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写意天空(巴洛克艺术)/艺苑下午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李晖和刘博编著的这本《写意天空:巴洛克艺术》是《艺苑下午茶丛书》之一。该书将以通俗、轻松的语句和大量的艺术图片,带领大家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艺术大师们的逸闻趣事,了解曾经辉煌而又充满争议的巴洛克。

内容推荐

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婆娑的树影和帷幔,浸润过芬芳的薰衣草花香,投洒在身上、衣裙和点点斑驳的角落,品着淡淡幽香的下午茶,翻阅起沁着淡淡幽香的书简,开始那迷人的艺苑之旅吧……

《艺苑下午茶丛书》全力打造权威的艺术赏析名篇,截止目前共推出西方绘画赏析类25种,本书《写意天空:巴洛克艺术》就是其中的一种,介绍了辉煌的巴洛克艺术,具体内容包括巴洛克绘画、雕塑、建筑、服饰、家具和音乐等。

《写意天空:巴洛克艺术》由李晖和刘博编著。

目录

写意天空

二、辉煌的巴洛克艺术

三、伟大的艺术成就——巴洛克绘画、雕塑

四、“人间奇迹”——巴洛克建筑

五、威武奢华的巴洛克服饰

六、闪耀“浪漫主义”金光的巴洛克家具

七、极富表现力的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艺术家编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最著名的意大利画家之一,他的艺术生涯遍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他和西西里。卡拉瓦乔是一位非常喜欢冒险的革新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创新意识:他将凡人的日常生活引入神祗圣人的世界。他通过描绘人和现实事物对宗教作出了新颖的诠释;他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生动鲜活。对风格的革新和运用明暗对比构成了卡拉瓦乔作品的主要特色。

由于西班牙皇室的慷慨资助,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罗马城一直在建造巨大的教堂和宏伟的教堂、宫殿,因此需要大量画作。当时反宗教改革派教堂在搜寻正统的宗教艺术以还击新教的威胁,因为此前统治艺术界近一个世纪之久的风格主义不足以担此重任。卡拉瓦乔带来的是一种激进的自然主义,兼具近乎物理上精确的观察和生动甚至充满戏剧性的明暗对照画法。在卡拉瓦乔手中,这种新风格是达到真实性和灵性的工具。

早期生活

卡拉瓦乔1571年出生于伦巴第的卡拉瓦乔镇。卡拉瓦乔镇距米兰大约30千米,他的父亲费尔莫·梅里西是镇上弗兰西斯科·斯福札侯爵的管家和建筑装潢师。卡拉瓦乔的母亲露西娅·阿娜托莉来自本地一个富有的家庭。梅里西的孩子们(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是长子)都没有在镇子的洗礼记录上,他们可能都生于米兰。因为梅里西那时住在侯爵的米兰宅邸。1576年,为了避开肆虐米兰的瘟疫,卡拉瓦乔一家搬到了卡拉瓦乔镇。次年,卡拉瓦乔的父亲在此去世。据推测,卡拉瓦乔可能在卡拉瓦乔镇长大成人,而童年则是在米兰度过。在米兰,卡瓦拉乔家似乎不仅与斯福札家族。还和显赫的科隆纳家族有来往。科隆纳家族和斯福札家族有联姻关系,在卡拉瓦乔后期生活里扮演重要角色。

1584年,卡拉瓦乔开始了4年的学徒生涯,师从据称是提香学生的米兰画家西蒙·彼得扎诺。学徒期间,卡拉瓦乔好像一直待在米兰和卡拉瓦乔镇。但他也可能去过威尼斯,看到过吉奥乔尼和提香的作品,因此后来他被指责模仿吉奥乔尼。的确,他熟悉米兰的艺术珍宝,包括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还有当地的伦巴第艺术。伦巴第艺术风格倡导“简单、关注自然主义细节”,较之风格拘谨庄重的罗马风格主义,伦巴第艺术更接近于德国自然主义。

