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塞北文化(精)/中华地域文化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塞北地域文化,就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生息繁衍在塞北地区的各民族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种种形态。

本卷所要叙述的地域范围,即以大漠南北为中心,旁及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毗邻地区。所叙述的时限,上起旧石器时代内蒙古文化的发端,下讫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至于鸦片战争以后,除个别例外,则以“余论”作结。

本卷叙述的内容,以阿尔泰语系各北方游牧民族长期活动所在的地域文化为主,与之相关的其他民族的文化也酌情涉及。叙述的重点,以蒙古族在大漠南北地区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主,但蒙古族兴起前活动在蒙古地区的各游牧民族的文化也同样重视。因为蒙古族也是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它是属于北方民族三大系统(匈奴、突厥、东胡)中的东胡系统(族系)的,故东胡系统中各族的文化不仅与它息息相关,而且是一脉相承。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塞北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地理

一 地理环境

二 历史地理(地理沿革)

 第二节 塞北文化的缔造者——主要各族的分布和兴替

一 匈奴的分布和兴替

二 乌桓、鲜卑与柔然的分布和兴替

三 突厥与回纥的分布和兴替

四 契丹与蒙古的分布和兴替

 第三节 塞北文化的经济基础

一 游牧经济

二 游牧经济的特点

第二章 塞北地域的史前文化

 第一节 与黄河、长江流域早期文化并存的塞北物质文化

一 塞北的古人类文化遗存

二 塞北最早的村落及早期农耕文化

 第二节 华夏文明的曙光

一 红山文化

二 富河文化与后红山文化

 第三节 与黄河流域文化相似而又相异的塞北中南部史前文化

一 鄂尔多斯、黄河畔以及岱海地区相当仰韶时期的原始文化

二 原始社会的石围墙与古老的窑洞

 第四节 塞北青铜文明与草原游牧文化

一 夏家店下层文化及城郭、方国的兴起

二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青铜文化

三 夏家店上层文化与中国北方青铜器

第三章 蒙古族兴起前塞北各族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 匈奴的物质文化

一 匈奴的铜器文化和铁器文化

二 匈奴人的工艺技术

三 匈奴人的城镇和庙宇

四 匈奴人的墓葬

 第二节 东胡——鲜卑的物质文化

一 早期东胡“货币”的辨正

二 拓跋鲜卑祖庙嘎仙洞石刻祝文的发现

三 嘎仙洞出土及南迁过程中的鲜卑文物

四 拓跋鲜卑南迁后的文化遗迹 

五 东部鲜卑的物质文化

六 吐谷浑的物质文化

 第三节 突厥的物质文化

一 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暾欲谷碑及其他突厥碑铭

二 古突厥文碑铭的特色和学术价值

三 国内外研究突厥文碑铭的概况

四 塞北草原上的石人、石雕及石崖上的古突厥文铭刻

 第四节 回纥的物质文化

一 《磨延啜碑》

二 《铁尔痕碑》(磨延啜第二碑)

三 《铁兹碑》(牟羽可汗碑)

四 《苏吉碑》

五 《九姓回鹘可汗碑》

六 《塞福列碑》

 第五节 契丹的物质文化

一 塞北草原古老的城邑

二 宏伟的辽塔

三 独具特色的契丹墓葬

第四章 蒙古族兴起前塞北各族的精神文化

 第一节 匈奴、东胡、突厥三大族系的人种

一 匈奴的人种

二 东胡——鲜卑和契丹的人种

三 突厥与回纥的人种

 第二节 塞北各族的语言文字和早期的文字符号

一 阿尔泰语系概说

二 匈奴人的语言

三 匈奴人早期的文字符号

四 鲜卑的语言和失传的鲜卑文字

五 突厥、回纥的语言文字

六 契丹的语言和契丹的大小字

 第三节 塞北各族的医学、文学和艺术

一 医学

二 文学

三 艺术

 第四节 塞北各族的宗教

一 各族盛行的萨满教

二 突厥入信仰的袄教、景教和佛教

三 回纥入信仰的麾尼教

第五章 塞北的长城及其文化

 第一节 塞北长城的沿革

一 先秦时期的长城

二 秦始皇万里长城

三 汉代的长城和亭障

四 北魏至隋的长城

五 辽金长城

六 明清长城

 第二节 塞北长城的结构和著名关塞

一 长城的结构及其功能

二 塞北长城的著名要塞和遗迹

 第三节 塞北的长城文化

一 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

二 历代长城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

三 长城精神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长城的概况

一 历代文人对长城的研究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长城研究

三 国外学者对长城的研究

第六章 蒙元时期塞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第一节 反映早期蒙古优秀精神文化的成茜思汗军事思想

一 兵民合一的军事体制

二 出奇制胜的战略

三 灵活多变的战术

 第二节 蒙元时期的法令

一 成吉思汗的“札撒”

二 《至元新格》

三 《大元通制》

四 《元典章》

五 附明清时期的蒙古法令

 第三节 蒙元时期的塞北文化

一 塞北草原上的著名城市

二 附明清时期塞北的重要城市

三 元朝的岭北行省

四 塞北草原上的驿道

五 附清代的塞北驿道

六 元代塞北的艺术

第七章 元明清时期的塞北文化

 第一节 蒙古族的语言文字

一 蒙古族的语言

二 蒙古族的文字

三 蒙古文字的发展

四 蒙古语文研究概况

 第二节 蒙古的史学、文学和医学

一 蒙古的史学

二 蒙古文学与艺术

三 蒙古医学

 第三节 蒙古族的宗教信仰、音乐舞蹈和风俗习惯

一 蒙古族的宗教信仰

二 蒙古族的音乐舞蹈和体育

三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的文化名人

一 契丹族学者耶律楚材

二 忽必烈的帝师八思巴

三 契丹族诗人耶律铸

四 汪古部诗人马祖常

五 塞北著名诗人萨都刺

六 葛逻禄诗人迺贤

七 蒙古族诗人、书法家泰不华

八 蒙古族散曲作家阿鲁威与童童

九 明代蒙古族剧作家杨景贤

十 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

十一 蒙古族诗人梦麟

十二 著名蒙古族学者法式善

第八章 内蒙古东北部的文化明珠

 第一节 鄂伦春的文化

 第二节 达斡尔的文化

 第三节 鄂温克的文化

第九章 余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塞北文化(精)/中华地域文化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152453
开本 16开
页数 75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26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1.5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2.6
丛书名
印张 48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67
200
4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5: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