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台湾抗战/历史不能忘记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台湾已发掘出的最早古人类为“左镇人”。1972年,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教授宋文薰和地质系教授林朝启偕日本古生物学会会长鹿间时夫博士到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发掘古生物化石,顺道参观该地业余采集者郭德铃的收藏时,发现其藏品中有一块数年前采集的化石,他们疑其为人类头骨化石。随后鹿间时夫在日本所做鉴定认为,这是一块距今1万年到3万年的人类头骨右顶骨残片化石。在此期间,考古学者又在同一地点发现古人类左顶骨残片化石。依照考古发掘惯例,该人类依出土地点被命名为“左镇人”。他属于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后期的古人类,这是迄今发现的台湾最早的人类。“左镇人”的体质形态与大陆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柳江人基本相同,也与“山顶洞人”属于同一年代,故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三者间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近年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左镇人’是已知由大陆迁徙台湾的最早的古人类,当福建漳州莲花池山距今4万一8万年前的旧石器遗址发现之后,考古学界更具体的推论:‘左镇人’是由闽南沿着已经成陆的‘东山陆桥’长途跋涉到达台湾的。”1998年11月,福建省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并被命名为“海峡人”的古人类化石,为这种看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继“左镇人”之后,台湾居民是现在的高山族和平埔族的祖先。经过第四冰河期,“左镇人”在台湾岛上消失,之后在数千年前又出现了高山族和平埔族。这些人从何而来?多数人的结论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与大陆人有着共同的血缘、共同的祖先。

台湾学术界认为,台湾早期住民是在六七千年前开始的漫长时间里先后从大陆移去的南岛语系民族,他们是今天台湾原住民高山族和平埔族的祖先。持这种看法的权威的有代表性的学者有凌纯声、陈奇禄、刘益昌、陈婉窈等人。陈奇禄在1984年出版的《民族与文化》一书中从文化的角度指出大陆人与南岛语系民族的关系。他说:南岛语系土著是分批进入台湾的,“他们的移入带来了南岛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成分,也即人类学者之所谓文化特质。美国人类学家克娄伯教授研究东南亚文化,发现这地区至少有26种共同的文化特质,值得注意的是这许多东南亚共同的文化特质,绝大部分见于台湾土著之间。凌纯声先生也研究东南亚文化,他在26种之外,增加了另24种,,合计50种之多。不但如此,凌先生更指出这些文化特质,大部分也见于古代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因此凌先生认为东南亚的古文化发祥于华南一带,可能为两湖地区。这一学说已渐得到中外学界的支持,则台湾山地土著文化实也为我中华文化的~支流”。刘益昌教授在1998年6月发表在《台湾月刊》“乡土”专栏的《台湾原住民》一文中说:台湾在6500年前左右,出现了新石器人群——大坌坑文化人,“这群人和原先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群有着不同型态的文化,是一步步从旧石器演化而来,还是从大陆东南沿海渡海而来的人群呢?由于海峡两岸同一时期的文化类似,而且华南、东南地区拥有从旧石器向新石器演化的清晰过程,大部分学者主张渡海而来,同时也从文化的特色认为这群人应当是台湾南岛语系民族(也就是今天原住民)的祖先”。在此之后,“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的周婉窈博士,在院长李远哲博士的“热心关照赐助”下,以“台湾历史知识普及”为宗旨,写出《台湾历史图说》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澳洲学者Perer’BeUwood认为南岛语是从台湾扩散(并分化)到东南亚与大洋洲的。

P4-5

目录

修订版序

第一版序

绪言

甲午战争与台湾的割让

台湾的地理位置和与大陆的历史渊源

台湾人自古就是中国人

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最早发现台湾并对其实行有效行政管辖

《马关条约》与台湾被割让

甲午战争略记

赴日谈判及《马关条约》的签订

台湾人民对割台的反应

台湾民主国的建立及抗日斗争

反割台运动的重要领导者丘逢甲

树立教育救国信念

抗日护台的民族英雄

台湾民主国的建立

台湾民主国的抗日斗争

黑旗军保卫台湾

刘永福与黑旗军

黑旗军台湾抗日

各地抗日游击活动

1895-1902年的武装抗日斗争

北部起义

“抗日三猛”

1907-1920年的抗日武装斗争

蔡清琳领导的北埔起义

刘乾领导的林圯埔起义

黄朝等领导的土库起义

东势角抗日事件

罗福星领导的苗栗起义

罗臭头领导的六甲起义

余清芳领导的噍吧哞起义(西来庵起义)

