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庭治疗概论(第6版)/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家庭治疗走过了哪些历程?家庭与个体分别作为治疗对象,在家庭治疗师和个别治疗师眼里到底有怎样的不同?家庭治疗师和个别治疗师在处理心理问题时有着怎样不同的视角和思路?二者是迥‘然不同、相互对立的还是相互借鉴和影响的?家庭治疗领域是与个别治疗领域一样流派纷呈吗?家庭治疗的各种模式在理论基础、问题假设、治疗过程、干预目标和技术等方面有何异同?家庭治疗的效果如何?家庭治疗师的培训及专业成长有何路径?家庭治疗师的专业守则有无特别之处?家庭治疗在世纪之交有没有新的发展和变化?历史上的家庭治疗大师有着怎样的个人特点、魅力及轶事可以供后来者津津乐道呢?这一系列问题可能是每一个家庭治疗理论的学习者和家庭治疗的实践者渴望了解的。I·哥登伯格和H·哥登伯格的这本《家庭治疗概论》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理论和知识。

目录

“译丛”总序/1

译者序/1

前言/1

作者序/1

第一部分 家庭治疗的基本观点

第一章 采用家庭关系框架/1

有能力家庭系统和无能力家庭系统/2

家庭结构/2

性别和文化因素/3

家庭互动模式/4

家庭故事和假设/4

家庭弹性/5

家庭治疗观/7

范式转变/8

控制认识论/9

交互决定论/1o

被认定病人和症状的出现/11

次级控制论/13  

小结/14

第二章 家庭发展:连续性和变化性/15

社会因素和生命周期/15

发展一种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16

生命周期概念化:几点注意事项/17

家庭生命周期框架/18

家庭生命周期模型/20

发展的阶段/20

家庭变迁和症状性行为/21

对于阶段模型的批评/23

变化中的家庭、变化中的关系/24

完整家庭的发展序列/24

其他家庭的发展次序/28

小结/34

第三章 家庭功能中的性别、文化和种族因素/37

在家庭和家庭治疗中的性别问题/38

女权主义的性别观点/40

性别、工作和家庭生活/41

男性研究和性别角色意识/42

性别敏感性治疗/43

多元文化和特定文化的因素/44

文化敏感性治疗/44

发展多元文化框架/45

文化独特性和家庭系统/45

种族和文化传递/46

贫困、阶层和家庭功能/49

小结/5l

第四章 家庭——一个心理社会系统/53

家庭系统的某些特征/54

家庭规则/55

家庭稳态/58

反馈、信息和控制/60

子系统/63

边界/64

开放和封闭的系统/65

家庭与更大的系统/66

小结/68

第二部分家庭治疗的发展

第五章 家庭治疗的起源和发展/71

家庭治疗的历史根源/71

精神分裂症与家庭的研究/72

弗洛姆一瑞齐曼和精神分裂症源性母亲/70

贝特森和双重束缚/72

利兹:婚姻分裂和婚姻扭曲/74

鲍文、文尼和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

的研究/75

精神分裂症家庭早期研究一览/76

婚姻和婚前咨询/77

儿童指导运动/79

团体动力学和团体治疗/79

家庭治疗的发展/8l

从家庭研究到家庭治疗/81

实践应用的高峰/83

创新技术与自我检验/84

专业化,文化平等论和新认识论/86

整合、折衷主义和建构主义影响/87

小结/90

第三部分家庭治疗的基本模型

第六章 心理动力模型/91

理论的位置/92

有关历史背景/93

弗洛伊德对家庭治疗的影响/93

阿德勒和沙利文:作出贡献的先驱/94

心理动力学观点概要/96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96

对古典观点的背离/96

精神分析和家庭动力学(阿克曼)/97

客体关系理论/10l

客体关系治疗/105

客体关系和原生家庭治疗(弗洛默)/105

客体关系家庭治疗(斯卡夫夫妇)/107

科胡特和自我心理学/108

小结/110

第七章 经验模型/113

一个共有的哲学约定/113

经验模型/114

符号一经验家庭治疗(威特克)/115

格式塔家庭治疗(凯普勒)/121

人性验证过程模型(萨提尔)/125

夫妻情绪聚焦治疗(格林伯格和约翰逊)/131

小结/133

第八章 代际模型/135

鲍文的家庭理论/135

代表人物/136

其他代表人物/137

家庭系统理论/137

八个连锁理论概念/138

自我的分化/138

三角关系/141

核心家庭情绪系统/142

家庭投射过程/143

 .情绪阻断/144

多代传递过程/145

同胞兄弟姐妹的地位/145

社会退行/145

家庭系统治疗/146

评估会谈/146

家庭族谱图/147

治疗技术/149

背景疗法/152

关系伦理学与家庭总账/152

小结/156

第九章 结构模型/157

结构观点/157

主要代表人物/158

其他代表人物/159

心身障碍家庭/159

结构家庭理论/160

家庭结构/160

家庭子系统/161

界限渗透性/162

结盟,权力和联盟/163

家庭功能失调/164

结构家庭治疗/166

治疗目标/166

介入和顺应家庭/166

评估家庭互动/167

监控家庭功能失调组/169

重建互动模式/171

一个个案研究/172

小结/175

第十章 策略模型/177

沟通的观点/177

心理研究所(MRI)的互动式家庭治疗/179

代表人物/179

发展一种沟通范式/179

悖论沟通/180

治疗假设/181

治疗性的双重束缚/182

