孩子勇敢面对困难

3.与挫折握手言欢

4.鼓励孩子战胜挫折

5.让孩子吃点苦

6.培养孩子的耐挫力

亲子故事:卧薪尝胆

蝴蝶之死

第4种方法 自我控制法

1.培养孩子的合理需要

2.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3.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

4.帮助孩子约束自己的情绪

5.合理引导孩子

6.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

亲子故事:挡不住的诱惑

纪昌学射箭

第5种方法 鼓励表扬法

1.毅力来自于自信

2.及时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

3.用宽容的心态鼓励孩子

4.不要过于挑剔孩子

5.用文字来鼓励孩子

6.巧用激将法鼓励孩子

亲子故事:断箭的力量

老虎与青蛙

第6种方法 行为榜样法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2.给孩子树立榜样

3.善于学习周围的榜样

4.用名人的故事启发孩子

5.从文学作品中寻找榜样

亲子故事:天鹅王子

螳螂搏轮

第7种方法 竞争比赛法

1.竞赛是意志的较量

2.运用竞赛激励孩子

3.鼓励孩子参加体育话动

4.给孩子找一个竞争对手

5.鼓励孩子跟自己斗争

6.竞争也需要合作

亲子故事:勇敢的蜜蜂

不一样的羚羊

第8种方法 志向激励法

1.有志者,事竟成

2.鼓励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

3.教孩子用行动实现志向

4.在困苦中磨砺志向

5.鼓励孩子坚定志向

亲子故事:从小想飞的人

有志者事竟成

第9种方法 责任强化法

1.责任缺失,意志薄弱

2.告诉孩子,这是你的责任

3.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4.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父母要坚定立场

亲子故事:坚强的西厄班

两个和尚

第10种方法 耐力训练法

1.耐力是成功的基础

2.耐力体现为坚持不懈

3.让孩子学会等待

4.纠正孩子缺乏耐心的坏习惯

5.用游戏训练耐力

6.教孩子再坚持一下

亲子故事:小燕子学筑巢

用脚画画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2.让孩子学会生存

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放在眼里,教他必要时在冰岛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灼热的岩石上也能生存。

——法国思想家卢梭

一个真正疼爱孩子的父母应关注孩子将来是否能适应这个竞争的世界。将一个在父母精心呵护下,毫无社会生活经验和自我生存能力的人推人社会是非常残忍的事,也是家长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巧巧今年11岁了,干什么都要按妈妈的意愿行事,她从不跟妈妈吵闹。由于认识的小朋友不多,巧巧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偶然到邻居家与小朋友玩,妈妈都会让她穿上整洁漂亮的白色衣服。因为妈妈特别爱干净,不让孩子弄脏衣服。巧巧无论在玩还是坐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比如,小朋友在玩捉迷藏时,她总是第一个被捉到,因为她压根就不藏,小朋友问她为什么,她说:“妈妈不让把衣服弄脏。”有一次,小朋友约好一起去看源源,源源生病了,正在医院治疗,巧巧说:“妈妈不让我去医院,说那地方不干净。”

巧巧整天把妈妈挂在嘴边,妈妈的命令和规定让巧巧不敢越雷池半步。巧巧说话前总要提到她的妈妈,“妈妈”成了她的口头禅。小朋友都嫌她胆小,麻烦,不愿跟她玩。

想让孩子成功地走向外面的世界,就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和自信。如果家长总帮孩子做所有的事,只会让孩子内心畏畏缩缩,缺乏勇气。父母的包办让孩子不仅丧失自信和勇气,也会使孩子感到不安全,安全感只能建立在用自己的能力应付处理问题的基础上。而喜欢包办的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剥夺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而这恰恰是孩子成长最需要的。

要让孩子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就要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哪怕并没有积极的结果。因为关在笼中的鸟儿,时间长了,翅膀会退化,即使以后有宽松的环境,也不能再展翅高飞了。

