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尚流观点--41位名人酷评中国时尚
内容
编辑推荐

什么样的生活可以被称为“第三种生活”?

如何来诠释“身份社会,格调人群”?

在不同人群中“新人间烟火”的两性关系如何演绎?

怎样来实现真正的品质生活?

如何来理解“创意”所带来的价值?

什么才能代表以及如何建设“中式的时代形象”?

上述问题在本书中得到理性而深刻的解析。作为一本关注中国当下生活方式、人们精神状态的名家观点集,陈逸飞、潘石屹等共41位名家,用他们充满前瞻性的观点审视地看待快速发展的中国存在着的种种疑惑,并从中寻找中国文化发展的根髓,为公众开启了治世也是盛世的生活视角,构建出一个审思的智库。

内容推荐

六年前《时尚家居》举办了第一届“时尚家居论坛”,各界具有领先意识的十位代表人物齐聚海南博鳌,富有远见的观点、饱含智慧的思想在这里碰撞交融。六年下来,从“第三种生活”到“中式的时代形象”的主题策划,让41位名家充满前瞻性的观念进入公众视野,开启了治世也是盛世的生活视角,构建出一个审思的智库,也最终成就了本书的完成。

《时尚家居》不仅是一本传播家居设计理念,提供家居消费知识与资讯的杂志,更是积极推动新生活方式的杂志。我们希望通过此书,让广大读者在这个充满变化的年代体会对生活细节的把握,品味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看清生活坚守的根本。

目录

时尚有多少风景

Ⅰ 第三种生活

 陈逸飞:在大视觉下构筑生活空间

 张越:电视将提供什么功能?

 艾未未:朴素的就是有效的

 俞孔坚:从洪荒时代找回诗意的居所

 三宝:除了快乐地生活还应有别的

 石涛:非主流生活动机

 许知远:把世界的传统变成我们的传统

 潘石屹:吃饱了撑的之后做什么?

 张颐武:全球化时代的日常经验

Ⅱ 身份社会 格调人群

 石涛: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充实生活的价值体系

 陈丹青:我们是在一片荒凉上建立格调

 虹影:我们正在被符号设计着

 李亦非:自由地追求,然后不后悔

 石康:你能代表谁谈格调?

 潘石屹:我们需要这么多标识系统吗?

 高光勃:一个外来者看到的中国变化让我感动

 张颐武:对差异的追求是中国今日变争匕的能量所在,但我们需要创造共享空间

Ⅲ 新人间烟火

 马未都:婚姻作为一种契约应有期限

 张扬:不一定非要通过婚姻组成家庭

 赵赵:不纠缠是比较健康的两性关系

 蔡明:新奢侈主义是回家吃饭

 麻国庆:婚姻的多样性并非代表性关系的随意性

 陈鲁豫:选择只需发生在今天

 张永和:人类可能会向第四个阶段发展

 艾未未:文明的进程是男女都被异化

Ⅳ 品质·生活

 朱大可:上海文化和精细主义消费

 张宝全:创造现代语境中的丰富性

 朱伟:回到居住的本质

 蔡明:高品质是企业家、消费者和商品间的良性互动

 李静:按自己的心愿和性情生活才是有品质的

 董豫赣: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生活标准

 王澍:用手思考

Ⅴ 创意·价值

 叶锦添:创意是心里面的东西

 张兰:创意就是创造一种无法超越的主义

 王中军:创意是因人而异的

 王昀:创意是个人的发现

 张宝全:创意是独特的感觉创造

 刘索拉:创意是脑子里的一瞬间意念

 吴世雄:创意是基于消费者的需要和现有资源而产生的产品、设计、策划、应用

 欧宁:创意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治国大略

 陈辉:创意是创造某种无法替代的价值

Ⅵ 中式的时代形象

 马未都:文化消亡后新的中式将如何重生

 王辉耀:中国节,文化的抓手

 李少红:红楼梦,一场关于中国精致文化的示范

 许知远:诚实而深沉地面对我们的现实生活

 施养德:干净,中国人的基本素质

 姚映佳:每个人都对自己负责

 蔡明:让中国文化从部落文化变成主流文化

 陈冠中:中式工艺美术现代风格的一项辩解和两项反思

 刘江:中国人也应该过时尚的生活

试读章节

陈逸飞:平时呢,大家也知道我做的事情跨很多领域,于是有很多说法,一个是说你要干嘛?一个是你犯得着吗?

