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话贞观政要(译注与诠释)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贞观之治的翔实记录;一部总结古代政治伦理精粹的名著;一部历代君王都视为治国方略的古典领导学。

弘扬吴兢所著的《贞观政要》的价值,让现代人有机会学习贞观朝明君贤臣的智慧结晶和人格魅力,是《白话贞观政要(译注与诠释)》的宗旨。在写作方式上,本书采用了原典、注释、译文、解析四位一体的方式,这样可以使读者既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贞观政要》,从中汲取营养,同时解析部分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读者的阅读提供参考,为读者拓展出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

内容推荐

吴兢所著的《贞观政要》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

《白话贞观政要(译注与诠释)》对这部史书加以注释、翻译、诠释,是一部独具特色、富有启发的经典典籍导读。

目录

卷一

 君道第一(一)

 君道第一(二)

 君道第一(三)

 君道第一(四)

 君道第一(五)

 政体第二(一)

 政体第二(二)

 政体第二(三)

 政体第二(四)

 政体第二(五)

 政体第二(六)

 政体第二(七)

卷二

 任贤第三(一)

 任贤第三(二)

 任贤第三(三)

 任贤第三(四)

 求谏第四(一)

 求谏第四(二)

 求谏第四(三)

 纳谏第五(一)

 纳谏第五(二)

 纳谏第五(三)

 直谏(一)

 直谏(二)

 直谏(三)

 直谏(四)

 直谏(五)

 直谏(六)

 直谏(七)

 直谏(八)

 直谏(九)

卷三

 君臣鉴戒第六(一)

 君臣鉴戒第六(二)

 君臣鉴戒第六(三)

 君臣鉴戒第六(四)

 君臣鉴戒第六(五)

 君臣鉴戒第六(六)

 君臣鉴戒第六(七)

 君臣鉴戒第六(八)

 择官第七(一)

 择官第七(二)

 择官第七(二)

 择官第七(三)

 择官第七(四)

 择官第七(五)

 择官第七(六)

 封建第八(一)

 封建第八(二)

 封建第八(三)

 封建第八(四)

卷四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一)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二)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三)

 尊敬师傅第十(一)

 尊敬师傅第十(二)

 尊敬师傅第十(三)

 尊敬师傅第十(四)

 尊敬师傅第十(五)

 尊敬师傅第十(六)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一)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二)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三)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四)

 规谏太子第十二(一)

 规谏太子第十二(二)

 规谏太子第十二(三)

 规谏太子第十二(四)

 规谏太子第十二(四)

 规谏太子第十二(五)

卷五

 仁义第十三(一)

 仁义第十三(二)

 仁义第十四(一)

 仁义第十四(二)

 仁义第十四(三)

 仁义第十四(四)

 仁义第十四(五)

 仁义第十四(六)

 孝友第十五(一)

 孝友第十五(二)

 公平第十六(一)

 公平第十六(二)

 公平第十六(三)

 公平第十六(四)

 公平第十六(五)

 公平第十六(五)

 公平第十六(五)

 公平第十六(六)

 诚信第十七(一)

 诚信第十七(二)

 诚信第十七(三)

卷六

 俭约第十八(一)

 俭约第十八(二)

 俭约第十八(三)

 谦让第十九(一)

 谦让第十九(二)

 仁恻第二十(一)

 仁恻第二十(二)

 慎所好第二十一(一)

 慎所好第二十一(二)

 慎言语第二十二(一)

 慎言语第二十二(二)

 杜谗邪第二十三(一)

 杜谗邪第二十三(二)

 杜谗邪第二十三(三)

 悔过第二十四(一)

 悔过第二十四(二)

 奢纵第二十五(一)

 奢纵第二十五(二)

 贪鄙第二十六(一)

 贪鄙第二十六(二)

卷七

 儒学第二十七(一)

 儒学第二十七(二)

 文史第二十八(一)

 文史第二十八(二)

 礼乐第二十九(一)

 礼乐第二十九(二)

 礼乐第二十九(三)

 礼乐第二十九(四)

 礼乐第二十九(五)

卷八

 务农第三十(一)

 务农第三十(二)

 刑法第三十一(一)

 刑法第三十一(二)

 刑法第三十一(三)

 刑法第三十一(四)

 刑法第三十一(五)

 赦令第三十二(一)

 赦令第三十二(二)

 贡赋第三十三(一)

 贡赋第三十三(二)

 兴亡第三十四(一)

 兴亡第三十四(二)

卷九

 征伐第三十五(一)

 征伐第三十五(二)

 征伐第三十五(三)

 征伐第三十五(四)

 征伐第三十五(四)

 安边第三十六(一)

 安边第三十六(二)

 安边第三十六(三)

卷十

 行幸第三十七(一)

 行幸第三十七(二)

 畋猎第三十八(一)

 畋猎第三十八(二)

 灾祥第三十九(一)

 灾祥第三十九(二)

 慎终第四十(一)

 慎终第四十(二)

