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将军开讲--奥运军事军人/和平年代周末开讲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奥运是一场波澜壮阔又没有硝烟的竞技战争,它不仅展示了运动员高超的技能与水平,而且融军事战略战术与竞技活动为一体,浓浓的军事情结,使得奥运多了几分传奇。

本书作者军事科学院肖裕军僵局应邀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为我们娓娓道来奥运会上的传奇故事。

内容推荐

肖裕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少将。长期从事党、国家、军队政策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创新性的理论成果主要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军队建设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国共产党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研究与借鉴》等。出版的专著主要有《毛泽东政治工作思想概述》、《中国共产党军事史论》等。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世界战争史》。承担军委总部、中央党校、国家部委、省市党委的理论学习讲座和中央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省市电视台专题片军史顾问及栏目主讲人。

本书是作者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和平年代周末开讲”栏目主将“奥运、军事、军人”的基础上加工整理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奥运中的战争与和平

 起源于战争的古代奥运会

 护邦强兵与古奥运会比赛项目

 古奥运会精髓与核心是和平与友谊

 战争毁灭了希腊文明也曾废止了古奥运会

 现代战争威胁与和平渴望共同促生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德国法西斯及日本军国主义阴影下的奥运

 奥运圣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新燃起

 意大利、日本和德国三个原法西斯国家争办奥运会,改变国际形象

 美苏对抗中的奥运“冷战”

 奥运的和平盛会

第二章 奥运与军事训练

 古代奥运会与军事训I的天然联系

 奥运传承和发扬了军事文化的精神内涵

 强健士兵体魄

 提高竞技能力一

 培养战略战术

 强化战斗精神

 弘扬民族文化

 富有战役战斗纪念意义的西方传统军事训l练

第三章 奥运中的军人

 古奥运是军人展示力量和技能的舞台

 吸引众多军人,造就众多将领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军人顾拜旦

 军人不仅推动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而且发挥着重要的骨干作用

 军人奥运会

 柏林奥运会:希特勒的政治表演

 走上反法西斯战场的奥运冠军

 战场上出生人死,赛场上续写辉煌

第四章 奥运中的中国军人

 中国现代奥运第一人:张伯苓

 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第一人:王正廷

 奥运伯乐:少帅张学良

 把中华武术推向奥运第一人:张之江

 解放军运动员谱写奥运新篇章 

 中国军人心系北京奥运

 中国军人肩上的北京奥运安保重任

第五章 奥运与兵法

 奥运中源自《孙子兵法》的战术灵感

 虚虚实实的奥运备战

 奥运版“无间道”

 奥运中的将帅之法

 洛杉矶奥运会上的商战

第六章 奥运中的心理较量

 奥运场上的“神猴看桃”

 “澳洲鱼雷”和“荷兰飞鱼”的心理较量

 癌症奥运选手的七连冠

 突破对手心理防线

第七章 奥运中的反恐

 慕尼黑奥运惨案

 百年奥运惊魂

 奥运安保的成功经验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团结、和平、友谊”,奥运会是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学习交流的和平盛会。由于奥运会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无以伦比的影响,自1896年举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来,奥运会就没有摆脱过政治的阴影,一些政治人物和集团总是企图利用奥运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图谋。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随着奥运影响的不断扩大,恐怖分子也把奥运会作为通过极端手段实现政治目的的场所。所谓恐怖主义,是社会的极端组织通过暴力手段制造社会恐慌,胁迫社会满足其政治要求的一种意识形态。其实践主体是恐怖主义组织及恐怖主义分子,其实践形式为恐怖主义活动。1972年,在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上,恐怖分子首次使奥林匹克五环旗染上了血腥。

慕尼黑奥运惨案

这里,我们不得不忍痛回顾慕尼黑奥运会悲惨的一幕,认真地总结研究历届奥运反恐的经验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一直怀有沉重的历史负罪感,因此,联邦德国政府比其他国家更渴望举办一届象征和平与进步的奥运会。1966年,联邦德国慕尼黑市以一票的微弱优势赢得了第20届奥运会的举办权。慕尼黑是一个有着特殊历史背景的城市,是希特勒及其纳粹运动发迹的地方。在纳粹统治期间,慕尼黑被视为纳粹圣地之一,臭名昭著的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协议”也是在该市签署。

联邦德国政府非常珍惜这样难得的机会,下决心把本届奥运会办成一届成功的和平盛会。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慕尼黑市政府,都迫切想通过举办奥运会洗刷历史污点,向世界证明德国已彻底摆脱了军国主义阴影,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

