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07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2007年选系列丛书”精选年度中熠熠生辉的精品,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分上、下两卷)、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

本书为该丛书中的一本,分时代旋律、人间冷暖、历史往事和社会焦点四部分,选录10余篇风格不一的报告文学,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可供读者了解一年多来报告文学的新变化及佳作。

内容推荐

2007年报告文学创作的题材视野比以往都更为开阔了些,因此作品内容就更为丰富,也就会给人更多的思想启发和精神食粮,就更能提高人们的阅读兴趣。

本书力求选出本年度最有代表性的报告文学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本年度报告文学中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本书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目录

时代旋律

“嫦娥一号”飞天的幕后故事(节选)

中国申奥亲历记(节选)

王江的意义

摇着轮椅上北大

人间冷暖

中国婚姻质量报告

江南私企打工手记(2005)

在藏区支教

一诺千金

历史往事

大爱林巧稚

一份六十年前的入伍通知书

人证

社会焦点

田凤山:一个省部级高官的畸形人生

赌球者的忏悔

秘境(节选)——中国当代玉市考录

2007年度中国报告文学概观

2007年中国报告文学作品参考篇目

试读章节

“文革”后,中美两国高层的首次交往,居然与月球有关。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的特使布热津斯基先生访问中国,卡特总统通过他送给当时的中国领导人华国锋两件礼物:一面中国国旗,曾由“阿波罗”号带上过月球;另一件是由“阿波罗”宇航员从月球上取回来的一块岩石样品,样品被浇铸在一块有机玻璃内,上部制成凸透镜状,起放大作用,让岩石看起来有大拇指指甲盖般大,可实际上只有1克重。

对于在对外交往中习惯于送熊猫、瓷器、国画等传统礼物的中国领导人来说,接过两件礼物,大约会感到有些突兀。但你不能不承认,来自遥远的月球的它们,确是非同一般的礼物。在“阿波罗登月”已经结束六年之后,还选择它们,美国人可能存有某种深意……

“阿波罗”曾经六次成功登月取回岩石,11号、12号、14号、15号、16号、17号飞船都去过。美国方面没有告诉这块小岩石是哪一次登月、在月球上哪一个地方采集的。华国锋从布热津斯基手里接过它的时候,不啻于接过了一条谜语,不过它不是给一个人猜的,而是给一个国家猜的。

大约,这还是一个世界对另一个世界的叩问。

华国锋随即问中科院,有谁能搞清这块石头?

中科院说,有人,这人在贵阳呢。

于是,地球化学所立即派人到北京取回了这块月球岩石,又交到欧阳自远手中。

他的心情,恰似“众里寻它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他小心翼翼地用工具在有机玻璃制成的超纯清洁箱中,将装有样品的有机玻璃块撬开,拿镊子取出只有小指甲盖一半大的月球岩石。在当时的中国,唯有他不但知道这镊子下的小东西的巨大科研价值,而且,还隐隐约约感到,这可能是未来的岁月里生长起中国自己的探月工程大树的第一枚种子。

他想得非常周到,将这块黄豆般大小的岩石一分为二,一半珍藏在北京天文馆让公众参观,另一半用于科学研究。

随后,这后半块就成了“杨白劳”了,他所在的地球化学所则是“地主庄园”,他组织起全国有关科研单位的三四十位“黄世仁”,对其进行了无情的盘剥、压榨:岩石学、矿物学、主量与微量元素、月岩冲击效应、微细结构、矿物晶体的表面结构、月岩的历史……凡是能做的研究都做了,在课题的轮番研究中,先后发表14篇有关论文。

在此基础上,欧阳自远认定这块岩石样品是由“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即尤金‘塞尔南登月时采集的700[7~29]号样品。

他还确认了岩石的采集地点,及这块岩石的所在位置是否有阳光照射。

不知这个“谜底”最后是否告之了美方。我能肯定的是,随着这个“谜底,,的逐渐破译,还有一个毛茸茸的开放时代从一个僵硬、阴暗的巨大壳体内不无挣扎、不无痛苦地破壳而出,他的心越来越热,自己手表上的指针也愈走愈急。他深感自己,以及只能说是刚刚起步的中国太空研究,必须要走出去了!

从1981年起,欧阳自远十数次应邀到西德、美国、英国、日本、前苏联,与各国著名学者合作,开展天体化学领域的研究。

在美国,他与加州大学、密西根大学、伊利诺大学的天体化学家合作,测试宇宙中的磁单极子,这是一种过去从未发现过的粒子。

到前苏联,他在苏联研究月球、金星、火星的中心——科学院属下的地球化学、分析化学研究所访问讲学,一口娴熟的俄语终于“天高任鸟飞”。

到英国、日本,他分别与伯明翰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合作研究。

我相信邓筱兰的话,欧阳自远在家里是个总分不清洗脸巾与揩脚布的马大哈。但在我看来,他决不是个只顾在科研的道路上匆匆赶路,从不流连两边风景的书呆子。

20世纪的最后20年,改变世界格局的旧板块的消失与新板块的隆起,在地平线上推演出多少惊心动魄、天崩地坼的风景,令人喟叹,或是热泪长流。其中给欧阳自远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是在德国与前苏联。

1981年和1983年,这两年他在联邦德国,应邀到马普学会核物理研究所和化学研究所做吉林陨石研究,并合作培养研究生。

马普学会是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的简称,它是以普朗克(Max Planck 1858—1947)的名字命名的,是德国政府资助的全国性学术机构,成立于1948年2月,以取代“二战”前德国威廉皇家科学院。

“二战”前,德国自然科学引领全球。“二战”前后,许多科学的精华转去了新大陆,最负盛名的是创建了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此外,仅在物理学界就有冯·布劳恩等180余名科学家自愿或不自愿地去了美国,还有的被掠去了苏联。