日据时期台湾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

1931-1937年台湾人民武装抗日斗争

基隆港炸弹案

“众友会”起义

埔里社事件

武装抗日运动的成就与教训

20世纪20-30年代中期的非武装政治抗争

台湾文化协会的成立

台湾民众党的建立

青年学生的抗日斗争

台湾农工运动

农民运动

工人运动

台湾共产党的组建及开展抗日斗争

台湾共产党的筹建

台湾共产党的建立及活动

台湾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

台湾共产党后期的活动

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

专制独裁的总督体制的建立

对台湾经济的疯狂掠夺

殖民同化文化侵略

台湾人民在大陆的抗日活动

台湾义勇队

东区服务队

台湾革命同盟会

台湾人民在大陆坚持抗日复台斗争的意义

台湾回归祖国的历程

《开罗宣言》和中国对台湾的接收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与日本投降

国民政府接收台湾

台湾民众抗日大事记

参考文献

序言

抗日战争,这是个历史性和现实性都很强的话题。

说它具有很强的历史性,那是因为,这场战争的爆发距今毕竟已有62年。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日两国正面向未来,致力于建设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至于有关反映抗日战争的文章和书籍,60多年来则更是难计其数。

说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则是由于:其一,抗日战争毕竟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历次侵华战争中最残酷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最坚决并最终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争。这场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造成了3500万中国人的伤亡,造成了1000亿美元的直接财产损失,使千百万中国人流离失所。这么一场空前的民族大灾难,无论如何不应该也无法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其二,抗日战争虽然早已结束,但它给我们留下许多血的教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尽管有一时的强弱之别,然而玩火者必自焚,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贫穷、落后就要挨打,就会受人欺辱,只有国家富足强盛,才能人民安居乐业……所有这些,都将犹如警钟长鸣,时时警示着世人。其三,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中华儿女在这场民族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作为一种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时间再久远,都将永久地熠熠生辉、光芒四射。在和平的年代里,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我们仍然需要弘扬这种宝贵的民族精神。其四,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日战争渐渐成为历史,年青的一代只能从历史书籍、从教科书中去了解这场战争的真相了。也正因为如此,在日本,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时地挑起事端,他们或在教科书问题上大做文章,或在日军侵华史实上黑白颠倒,企图篡改历史,误导后人。历史霎时间似乎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女孩。为此,要不要把这场战争的本来面貌告诉世人特别是年青的一代,显然成了摆在每一个史学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有鉴于此,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约请了长期从事抗日战争问题研究、占有大量客观资料的专家学者,历时数载,撰写了这套“历史不能忘记”丛书。丛书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严格尊重史实,凭借事实说话,分《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八一三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日军细菌战》《中国空军抗战》《中国海军抗战》《中国抗日远征军》《抗日英烈民族魂》《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纪实》《国际友人与抗日战争》《华北抗日》《华东抗日》《华南抗日》《抗战中的延安》共19个分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客观地披露和介绍了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以及发动经过、侵华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者的著名战役、献身于抗战的民族英烈等。其中,一些材料和观点尚属首次公开发表。

日本的一位首相曾经说过:“我们无论怎样健忘,也不能忘记历史。我们可以学习历史,但不能改变历史。”作为一种民族灾难,抗日战争过后的今天,无论是挑起这场战争的加害国还是遭受侵略的被害国,惟有正视史实,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防止悲剧再度发生。而再现历史真相又是问题的逻辑前提。我想,这恐怕正是撰写和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所在吧。

作为抗日战争的亲身经历者,我愿意把这套丛书推荐给需要了解和应当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们。

内容推荐

苏杭著张量主编的《台湾抗战/历史不能忘记系列》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严格尊重史实,凭借事实说话,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客观地披露和介绍了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以及发动经过、侵华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者的著名战役、献身于抗战的民族英烈等。其中,一些材料和观点尚属首次公开发表。

编辑推荐

“历史不能忘记系列丛书”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专为广大青少年读者量身定做的主题出版系列读物,旨在让青少年藉此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面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苏杭著张量主编的《台湾抗战/历史不能忘记系列》是丛书的一个分册,主要反映甲午战争与台湾的割让,台湾民主国的建立及抗日斗争,台湾各地抗日游击活动,20世纪20~30年代中期的台湾非武装政治抗争,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台湾人民在大陆的抗日活动等内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台湾抗战/历史不能忘记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209394
开本 32开
页数 1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3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48
CIP核字 2015180361
中图分类号 K265.06
丛书名
印张 6.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4: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