罗马时期

1592年年中,卡拉瓦乔到达罗马,当时他衣不蔽体。极度贫困居无定所。缺吃少穿身无分文。几个月后,他开始为当时风头正健的朱塞佩·切萨里(教皇克雷芒八世喜爱的画家)当枪手,在看起来像厂房的工作室中。这一时期,卡拉瓦乔为人所知的作品包括小幅的《削水果男孩》(已知的最早画作),《捧果篮男孩》和《年轻的酒神巴克斯在病中》即他重病康复过程中画的一张自画像。病好后他不再受雇于切萨里。这三幅作品都显示了物理学上的精确即卡拉瓦乔现实主义的一面,由此他开始成名。—个园艺学教授曾经分析认为,捧果篮男孩捧的水果能用来确定栽培品种。与现实主义一面共存的是心理的一面:捧着—个沉甸甸的篮子,男孩显然有点厌烦了,但他同时又觉得好玩,所以顺从;他赤裸的肩膀被画家处理得充满肉欲,很明显这是画家对他的模特的感受;但这个男孩虽然友好,却对画家的感受没有任何响应。

这幅画是卡拉瓦乔的早期自画像,因为画家在1592年恰好住在罗马的医院里。画中人物身穿白布衫,系有缎带,像是佛罗伦萨的酒神巴克斯,但他头戴常青藤环——创造者的象征物,被葡萄和葡萄叶冠来取代。

1594年1月。卡拉瓦乔决心走自己的路。他离开了切萨里。他的人生到了最低潮,但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与几个人结下了非常重要的友谊,分别是画家普罗斯佩罗·奥尔西、建筑师奥诺里奥·隆吉和16岁的西西里岛艺术家马里奥·明尼蒂。已经在画坛确立地位的奥尔西把卡拉瓦乔介绍给有影响力的收藏家;隆吉更是要命地把他带入了罗马街头的争斗世界;明尼蒂则变成他最经常的模特及伴侣。《算命者》是首幅超过一个人物的画作,画得是马里奥正在被一个吉普卜女郎欺骗。这个主题在罗马来说非常新颖,在之后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过,那时候卡拉瓦乔售出它几乎没挣到钱。《纸牌作弊老手卜_表现另一个不懂世故的男孩落入纸牌骗子的圈套——心理上更复杂,也许是卡拉瓦乔的第一件真正的杰作。像《算命者》一样。《纸牌作弊老手》非常受人欢迎。现存有超过50个副本。更重要的是,它吸引了红衣主教弗朗切斯科·马里亚·德尔·蒙特的光顾。弗朗切斯科·马里亚·德尔·蒙特是罗马城里重要的鉴赏家,自此以后,卡拉瓦乔能够和明尼蒂共享红衣主教玛德玛宫里的一个房间。

卡拉瓦乔为德尔·蒙特及其富有的喜好艺术品的圈子创作了许多私人的室内作品一音乐家们》《鲁特琴师》微《醺的酒神巴克斯》、具有象征性而又是现实主义作品的《被蜥蜴咬的男孩卜由明尼蒂及更多的男孩们充当模特。这些诗意、内向、神秘的同性恋作品与之前几年开始的心理现实主义很接近。

P43-46

序言

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恬淡地泡一杯浓茶,慵懒地靠在休闲椅上,翻开一本具有清新艺术气息的书籍,细细地品味其中的滋味,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有人说,艺术如同生活一样,是一本打开的书,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读法,自然也就有一百种感受。正如品茶要品出滋味一样,读书也要读出品味。品味艺术,感悟人生,总不免有所感触,或长叹,或欣然,感触愈多,收获愈多。

从一部书籍,可品味人生,无论这世间事物如何变化,只有艺术,才是最有品赏价值的,而品赏出来的艺术真谛,更是永恒的,它教导人们用艺术的眼光去探究世界;用艺术的眼光去品味人生。

在书里,我们以一个个艺术流派和活生生的艺术家们的艺术追求及逸闻趣事,尽可能全面地呈现给广大的读者,通过阅读品味那多姿多彩的真谛。相信在这些熟悉或不熟悉的画家和流派中,读者自会有自己的一番仁智见解。因为我们相信,从书本中可以读出思想,从叙述中则可以品出文化。

