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代班军制度研究--以京操班军为中心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通过对《明实录》的全面梳理,从总体上把握班军制度的沿革流变;参考诏令、典章类史籍,归纳出基本线索;通过分类整理边防志、卫所志和省、府、州、县等志,尽可能归纳出班军的来源及分布地区;分析重要的奏疏、题行稿等档案公文,考订出班军制度的基本规定和具体操作方法。

目录

总序

序言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基本观点

(一)京操班军形成的背景

(二)明代班军的含义

(三)班军制度的基本属性

(四)对班军制度的若干思考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内容

第一章 班军制度概述

第一节 班军制度的建立

一、明初卫所制度的建立、编制、职能演变

二、北边之忧

三、明初军队的抽调与班军制度建立

第二节 京操制度沿革

一、“土木之变”与团营的创立

二、“庚戌之变”及复三大营之旧

三、从班军折班到尽驱工役

第三节 班军的主要类型

一、广西班军

二、南京班军

三、蓟镇人卫军兵(包括来自九边军兵和

内地的民兵)

四、边操班军

五、其他班军形式

六、诸类班军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京操班军的来源及其对外卫的影响

第一节 京操班军的来源卫所

一、川越泰博对京操班军分类的失当

二、京操班军来源卫所的变化

三、各都司参与京操事务的卫所数量考察

第二节 京操班军对外卫基本职能的影响

一、在外卫所基本职能

二、对在外卫所屯田的影响

三、京操对地方防御的影响

第三章 班军制度的组织管理(上)

第一节 旗军的户籍管理及其身份确定

一、军户世袭制度的一般原则

二、卫所军户与州县军户的关系

第二节 班军赴班的基本程序

一、京操军早期的抽选方法

二、班军队伍的管理与替补

三、上班的程序及管理

四、班期违误及相关处罚

第三节 京操班军的职责

一、京师操练

二、征调戍守

三、修造工役

第四节 班军的基本生活状况

一、班军的主要收入形式

二、主要支出形式

三、影响班军生活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班军制度的组织管理(下)

第一节 相关官员及其职掌

一、军事系统主要官员

二、监察系统主要官员

三、行政系统相关机构及主要官员

第二节 领班官员的抽选与考核

一、领班官员的抽选

二、领班官军的基本职责及其考核

第五章 班军制度的衰落

第一节 明代军事防御体制的多元化

一、班军制度的全面衰落

二、班军制与募兵制

三、班军制与民兵制

四、班军制与家丁制

五、防御军兵来源的多元化

六、明末的兵变

第二节 对班军制度“垂而不死”的思考

一、因循祖制的治国思想

二、难以割舍的利益

三、因势利导的图存变革

征引文献目录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代班军制度研究--以京操班军为中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569729
开本 32开
页数 4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7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294.8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