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恨生在帝王家(帝王将相的非正常死亡)/千年一叹
内容
编辑推荐

他们权倾天下,视人命为草芥;他们或帝王,也或是将相。但他们无一例外的没有得到善终。他们是谁?王莽、苻坚、李煜、李斯、窦婴、周瑜、杨国忠……本书作者将紧紧抓住非正常死亡这一历史人物的共同点,讲述了这些历史上的另类受害者——权谋者的故事。

内容推荐

本书稿讲述了历史上的另类受害者——权谋者的故事,他们可能是帝王,可能是将相,他们权倾天下,视人命为草芥,但无一例外的,他们没有得到善终。作者紧紧抓住非正常死亡这一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感慨人物的无常命运。

目录

前言:说在前面

帝王篇

王莽,粉墨登场

曹髦,高贵的烈士

苻坚,死于宽容滥用

李煜,我这一辈子

朱允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奕伫,危局中的蹩脚皇帝

将相篇

李斯,原则问题

窦婴,不识时务为俊杰

周瑜,天妒英才

王衍,口吐莲花奴才相

杨国忠,盛唐的大蠹

韩佗胄,道学家的眼中钉

胡惟庸,最后的宰相

试读章节

王莽是个好导演

实事求是地说,王莽是个好导演。

而且是一个有着强烈表演欲的导演。但他总觉得做导演不过瘾,不如亲自粉墨登场的好。因此,他上演了一出由他精心策划,并由他自己担当主角,既荒诞又真实,既让人瞠目结舌又不得不拍案称奇,虽令时人世人后人切齿,主人公却乐此不疲的新编历史剧。

历史剧没有确定的名称,因为背景太宏大,事件太繁巨,人物太复杂,故而不好定名,但大都有历史依据,不是凭空捏造的。

若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来说,这部历史剧大概可以叫做——我的荒诞一生——而这里的“我”,当然不是真的我,而是历史剧的主角,即王莽。这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王莽知道后肯定不大欢喜。凡是诽谤他并被他知道的人,大概是没有好下场的。不过我算是个例外。我拿古人开涮,向来不惧噩梦萦怀。

我们先看历史剧发生的背景。西汉末年,汉朝的好时候已经过去了,继之而来的是一个外戚专权,政治黑暗的混沌岁月。武帝以后的皇帝,一个个全无乃祖风范,短命的有之,夭折的有之,无嗣的有之,没一个像样的。想到高祖、武帝的武功风采,真不知道这些不肖的子孙做什么吃的,由此我也怀疑遗传学的某些定律是不是真的科学。

不过,也不能全怪他们,祸根早就种下了。有汉一朝,外戚的问题就像是顽固的牛皮癣,自始至终困扰着大汉王朝的肌体。最后久治不愈,竟死翘翘了。整个西汉的213年的历史,外戚集团的势力不容小觑。吕氏、窦氏、田氏、霍氏、王氏……相继专权,即使强如高祖、武帝,也被这些老丈人、娘舅、大小舅子折腾得够呛,更不用说平庸孱弱的元、成、哀、平诸帝了。

其实外戚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一个寄生群体,没有别的本事,就是能沾光,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何况是皇帝的外祖父、亲娘舅呢?人之常情,皇帝也概莫能外。只要有皇帝极权专制的存在,外戚集团的势力就不可能清除。但是这里有一个猫腻。如果皇帝强而有力,则外戚集团会收敛锋芒,为皇帝效力尽忠,那就谈不上专权了,而且有的时候皇帝确实需要外戚的支持才能坐稳位子。如果皇帝幼而孱弱,则外戚集团就会张牙舞爪,让皇帝做木偶人,而真正操纵权柄的却是外戚,这样就算专权了,祸国殃民。所以说,外戚是否专权是跟皇帝的状况息息相关的。皇权更迭、皇帝长幼强弱,都是决定外戚势力的关键性因素。由此而派生的新旧外戚的斗争、外戚和宗室的斗争,犬牙交错,枝节横生,利益关系复杂之甚,命运前途影响之巨,让人惊叹。

王莽的发迹,并不是因为他如何有能耐,而是在于他的外戚身份。当然不可否认他有一套,但是天下有一套的多了,为什么偏偏王莽脱颖而出呢?那个时候不时兴机会均等,什么事情都是捷足者先登。所谓的捷足者,就是指有官方背景的人而言。正当其时的王氏外戚集团是王莽崛起的决定性力量。