全书力求从文化艺术普及的角度入手,使人们在不经意间浏览了从爱琴海的古希腊到亚得里亚海的意大利;从阿尔卑斯山麓的德国、奥地利,到具有浓烈狂放和浪漫气息的西班牙和法兰西;从恬静理智的英格兰到宽广豪放的俄罗斯……

通过这一系列的艺术之旅,使我们感受到:艺术来自艺术家的灵魂,它并不羞于面对富于挑战的文化,也不试图去匹配社会的标准。艺术是艺术家们要传递的思想,尽管有时在外人看来并不是完美的。

艺术家是生命杰作的创造者,他们用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来书写人类文明的华彩乐章。他们为人类生命世界带来了光明和欢乐、梦想与希望,为我们的精神创造出了广阔的自由生存空间。

当下,无论在世界还是中国,人们迫切需要心灵得到某种补给,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艺苑下午茶丛书”具有令人难以忘却的浓郁茶香的味道,使得我们在匆忙、烦琐和躁动的生活间隙中,得以品味艺术的美妙和真谛,从而近距离地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无穷魅力。

邓国源

后记

巴洛克艺术作为17世纪欧洲主流艺术形式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物质和文化遗产,他们中有的精美华贵令我们赞叹至今、有的充满巧思妙想且影响深远、有的气势磅礴堪称奇迹。巴洛克艺术通常可以营造一种戏剧性气氛,在形式上比其他古典时期的风格艺术作品更有立体感、层次感、深度感的空间。

我们都知道17世纪的欧洲正是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暂时势均力敌,封建贵族跟穿袍贵族(上层资产阶级)相互妥协。但这种因势均力敌而出现的妥协,内部是充满矛盾的,它随时会随势力之消长再产生变动而重新组合。在国家政治上诸如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新兴殖民国家建立了广阔的跨洲帝国,新兴殖民国家之间和他们与传统强国之间的斗争连绵不断。在这种动荡不定的时局下,造成特殊的社会气候影响了艺术的发展。即追求豪华气派的艺术风格蔚然成风,皇帝、国王、教皇、君主互相攀比,都想把最优秀的艺术家吸引到自己的朝廷中来,多数巴洛克艺术家隶属于教会或隶属于国家。为各自的教会或国家建立传奇。因此。巴洛克艺术没有形成统一艺术理念和规范,而且还出现了一些“对立”,如:鲁本斯与普桑、伦勃朗与维米尔等。巴洛克风格就是产生在这种神学、哲学、科学一再出现冲突,社会紧张、政治斗争的环境中。它在辨证中妥协。让不可调和的对立互相共存。

动荡的年代、复杂的身世,使巴洛克风格具有着与生俱来的热情和奋发精神,给人一种华丽、夸张、运动的美感。但。同时也给巴洛克带来了宗教神权文化的特色和享乐主义的元素,因此对于巴洛克艺术风格,国内和西方的艺术界常有褒贬不一的评判。我在这里也提一些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首先巴洛克风格不能覆盖整个17世纪的西方美术,这个种风格主要流行在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一些国家里。一些国内外学者把巴洛克说成17世纪的唯一风格,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如卡拉瓦乔、普桑、委拉斯开兹、伦勃朗等人都是在他们的一段时期内属于巴洛克艺术风格。我们应该看到17世纪欧洲美术风格是多元的,并且是相互斗争着的。虽然巴洛克艺术是主流,同时与其交织并存的还有古典主义艺术和现实主义艺术。

由于巴洛克风格在艺术表现理念上违背了被人们视为“伟大”的文艺复兴主义思想,在形式上过于奢华、炫耀财富。所以在18世纪后期巴洛克艺术曾受到古典主义理论家的贬抑和攻击。在很长时间里巴洛克被认为是一种倒退的、负面的艺术。但事实上巴洛克绝不是被粉饰的丑恶灵魂。我们从艺术发展的历程和规律上看:如果文艺复兴可以归为“古典主义”,那巴洛克可以归为“浪漫主义”。它虽然是在封建天主教复辟后,随着贵族统治的巩固而发展起来的,但不能简单地把巴洛克艺术和它们画等号。古典主义理论家贝罗里可能是第一个向巴洛克艺术发起攻击的人,他对巴洛克艺术有一个较为公正的看法,即不可忽视它的消极面,同时也应历史性地看到他的积极作用。

