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论家、文学家邦雅曼·贡斯当最为重要的中篇小说《阿道尔夫》:被称为法国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所有法国小说中最具无声穿透力的作品。讲述一个出身高贵、本人又是大学毕业生的青年阿道尔夫,爱上了一位伯爵的情妇、年龄比他大十余岁的爱蕾诺尔,与之相恋,最后却抛弃她的故事。
图书 | 阿道尔夫 |
内容 | 编辑推荐 法国政论家、文学家邦雅曼·贡斯当最为重要的中篇小说《阿道尔夫》:被称为法国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所有法国小说中最具无声穿透力的作品。讲述一个出身高贵、本人又是大学毕业生的青年阿道尔夫,爱上了一位伯爵的情妇、年龄比他大十余岁的爱蕾诺尔,与之相恋,最后却抛弃她的故事。 内容推荐 本书是法国政论家、文学家邦雅曼·贡斯当最为重要的中篇小说。它描写了一个出身高贵、本人又是大学毕业生的青年阿道尔夫,爱上了一位伯爵的情妇、年龄比他大十余岁的爱蕾诺尔。爱蕾诺尔报之以更热烈的爱情,毅然抛开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投入阿道尔夫的怀抱。但不久阿道尔夫厌倦了她的爱情。他既不能专情于爱蕾诺尔,又不能斩断隋缘,担心断绝关系会给她造成伤害。阿道尔夫为此饱受困扰,爱蕾诺尔也不堪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郁郁而终。 小说只有两个人物,情节简洁,行文洗练,别具情趣。同时,作者对人物的复杂心理描写得极为细腻透彻,故而此书被视为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经典之作。 目录 导言(帕特里克·科尔曼) 关于小说版本的说明 阿道尔夫——在信笺中发现的无名氏的人生逸事 附录:“第二版序言”或“论本书对人性和道德的影响” 邦雅曼·贡斯当年表 相关文献选目 试读章节 这件事使我充分认识到命运的无常,从此,一种朦胧的幻想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我。我喜欢阅读感叹人生短暂如梦的诗篇。我觉得世上没有什么值得去努力奋斗的东西。非常奇怪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本应该越来越淡漠的感觉依然挥之不去。或许是希望本身就存在着某种不确定性,当希望离人生越来越远的时候,人生就会呈现更加严峻且更加积极的特征?或许是当所有的幻象消失的时候,人生方才显得愈加真实,就像远方地平线上的崇山峻岭在阴霾散尽后会显得更加清晰? 离开哥廷根之后,我便来到小小的D城。这座城市是一位亲王的领地,他像德意志的大多数亲王一样,采用怀柔政策统治着这块小小的领地,保护着在此定居的贤士,承认并尊重完全的言论自由。然而,由于身处奉古守旧的朝臣的包围之中,他招揽在身边的所谓贤士大多是无足轻重或才智平平的人。他的朝廷怀着好奇心接纳了我,因为任何会打破单调生活、冲击传统礼仪的外国人,自然都会激起这种好奇心。几个月过去了,我没有发现任何足可吸引我注意力的东西。我对所受到的友善款待不胜感激,但是,有时,我的羞怯心理阻止我利用这种款待;有时,那些毫无意义的应酬活动所产生的厌倦使我更愿意独处,不想接受那些枯燥乏味的分享寻欢的邀请。我不憎恨任何人,但也没有几个人能激起我的兴趣。我的冷淡冒犯了不少人,他们把我的冷淡归结于我心怀不善或装模作样,却不肯相信别人本来就不愿意与他们为伍。有时,我极力压制自己的厌倦,用不搭腔的办法来蒙混,但这种沉默寡言又被视为傲慢无礼。有时,我自己也会沉默得烦厌而说起俏皮话来,可是我一旦兴奋起来便刹不住车了,往往就会出格。我会在一天之内把一个月所见到的荒唐笑料全抖搂出来。我会不知不觉地突然将周围的人们奉为知己般的倾诉对象,但他们并不感到受宠若惊,他们没错:因为促使我倾诉的并非是对他们的信任,而是出于我倾吐的需求。在最初给予我启蒙的那位女士的熏陶下,我对那些老生常谈的格言和俗套教条的滥调形成了难以克制的厌恶。因此,每当我听到庸人之辈自鸣得意地论述道德、习俗、宗教等领域中那些众所周知且不容置疑的普遍准则——并有意将其混为一谈——时,便忍不住与他们唱唱反调;并不是因为我和他们观点相悖,而是他们刚愎且又笨拙的自信让我忍耐不住。再说,某种本能告诫我,不要相信这些大道理如此万能,如此精确。傻瓜们会把自己的道德准则视为一种紧凑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以便尽可能少让道德准则影响自己的行为,在所有细节上放开手脚。 我的行为很快为自己赢得了轻浮、刻薄、恶毒的名声。我的挖苦话被视为报复心理的证据,我的玩笑话则被视为对一切可敬事物的抨击。那些被我错误地嘲弄过的人纷纷发现,在谴责我亵渎道德准则的声音中捍卫这些准则并不是件难事;那是因为,尽管我是出于无意,但我常常造成他们相互嗤笑的结果,一旦他们回过神来,就联起手来对付我。谁都可以因为我戳穿了他们的荒唐言行而认为我辜负了他们对我的信任;谁都可以因为我让他们在我面前露出本相,说我背叛了我答应他们保持沉默的承诺,我却根本不记得曾经发过如此沉重的誓约。他们一直将无拘无束奉为快活,我却以观察他们、描绘他们为乐趣,他们所说的背信弃义行为,在我看来不过是一种完全无辜的合理酬报。 我并不是在这里为我自己辩白,我早已放弃涉世不深者那种短浅、轻薄的处世习惯;我只是想说,想对其他像我一样远离尘嚣的人说,若想适应已经深受自私、自负、虚荣和恐惧浸润的人类。需要时间的积累。稚气青年看到社会如此矫揉造作、如此复杂难懂而会感到惊愕,是他的天然本性,并非他生性狂躁。