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内容
编辑推荐

历史是一座正待开发的宝藏,只有关于思索的人,才能找到进入的秘密机关。本书为你带来了一些关于如何为人处世的历史故事,品读这些故事,悟其玄妙,增长智慧,才能克敌制胜,永远立于不财之地。点滴感悟的积累就是立身处世的锦囊,将带你通向成功的阳光大道!

内容推荐

历史是一座巨大的宝藏,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本书汇总了中国千年的文明史,是对历史智慧的发掘、思考和提炼,不仅仅是文明的简单传承,更是现代人民生活的导航!

本书将展示给您历史中的种种玄机:关于攀升的学问,关于明哲保身的计策,关于统驭天下的智谋,关于处世的哲学,关于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关于君子与小人的争斗……带给您的必是耳目一新的感受!当您掩卷而思时,您会发现这是历史、文化与智慧最完美的融合体!

目录

第一章 韬光养晦是制胜的玄机

在中国的历史上。韬光养晦是一门学问,很多胸怀大志之人都是靠此招玲珑于人世。游刃于官场的。在权力的明争暗斗中。任何不小心的锋芒错露。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制胜之术。下者以力夺取。中者徐后图之。上者韬光养晦、匿壮显弱,一俟时机成熟。便果断出手。此术很少有失手之时。

1.以“聪明的糊涂”摸清手下人的想法 /2

2.匿壮显弱,迷惑对方 /8

3.假戏真做得以虎口脱身 /13

4.十年恩宠换得一朝叛乱 /19

5.隐藏锋芒,伺机夺权 /23

6.不逞匹夫之勇,百忍方能成金 /25

第二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变化。只有善于随风转舵,以变应变,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随风转舵,意为随着风向而调整自己的航向。在变幻莫测的生活海洋里,随风要观风、辨风,转舵要及时、适时。力道和走向都要恰到好处。

1.顺应时势,以变应变 /32

2.随风转舵为上策 /37

3.良禽择木而栖 /41

4.错了就要及时改弦更张 /44

5.急流勇退——明哲保身之道 /47

第三章 得人才者得天下

自古以来。人才就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无数历史事实也证明了“得人才者得天下”。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即使你再聪明,也不能凭借个人的智慧打得天下。所谓“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就是这个道理。历代凡有所作为的人物,都是善于发挥人才智慧和力量的人。

1.微瑕无损于白玉之美 /54

2.对有功之臣不吝官爵之赏 /59

3.大胆启用年轻人 /62

4.罚其过而用其才 /68

5.以德服人,容人方得心腹 /71

6.私怨不入公门 /75

7.有容乃大,宽容是福 /78

第四章 说话的分寸与谋略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让我们深深地意识到。说话是有谋略的。而且说话的谋略亦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它是一门堪称精深的学问。古人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而人世间.有老实可靠的人。也有尔虞我诈之徒气有诚实守信者,也有钩心斗角之人。所以。说话一定要有分寸。讲谋略。

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4

2.凭嘴也能端金饭碗 /86

3.正话反说 /91

4.借古喻今 /94

5.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97

6.借喻明理,增强感染力 /101

7.意他言己 /104

第五章 聪明之人糊涂处世

《庄子》中有一句话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意思是人们在使用木材时,多会选择挺直的树木来砍伐。吃水也会选择那些甘甜的井7h因而使之先干涸。由此观之。太聪明的人虽然容易受到重用提拔。但也易引来祸患。所以。该糊涂时糊涂一点。不仅是明哲保身的良策。而且也是处世的学问。

1.看透别人的心思也不要声张 /110

2.该糊涂时且糊涂 /112

3.小事糊涂,大事精明 /116

4.大智若愚真才华 /122

第六章 机关算尽不聪明

聪明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物极必反,如果聪明过了头。未必就是好事了。世上总有那么一部分人,自以为聪明绝顶。所以想方设法算计别人。一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最终落得个凄惨悲凉的结局。

1.小聪明的下场——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128

2.权势面前不可自作聪明 /134

3.以聪明欺人,受欺者反是自己 /137

4.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140

5.大智若愚方能成大事 /147

6.深藏不露不可滥用 /151

7.多行不义必自毙——玩弄伎俩咎由自取 /153

第七章 名利与修身的矛盾

许多世人之争是为名与利,无论是为官从政还是经商、从军,人人都想建功立业。但是。如果在名利问题上拿得起却放不下,走不出名利的怪圈,就难免沦为名利的奴隶,那样实在是可悲。其实,名也好,利也罢。一切不过是身夕卜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不功名利禄全抛下。潇潇洒洒过一生!

 1.无为之胸怀 /162

 2.流水不争先 /164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67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73

 5.放弃对虚名的追求 /178

 6.追名逐利易跌倒,踏踏实实得安稳 /181

 7.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184

第八章 巾帼不让须眉

在传统观念里,女人总是稍逊于男人的。但是,女人也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打得一片天下。让男人刮目相看。甚至敬佩有加。纵观历史长河,女人也曾立下赫赫战功。也曾手握重权,也曾和男人比肩而立。试看古今风流人物,巾帼何曾让须眉!

