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琥珀/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精品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弋铧编著的《琥珀》反映改革开放初期外来人员赴深圳开辟新的命运的故事。小说讲述了心地善良、脚踏实地的姑娘莫莉在深圳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历程。琥珀是莫莉的母亲临终前留给女儿的一块首饰,寓意着一个人的追求。作品中有对70后这代人物所付出的艰辛的唏嘘,也有对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的赞许。

内容推荐

弋铧编著的《琥珀》描写了莫莉莫兵夫妇从内地来深圳打拼的经历,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后这一代70后的生活成长史。莫莉在内地过着安逸而略微有些小资的生活,本来以为这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了,在一次朋友的婚礼上,遇到了莫兵。莫兵不甘于现在企业的生活,因为文凭的不够响当,知晓自己在这种机构里,像父母一样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他们把蜜月选在了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自此见过了沿海城市蓬勃的发展后,莫兵决定留下来在深圳打拼,靠自己的能力,过和在内地的生活不一样的日子。莫莉在顶着各种压力和经济的困扰后,也随莫兵南下深圳,从临时工做起,从出租屋逼仄狭小的空间里住起,他们开始在事业上艰难地奋斗。

其间经过了道德上的洗礼,价值观的完全蜕变,爱情的冲击,对前途的茫然和失望,但最终慢慢适应了时代的潮流,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试读章节

莫莉当了十二次伴娘以后,才终于披上了嫁衣。

听说是有这种讲究的,伴娘当多了以后,容易晚嫁。反过来也有例子,比如莫莉最好的朋友——从初一就打下友谊基础的李月红,没给人当过一次伴娘,在一帮女生中却最早走上了红毯。其实,李月红算是晚恋,二十岁才谈男朋友,熬了扎扎实实的三年时光,每天扳着指头算自己适婚年龄的日期,在单位规定的晚婚年限——二十三岁将满的那月的一号,和男友匆匆地去街道办领了结婚证。

李月红的婚礼,莫莉是当仁不让的伴娘。新郎是外地人,其貌不扬,个儿也不高大,只是一介国有工厂的技术员。唯一让莫莉欣羡的是新郎的文凭,重点大学的本科生。莫莉曾想疯了要上大学,然而初三那年家里发生变故,她只能把这个伟大的梦想永远延续成了梦想(工作后再充电的大学教育如山寨版的手机,是莫莉心底里永远的不甘和不屑)。

整个初中,莫莉的学习算是上乘的,还担着英语科代表和团支部宣传委员的职务,考重点高中是不成问题的,然后再努力点,重点大学不说是唾手可得,二本或者大专那是绝对如探囊取物。李月红都上了二本,莫莉当时的成绩比她好……初中的好友都进了重点高中,一上去就开始拉弓紧弦,那片大学的校园就在遥遥地对着他们招手:雄伟的图书馆,先进设备的电教室,种满各种草木的绿意盈盈的校园,几个女孩子拉帮结派却亲密无问的窄小的宿舍,最重要的,还是那胸前别着白底红字炫人眼目的校徽……

莫莉转头看看幸福满溢在脸上的李月红,新娘已在大伙儿的热闹中和新郎对鞠了三次躬,这个她中学时代“硕果仅存”的朋友……上了卫校后,莫莉不想再和原来的同学交往,她是有点傲气的,更多的是难受,本来一样铺着光明大道的她,却在命运最要紧的第一道关口把路走岔了——爸含着泪对她说:“你是大姐,你要体谅一下家。”所有初中的同学都不想再来往了,本来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有着参差的但一样光明灿烂的前途,而以后,她莫莉的人生是画了句号的,她还有什么?为了将来能顺利工作而上的卫护中专,俗气地为早日挣钱而在十五岁就看清了的前程……

莫莉的眼里开始有雾蒙蒙的东西,多少年了,一想起这些,一看到一个大学生,她心里永久的痛就被牵扯住了。不能这样想了,否则母亲在天之灵,不是也满含悲凄?她怎么能让九泉下的母亲觉得对不住自己的孩子?莫莉叹了口气。

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向她走近,微笑着说:“伴娘在婚礼上是不能唉声叹气的哦,小心嫁不出去啊!”

莫莉茫然地望着小伙子。

“我好像见过你?”小伙子跟莫莉套近乎,在莫莉的身边絮絮叨叨。他穿着一件白夹克,下面是一条牛仔裤,挺干净挺青春的模样。阳光打在他脸上,那种光彩竟是逼人的,“你是四医院的,对不对?有一次我堂兄的孩子住院,就是在你们那科室,你再想想,我姓莫,我侄子也姓莫,你也姓莫,我们还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呢。你记起来了吧?莫这个姓,不多见的呢!”

莫这个姓,确实不多见。

莫莉又看看他,摇摇头。

五百年前的一家亲伸过手来,说:“我叫莫兵,红旗电子厂的。”

莫莉有点畏缩地把手伸过去,她还不习惯跟陌生人这么郑重地认识。莫兵那只大手掌伸过来的时候,莫莉的手指尖像小兔子一样,探头探脑地触了一下。

李月红甜甜地笑着。结婚三天无大小,来的人尽管都是年轻人,能疯能闹,但因为都是新郎新娘邀请过来的朋友同事,有点文化修养,不致太出了格。有个男的高喊:“我们也不促狭你们了,让新郎趴在地上,新娘坐在他背上,绕着桌子转一圈就行了!”