不管怎么说,社会没什么可怕的。它沉重地压在我们头上,它深藏不露的影响强大无比,很快就能把我们的棱角磨平,让我们随俗。我们除了为自己从前的惊愕而惊愕以外,再也不会惊愕。我们发现重塑后的新我如鱼得水,如同刚刚走进人满为患的剧场时会感到窒息,最终却能自由自在地畅快呼吸。 如果有什么人成功地摆脱了通常的命运的话,他们一定是成功地隐藏了自己的异议。他们从众多荒唐事中洞察到了罪恶的种子,但他们不再嘲笑荒唐,只用无言的轻蔑置换了嘲讽。 结果,在我生活的小圈子里,人们对我的性格产生了模模糊糊的不安。他们在我身上找不到任何值得挑剔的行为。的确,我无可指责,我的某些举动似乎还令我显得慷慨大方,显得大公无私。但是,依然有人说我道德败坏,不讲信誉,幸好这两顶含沙射影的大帽子没有众所周知的事实来佐证,只能让人们就捕风捉影的事情去胡乱猜测了。 序言 对是否同意重印这本十年前出版的小书,我曾有些犹豫。假如不是确实有人正在比利时策划盗版这本小书——而这种盗版就像大多数由比利时盗版者在德国广为传播并引入法国的那些盗版书一样,篇幅也将会由于肆意添枝加叶和篡改而放大——我永远不会再让这件往日的故事烦扰自己。当时把它写出来,就是为了让两三位和我一起待在乡下的朋友信服,在情境不变的情况下,把一部小说的主角压缩到两人,同样可以写出一些味道来。 投入这项工作后,我曾经想把新产生的一些想法补充进来,我觉得它们肯定颇有价值。我本打算描述一下由那些感觉迟钝却制造痛苦的人引起的伤害,描述一下那种让他们觉得自己比真实面貌更浅薄、更堕落的错觉。保持一段距离,你制造的痛苦的影像就会显得模糊不清,犹如一片能够轻松穿越的云雾;你摆脱不掉社会认可的怂恿。虚伪透顶的社会用规则代替原则,用习俗代替情感;社会之所以憎恨丑闻,是因为它违背了社会习俗,而非违背了社会道德;邪恶行为只要不涉及丑闻,社会完全可以接受。你认为,贸然形成的海誓山盟,背弃时也同样轻松。但是,当你看到那些背叛行为所产生的痛苦时,你会看到一颗蒙受欺骗的心灵所感受到的痛苦惊愕;你会看到取代了绝对信任的疑心,不得不猜疑那个本来至高无上的人并蔓延至世界上所有人的疑心;你会看到能够以心换心、现在却不知道何去何从的尊重;于是,你会感觉到在那颗受难的心灵里有某种神圣,因为它有爱;你会发现爱情的种子扎根有多深,你曾经以为自己激起了这份爱情却没有身陷其中;假若你要战胜那个被人们称为软弱的东西,你就得毁灭你心中所有的高尚,撕碎你心中所有的忠诚,埋葬你心中所有的高贵和美好。你会因为这一成功在朋友和毫不相干的看客们的欢呼声中站起身来,但你已经给你自己的灵魂致命一击,违背了同情心,利用了弱者,由于为自己的残酷无情找了借口而凌辱了道德,你的余生将与较好的自然状态无缘,不是因为自己这一悲哀的成功而羞愧,就是因为这一悲哀的成功而堕落。 这就是我试图在《阿道尔夫》中描绘的图画。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获得了成功。让我认为它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真实性的原因是,几乎我遇见的所有读者都说他们曾经有过与我的主人公相同的处境。事实上,在他们为自己引起的痛苦所表达的忧伤背后,可以洞察到某种炫耀性的自鸣得意;他们就像阿道尔夫一样,在描述中享受着被自己惹起的执着爱情死缠烂打的乐趣,享受着把自己说成他们构思的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的牺牲品的乐趣。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说,他们完全是在诋毁自己,假若他们的心灵没有受到这种自负的干扰,他们的良心或许就可以得到安宁了。 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我现在对有关《阿道尔夫》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了。我不想对这本小说再做任何评价,只想再次重申,我同意将这本或许已被公众遗忘的——如果公众过去确实知道我这本小说的话——小说再版的惟一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任何超出此一版本内容的版本均非出自我手,与我毫不相干。 书评(媒体评论) 我要在《阿道尔夫》中描述我们这个世纪的一种主要病症:这种厌倦、彷徨和虚弱,这种无休止的自我分析,它使所有情感都蒙上了一层私心,使所有情感在产生时就已变质。 ——贡斯当 它反映了时代,将当代人如实地刻画出来,他们那卑鄙龌齪的灵魂,他们的自私自利的冷酷,他们对幻想无休止的追逐,他们虽有愤世嫉俗的精神,到头来却只是空忙一场,这一切都写得跃然纸上。 ——普希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阿道尔夫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邦雅曼·贡斯当 |
译者 | 刘满贵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7218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9 |
出版时间 | 2007-08-01 |
首版时间 | 2007-08-01 |
印刷时间 | 2007-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5.44 |
丛书名 | |
印张 | 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