作为揭示并推动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量子论、原子物理学以及相对论风急浪涌般发展的伟大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还是一位杰出的自然哲学家,从50岁开始一直到他逝世,他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感觉世界、物理世界和实在世界这三重世界之间的关系,可谓功名垂世。

在这面再度焕发出德国悠远科学传统的辉煌的旗帜下,马普学会集合了当今德国科学界的紧紧大才,拥有80个研究所,约12000名雇员,其中有3500名科学家。此外,还有约8000名博士生、博士后、客座科学家在马普各个研究所里进行科研工作。马普学会在世界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1954年以来,德国有3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一半来自马普学会。

在学会下属的核物理研究所、化学所,其研究宗旨是,凡是已成热门显学,或是已经投入生产的项目一律不搞,而“小荷才露尖尖角”,且是人类探求自然界的一些基础研究项目,应予以充分关注。因为吉林陨石,马普学会给欧阳自远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条件,很高的经济待遇,作为客座研究员,他的工资大概是访问学者的一倍,每月有3700马克,这在80年代初期是很高的了。

大使馆每个月会有人开车来,把他拉到森林里,像过去电影里地下党接头似的,不过他交出的不是文件,而是马克。留下四五百马克的生活费,其余的全部上交给国家。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德国人知道了,非常有意见,找到他问:“听说你们的大使馆每个月都要收你许多钱,这太岂有此理,还有没有人道了?”

只差指天发誓,他赶紧“坚壁清野”连连否认。于是,大使馆照收不误。可最终,看来这钱中国人自己也视为了“苛捐杂税”,若干年后已停止收取。

这四五百马克的生活费,对于来自中国的一个“贫下中农”,还是绰绰有余。

每个礼拜他去一次超市,买一个礼拜的东西回来放到冰箱里。早餐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可以解决,中饭在研究所吃。晚饭,厨房里有四个头的电灶,一个做饭,一个做汤,一个炒菜,炒菜很简单,经常是鸡蛋炒葱花,再有早就炖了一大锅的鸡肉,鸡肉便宜又有营养,每餐吃时弄一点出来。一顿饭从动手到入口,也就10分钟左右。

生活上还有一笔不小的开销,那就是买啤酒。

去德国前,他德文一个字都不认识。先在歌德学院学了3个月的德语,结束后到研究所,句子句型、语法结构等基本的要素掌握了一些,看东西渐渐入门了,但口语不行,与同行们说事,有时表情、手势用了一大堆,彼此仍不知道对方在说些什么。

后来,他结识了邻居的一个德国小伙子,德国是世界啤酒业的“奥斯卡”,男人们个个有一副盛啤酒的好肚子,欧阳自远就经常吃完晚饭请他来坐,搬出一箱装有12瓶的啤酒,两人边喝边聊,而且讲好“将革命进行到底”,若小伙子先离开上厕所,他就得买啤酒单。

聊天里,最容易悟出些什么。一有收获,欧阳自远就赶快在纸条上写下来。聊天中,还发现彼此都对对方国家的一段历史感兴趣,“盲从”——常常成为他们谈话的一个主题:即以理性著称的德意志民族,怎么会在“二战”中盲从于一个像是患有歇斯底里症的战争狂魔希特勒?而总以礼仪之邦自诩的中国人,怎么在“文革”里血红起眼睛,张牙舞爪,大水冲倒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

两个多月后,若干空啤酒箱垒起来可到天花板了,墙上、家具上也贴满了纸条。德国同行们发现欧阳自远德语进步非常快,他自己也觉得“啤酒学院”比歌德学院更对症下药,口语就这么讲通了。

回国时,欧阳自远带了一大堆行李,除了电视机、打字机,还有当时国内十分罕见的摄像机、电脑,以及两大箱录像带。购置它们的钱,都是在他那每月四五百马克的生活费里节约出来的。这些东西本可以理直气壮地拉回家里,他则喜气洋洋,像怀里揣着一根红头绳回家过年的杨白劳,不是拉去了科学院,就是运去了地化所。

 在德国两年,欧阳自远的心境愉悦、澹定,他的研究从未有过的深入与高效,在这里得到了提升。P3-P7

序言

每个年度,文坛上都有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体裁的新作涌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它们之中不乏熠熠生辉的精品,然而,时间的波涛不息,倘若不能及时筛选,并通过书籍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这些作品是很容易被新的创作所覆盖和湮没的。观诸现今的出版界,除了长篇小说热之外,专题性的、流派性的选本倒也不少,但这种年度性的关于某一文体的庄重的选本,则甚为罕见。也许这与它的市场效益不太丰厚有关。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于繁荣和发展文学事业的目的,不计经济上一时之得失,与我部合作,由我部负责编选,由他们负责出版,向社会、向广大读者隆重推出这一套选本,此举实属难能可贵。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分上、下两卷)、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每年一套,准备长期坚持下去。

我们的编辑方针是,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我们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我们认为,优良的文学选本对创作的示范、引导、推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读者的潜移默化作用也是十分突出的。除了示范、引导价值,它还具有文学史价值、资料文献价值、培育新人的价值等等。我们不会忘记许多著名选本对文学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我们也希望这套选本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这套书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编选,雷达同志总负责,具体的分工是:

中篇小说卷由牛玉秋同志负责;

短篇小说卷由胡平同志负责;

报告文学卷由李朝全同志负责;

散文卷由韩小蕙同志负责;

诗歌卷由韩作荣同志负责;

微型小说卷由郑允钦、张越和吴雁同志负责;

随笔卷由李东华同志负责。

中国作协创研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07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作协创研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6214
开本 16开
页数 3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5
15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9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3: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