我想本身陈逸飞这个名字后面没有画家这个称号,我父母给我取名字就是陈逸飞,后面没加括号,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私人的事情,只不过画画这件事大家知道得多一点,然后大家就给你划定你可以干这个,不可以干那个,我们一直在强调人权,你给我机会,我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和你没什么关系的,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其实在过去很多艺术家也有过各种生活方式,这两年我放松很多,早几年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顾忌,现在我要为自己做的这么多事给它一个概念,提出一个大视觉的说法,这可以是一种“诡辩”,可以让大家舒服一点。

以后又有了很多种手段,其实毕加索那个年代也有很多东西都在用,我们现在有这么多手段为什么不用?只要有什么手段,一个艺术家都是很想玩的人,现在我们有这么多好玩的事,人生就这么几十年,何乐不为?现在不需要给很多人一种残酷的画地为牢的限制。

这是第一点。

我们从前没有做好准备,今天这些机会出现了,我们可以做很多东西。

我们现在是人逢其时,因为是低级阶段,你可以做很多事,但到了高级阶段,需要更高的专业化水平,你就不可能做那么多事了,因为你哪有可能样样都做好?现在在一个国家发展的低级阶段我们还可以有一点点发言权,等到了高级阶段,我们就不敢说了。

这是第二点。

有些人问我您做这些事到底想要怎么样?踢足球还想要进球吧!我们做事情就是要给一个信息:我能做的你也能做。这是我们做这件事的价值。我们试图把那些不漂亮的东西、让眼睛觉得不舒服的东西拿掉,这件事一个人做不行,我希望大家都来参与。我一个人的能量不可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但低级阶段我们可以给一个信息,如果一个城市有很多画家,但这个城市很不漂亮,那么还要这些画家干嘛?

这是第三点。

殷智贤:您刚才说以前您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那么现在您觉得您可以做哪些准备以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或者您建议大家做些什么准备?

陈逸飞:我觉得首先是教育上的准备,我希望能给大家一个信息,从这一点上,我们要构筑一个舞台,让更多的年轻人打倒我们,反对我们。

许知远:我想问一个问题:每个艺术家会面对很多诱惑,比如流行化的诱惑,因为很多人都看重做教育工作,你看到房子不舒服,就要做一些调整,因为这个工作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工作,不好不协调是一个很明显的事情,可你在做一幅画或写首歌的时候会面临一个问题,真正做得好的话你会面临一种更高的智力挑战,我们常会因为这个更高的欲望感到害怕和畏惧,然后我们寻找一个解决的方法。

陈逸飞:高和低是很难有一个标准的,安迪?沃霍尔当年搞波普艺术的时候,谁承认他搞的是艺术?现在各大美术馆谁不收藏他的作品?最主要的是他做的事情很有个性,这就是他的价值。

现在是一个边缘学科兴起的年代。我们应该把视野打得开一些,用一个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去思考、去生活、解决各种疑惑的问题,比如现在有生物化学、生物物理,文化也是交叉的,搞文学的也可以写美学的问题、社会学的问题,明天也可以去网站,我一点都不奇怪,我觉得这说明你们能力很强。

许知远:但是我觉得还是一个问题,经常会发现某个领域间有一些跳跃的人或事,虽然样子很好看,但事实上,很多时候会发现这些都很肤浅,有些相似的例子,比如在五四运动的时候,包括胡适、陈独秀等很多人从美国回来,做所谓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想把这些启蒙的东西普及遍街……中国现在充斥着很多很类似的东西。