为了办好这届奥运会,联邦政府,慕尼黑市政府不惜血本,极力营造和平宽松的气氛和环境。善良的慕尼黑奥组委尽最大能力给参赛和观赛的人们提供方便,殊不知也给恐怖分子打开了方便之门。

1972年95日凌晨3时30分,巴勒斯坦极端恐怖组织“黑色九”的8名全副武装成员窜到奥运村,砸开以色列代表团的房间,劫持了手无寸铁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打死了英勇反抗的以色列摔跤运动员温伯格和举重运动员罗曼诺。

这次恐怖活动,在奥运史上写下了罪恶的一页,也为奥运反恐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主要有四点:

一是忽视了敌情和安保。慕尼黑奥运会举办前,中东地区的恐怖活动已经非常严重。中东是当今世界最动荡的地区之一,领土纠纷、民族矛盾、宗教冲突、资源争夺;历史遗留问题盘根错节,形成了一个个难以解开的死结,其中,热点中的热点就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巴勒斯坦激进分子成立了一个名为“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的组织,简称“人阵”。为了向以色列政府施压,“人阵”于1968年723日劫持了以色列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07飞机,胁迫以方释放关押的20名巴勒斯坦人,以色列被这种罕见的斗争方式搞得措手不及,只好答应了“人阵”的条件。

劫机的成功如同给巴勒斯坦的激进分子打了一针强心剂,实现了他们在战场上无法达到的目的。从此,中东地区各类恐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恐怖活动日益猖獗。1970年96日,“人阵”组织故伎重演,将英国、德国和瑞士三个国家的四架飞机劫持到约旦。恐怖分子的行径使约旦在国际社会名誉扫地。917日,约旦政府军向巴勒斯坦恐怖组织发起进攻,打死4000多人。为了纪念被打死的同伙,巴勒斯坦极端分子成立了一个“黑色九”恐怖组织,该组织声称:“任何以色列人都是绝对的仇敌,任何到以色列的游客都是敌人,任何搭乘以色列和美国客机的人都是可以打击的对象。”本来这些恐怖事件已经在全世界敲响了反恐的警钟,但联邦德国政府和慕尼黑市政府关注了和平,忽视了敌情。整个奥运村没有围墙,只有一圈不足2米高的铁栅栏,居住上万人的奥运村安全只设置了几个门卫,而且每次只有一个门卫值班,没有配备任何武器。运动员、观众、文艺表演者都可以自由出入奥运村。此时人们的警惕性放松到极端程度。

以色列受到“黑色九”恐怖组织一再威胁,但还是不愿意放弃奥运会这个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的机会,毅然派出了20多人的代表团赶赴慕尼黑。在以色列运动员到达奥运村的同时,“黑色九”的两名成员也悄悄来到了慕尼黑。

达德是这次恐怖袭击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他和其成员携带6支AK47步枪和两支冲锋枪来到慕尼黑,并将装有枪支的带子存放在火车站的贮藏柜里。几天后,他们又以同样方式运来两支AK47步枪和一批手榴弹。

奥运会开始后,达德和一名会讲德语的叙利亚妇女来到奥运村踩点,恰逢巴西运动员训练返回奥运村,达德和叙利亚妇女谎称是巴西运动员的一个老同学,希望进去向老同学问声好,他们骗过了善良的门卫。达德进入奥运村后,基本了解了奥运村的布局,并找到了沙特阿拉伯和苏丹代表团的驻地。两天后的下午,达德和同伙托尼、伊萨又一次来到奥运村,碰巧还是上次的门卫,冒充巴西人的达德对门卫说:“我的这两个朋友对我们不满意,因为我上次看望老同学时没有把他们带进去。”好心的门卫又将这三个假巴西人放了进去。

不仅警卫松懈,连以色列和美国运动员也缺乏基本的警惕。三个人总是遇到好心人,很快他们就找到了以色列代表团居住的31号楼。一个刚从大楼走出的以色列女孩得知这三个自称的巴西人要去以色列旅游时,非常热情,不仅送给了他们一面以色列国旗,还领着他们参观以色列运动员住的两层公寓。恐怖分子记下了公寓楼里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每一个通道和逃生出口。

……

P183-18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将军开讲--奥运军事军人/和平年代周末开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裕声//付晓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军事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71613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6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11.219-49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7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