王莽的曾祖父叫王贺,是个德高望重的人,而他的儿子王禁,也就是王莽的祖父,却不拘小节,好酒及色,这个人突出的特点就是生育能力强,生养了四个闺女八个儿子。王莽的父亲王曼在八个儿子中排行老二,由于过世较早,只留下王莽和寡母相依为命。

不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就是没准哪个就出息了,从此家境为之改观,大富大贵也未可说。这是一种变相投资。此话可不是胡说,诸如母以子贵、父以女贵、兄以妹贵的事情古来多的是。王氏家族就是这么回子事。王禁的二女儿王政君就是使王家满门骤贵的福星。

史书上载,王政君尚未出生的时候,她的母亲梦见月亮入怀。这当然是古代史官的一种常用笔法,所谓非常之人当有非常的征兆,其母梦见月亮入怀,乃是预兆王政君将来必是大富大贵。现在看来,这些说法完全没有科学根据,但在讲究谶纬之学的古代,这种说法是非常深入人心的。

王政君长大后,“婉顺得妇人道”。就是三从四德做得好,口碑好。但是这个女人克夫。而且奇在不是婚后克夫,而是克未婚夫。到了待嫁的岁数,王禁忙前忙后的给王政君找婆家,可是一连好几家,其未婚夫都在结婚的前夕莫名地死去,害得王禁一度为女儿愁嫁。有人就跟王禁说,你们家政君是大富大贵之人,凡夫俗子哪能匹配的起,非得找王公将相才行。按理说,王政君长得漂亮,人又贤惠有美名,搞对象绝不成问题,但是普通人家都不敢要了,怕死人。最后,东平王刘宇不信邪,将政君聘为姬,可是没成想,政君尚未入府,刘宇就一命呜呼。可见一般的贵族也不能幸免。

后来王禁无奈,将王政君献入宫中。王禁心里话,小样,我就不信你还能把皇帝也克死,那可是真命天子。王禁此举无意中犯了谋害君王罪,只是别人没有揭发他罢了。他怎么可以让皇帝以身犯险呢?如果皇帝真的因为政君进宫而莫名死去,这样重大的事故责任谁人能担?难道女子入官之前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吗?有过克夫背景的王政君怎么可能通过审查?负责审查的人不怕掉脑袋吗?有时历史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深究起来破绽百出。

中国有句古谚,叫做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王禁的无奈之举,竟使王氏家族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并没有前途可言的家族,咸鱼翻身,一跃成为当时最显赫的门庭。

原因在于王政君的运气实在好得让人艳羡。

政君入官后一年有余,皇太子刘爽的宠妾司马良娣病逝,临终前还忘不了进谗,把她的死归咎于其他嫔妾的诅咒。刘爽于是迁怒于众嫔妾,谁也不去接近。他老子宣帝一看儿子闷闷不乐,心里着急,就让皇后给太子选淑女。美女可以解忧。政君就在被选之列。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宣帝叫来太子,让他从候选的五个淑女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入东官侍奉。刘爽心怀旧姬司马良娣,哪有心思挑选淑女,于是心不在焉的随手一指,就她吧。说来也巧,所指女子正是王政君。

后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那就是王政君被太子刘夷所幸,生了一个儿子叫刘骜。宣帝死后,太子刘爽继位,是为元帝。汉元帝立刘骜为太子,王政君也成了元帝的皇后。王氏一下子鸟枪换炮,飞腾起来,出现了“一门十侯,五大司马”的盛景。武帝以后的西汉官制,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是高于丞相的,手握全面的军政大权。王氏一门出了五个大司马,当政将近廿余载,可见其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的显赫。

另外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王政君的特点,除了成为皇后这段特殊的经历外,就是她的富于春秋。她不仅做过皇后,还相继地成了太后、太皇太后,直到王莽篡位建立新朝的时候,她老人家一直是汉朝的最高代表,也是汉朝的核心凝聚力所在。

在这里之所以把王政君的事迹拿出来详述,实在是因为她对于王氏以及王莽太重要了。王政君是王莽的姑母,又是皇后,将来还要做太后、太皇太后,王莽的政治生命和资本全系于她一身。要是没有王政君在,要是她没有做皇后、太后、太皇太后,要是她没有倚重提拔王莽,要是她早一点看清王莽的真面目,也许王莽什么事也做不成,王莽也不会滋生篡位的野心。

可是历史不能假设,正如人生不能重来一样,王莽不仅做了,而且做得轰轰烈烈,尽管背负了千古的骂名。

P4-7

序言

每每阅读历史,入眼而来的全是浸满血色的黄页。

历史不是用笔墨写成的,分明是用血水和泪水浇铸而成。没看见满纸战栗的身影、惊悚的眼神和暗黑的血光吗?

