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趣说三国人物/趣说四大名著人物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群众创作和作家创作相结合的典范之一,是成就很高、影响很大的古代历史演义小说。小说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宽厚仁爱的刘备,残暴奸诈的曹操,一身正气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还有头戴纶巾、手摇羽扇的诸葛亮,以计谋见长的周瑜和司马懿……本书基于对《三国演义》人物的深刻了解,以现代人的观念与思维,分别阐释书中近百位人物的身世、经历、性格、能力与结局。

内容推荐

《三国演义》从酝酿到成书,前后经历了一千多年。在这千年之中,一方面存在着史册记载的三国史料及史实民间衍化的过程,另方面则通过“讲史”、演戏、演义等手段,使三国故事情节更加丰富,三国人物形象更为饱满。本书基于对《三国演义》人物的深刻了解,以现代人的观念与思维,分别阐释书中近百位人物的身世、经历、性格、能力与结局。

目录

序/001

东汉/001

董卓:第一大反角/003

袁术:不想当皇帝的男人不是好男人/007

刘表:无为与无能的一线之隔/011

陶谦:不爱江山爱贤者/014

张绣:讲究实惠的人/018

公孙瓒:与莽夫差不远/022

刘璋:人格并不懦弱/026

吕布:人帅命衰/029

马腾:马家军原本有实力/033

袁绍:英雄和庸夫的混合体/038

田丰、沮授:所托非人的结果/042

汉献帝:时不济兮奈若何/046

蔡邕:我生之后汉祚衰/050

蔡文姬:夜深何事咽悲笳/053

董承、伏完:皇帝丈人的不同表现/057

貂蝉:世上原本无此女/061

魏/067

曹操:受伤的为什么总是我/069

荀或:坚定的拥汉主义者/075

郭嘉:曹操的心理咨询师/080

贾诩:职业谋士/085

孔融:汉末的狂爷/090

祢衡:桀骜不驯世难容/094

杨修:“鸡肋”型的人物/098

夏侯悖、夏侯渊:一门双英/102

曹仁、曹洪:龙生九子各不同/106

典韦、许褚:令人生畏的虎士/109

张辽:曹魏第一大将/115

张邰:有些事单靠巧变是不够的/118

徐晃:此人不可低估/121

于禁、庞德:不同选择下的人生/124

曹丕:一个受到莫大委屈的人/128

甄氏:令曹氏父子倾倒的女子/132

曹植:七步成诗有何用/137

曹休:曹操眼中的千里驹/141

曹爽:百无一用曹家子/145

曹芳、曹髦、曹奂:来世勿生帝王家/149

王朗:没有被骂死的良臣/153

邓艾:兔死狗烹,鸟尽弓藏/156

钟会:可笑不自量,终成刀下鬼/160

王凌、毋丘俭、诸葛诞:走霉运的龙套们/165

管辂:人算不如天算/169

华佗:结局悲惨的神医/173

左慈:替刘皇叔说话的道人/177

蜀/183

刘备:哭出来的江山/185

甘夫人、糜夫人和孙尚香:刘备的衣服/190

诸葛亮:千古一相/194

徐庶:在幸与不幸之间/200

糜竺、孙乾:国舅爷和外交家/203

庞统:貌陋才高的凤雏先生/208

法正:真性情的人/212

张松:历史由我改变/216

关羽:武圣人的脸原本不红/218

张飞:其实不是莽夫/223

赵云:完美的人物/227

马超:半江瑟瑟半江红/231

黄忠:三国的廉颇/234

马谡:“纸上谈兵”也是才/238

孟获:与众不同的可爱/241

姜维:胆大如斗/244

魏延:性格决定命运/248

杨仪:性格相似的冤家/252

廖化:历史的误读/254

夏侯霸:成也夏侯,败也夏侯/258

邓芝:蜀汉后期的栋梁/261

蒋琬:平淡自然的守成之才/264

费祎:忠实的接班人/267

谯周:众说纷纭的“先知”/270

刘禅:岂能以成败论英雄/273

吴/277

孙坚:孙氏第一英豪/279

孙策:可爱的小霸王/283

孙权:东吴大帝/287

周瑜:儒将风流/291

二乔:大乔娉婷小乔媚/296

鲁肃:不仅仅是忠厚/300

张昭:托孤重臣有脾气/304

顾雍:太平丞相/309

太史慈:真性男儿/313

程普、黄盖:老当益壮的名将/318

甘宁、凌统:东吴最能打水仗的将领/322

周泰、徐盛、丁奉:江表三虎将/326

诸葛瑾:天才社交家/330

吕蒙:千年贬损有缘由/334

陆逊:没有完美的结局/338

陆抗:将门虎子/342

诸葛恪:聪明反被聪明误/346

孙亮、孙休:不是孙权可心的儿子/351

孙皓:末代帝王多缺德/354

于吉:江东活神仙/358

西晋/365

司马懿:智谋与隐忍的高手/367

司马师、司马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372

羊祜:爱民如子的循吏/377

杜预:飞渡长江日,巴山夜战酣/380

王溶:东吴的掘墓人/384

试读章节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这句话用在袁术身上,改成“不想当皇帝的男人不是好男人”就再贴切不过了。