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就不要担心一时的成功与失败。事实上,只要孩子努力去做一件事就已是成功的开始。聪明的父母会避免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强制、束缚孩子的精神枷锁,会留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注重孩子独立生存能力的培养。

日本池田大作说:“在今天,既然‘自立’已成为成长教育的骨架,那么,‘家教’的内容也该相应变化了。父母常说:‘你那么做要挨骂的!’‘不许这样做!’光这老一套恐怕不行了吧。要这样说:‘嗯,这就对了。’这种正面的引导已成为必要的教育方式。”

人生需要自己去开拓,所以父母不妨早点放手,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把握未来,早点形成独立生存的能力,这对孩子的未来受益无穷!P6-7

序言

意志,自己的意志,它能够给人比自由更好的权力。你有意志——你就会自由,就能够指挥别人。

——俄国剧作家屠格涅夫

有一句话叫“志不坚者智不达”,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最关键的就是其具有坚强的意志。正如发明家爱迪生所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什么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最终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意志是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能力。

在心理学上,健康人格可以划分为智慧力量、道德力量、意志力量三种人格力量。坚强的意志力正是成功的核心品质。正如郑板桥在《竹石》一诗中对意志力所做的生动形象的解释:“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法国作家司汤达说:“对于意志坚定者,不管决定多么严峻,他都不会考虑自己的命运,只会要求自己有坚定地、不折不扣地执行决定的勇气。”意志力坚强的人,面对困难往往不会退缩,反而奋发图强,努力在困难的环境中做出一番成绩来。而意志力薄弱的人,往往无法坚持完成自己的目标,更不要说遇到困难时怎样去度过。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松下电器公司要招聘一批基层管理人员,招聘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法。这次招聘仅仅需要10个人,但是,应聘报考的人员却多达几百人。

经过一周的笔试和面试,计算机统计得分后,选出了10位佼佼者。

这10位拟录用者的名单被送到了松下幸之助的面前,当他仔细地查看这些录用者名单时,发现有一位成绩特别出色、面试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轻人未在10人之列。这位青年叫神田三郎。于是,松下幸之助当即叫人来复查考试情况。

结果发现,神田三郎的综合成绩名列第二,只因计算机出了故障,把分数和名次排错了,导致神田三郎落选。

松下立即吩咐纠正错误,并差人给神田三郎发录用通知书。

第二天,公司派人转告松下先生一个惊人的消息:神田三郎因为没有被录取而跳楼自杀了。

当录用通知送到时,神田三郎已经死了。听到这一消息,松下沉默了好长时间。一位助手在旁边说道:“真可惜,这么一位有才干的青年,我们却没有录取。”

“不,”这时,松下却摇了摇头,说,“幸亏我们没有录用他。意志如此不坚强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

正如美国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所说:“一个青年,如果从来不肯竭尽全力来应付一切,如果没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如果没有真诚恳挚的态度,如果不施展自己的能力,如果不振作自己的精神,那么绝不会有多大成就。”

  ,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从1921年开始,用了50年的时间对1528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了大规模的跟踪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这些超常儿童的智商都在140分以上,当他们长大后,会有什么成就呢?

结果发现,智力与成就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全是同等关系。特尔曼等人对800名男性中成就最大的20%和成就最小的20%的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这两组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他们的人格品质,特别是意志品质的差异,成就大的一组人在谨慎、进取心、自信心、不屈不挠、持久力等意志品质上明显高于成就小的一组人。

可见,高智商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取得成就,而坚强的意志则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说:“很多生活中的失败,是因为人们没有意识到,当他们放弃努力时,距离成功是多么近。”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意志是成功的重要品质。

意志是一个人性格的重要构成部分。坚强的意志包括自觉性、坚毅性、自制性和果断性四个基本因素。无论是学习还是完成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都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意志既能调控态度和情绪,又能促进和保证理智的充分发挥。

1.自觉性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人对行动的目的及其社会意义有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够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这种目标的能力。

