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野菜志/自然随笔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当你认识一些野菜后,你就学会了此生第一道“麻瓜魔法”,不管走到哪里,你面前的寻常草地都会迅速变幻。那些拖着泥土、挂着露珠的野菜,纷纷现身出来,像海面上的鱼群一样迅速聚拢,匍匐在你脚下……

本书是《自然随笔丛书》之一《野菜志》,带你认识不一样的野菜……

内容推荐

本书是《自然随笔丛书》之一《野菜志》,内中具体介绍了:薄荷、水蓼、马齿苋、紫苏、柴胡、马兰、藿香、鸭跖草、野苋菜、黄荆、清明菜、商陆、薇菜、车前草、兔儿菜、鱼腥草、蕨菜、苣荬菜、萎蒿、堇菜等野菜相关的故事……

目录

薄荷

水蓼

马齿苋

紫苏

柴胡

马兰

藿香

鸭跖草

野苋菜

黄荆

清明菜

商陆

薇菜

车前草

兔儿菜

鱼腥草

蕨菜

苣荬菜

萎蒿

堇菜

灰菜

野百合

试读章节

马齿苋是大家都熟悉的野菜。因为全国各地的餐桌上都能见到它嘛。酸酸的,滑溜溜,做成凉拌菜,好开胃。

小时候念小学。哈哈,怎么这句让我觉得背上一滴大汗。

夏季一日,班主任宋老师到教室通知所有同学中午回家把饭盒带上,下午上体育课时学校要给每个人发药汤喝。宋老师噼里啪啦对我们说了一大堆话:夏天到了容易滋生细菌,别在校门口买东西吃,吃东西要洗手,洗手要洗干净,不注意卫生要拉痢疾,拉痢疾要赶紧进医院,不进医院就有生命危险,等等。

把下面几十个小脑袋听得好紧张。

于是下午的体育课成了奇怪器皿展览大会。我同桌拿了个腰果形的铁皮盒子来,貌似牙医装工具的盘子。

学校升旗的小坝子成了临时的药汤派送中心。站得下5个人的大桶放在中间,小同学们排着队去领汤。舀汤的老师手里挥舞一脸庞大的瓢,一面重复着上午宋老师说过的那些话,一面不忘对每一个领到汤的小朋友说:要喝完哟。

我抱着我的海盅盅,领到了大半盅药汤。咕嘟灌了 口,还好不算苦,只是有点酸。“可是……可是这个海盅盅比我肚皮还大,真的要喝完吗?”我小声司舀汤的老师。她不耐烦地对我说,“不喝完告诉你们班主任扣你纪律分。”

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挺着肚皮,坚持着把那些褐色的药汤全都灌了下去。灌完后,我才发现,所有的小朋友都没喝完自己的药汤,他们有的趁老师不注意倒在了下水道里,有的合上盖子假装喝完了。只有我……我只好安慰自己,我定是最不容易生病的那个。

结果晚上回家就倒了。吐啊吐,吐了好多水出来。被涨坏的胃大发雷霆。

这个让我郁闷的药汤,就是马齿苋熬成的。

可怜我这个没心没肺的孩子长大后,居然还爱上了马齿苋的滋味。当然,这不包括它熬成的水,那个东西谁端我面前我跟谁不共戴天!

马齿苋起源于印度。后在世界各地传播,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

估计许多人吃了它许多年,也仅仅只叫得出名儿,知道是野菜,谈起它的特点、生长情况、营养价值,就没了底气。

它是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贴着地面匍匐生长,茎呈淡红色,叶片圆润多汁。

看它样子,以为娇嫩得很,其实生命力极强。田间地头、山野河沟,不管什么土壤什么水质,它都能很好地存活,而且超级耐干旱。

200年夏天,重庆遭遇漫长的干旱,田地龟裂,死了不少植物,我到野外去拍照片,看见一大丛马齿苋附着在风一吹就干得掉渣的小土块儿上,根须全部暴露在烈日下,叶片却依旧长得水灵灵,怪不得有童谣唱它:马齿苋,命似铁,翻转屁股晒六月。

马齿苋在人类生存史上,可不是个小角色。

和平年代,它是可口的菜。在兵荒马乱、缺食无药的战争年代,它便成了救命的草——是止痢消炎、解毒疗疮的良药。哎呀,说到治痢疾,我又条件反射地想呕,都是那年那一瓢汤给害的。

