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结合近年来法律建设的新发展,吸收国内外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新成果、新经验,重新修订而成,努力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内容包括著作权法律制度、专利权法律制度、商标权法律制度、其他知识产权制度及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图书 | 知识产权法/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教材结合近年来法律建设的新发展,吸收国内外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新成果、新经验,重新修订而成,努力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内容包括著作权法律制度、专利权法律制度、商标权法律制度、其他知识产权制度及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 三、知识产权的主体 四、知识产权的客体 五、知识产权的保护 六、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与地位 第二编 著作权法律制度 ■第一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的概念及演变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近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发展与变革 第四节 著作权的性质 第五节 著作权与相关民事权利的区别 ■第二章 著作权客体 第一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第二节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 ■第三章 著作权主体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 第三节 著作权的继受主体——其他著作权人 第四节 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第四章 著作权内容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第五章 著作权取得和期限 第一节 著作权的取得方式 第二节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第六章 邻接权 第一节 邻接权概述 第二节 表演者的权利 第三节 音像制作者的权利 第四节 广播组织者的权利 ■第七章 著作权限制 第一节 合理使用 第二节 法定许可使用 第三节 强制许可使用 ■第八章 著作权利用 第一节 著作权转让 第二节 著作权许可使用 第三节 著作权合同 ■第九章 著作权管理 第一节 著作权行政管理 第二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 ■第十章 著作权法律保护 第一节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 第二节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著作权纠纷的处理 第三编 专利权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专利权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专利、专利权与专利法 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专利制度的作用 ■第十二章 专利权客体 第一节 发明 第二节 实用新型 第三节 外观设计 第四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第十三章 专利权主体 第一节 专利权主体概述 第二节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第三节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工作单位 第四节 外国人 ■第十四章 专利授权条件 第一节 新颖性 第二节 创造性 第三节 实用性 ■第十五章 专利权取得 第一节 专利申请 第二节 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 ■第十六章 专利权期限、终止和无效 第一节 专利权的期限 第二节 专利权的终止 第三节 专利权的无效 ■第十七章 专利权内容 第一节 专利权内容概述 第二节 专利权人的权利 第三节 专利权人的义务 ■第十八章 专利实施许可与专利权转让 第一节 专利实施许可 第二节 专利权转让 ■第十九章 专利权限制 第一节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使用行为 第二节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第三节 专利的强制推广应用 ■第二十章 专利管理和专利代理 第一节 专利管理 第二节 专利代理 ■第二十一章 专利权法律保护 第一节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第二节 专利侵权行为 第三节 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第四编 商标权法律制度 ■第二十二章 商标与商标法概述 第一节 商标的含义和特征 第二节 商标与其他商业标识 第三节 商标的种类 第四节 商标法概述 ■第二十三章 商标构成条件 第一节 标志的可视性 第二节 标志的显著性 第三节 非冲突性 ■第二十四章 商标权的取得 第一节 商标权取得的方式 第二节 商标注册的原则 第三节 商标注册的申请 第四节 注册申请的审查和核准 ■第二十五章 商标权 第一节 商标权的概念 第二节 注册商标专用权 第三节 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 第四节 商标权的续展和终止 第五节 商标权的限制 ■第二十六章 商标注册的无效 第一节 商标注册无效的概念 第二节 因违反绝对条件而无效 第三节 因违反相对条件而无效 第四节 商标注册无效的程序 ■第二十七章 商标权的利用 第一节 注册商标的使用 第二节 商标的使用许可 第三节 注册商标的转让和移转 第四节 商标权质押 ■第二十八章 商标权的保护 第一节 商标权的保护范围 第二节 商标侵权行为 第三节 法律责任及执法措施 第四节 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制度 ■第二十九章 反不正当竞争 第一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三节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 ■第三十章 商业秘密权 第一节 商业秘密的界定 第二节 商业秘密权 第三节 商业秘密权的法律保护 ■第三十一章 厂商名称权 第一节 厂商名称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第二节 厂商名称权 第三节 厂商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第三十二章 地理标志权 第一节 地理标志之界定 第二节 地理标志的立法保护 第三节 地理标志权 ■第三十三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第一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立法保护 第三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第三十四章 植物新品种权 第一节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概述 第二节 植物新品种权及其保护 第六编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第三十五章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概述 第一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产生 第二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发展与变革 第三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主要途径 ■第三十六章 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国际组织 第一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 ■第三十七章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主要公约 第一节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第二节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第三节 《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与广播组织公约》 第四节 《世界版权公约》 第五节 其他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 ■第三十八章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制度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TRIPs协定 第二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因特网条约”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知识产权法/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汉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189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1 |
版次 | 4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05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首版时间 | 1999-09-01 |
印刷时间 | 2007-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3.4 |
丛书名 | |
印张 | 2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