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六爻八卦纳甲的易术筮法理论,全面而又系统地诠释、阐述了六十四卦、卦辞以及三百八十六爻、爻辞的涵义,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逻辑分析和推理演绎,表明《周易》是由符号、卦象、易术理论和由卦辞和爻辞的哲学思想理论两部分相辅相成而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认为:《周易》是一部独特的由中国古人归纳和总结出的与宇宙大自然的时空运行系统完全符合的华夏文化体系的百科全书。
图书 | 周易卦爻辞新解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运用六爻八卦纳甲的易术筮法理论,全面而又系统地诠释、阐述了六十四卦、卦辞以及三百八十六爻、爻辞的涵义,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逻辑分析和推理演绎,表明《周易》是由符号、卦象、易术理论和由卦辞和爻辞的哲学思想理论两部分相辅相成而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认为:《周易》是一部独特的由中国古人归纳和总结出的与宇宙大自然的时空运行系统完全符合的华夏文化体系的百科全书。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易学部分学说的理解 一、易学的标识及含义 二、帛书《周易》与通行本《周易》名词对应含义 三、《先天八卦》 四、对《洛书》与《后天八卦》的部分理解 五、对《河图》的部分理解 六、六爻部分词汇归类所表示的意义 第二章 键[乾]系卦 一、键[乾] 二、夬[夬] 三、大有[大有] 四、泰壮[大壮] 五、少蓺[小畜] 六、襦[需] 七、泰蓄[大畜] 八、柰[泰] 第三章 夺[兑]系卦 一、礼[履] 二、夺[兑] 三、乖[睽] 四、归妹[归妹] 五、中复[中孚] 六、节[节] 七、损[损] 八、林[临] 第四章 罗[离]系卦 一、同人[同人] 二、勒[革] 三、罗[离] 四、丰[丰] 五、家人[家人] 六、既济[既济] 七、蘩[贲] 八、明夷[明夷] 第五章 辰[震]系卦 一、无孟[无妄] 二、隋[随] 三、筮盍[噬嗑] 四、辰[震] 五、益[益] 六、屯[屯] 七、颐[颐] 八、复[复] 第六章 箅[巽]系卦 一、狗[垢] 二、泰过[大过] 三、鼎[鼎] 四、恒[恒] 五、算[巽] 六、井[井] 七、箇[蛊] 八、登[升] 第七章 习赣[坎]系卦 一、讼[讼] 二、困[困] 三、未济[未济] 四、解[解] 五、涣[涣] 六、习赣[坎] 七、蒙[蒙] 八、师[师] 第八章 根[艮]系卦 一、掾[遁] 二、钦[咸] 三、旅[旅] 四、少过[小过] 五、渐[渐] 六、蹇[蹇] 七、根[艮] 八、嚎[谦] 第九章 川[坤]系卦 一、妇[否] 二、卒[萃] 三、滑[晋] 四、馀[豫] 五、观[观] 六、比[比] 七、剥[剥] 八、川[坤]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周易卦爻辞新解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许钦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32043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7 |
出版时间 | 2008-10-01 |
首版时间 | 2008-10-01 |
印刷时间 | 200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1.5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11 |
宽 | 148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