袁术家世很高,四世五公。东汉时,皇帝下面有三个职位合起来称作三公:司徒、司空、太尉。袁家四代人中出了五个三公,大概祖坟上冒了青烟。但是,三公毕竟不同于皇帝。当时的人们认为,皇帝是上天所命。一个人就算家中世代做三公的高官,也不能说自己就是“龙种”。所以,要想当皇帝,必须有上天给他的启示作为其称帝的合法性。这种启示,就是谶纬。谶是预言,纬是对经书的反解。谶纬一般并不长,往往只是一句话。

“代汉者当涂高”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句谶语,流传于东汉之前。意思是“涂高”将要代汉。这句谶纬不知怎样被袁术这个大呆瓜晓得,他就起了造反的心思。

袁术,字公路,司空袁逢之子。小的时候就是个小流氓类型的人物。古代的街头小混混并不以调戏妇女为乐,当时婚姻中的贞操观念还不严重,没有必要玩这一套。他们一般是“飞鹰走狗”,养两只鹰,带两条狗在街上溜达。想要打架时,也好用这些畜生做个帮手。后来,袁术“颇折节”,想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袁术这样做固然是因为岁数的增加而日渐成熟,另一方面也是迫于社会压力,如果他继续和别人“飞鹰走狗”下去,是无法通过乡党品评去当公务员的。不久,凭借自己的家世,袁术被举为孝廉,开始了仕途生涯。

董卓掌权后,袁术被任命为后将军。董卓喜欢以砍人的方式取乐,袁术害怕哪一天会被董卓算计,就连夜逃往南阳。恰好孙坚刚将南阳太守张咨杀死,袁术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这个数百万人口的大郡,老天给了饥饿的袁术一个巨大的馅饼。东汉时的南阳大致包括今河南省南阳市的全部和平顶山市的东南部以及湖北省的随州附近,有数百万人口,是东汉数一数二的大郡。从南阳向北过鲁阳关是洛阳,向西北过武关便是长安。当时汉献帝迁往长安,取关中最有利的莫过于从武关出击,袁术此时不知是心怀叵测还是无力进取,据有如此地利却不能有所作为。

袁术参加了讨董联军,在陈留会议中,稳坐第一把交椅的主席袁绍是他老哥,袁术的任务是负责督运粮草。长沙太守孙坚非常勇猛,抢先要求打头阵。孙坚好不容易打了胜仗,因缺少粮草,派人向袁术请求拨粮。有人对袁术说:“孙坚是头猛虎,他把董卓打败,咱们不是除狼得虎么?”袁术智力有限,听到这句话后,扣粮不发,孙坚大败。

后来,袁术被曹操打败,逃往扬州。但当初他任命的扬州刺史陈瑀大概也想在乱世当个草头王,居然拒绝袁术入境。袁术大怒,凑了一帮虾兵蟹将,把陈璃赶往下邳。于是袁术自领扬州刺史并兼称徐州伯。

占领扬州的袁术总算安稳了一些。他的死敌曹操先后与陶谦、吕布开仗,东南的刘繇势力远不如他。趁孙策借兵,袁术从他手中获得了传国玉玺,嘴上还说得蛮好听:“吾非要你玉玺,今且权留在此。我借兵三千、马五百匹与你。”玉玺是个宝,袁术动了歪心思,向部下询问自己是否应该称帝,其中一条理由就是“代汉者当涂高”这句谶语。

袁术援引该谶文的理由来自他的字:“公路”。所谓涂,在古代就是路的意思,直到现代我们还在说路途。从袁术自我感觉来看,取代汉朝的人非他莫属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袁术怎么敢“逆天行事”?