心理研究所的短期(程)家庭治疗/184

三类误导他人的问题解决方式/185

心理研究所的短期行为治疗/186

策略家庭治疗/187

代表人物/188

症状的意义/189

三角关系序列以及层级/190

发展治疗策略/191

首次会谈/192

使用指令/192

假装技术和家庭隐喻/195

小结/196

第十一章 米兰系统模型/199

米兰系统家庭治疗/199 

代表人物/200

早期米兰模型:悖论、反悖论、仪式和正向关怀/201

发展中的策略模型:假设、中立和循环提问/205

询问家庭信念系统/208

不变的处方/209

后米兰系统认识论/211

汤姆的反射性提问/212

小结/213

第十二章 行为/认知模型/215

行为治疗与家庭系统/215

代表人物/215

采用家庭框架/215

不断发展的折衷主义:与认知的联结/216

代表人物/216

认知重建/217

认知行为的观点/217

评估的关键作用/218

行为评估/219

认知行为评估/219

受行为主义影响的家庭治疗形式/220

夫妻行为治疗/221

父母行为训练/226

家庭功能治疗/230

性的联合疗法/233

与建构主义者的联系/235

小结/236

第四部分发展中的家庭治疗模型

第十三章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者

的家庭治疗/239

后现代革命的影响/240

后现代主义的临床观/241

后米兰疗法与后现代主义观点的联系/242

现实是创造的不是发现的/243

社会建构主义治疗/244

聚焦问题解决的短期治疗/244

问题解决取向的短期家庭治疗/249

协同语言系统/251

反省团队/253

小结/254

第十四章 叙事治疗/257

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257

空洞的与丰富的描述/258

代表人物/258

自我叙事与文化叙事/259

一种治疗哲学/260

治疗性对话/261

外化问题/261

治疗性提问的使用/261

探询独特的结果/262

共建替代性故事/264

治疗性仪式、信函与团队/264

一定的仪式/264

治疗信函/265

形成支持性团队/265

小结/266

第十五章 心理教育的家庭治疗/267

家庭和心理障碍/267

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提供教育、支持和

力量/268

外露情绪和精神分裂症/270

治疗过程/271

医学家庭治疗/272

代表人物/272

协同家庭保健联盟/273

短程教育项目/274

关系增进项目/275

婚姻准备项目/276

婚姻丰富项目/277

再婚家庭准备项目/278

小结/279

第五部分研究、培训及职业问题

第十六章 家庭治疗研究/283

在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重建桥梁/283

量的研究方法与质的研究方法论/284

对患有严重心理障碍家庭的研究/286

家庭评估与家庭测量研究/289

自陈报告评估/289

观察法/293

家庭治疗过程与结果研究/296

过程研究/297

结果研究/298

小结/301

第十七章 家庭治疗师的成长:训练及

督导/303

获得临床训练/305

训练项目/306

训练目标/309

训练辅助/310

教学课程/310

录像带/311

通过督导发展治疗技术/3 12

现场督导/314

联合治疗团队/315

小结/316

第十八章 职业问题和道德实践/317

职业问题/317

规范职业实践/317

同行的评议/319

健康管理和专业实践/319

法律责任/321

 保持道德标准/323

职业道德规范/323

价值观、道德困境和家庭治疗/324

保密/326

自愿应允/327

特许交流/328

治疗的权力和责任/328

培训和督导/329

 小结/330

第六部分关于家庭理论与家庭治疗的概要

第十九章 家庭理论和治疗的比较

研究/331

家庭理论之比较/33l

研究单元/331

时间框架/332

功能正常与功能失调的家庭/333

家庭治疗的比较/334

治疗师角色/334

评估程序/337

领悟与行动/338

危机短期长期的家庭治疗/339

治疗目标/340

小结/340

附录

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道德规范

条例/345

参考文献/351

术语表/381

人名索引/388

主题索引/39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庭治疗概论(第6版)/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戈登堡
译者 李正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32696
开本 16开
页数 4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4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749.055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51
20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汤姆森学习出版社集团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