字里行间都是阴谋诡计。藏在阴谋诡计背后的是权谋者阴险冷笑的脸,他们面对血泪没有任何表情,相反龇出嗜血的牙齿,趁你不防备的时候咬你一口,让你饱尝历史的辛酸和黑暗。

于是你便以为他们就是历史的胜利者。

大错特错了。别看他们有令人畏惧的面孔,别看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到心寒,别看他们曾发出猖狂的笑声,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的心里也有不尽的痛苦和悔恨,只不过没人想听他们诉说。

因为他们曾经的面孔令我们望而生畏。我们面对他们就像面对一个异常的老人,原以为他的脸是慈祥的、和蔼的,让我们一看就会产生一种难以抗拒的亲切感,可是我们错了,他的脸上刀疤累累,一脸的恶相让我们厌恶。

不过意外发生了。他偶然的回眸,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我们的心为之一动,呀,他的眼里充溢着温情。难道这个老人的心里还有明亮的角落吗?

这个老人就是我所要说的权谋者。他可能是皇帝,也可能是将相,总而言之是手中握有至高无上权柄的那类人。他们不可一世,他们视生命如草芥,他们视人民为敌人,可是他们也是凡人中的一分子,他们也有血有肉。

既然有血有肉,就有正常人的情感。

可他们是非正常死亡的,他们的死都不是他们愿意得到的结局。在他们看来,这种非正常的死亡实在有些残酷。

历史不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命运也不容许他们得到善终。因为他们是权谋者,手上沾满了敌对者和无辜人的鲜血,他们身上背负着罪孽,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不人道的,他们给他人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他们罪不可恕,只能用自己的生命来偿还,而方式则是流血的。

以血还血,这就是历史的规则。

他们之中有的人是另类,比如曹髦,周瑜,他们引起了后世的同情,感叹,甚至打抱不平。可是不要忘记没有他们的存在,权谋者亦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他们是权谋者进攻的对象,他们的手上也染满了无辜者的鲜血。

他们不是同类人,他们的人生道路也不尽相同,有的站在了历史的对立面,有的至今仍受历史的讴歌和拥护,但他们殊途同归,他们都成了权谋的牺牲者。

在权力场,没有所谓的胜利者,也没有所谓的失败者。对于权谋本身而言,每一位都是失败者,而且是彻彻底底的失败者。

请问,那些令他们魂牵梦萦的雄图霸业,那些令他们拼死效命的美名佳誉,于今何在呢?

请问,他们知道江南春闺的怨艾、总角小儿的啼哭、白发老人的浊泪,都是为谁而发吗?

请问,他们知道权谋是要付出血的代价,而这血在他们看来无足轻重,别人却珍贵非常吗?

他们不在乎,他们为了一己之私,罔顾千万人的生命。

欲望,有时候真是让人难以说得清楚。权力,你又是欲望之王,所有的欲望跟你比起来,都不值得一提。有多少人为你非正常死亡?

无法统计。只要有权力在,就有嗜血的权谋。避免不了的就是一批又一批效死者。刀锋上的血迹令人寒颤,可它的腥味却令痴迷者乐此不疲。

我有时候思考,权谋是谁发明创造的呢?  这个人一定了不起,他看透人性,深谙人性的弱点,也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异常熟悉,以至于他把所有的这些全都统一到权谋上来。权谋的好戏里,尽是人性的厮杀,尽是心理的扭曲,尽是没有人情味的勾斗。人性一遇权谋,就像盐入水中,顷刻间就消弥得无影无踪了。

历史的每一页里都充满了控诉,而被告就是这些权谋者。他们虽已风干为标本,但被永远贴到了镌刻着人民苦难的柱子上。

我们重读他们,不要被他们的假象所迷惑,不要痛恨他们中一些人的阴狠毒辣,冷酷无情,更不要谩骂撰写历史之人的颠黑倒白,混淆视听。请宁静我们自己的心灵,请纯净我们自己的意志,用我们的心去和他们交谈,不要畏惧他们是横死的。

权谋者也有心声,往往有别于寻常之人,如果能细心倾听,悉心咀嚼,我相信即使他们酿造了流血事件,他们也能得到有限的宽宥。

仅以此书,聊表对历史和人性的敬畏。

郑国明

2007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恨生在帝王家(帝王将相的非正常死亡)/千年一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纳兰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28139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2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