李月红瞪一下眉眼,任何新娘在结婚的那天都是最美艳的,盖过任何一个想抢过她风头的女人。李月红的腮影涂着重厚的色彩,那喜气承着两颊往外泛出深醉的颜色,从大红直冲到酡红,溢出喜洋洋的酒气来。李月红说:“不兴这个的。”新郎也笑,摇着手羞羞地拒绝。

莫兵问:“还能再见到你吗?要不,明晚一起去看场电影?”

莫莉愣了一下,这回头都没转过来,木木地瞪着李月红。趴在地上转圈走的节目,刚成双的李月红两口子到底不肯弄,改了喝交杯酒,这也激起场下一片起哄声。

莫兵不是莫莉想要的男人。一个走读大学毕业的男孩子,在一家国有大企业某个车间内当着小工人,莫莉不会对这种背景的男孩有太多的关注。P1-3

序言

网络文学的深圳探索

罗烈杰

在深圳这座拥有1400多万人口的城市里,有超过100万人通过电脑进行交流互动,持续或者间断性写作。深圳被认为是中国最互联网的城市,这为深圳网络文学创作的活跃、崛起和发展,创造了空间和条件。深圳民间蕴藏着极大的创作人才和文学热情,网络作家创作已由当年散乱的心灵絮语变成了一个渐趋完整的文学世界,从事网络文学写作的作者数以千计,初步形成了网络文学名家名作与网络写手相互呼应、映衬的网络文学创作格局。

这座城市以年轻人为主体的人口结构、白领阶层的庞大规模,新鲜的人物、事物和生活经验,对网络手段使用的方便和快捷,以及心理宣泄和个体寻求慰藉、扩大社交的欲求,都提供了网络文学创作的富矿,深圳城市的特区效应和阅读期待,也吸引了全国网民对深圳投来好奇的目光。

深圳网络作家特点鲜明:其一是他们主要活跃在互联网上,然后因为其鲜活的文风而受到读者的喜爱并成为网络名人,再从网络走向纸媒,通过出版商或出版社出版他们的文学作品;其二是他们学历相对比较高,受过良好的教育,富有思想和情感,文字活泼、风趣、辛辣、时尚,写作面也比较广泛。

深圳网络作家都有比较稳定而繁忙的职业,工作压力大,网络写作的目的更多地是进行宣泄和社交,即使有远大的文学抱负,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心思做更多的文学积累和提升,做更聪明的策划和设计包装。深圳网络文学的现实,是与这座城市的特点性格、与这个城市中网络写作人群生存状态和心理状况密切相关的。

基于这种状况,如何将网络作家集聚起来,加以引导推动;如何将众多的网络作品集中起来,加以分析研究和展示,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和努力解决的现实问题。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也就应运而生。

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学平台,我们已经坚持了十年。十年来,在关注和扶持网络文学宏观发展的同时,我们尤其注重发现和培养网络文学创作人才,建设一支网络作家队伍,将闪现在网络文学天空中的新星纳入我们聚焦的视野。十年来,一批网络作家已跻身于中国网络文学阵容的前列。由于他们带给中国文坛很多新鲜的文学经验和阅读体会,被誉为“标志着深圳文学整体的崛起”。(陈建功语)

十年来,网络文学在深圳迅速成长,形成了一支重要的文学新军。其在深圳城市发展中的科学定位、方向引导、政策支持和运行模式,日趋成熟。正如中国网络文学联系会议负责人、著名网络文学评论家马季先生的分析,深圳的网络文学有三个“最”:深圳是网络原创文学最活跃的地区;网络文学政策性扶持最给力的地区;网络文学发展最均衡的地区。  我们编选的这套网络文学精品丛书,集中展示了深圳原创网络文学的最新成果。入选丛书的是第一至四届网络文学拉力赛前三名的作品,具有较高思想文化内涵,内容积极向上,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比较鲜明的网络文学特点。这些作品兼有了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特点,这种鲜明的“融合”代表了网络文学的进取方向。同时,该丛书也是对深圳文学历程的记录性工程,对于深圳文学具有典藏性意义。

可以说,这套深圳网络文学精品丛书,是文学书写的网络表达,是网络时代的文学奉献。

是为序。

2014年12月于深圳

书评(媒体评论)

这部作品反映了当年内地人毅然赴深圳开辟新的命运的故事,简繁有致。心地善良、脚踏实地的姑娘莫莉在深圳一步步走向成功,但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也失去了她品格中一些宝贵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说,这个人物塑造得还是比较成功的。琥珀是莫莉的母亲临终前留给女儿的一块首饰,寓意着一个人的追求。但莫莉很难说实现了她的追求。但琥珀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具,作者运用得很好。——著名评论家、原《文艺报》常务主编、《小说选刊》主编,贺绍俊

这部小说语言朴实,叙事流畅。“琥珀”作为一个符号是主人翁信念和人格的象征,她支撑和见证了一个外省女人在深圳奋斗成长发展和成功的历史。琥珀成功了人,人也装点了小说。——著名学者、独立评论家,萧夏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琥珀/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精品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弋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73715
开本 32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2014281302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0: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