1.让男人刮目相看 /190

2.开国皇后的光芒 /194

3。冒死救父——感天动地女儿心 /200

4.唐太宗的贤德助手——长孙皇后 /205

5.深明大义担大任 /212

6.谨慎多谋成大事 /219

7.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225

第九章 君子与小人

自古以来。君子与小人之间的斗争从来没有平息过。“小人”是人性中兽性与智性野合的产物。它被道德深压在人性的底层,稍有机会就露出脑袋。兴风作浪。但是。邪终不能压正,再加上社会舆论向公共道德一方的倾斜,无论小人有多大的能耐。他能够生存的空间和时间都是有限的。

 1.君子斗不过小人吗 /238

 2.不要被伪善者所蒙蔽 /241

 3.小人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245

 4.害人者不得善终 /249

 5。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253

 6.君子要不要厚黑 /258

第十章 官场进退潜规则

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异常复杂。有时候,宁可退一步不可进一步。退一步海阔天空,而进一步则可能生死难料。为人处世中。鼠目寸光,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一进再进,直至把对手逼向绝境。结果却丧失了长远利益。得不偿失:而适时适地地退一步,看似吃了亏。其实是占了大便宜。

1.化干戈为玉帛 /264

2.让人三尺又何妨 /267

3.得饶人处且饶人 /269

4.不与人争长论短 /272

5.“退”有时就是最好的“进” /275

6.在人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277

第十一章 政治与道德的冲突

中国封建社会的宫廷认权不认人,正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为臣之道。为人之道。为妇之道”压得人们几乎喘不过气来,总该站出几个有胆略的人来给这些教条一点厉害颜色。也好叫人喘喘气。

1.是忠臣不事二主,还是良禽择木而栖 /282

2.封建礼教该守还是该破 /286

3.长子继承制是谁的错292

4.好人都有好报吗294

第十二章 隐忍与谋权的统一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谋权之道皆在一个“忍”字。试想。如果勾践当年不能忍会稽、入吴之辱。哪有后来的卧薪尝胆、兴越灭吴?如果韩信不能忍胯下之辱。哪有后来的淮阴侯?要想出人头地。获得重权。必须学会忍。忍得屈辱。忍得困苦。一切才会水到渠成。

1.卧薪尝胆,以求东山再起 /306

2.耐心等待,时机必现 /309

3.升迁的法宝——忍 /312

4.耻辱之下以屈求伸 /316

5.忍小愤而就大谋 /319

参考文献 /328

试读章节

楚庄王等待多年,竞无一个冒死诤谏之臣,他的心都快凉了。这时,他凝视了几分钟,突然扔下长剑,抱住苏从激动地说:“好哇,苏大夫,你正是我多年寻找的社稷栋梁之臣!”楚庄王说完,立刻斥退那些惊恐莫名的舞姬妃子,拉着苏从的手谈起来。两人越谈越投机,竞至废寝忘食。

苏从惊异地发现,楚庄王虽三年不理朝政,但对朝中大事及诸侯国的情势都了如指掌,对于各种情况也都想好了对策。这一发现使苏从激动万分。

楚庄王这只不鸣鸟,在忍耐了三年之后,终于发出了嘹亮的声音!

第二天,他就召集百官开会,任用苏从、伍参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大臣,公布了一系列的法令,还采取了削弱若敖氏的措施,并杀了一批罪大恶极的犯人以安定人心。从此,这只“三年不鸣”的“大鸟”开始励精图治,争霸中原。  应当说,楚庄王确实是一个有智谋的人。

这只“大鸟”真的是“一鸣惊人”。在他开始着手治理楚国之时,楚国正遇上了大灾荒,四周边境又遭敌国进攻。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击败了他国的进攻,争取了巴、蜀等小国部族的归附,然后整顿内政,国家开始富强。他善于纳谏,重视用人的一技之长,改革政令制度,尤其是改革兵役制,使楚国逐渐成为一个军事强国。

后来,楚庄王平定了国内的若敖氏叛乱,对外进行了长期的战争,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原来,“三年不鸣”,这仅是楚庄王利用韬光养晦之策导演的一场戏。他即位时十分年轻,不谙世事,朝中诸事尚不明白,也不知如何处置,况且人心复杂,尤其是若敖氏专权,他不明所以,更不敢轻举妄动。无奈之中,想出了这么一个自污以掩人耳目的方法,静观其变。在这三年中,他默默地考察了群臣的忠奸贤愚,也测试了人心。他颁布劝谏者死的命令,也是为了鉴别哪些是甘冒杀身之险而正直敢言的耿介之士;哪些是只会阿谀奉承,只图升官发财的小人。如今,他年龄已长,阅历已丰,才干已成,人心已明,也就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P6-7

序言

赤足踩在历史松软的沙滩上,俯身拾起一个个散发着智慧光芒的五颜六色的贝壳,细细把玩,心中一片慨然。

历史是一座巨大的宝藏,智慧之人善于从中挖掘经验和长处,以便借鉴和学习。历史是一位和蔼又不失威严的老人,他的口袋里装着许多无价的珍宝,那是智慧和思想的产物。而如果我们想得到这些珍宝,就必须翻开历史的长卷,孜孜不倦地学习再学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如同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埋首其中,让心灵与历史来一场真诚的对话……掩卷深思,竞不能释怀……

历史是发黄的照片,但它的生命力却是持久的,如同陈年老酒,愈久愈醇。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仔细地品味、琢磨,目的是为了得其真意,让历史的光辉得以延续……

历史不是一叠叠毫无生命力的图画,也不是一摞摞死气沉沉的书稿,它是浩瀚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给人无限的遐想和回味……

本书的编者花费了大量心血,从历史园林中精心采撷了一些奇葩,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中肯、精辟的品评,让人读来耳目一新,如春风拂面,心灵不禁为之颤动……

                        作者

                     2005年8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叔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35208
开本 32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3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7: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