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形式:视觉艺术原理》一直为读者带来莫大的视觉美感享受。本书力图让读者积累起丰富、多层面的艺术见闻,以奠定个人理解和鉴赏视觉艺术的基石。并努力将读者带入一个全新、广阔的视觉艺术认知领域,目标就是要引导读者去认识自身内在的创造力。
新版书强调了本书在全球视觉艺术领域中的引领地位。随着世界越变越小,不断拓展文化见识将变得益发重要。本书率先把女性艺术家和少数民族艺术家的作品纳入探讨的范围。这反映出当今人们已经开始从学术的角度关注这个曾经被忽略的领域。
图书 | 视觉艺术史(第8版视觉艺术专业国际精品课程) |
内容 | 编辑推荐 《艺术形式:视觉艺术原理》一直为读者带来莫大的视觉美感享受。本书力图让读者积累起丰富、多层面的艺术见闻,以奠定个人理解和鉴赏视觉艺术的基石。并努力将读者带入一个全新、广阔的视觉艺术认知领域,目标就是要引导读者去认识自身内在的创造力。 新版书强调了本书在全球视觉艺术领域中的引领地位。随着世界越变越小,不断拓展文化见识将变得益发重要。本书率先把女性艺术家和少数民族艺术家的作品纳入探讨的范围。这反映出当今人们已经开始从学术的角度关注这个曾经被忽略的领域。 内容推荐 自从1972年第一版问世以来,《艺术形式:视觉艺术原理》(Art Forms)一直为读者带来莫大的视觉美感享受。这种视觉享受几乎不亚于单独欣赏书中所刊载的任何一件作品时的感受。为了让读者在经历缤纷视觉体验的同时能了解艺术知识,所以本书在编写和设计方面,力图让读者积累起丰富、多层面的艺术见闻,以奠定个人理解和鉴赏视觉艺术的基石。我们努力将读者带人一个全新、广阔的视觉艺术认知领域,而目标就是要引导读者去认识自身内在的创造力。 本书的书名有两重含义。除了对各种艺术类型的探讨这一层大家都能猜到的含义之外,书名还暗示了另一个事实:艺术确实能把我们塑造成更具完美与丰富性的人。当我们创作一个艺术形象时,这个形象也会反过来塑造我们。第八版把原书名更改为《Preble's ArtForms》,以肯定初版作者杜安和莎拉·普雷布对于艺术研究的原创性贡献。他们的视野和精神已经传递到了千千万万个学习过本书的读者心中。 第八版的新增内容—— 第八版精心融汇了以前各版的优势——清晰的组织结构、简洁易懂的文字表述和高品质的图片——另外还增订修改了许多重要的内容。 全球艺术。新版书强调了本书在全球视觉艺术领域中的引领地位。如《亚洲和非洲的现代艺术》一章是最新增加的,在所有此类书籍中,这一章的内容是独一无二的。随着世界越变越小,不断拓展我们的文化见识将变得益发重要。 多样化的艺术。本书率先把女性艺术家和少数民族艺术家的作品纳入探讨的范围,并且今后还会增加。这反映出当今人们已经开始从学术的角度关注这个曾经被忽略的领域。 修订和新增的话题。本书的其他新增内容着力于突显原版为在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建立桥梁关系而做出的努力。为此,我重新编写了第5章,以进一步更新本书的内容,使之更具有实用性,此外我还增加了一篇关于艺术评论家彼得·普拉根斯的自传体文章。在“建筑和环境设计”一章中的新编内容,强调当今社会关注环保型建筑的新理念,并介绍了工业设计这一概念,以引导读者们更清楚地理解视觉艺术的创造性是如何融会贯通到日常用品中去的。 目录 第一部分 艺术文化传统 1 从最早期艺术到青铜时代 一 旧石器时代 二 新石器时代 三 文明的起源 四 美索不达米亚 五 埃及 2 古典艺术与西方中世纪艺术 一 希腊 二 罗马 三 早期基督教艺术和拜占庭艺术 四 欧洲中世纪 五 罗马式 3 文艺复兴和欧洲巴洛克艺术 一 文艺复兴 二 巴洛克艺术 艺术家小传 列奥纳多·达·芬奇 艺术家小传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艺术家小传 伦勃朗·凡·兰 艺术世界 成就热情 艺术世界 艺术品保护 4 亚洲传统艺术 一 印度 二 佛教艺术 三 东南亚艺术 四 中国艺术 五 日本艺术 5 伊斯兰教艺术 一 阿拉伯地域 二 西班牙 三 波斯 四 印度:莫卧尔王朝 艺术世界偷盗 6 非洲、大洋洲和美洲 一 非洲艺术 二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艺术 三 北美土著艺术 四 前哥伦布时期的中南美洲艺术 艺术家小传 霍林·沃尔夫 艺术世界 文物遣返 第二部分 现代艺术 7 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 一 新古典主义 二 浪漫主义 三 摄影 四 现实主义 五 印象主义 六 后印象主义时期 艺术家小传 罗莎·博纳尔 艺术家小传 克劳德·莫奈 艺术家小传 保罗·塞尚 艺术家小传 高更 8 20世纪早期艺术 一 野兽派和表现主义 二 立体主义 三 抽象化雕塑的发展 四 美国的现代精神 五 未来主义及其对运动的歌颂 艺术家小传 帕勃罗·毕加索 9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一 达达主义 二 全球化影响 三 超现实主义 四 立体派的影响 五 创建一个新社会 六 政治主张 七 美国绘画 八 美国黑人艺术家 艺术家小传 弗里达·卡萝 艺术家小传 迪亚戈·里维拉 10 战后西方的现代艺术风潮 一 抽象表现主义及相关艺术 二 20世纪中叶的摄影和建筑 三 早期波普艺术 四 行动艺术 五 波普艺术 六 极简主义和硬边 七 概念艺术 八 地景作品和大地艺术 九 装置和环境艺术 十 早期的女权主义创作 十一 行为艺术 艺术家小传 罗伯特·劳森伯格 当代艺术家 米尔勒·尤克莉斯 艺术世界 艺术审查 11 亚洲和非洲的现代艺术 一 日本现代艺术 二 中国现代艺术 三 印度现代艺术 四 伊斯兰国家现代艺术 五 非洲现代艺术 第三部分 后现代艺术 12 后现代化和全球艺术 一 后现代主义建筑 二 绘画 三 摄影 四 雕塑 五 公共艺术 六 争议导向性艺术 七 全球现状 当代艺术家 R·M·费舍 附世界艺术史年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视觉艺术史(第8版视觉艺术专业国际精品课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帕特里克·弗兰克 |
译者 | 陈玥蕾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2549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8-03-01 |
首版时间 | 2008-03-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11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0 |
宽 | 18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6-608 |
版权提供者 | Pearson Education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