杜甫在《园官送菜》一诗里写到过马齿苋和苦苣两种野菜:“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又如马齿苋,气拥葵荏昏。”

当时杜甫在官府任职,享受官方分配的蔬菜,而《园官送菜》满篇愤懑情绪,指责分配来的蔬菜里有马齿苋和苦苣这样档次低微的野菜,通过这件小事怒斥官员里小人当道。

我觉得在这件事,杜甫少了点豁达。当时就连唐朝宫廷里有时也吃马齿苋,算是体察民情的一种方式,《唐语林》卷一里就有记载:“德宗初即位,深尚礼法……召朝士食马齿羹,不设盐酪。”

现代医学家还罗列出马齿苋的诸多优点,说它适宜患肠胃感染、皮肤干燥、缺乏维生素A、角膜软化、眼干燥和夜盲症等病人食用。另外,被马蜂、虫蚁叮咬后,把马齿苋捣烂敷在伤口上,消炎效果也不错。

近年来美国农业部的一个研究所又发现马齿苋的茎叶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极为有利的营养成分——SL3脂肪酸,这种脂肪酸是形成细胞膜,尤其是脑细胞和眼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前的研究认为这种脂肪酸只储存在脂性海鱼,如沙丁鱼、鲭鱼、秋刀鱼的体内。P12-16

序言

野草,吃的人多了,就成了野菜。

野菜,吃的人少了,就成了野草。

好多野草都可以当菜吃,我打小就知道。

我爸是个野菜迷,每到春夏季节,他就驱使我和表哥表弟漫山遍野给他挖野菜。然后做成各种菜肴,威逼利诱我们吃。我是不爱的。小时候,所有野菜我都不喜欢,不理会对身体有益的劝告,坚决不吃,还摆一脸和“敌人”抗争的死硬表情。

长大后看(《蜡笔小新》。看到小新把讨厌的青椒包在嘴里不嚼,乘美伢不注意时朝窗外吐出去时,忍不住哈哈笑。估计所有的小朋友都做过类似的事,对象是各种各样自己不爱的食物。

长大后,我偏偏又迷恋上野菜的清苦味。觉得自己小时候,完全就是一俗娃,只爱甜的,越甜越好。

野菜的味道,细细品,清苦中是有浓香的。韧性十足的枝干虽然在尘世烟火下变得绵软,但内里还是真性情,一嚼,便知不是普通青菜。那纤维的挺拔感哪里是大棚菜能及?

长大后,走在石头森林里,会突然怀念被爸爸驱使挖野菜的日子一一

阳光照耀,在野草过膝的山地,三个孩子肆无忌惮地走着,笑着,说着话。那算不算完美的逃离呢?逃离陈旧的房间、逃离灰尘跳舞的街道、逃离满是脏手印的课本,逃离邻居家那一天到晚的狗叫……

我们用小布袋提着面包和汽水,袖子和裤管里装满了风,走很远的路来到熟悉的山岭。我们把石块扔进被蝉声伪装成交响乐团的树林,用野花把自己摆弄成一个完全没有搭配感的大花篮,我们愉悦不已,笑到肚子痛。这新鲜的感觉,像一把阳光利剑,把整天生活在晕头练习本、重复动画片和焦躁奥数题里慢慢凝固的我们刺透,融化……我突然觉得心情大好,觉得什么都爱……

那些长在大自然里的野菜——滑溜的野苋菜、清香的马兰头、清凉的薄荷叶、鲜脆的苣荬菜……它们靠天光和雨水长成,它们的纯洁和干净并不比深海的贝类和游鱼差。通过它们,我们和大自然无限亲近。

最关键的是,我由此学会了此生第一道“麻瓜魔法”——不管走到哪里,我面前的寻常草地都会迅速变幻,那些拖着泥土,挂着露珠的野菜,纷纷现身出来,像海面上的鱼群一样迅速聚拢,匍匐在我脚下。

我喜欢我生活的城市有漫长的夏天。我幸运地有一个认识各种野菜的爸爸。漫长的夏天给了我更多接触野菜的机会,而我爸爸教会了我“麻瓜的魔法”。

另外,我还感谢赵素云老师,是她以专业素养和严谨的态度把关审读,才让这本需要大量植物知识的书避免成为笑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野菜志/自然随笔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43971
开本 16开
页数 1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家庭家居-家庭园艺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S647-49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0
171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2: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