如果孩子的自觉性较强,那么,他从事任何活动都会根据自己正确的目的和一定的社会意义行事,力求使自己的行动具有合理的目的和高尚的社会价值;他在活动中既能够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能虚心听取别人的合理建议。同时,由于深知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因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他会坚定地克服一定的困难,积极地执行决定,力争实现目标。

为了实现合理的目标,他会自觉地遵守纪律,绝不鲁莽从事活动或者轻率地放弃自己的目标,即使受到挫折和失败,他也能够冷静地分析主客观原因,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调节、修正自己的行为方案,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而自觉性较差的孩子,则喜欢随心所欲地做事,他不会考虑要不要做这件事,而是考虑自己想不想做这件事。比如,许多孩子的家庭作业往往需要在父母的监督下才能完成,一旦父母有事无法监督时,孩子就会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比如看电视、打游戏、与同学外出等,玩得忘乎所以。这样的孩子意志力相对薄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觉性的培养。

2.坚毅性

坚毅性,又称坚韧性和毅力,指的是一个人能够以充沛的精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去克服一切困难和挫折,坚决地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

具有良好坚毅性的人能够在各项活动中持之以恒,在困难、艰苦的条件面前,不犹豫、不动摇、不停滞,一鼓作气,善始善终。

坚持做一件事情似乎是很容易的事,但是,要长期坚持却是非常困难的。大部分孩子做事时往往缺乏坚毅性。

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也误把执拗当成坚毅。有坚毅性的人奋力争取的是合理的目标,而执拗的人追求的有可能是根本达不到的目标。明明是达不到的目标,仍然坚持己见,不听别人的劝告,那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3.自制性

自制性是指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并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意志——这不单纯是欲望和欲望的满足,同时也是欲望和制止,欲望和放弃。假如你的孩子仅仅受到实现自己的愿望的训练,他是不会有最大的意志的。”

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澳大利亚专家莫尼卡·屈斯克利博士进行了一项儿童自制力的实验。他在孩子们面前放了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少。如果孩子能够忍耐15分钟,他就可以吃到多的那盘;反之,则只能得到少的那盘。结果,超过80%的孩子只忍耐了几分钟就按铃呼唤实验人员要求得到巧克力。莫尼卡·屈斯克利博士说,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中国儿童耐不住眼前的诱惑,自制力较弱。

自制力是坚强意志的重要标志。马卡连柯曾说:“坚强的意志,这不但是想什么就获得什么的那种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放弃什么的那种本事。……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汽车,而没有克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

4.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在选择目的、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过程中,能够迅速地进行决断的能力。果断性是意志品质的重要特征。有果断性的人具有将敏锐的智慧和当机立断的能力相结合的品质,是成就大事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因此,许多行业都需要具有果断性的人,尤其在一些关键和特殊的工作岗位上,更需要有高度果断性的人来负责。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意志力,只是各个意志构成因素的强弱有所不同。比如,有些孩子自觉性较差,有些孩子坚毅性较差,有些孩子果断性较差,有些孩子则是自制力较差。父母要具体分析孩子的特点,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教育在儿童心理和意志的发展中真正发挥它的主导作用。父母从小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当孩子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劳动者时,也就代表父母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书评(媒体评论)

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纪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歌德

年轻人要勇敢地走自己的路,许许多多的革命前辈就是从无数的坎坷中锤炼出来的。

——刘少奇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

——雷锋

人在逆境中,意志的力量便会凸显出来。意志坚定者往往照旧奋进,勇往直前;而意志薄弱者则一击便垮,一蹶不振。

——南怀瑾

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什么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改变,而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

——爱迪生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园圃,我们的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不论我们插蓖麻,种莴苣,栽下牛膝草,拔起百里香,或者单独培植一种草木,或者把全园种得万卉纷呈,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

——莎士比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0种培养孩子意志力的方法/博采家庭教育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凌青//崔华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38827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2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2: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