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逆史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第一说史奇书,完全颠覆我们从中学就开始学习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历史。一本让那些历史专家们芒刺在背的说史书。作者卷枕神州为北大精英,思想深刻,文笔独到。内容极颠覆、极好玩、极新鲜、极深刻。被众多网友捧为中国历史“《圣经》”,很多人称:读完此书,发现以前的历史白学了。

《逆史》颠覆性地对我们脑中根深蒂固的那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考证和分析,得出新的结论。

内容推荐

《逆史》由卷枕神州编著。

《逆史》讲述了:

你知道跳大神竟然跳出了华夏5000年文明吗?你知道大禹治水功在当代却罪在千秋吗?你知道被讥笑为“纸上谈兵”的赵括背了多少冤枉吗?你知道“篡国奸雄”王莽的悲情吗?你知道“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的仕途迷梦吗?你知道害死杨家将的大白脸奸臣潘仁美的千古奇冤吗?你知道岳飞之死性格注定吗?你知道印象中积贫积弱的南宋王朝其实是块硬骨头吗?你知道朱元璋的遗害无穷吗?你知道李鸿章的忍辱负重吗?……

你知道你所知道的历史,其实是一个被人打扮过的小姑娘吗?

目录

远古之逆001

三代之逆015

春秋战国之逆031

秦汉之逆059

三国之逆091

魏晋南北朝之逆117

隋唐之逆129

两宋之逆153

明清之逆189

晚清之逆207

试读章节

1.大禹治水——功在当代,罪在千秋

话说上古时期,明君尧担任各部落大联盟的首领。那时候,黄河是一条水量丰沛、桀骜不驯的大河,年年都发生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房子被毁,黎民百姓苦于水患,无以为生,只好往高处搬。尧对黄河的问题十分重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尧是个英明的首领,对于治水的人选,他没有自作主张,而是先征求各个部落首领的意见。结果首领们都推荐鲧(gun)。实际上尧对鲧是不大信任的,但是诸位首领们都说:“鲧是唯一人选了,再挑也挑不出更强的人才了,水患如此严重,形势如此紧迫,就先试一下吧!”于是,尧勉强同意让鲧去治水。

鲧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十分用心,他辛辛苦苦,用筑堤堵住洪水的办法,花了九年时间去治理,但是收效甚微。鲧实在没有办法,他听说天帝那里有一种神奇的东西叫做息壤,遇水就会自动生长,于是他窃取了息壤,想用息壤来堵住洪水。结果息壤起初还有些作用,但是水越积越多,终于再次泛滥不可收拾,而且水患比以前更加猛烈。此时部落联盟首领已经是舜,舜知道了之后大怒。再加上盗取息壤事发,鲧在天上和人间都犯了严重的罪行,只有一死。鲧对于没有制伏洪水,反而因为治水丢了性命十分地不甘心,临死前嘱咐儿子,要儿子继承他的遗志,一定把水治好。

鲧的儿子就是禹,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却改变了他父亲治水的办法。他走遍天下,经过长期实地考察,终于悟出了治水的道理,那就是不能用堵的办法来治水,堵只是治标,早晚会酿成更大的祸患,只能用疏导的办法来解决。于是禹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渠,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把陆地上的洪水逐渐引到了大海里,洪水不仅不再泛滥,而且凭借着挖出来的河渠,人们还可以将水用作灌溉田地,增加庄稼的收成。禹终于治水成功,既为父亲雪耻,又为天下百姓造福,成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传说禹为了治水,亲自上阵,和百姓一起辛勤劳动,他头戴箬帽,手拿铁锹,身先士卒,挖土挑担。治水免不了天天和水打交道,禹的双脚常年泡在水里、泥里,脚跟都被泡烂了,走路都得拄着棍子。

禹为了治水大业,顾不上解决个人问题,30多岁了都还没结婚。后来,他在治水的过程中经过涂山(今安徽省蚌埠市西郊),遇到一位姑娘,一见倾心,而姑娘了解到他为天下人治水的志向,也十分敬重他,两人相互爱慕,便成了亲。

禹新婚还没有几天,便为了治水,又继续上路了。他常年奔波在外,多年都顾不上回家,曾经有三次明明经过自己的家门,却都没有进去。第一次,禹路过家门时听说涂山氏卧病在床,但水情紧急,禹实在脱不开身,没能进家去看望。第二次路过家门时,妻子怀孕,即将临盆,禹也没空进家里去看望。第三次,妻子已经为他生下了儿子启,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婴儿的哭声,十分想进去看看,但终于还是以治水大业为重,狠下心没进家门。

当时,有一座大山横亘在黄河中游,叫龙门山(在今陕西与山西交界处)。这座大山是黄河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正面挡住了河水的去路,奔腾东下的河水无路可走,于是常常溢出河道,四处泛滥肆虐。禹到了龙门之后,仔细观察地形,选择有利的位置,带领人们开凿龙门山,终于在这座大山中央凿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从这个大口子奔流东去,畅通无阻,就再也不会泛滥了。