陈逸飞:这又谈到一个人的价值的问题,这是一个活法的问题,我当然很尊重关在画室里面辛勤耕耘的人,但这个世界是多样的,允许每个人过他自己想过的生活,你的问题太大,我也想不了这些问题,还是随心所欲吧。

P11-13

序言

我想,一个没有精英文化的社会是可悲的。还好,在我们的国家,在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土壤上,从来就不缺少见仁见智、白马非马的思辨,不缺少宏阔或幽微子非鱼的洞察,不缺少独出机抒的探索和特例独行的体验。

1978年以来,三十载光阴,因改革开放而生机勃勃,在经济发展和腾飞的同时,文化的活跃与繁盛与日俱增。这期间,一批文化精英清醒着,观察着,思考着,劳作着,表达着,百川汇流,畅泽大地。也是在这期间,十五年前,中国第一本以都市白领为目标读者的《时尚》杂志悄然创刊,这本承载着引领当代生活方式使命的杂志一经面世,自然成为社会高品位阶层热切关注的焦点,追求生活品质,在服饰、美容、家居、健康、旅游、情感等诸多方面开阔视野、提升境界,《时尚》拥有了迅速增加的读者群体,成为期刊界十分夺目的一抹亮色,有媒体称:《时尚》开启了一个时代,一本杂志与一个阶层一起诞生云云。

《时尚》杂志确实打开了一扇别致的视窗,在那个高消费还屡遭诟病的时期,它所传达的物质精神和消费理念似乎还难以不被指摘。它关注或推崇的题材以及呈现的方式,人们还比较陌生。比如,专卖店专卖什么、你是否拥有隐私权、私人轿车从梦中驶入现实、拒绝情绪污染、智能家居进行时、新慢餐时代、中医最贵族、欢迎加入无品牌阶级、二手生活宣言、百万赤贫生活、八周获得身体自主权、你的精神摄氏几度、塑造你的时尚年龄、每天一种居家方式、慈善,到底是谁需要谁、收养一个胚胎……这些深入现实生活各个层面却又并非在公众中平铺直叙的话题有如繁闹都市上空清晰而明亮的鸽哨,深深触动着知识群体的视听。中国人要过美好的生活,要时尚着生活,这是最朴素的愿望、最简单的要求,在经过全球罕见的一场没文化的大革命之后,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共鸣。

与其说这是精英们的觉醒和呼唤,不如说这是人性的选择和释放。于是,人们关注、探讨、寻索,无论在人生态度、生活方式,还是在价值取向、思维模式上,呈现着多元的态势,不同的观点在碰撞、磨合,形成各有消涨的平衡,其结果是随着经济生活的日趋丰富,人们终于实现在精神消费领域的五彩缤纷,时尚的风景美不胜收。

时尚的概念是包罗甚广的,建筑、设计、艺术和工艺、时装和服饰、舞蹈与音乐、娱乐与收藏、消费模式与管理方法、哲学与文化潮流、服务设备和作为消费对象的技术等等,而我的表述或许更多感性:时尚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生活的潮流与趋势,是物质的完美与思想的伟大,是个性的张扬与整体的和谐,是创新的过程和审美的释放,是最具前瞻性的文化形态,是内心深处力量的呈现,是一份好心情。想想看,已经相当于社会生活的全部。因此,作为时尚工作者,最引以为自豪的,除了和精英阶层声息相通之外,能够代表先进的文化,倡导现代生活理念,引导现代生活潮流,乃至推动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则是每一个时尚人矢志不渝追求的理想价值。在这一点上,《时尚》系列刊物中的任何一本杂志都从不同侧面贡献着成果。

《时尚家居》所做出的努力,除了精致、实用、美轮美奂的创制和示范,还相当多地发挥着精英阶层跨越时空,思接千载的智慧与见识,而这,对于生活品质乃至生命质量所提供的深长意念,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时尚生活如此多彩,《时尚》人感谢每一个共同走来的伙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尚流观点--41位名人酷评中国时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时尚家居杂志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959279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