关于巴洛克艺术与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的关系,可看做既有某种联系又有区别,忽略了哪方面都是片面认识。巴洛克艺术既不是中世纪艺术的翻版,也不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延续和凋零,它是一种新的艺术。在西方美术发展史上。应把它看做是一种占有独特地位的美术。至于谈到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的关系,巴洛克艺术是反古典主义的。古典主义艺术也是反对巴洛克,但是二者有着某种联系,相互又都有影响。在17世纪的法国,一些宫廷美术家就是具有这两种方面的特点。他们的作品往往既有古典主义的庄严、宏大,又带有巴洛克式的华丽和装饰性,但他们作品和鲁本斯的艺术相比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

19世纪后期以来,巴洛克美术渐渐的得到了公正评价。德国美术史家W.吕布克在其《建筑史》、瑞士史学家J.布尔克哈特在《意大利艺术指南》等书中,皆称颂巴洛克建筑之美,建筑界也出现一些仿效巴洛克风格的名作,如巴黎歌剧院等。学术研究中确定其地位的是德国美术史家H.沃尔夫林1888年出版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一书,他指出巴洛克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主要流派,并对其形式特点作了分析和历史考察。在他之后,意大利学者E.南乔尼于1895年进而把17世纪文明的特点归纳为巴洛克主义,学术界逐渐形成了17世纪是巴洛克时代的概念。其中包括巴洛克音乐、巴洛克文学、巴洛克哲学等提法,使有关问题的研究在艺术史和文化史中逐渐深化。

今天,我们认为巴洛克艺术具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地巴洛克艺术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一些优秀传统,由于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常在宗教题材作品中流露出一些异端精神。积极一派的巴洛克艺术与现实生活是分不开的,如卡拉瓦乔的作品具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时代精神。在一些其他优秀的巴洛克艺术作品中,同样可以体会到时代和生活的脉搏的跳动。把巴洛克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为的是能更好和更准确的评价和认识它,避免简单的否定或简单地肯定。芬克斯坦在《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一书中写道:“巴洛克不仅包含了新兴民族的现实主义,也包含着一种由反宗教改革激发的反动运动。企图使艺术重新成为神学的女婢,同时也是最有钱的豪商和专制宫廷的仆从。”我们认为芬克斯坦的评价是较为中肯和较为辩证的。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西方学术界对巴洛克有关问题的研究还有另一方面的发展,即从宏观上把巴洛克相对于文艺复兴的风格特点当做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形式发展模式,认为其他时代和其他民族的艺术也有这种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的演进,甚至认为这是艺术形式或视觉形式的不依社会内容为转移的独立规律。首先提出这种主张的是沃尔夫林,他把文艺复兴代表的古典主义和巴洛克当做艺术表现形式的两极,各有一系列互为对照的特点。并形成由此及彼的规律性发展。以此类推,则各地、各时代美术和音乐皆有其古典和巴洛克阶段,例如希腊艺术在公元前5—前4世纪为古典阶段,希腊化时期则为巴洛克阶段;哥特式艺术在13世纪为古典阶段,14—15世纪为巴洛克阶段;甚至当时的日本艺术也可如此划分。巴洛克在西方影响甚大。不少学者认为巴洛克可作为每一文化或文明进入后期阶段的特征。使之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

说到此处,相信你对巴洛克艺术已经有了了解。事实上,对于我们而言几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褒贬,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今天我们更多的是将巴洛克艺术看做一种艺术风格和一段特殊历史,更多是考虑如何运用它来表现我们的艺术创作、如何用它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增加情趣和提升品质。最后,在这里建议您得闲暇到欧洲旅游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前往罗马、巴黎、伦敦的博物馆和宫殿,参观巴洛克艺术大师们留下的艺术精粹,我相信奢华、宏大的巴洛克艺术带给您的现场震撼。会比文字和图片强烈百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写意天空(巴洛克艺术)/艺苑下午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晖//刘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864562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110.94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3
15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