 慎终第四十(三)

 慎终第四十(四)

 慎终第四十(五)

 慎终第四十(六)

 慎终第四十(七)

 慎终第四十(八)

试读章节

卷一 君道第一(一)

原典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①。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②。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讟既作,离叛亦兴③。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谏议大夫魏徵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④。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⑤。’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注释

①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就好像割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吃饱了,人也就死了。②皆由嗜欲以成其祸:都是追求享受和欲望才造成了祸端。③怨讟既作,离叛亦兴:怨讟(dú),亦作“怨黩”,因怨恨而出诽谤之言。讟,怨恨。抱怨既然已经有了,那么背离叛乱也就不远了。④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都是反省自身的行为,才能远及一切事物。⑤未闻身治而国乱者:没有听说过治理国家的人能够管好自身,而他所治理的国家还会发生混乱的。

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说:“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先保存老百姓。如果君王以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来达到自己享乐的目的,就如同割取自己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吃饱了,人也就死了。如果君王想让天下安定,必然要从端正自身做起,身正不怕影子斜,上至朝廷清明无事,下至民间安定没有动乱。我每每思忖至此,就想到身不正其实并不在于外物,全都是追求享受和无止尽的欲望造成的祸端。就像贪食美味佳肴,沉溺于歌舞女色,这样的欲望越多,对自身的损害就越大,不但妨碍政事,还动摇百姓民生。这时君王如果再说出一些无道妄言,那么天下必然人心离散,怨言横生,叛乱之事也就不远了。我每想至此,就不敢再恣意放纵自己。”

谏议大夫魏徵听了这话说道:“自古以来,圣明的君主都善于从反省自身做起,从而由己推远,远离一切身外之物的拖累。当年楚王聘请詹何,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詹何则以修养自身的道理来作答。楚王不解,便再次问他如何治理国家,詹何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过管理好自身的人却治理不好国家的。’陛下刚才所明示的,正与古时道理如出一辙。”

解析

《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若管理者自身行得正,那么他不用下命令,下面的人也会遵从;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那么即使三令五申,下面的人也不会遵从。由此可见,无论是君王还是普通的管理者,加强自身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行得正,坐得端。一个人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才能让他人诚服,才会让别人乐意跟他合作;如果自身行不正、坐不端,那么即使给他再好的机遇,他也没有能力抓住。

P3-4

序言

作为一本古书,《贞观政要》其名不显。然而,如果提到唐太宗李世民和他所开创的名为“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毫无印象。

《礼记·大学》中说,人的一生有四重境界,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称“修齐治平”。而唐太宗李世民这样一位奇男子则将这四重境界全都做到了极致。修身,李世民被后世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严于律己的皇帝;齐家,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夫妻相知、举案齐眉的故事举世皆闻;治国,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让神州大地在隋末的战乱之后迅速恢复了生机;平天下,李世民不仅结束了隋朝末年诸侯割据的混乱状态,统一了中国,还灭东突厥、薛延陀平定高昌、吐谷浑,被草原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他的赫赫功绩恐怕只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可以相提并论。因此,唐太宗李世民被后世的众多帝王当作崇拜和学习的对象。

那么,如何学李世民呢?学的便是这本《贞观政要》。《贞观政要》的体例有点像我们熟悉的《论语》,它并不是由李世民自己写成的,事实上,身为皇帝的李世民勤政爱民、日理万机,也不可能有精力来写这样大部头的著作。《贞观政要》是由武则天时期的史官吴兢编辑而成的政论性史书。全书共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提出的问题,以及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用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还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可以说,贞观朝拥有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位皇帝,而且汇集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一批大臣,《贞观政要》是他们的言行和思想的最真实写照,这便是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后世的读书人在做官之前,读的是四书五经,一旦步入官场,便要学习《贞观政要》,而对于一国君主来说,《贞观政要》更是他们从小便要细心研读的重点书籍。

即便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说,《贞观政要》也是极有价值的。也许我们无法成为决定国家命运的那群人,但我们可以从中领会治国与民生的道理,从而更能理解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也许我们无法成为领袖群伦的人物,但我们可以学习这些伟人的个人魅力和人生智慧;也许我们终此一生也不会踏足官场,但官场即是职场,官场的智慧便是职场的智慧,其道理也是一脉相通的。

弘扬《贞观政要》的价值,让现代人有机会学习贞观朝明君贤臣的智慧结晶和人格魅力,便是本书的宗旨。在写作方式上,本书采用了原典、注释、译文、解析四位一体的方式。这样既可以使读者领略到原汁原味的《贞观政要》,从中汲取营养;同时解析部分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读者的阅读提供参考,从而拓展出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

最后,希望本书的每一位读者都能从阅读中得到收获,我们不求成为李世民那样的伟人、完人,但他的思想精华也足以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完善自己,不是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话贞观政要(译注与诠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兢
译者 哲慧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27801
开本 16开
页数 4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5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624
CIP核字 2014243318
中图分类号 D691.5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