禹治水成功的时候,舜帝已经年老了,根据禅让制度,舜应该挑选一位自己的继承人,而禹因为治水有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等舜一死,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这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几千年前的事情,其中多有神话传说的成分,未必真的可信,但当时的人类处于冰河期与冰河间期过渡的时期,确实是面临着水患这一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大禹治水虽不一定是真的,却是当时人们面对水患时努力拼搏的事迹在神话传说中的体现。我们读到这样激动人心的故事,不由得感慨中华民族先民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为自己的民族深深地感到自豪。

自豪虽然令人激动,但却显得肤浅。我们除了自豪之外,还应该仔细探究一下大禹治水这一历史事件(或者说神话传说)对今日的影响。有人或许会说,那么久远的事情,对今日还能有什么影响?即使有,也是微乎其微的吧?其实大谬不然,治水这件事,对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一直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我们都知道,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落后了。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落后?原来是因为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后迎来了工业革命。那时候我们在干什么?我们那时候处于明、清两朝的统治之卞,虽有经济上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哲学上的打破传统的新思想,但总的来说这个时候是很专制很压抑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的。那么为什么如此专制,不像西方那样有自由竞争和个人权利的观念?是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中国一直都是一个大一统王朝统治的国家,而人家西方自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就再没彻底大一统过,而且好像也从来没有人动过大一统的念头。正因为分裂,所以必须竞争;正因为主体太多太散,所以才有权利观念。而我们呢,回溯历史,第一个真正大一统的朝代是秦朝,人物是秦始皇,他是后世所有君王的始祖和榜样,“始皇帝”嘛,所以以后的中国无论分裂成什么样,最终还是要一统的,《三国》开篇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秦始皇又是怎么回事呢?春秋战国时候不是挺乱的么?原来始皇帝他既有统一中国的能力,又有统一中国的愿望。能力从哪里来?商鞅变法,愿望从哪里来?个人野心加上三代的传统。夏商周三代有什么传统?“父传子,家天下”。从谁开始的?禹和启。怎么就从他们父子俩这开始了?因为他们破坏了原始部落联盟公议推举新盟主的禅让传统。为什么他们能破坏这个传统?因为禹在当盟主期间获得了比从前盟主大得多的权力。为什么禹会获得这个权力?因为他带领着大家治水十九年,在这十九年里大家不仅仅是因为禹领导有方的功劳而给他这个权力,而且也是因为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必须给领导者这样的权力,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嘛,没有绝对权力,又怎么集中呢?不集中,又哪有力量对抗洪水呢?所以这才找到中国专制传统的根儿上:治水。因治水导致权力的集中,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来延续不变的专制制度。

这种说法并不是信口开河,我们知道,大禹做了部落联盟首领之后,确实获得了比以往大得多的权力。禹在会稽山大会诸侯,防风氏的首领参加会盟迟到了,而且没有带相应的贡品,禹居然下令将防风氏处死。这足以说明,禹当时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专制君王,而不再仅仅是一个原始民主制度下各个部落推举的联盟首领了。而后来启之所以能改变禅让的传统,将天下归人自家私产,也和禹多年掌握这种专制的权力分不开。想必禹也早有扶植儿子启的意图,只是不便明说,只好暗地里培养启的势力,等到他一死,纵然有人想要抬出禅让的老传统来说事,也抵不过启的势力了。

众所周知,地球的历史是有冰河期和冰河间期的,冰河期天气寒冷,地球上的很多水域冻结形成冰川,而冰河间期冰川融化,就会形成大洪水。目前人类这个物种诞生于上一个冰河期的末期,正处于冰河间期,正好赶上了上一次冰河期向冰河间期转换过程中发生的史前大洪水。对于这场洪水,中国人的印象是大禹治水,西方人的印象则是挪亚方舟的传说。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中国人的历史起源比较早,在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已经处于氏族社会,已经有了基本的社会组织,所以有可能集中社会资源集体对抗洪水,上述所说的权力集中,就是其产物。而西方人当时还处在原始人群阶段,没有能力对洪水进行集中对抗。

这些条件阴差阳错,最后造就了中国历史的专制传统。而其源头,居然可以追溯到如此久远的神话时代。历史究竟是必然还是偶然?这真是个永恒的问题。或许,这个就叫做“历史的吊诡”吧。

P17-21

序言

现代史学已经告诉我们,历史的真相永远不可能达到,一切对历史的研究,实际上都是对现实的反映。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就是这个意思。

由此我们就知道,研究历史,其意义其实是在当下;每一种历史观点的提出,其实也都有现实的针对性。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人物,也有无数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而中国的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对中国历史的种种观点和评价,也是数不胜数。这每一种观点和评价,都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都适应了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所处的社会的需要。然而在其中,又有许多已经形成了所谓“定论”的观点,长期以来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了人们头脑中的思维定势。

可是,这种种的思维定势,是不是就一定是正确的呢?我们可不可以找到一个新的角度,去对同样的历史事件进行不同的解读呢?我们又能不能在许多没有历史定论的领域里,有我们自己的发现呢?

角度新颖,观点独到,想前人之所未想,发前人之所未发,是为“逆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卷枕神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34785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0.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