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画像不是科学……犯罪心理画像是一种经过专业训练后进行的推断或推测……犯罪心理画像者提出的意见并不是科学的结论。本书论述“心理画像作为一门职业”所需要的严谨态度和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可使您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审慎和严肃的态度。
图书 | 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 |
内容 | 编辑推荐 犯罪心理画像不是科学……犯罪心理画像是一种经过专业训练后进行的推断或推测……犯罪心理画像者提出的意见并不是科学的结论。本书论述“心理画像作为一门职业”所需要的严谨态度和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可使您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审慎和严肃的态度。 序言 只有当你了解问题的全过程,你才会知道怎样解决它,结论出现在调查研究之后,而不是之前。 ——毛泽东 避入新世纪,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们既面临着必须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必须认真应对的严峻挑战。尽管当今世界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合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发表演讲 在2002年,我荣幸地受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女士的邀请来中国讲学,在此期间,我先后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公安局、武汉市公安局、杭州市公安局和上海市公安局讲学。作为第一次来中国的客人,我几乎天天晚上都要走上这些城市的街头,就像在家门口一样尽情地游览,目不暇接。中国真的很安全,感觉非常好! 作为一个西方人走在街上我非常显眼,但过往行人对我非常尊重并友好,没有人警惕地盯住我,也没有人对我窃窃私语,尽管我不能讲他们的语言,但当我有问题需要他们帮助时,他们都会友好并善意地回应我,帮助我。我还记得,最初与我的中国朋友共同进餐或外出时几乎离不开翻译,但到后来,我们彼此的交流似乎有着人类间的心领神会,语言似乎已没有障碍,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中国朋友对我们整个访问过程的细心安排和周到的照顾。 通过接待我的中国朋友和我自己的观察,我更多地了解并熟悉了中国的文化,也从中了解了他们所面临的犯罪问题。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似乎与其他国家不同。那时的中国人极少关心文化、个人和技术等问题,更多地关注彼此的争斗。由于个人之间冲突颇多,普通人往往互相监督制约,个人隐私必须让位于社会要求。个人的流动也受到限制,居委会或村委会控制着每个人的生活,包 括私人的、社交的和政治的生活。与此同时,这种社会控制也有利于对犯罪的控制。使人容易知道曾经犯过罪的人住在哪儿、在干什么,还知道这些人不许乱走乱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那样闭关白守,而是越来越开放,社会利益仍然很重要,个人的隐私也开始受到尊重。主动谋求发展不再受到限制反而受到鼓励。经济改革也触及并改变某些重要管理部门的状况,他们积极寻找国外的投资,改革者的态度和积极做法使得中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中国人已经逐渐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生活安排,转向更为积极的生活、工作、流动、追求物质满足和有效的技术追求。 作为这种积极的改革开放的结果,人们不再被严厉地限制行动,他们可以在不同省份之间自由流动,寻找更好的工作或生活方式。这种流动,使人们可以彼此以匿名的方式相处,从而也使得相互监督的能力下降。一些人为了追求自私的享受而选择各种形式的犯罪。对老人而言,现在出现了许多过 去很少见的犯罪类型。 今天的中国出现了大量的新型建筑物,许多大城市都盖起了摩天高楼,他们在为迎接2008年的奥运会做着准备。同时,全国上下都加快了现代化的建设步伐,这也使得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越来越多的西方商人、旅游者和外币进入中国,同时,西方式的犯罪,甚至西方的犯罪人也随之而来。 我认为,中国可能要为“现代化”的到来付出代价。这种代价有的已经出现,最严重的恐怕尚未出现。人员的匿名化倾向、信息的无限制获取、自由地出入境、高新技术广泛地应用都改变着中国的犯罪形式,过去不过是在邻里之间进行盗窃犯罪,现在则可出现类似于美国的对陌生人系列强奸的犯 罪,随之而来的是,恐怖的系列杀人犯罪也会出现。 在2001年,中国的武汉就曾发生过专门用刀捅穿红衣服的女性的系列杀手,先后有13位女性受害。3个月后,一位29岁、与父母同住的年轻人被逮捕。在2003年,先后有3名系列杀手被逮捕。根据警方发言人所述(2003): 在最近的10个月里,深圳、广东警方宣称逮捕了马勇和他的女同谋段智群,这二人自2003年5月先后杀害了12名在当地职业介绍所寻找工作的女子,并劫取了她们的私有物品。 系列杀人犯杨新海也在这一年的11月3日被河北省沧州市警方抓获,据其供述,自2000年起他先后杀害67人,然后进行抢劫和强奸。杨新海曾因偷窃与强奸先后两次被劳动教养。 在同年的12月份,河南省平舆县的警方抓获了系列杀人犯黄勇,据其供述,在过去的两年中他先后杀害17名青少年。警察介绍说,因为他看了恐怖的暴力片,于是就想做一名“杀手”。自2001年9月以来,一直持续犯罪,直到案件被揭露前,一名学生从黄勇家中逃出报告给警方,此案才被发现。 显然,系列杀手并不只产生于北美的文化背景下,在北美,人们一直认为,暴力的系列杀人犯罪是从欧洲传入的。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媒体一直在炒作一起变态杀人碎尸案,作案人是杰克。这一案件在当时几乎成为通俗文化的主题,传播渲染与现实生活中的暴力犯罪相互影响着。在美国,通俗文化也时兴编写有关系列强奸和系列杀人的故事,编写相关的书籍,同一题材的电视片和电影也在泛滥,人们由某一案例进而想像着或杜撰着各种各样的变态杀人故事,由此导致现实生活中的同类案件增多。因此,中国在开放和现代化的背景下,也将会出现这一切情况。 这意味着,在中国的法制改革进程中需要给公民提供更多的自由度,那么,关于暴力犯罪的所有信息也要公之于众。这一方面是告知或警示公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得到公众的支持,得到破案的信息。然而,有时刑事侦查中的重要信息和技术手段也会被同时曝光或被犯罪嫌疑人所掌握。因此,信息分享与媒体管理也极为关键。 这本著作被我的朋友和同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主持翻译成中文出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它表明:蔓延的暴力犯罪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因此,可以在侦查方法、行为分析、案件串并和案件侦破等问题上具有共同的方法和手段。我希望这本书也能为中国的司法工作者提供参考,用于对付那些不断以新的表现方式出现的暴力犯罪。 我们共同期待着共同合作,共享信息,在致力于刑事科学研究、发现事实真相的专业同行之间建立彼此的联系,为公众的安全和司法的公正服务。这是我们共同的希望、共同的信念。同时,这也是此书的价值所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布伦特·E.特维 |
译者 | 李玫瑾//屈明//庄东哲//于阳//刘杰等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0906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09 |
出版时间 | 2005-04-01 |
首版时间 | 2005-04-01 |
印刷时间 | 2007-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17.2 |
丛书名 | |
印张 | 44.7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68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