但是,袁术称帝的想法受到手下的反对。主簿阎象谏道:“当年周朝有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还扛着商朝的大旗,你们家虽然世代繁荣,但比起周朝来还差得远。”袁术大怒,说道:“吾意已决,多言者斩!”袁术自我感觉良好地称了帝,建号“仲氏”,立老婆为后,立儿子为东宫太子,还封了一批官。然而,好日子没过几天,就听到了手下韩胤被吕布押送到曹操那里砍头的消息。人是曹操砍的,但袁术打不过曹操,只好点齐人马,打吕布出出气。

吕布非常害怕,但狗头军师加曹操内奸的陈珪给他献了一计,建议吕布策反袁术军中的韩暹、杨奉。于是吕布便派人游说韩暹、杨奉倒戈。《三国演义》将这两个人写得着实高尚,说他们是汉室旧臣,迫不得已跟随袁术,现在得到吕布的邀请,以能够重新为汉朝效命而倒戈。实际上,是吕布许破袁军后将袁军军资尽数割与,暹、奉贪利,才和吕布联合。此战袁术“身披金甲,腕悬两刀”。袁术没有武力尽人皆知,还偏偏拿了两把刀,估计决不是关云长的那种大刀,最多是比菜刀稍强一些的兵器。这种短兵器遇到吕布的方天画戟怎能不失败?

P7-9

序言

“英雄有屯逭,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乏在草泽。”这是西晋文学家左思《咏史》中的两句,意思是说自古以来,英雄的处境多为艰难,哪个时代没有奇才,只不过是他们被遗弃在草野之中,遭埋没罢了。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人才之涌现,多在于极乱之际和鼎盛之世。英才立于盛世,这好理解,因为没有众多的治世之才,盛世焉能出现。而在天下攘扰、四海震荡的衰乱时节,各路英豪何以也会喷涌而出?道理其实很简单,旧有的秩序既出现紊乱,其统治的基础自是腐朽不堪,这些庸碌之人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便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此时草泽英雄纷然而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纵横捭阖,立功显名。若非乱世,织缕贩履的刘备何以能称帝西蜀?若非乱世,阉竖之后曹操何以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若非乱世,县吏之孙孙权何以能威镇江东?时势造英雄,此言非虚。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数次大分裂时代,而以三国时代人才最多、影响最为深刻,非其他乱世所能比拟。对此,清代大学问家赵翼给出了他的解释:“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确实,一个成功者除了本身应具有的杰出能力和超人智慧之外,识人和用人,化众人之智为己智,也是极为关键的因素。综观古今,能开创新猷,成就一方霸业者,没有一个仅是靠一己之力、孤军奋战而能成就的。

三国之所以被人视为“中国古代人才展览总馆”,历代各种人才,在此莫不具备,除了上述的两个因素之外,便是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以三国历史材料敷演而成的一系列文学作品的播扬有关。《三国演义》从酝酿到成书,前后经历了一千多年。在这千年之中,一方面存在着史册记载的三国史料及史实民间衍化的过程,另方面则通过“讲史”、演戏、演义等手段,使三国故事情节更加丰富,三国人物形象更为饱满。也就是说,与《红楼梦》等其他名著不同,《三国演义》有一个从民间酝酿到文人创作的成书过程。研究《三国演义》的学者基本都赞同这样一个观点,即《三国演义》是一座用集体的智慧和心血堆砌起来的巍峨高山。正因为有着这样一个史实背景和成书过程,《三国演义》一直存在着“虚”和“实”的纠葛,而在这虚实和真假的辩论和争执之中,三国时代的人物高频率地出现于人们的脑海,于是便有了三国人才之盛的印象。

对于三国人物的家喻户晓现象,胡适先生的分析颇有道理。他说:“五百年来,无数的失学国民从这部书里得到了无数的常识与智慧,从这部书里学会了看书写信作文的技能,从这部书里学到了做人与应世的本领。他们不求高超的见解,也不求文学的技能,他们只求一部趣味浓厚,看了使人不肯放手的教科书。《四书五经》不能满足这个要求,《二十四史》与《通鉴》、《纲鉴》也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古文观止》与《古文辞类纂》也不能满足这个要求。但是《三国演义》恰能供给这个要求。”《三国演义》之所以能起到《资治通鉴》等历史著作所“不能满足”的效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这部书具有浓厚的趣味。

对于一部作品而言,趣味是多么的重要。趣味能调动人们阅读的欲望,趣味能使人手不释卷、废寝忘食,趣味还能延长人们的记忆和增添历史的内容。可惜的是,我们的历史读物,趣味性的作品实在是太少了。

感谢崔美明大姐的信任,邀请我参加“趣说四大名著人物丛书”的写作。我本来想调动我所有的激情来完成这个任务,可是事不凑巧,手头有一个国家社科项目正处于结题阶段,时间实在紧张,便延请几位爱好三国史的朋友一起撰写,他们是:武锋、常倩、张晓东、冯世明、郑建明、刘艳、吴志宏、吴露艳、刘秉承。除了曹操、庞统这两篇外,我所做的工作便是组织和统稿。水平有限,我们的工作很难说达到了这套丛书的编写要求,恳请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章义和

2008年3月2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趣说三国人物/趣说四大名著人物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章义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77324
开本 16开
页数 3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3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6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