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处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闻雨官场系列长篇小说”的开篇之作。作者闻雨在官场高处工作生活多年,曾经担任省委书记秘书、县长、国家级开发区负责人,如今依然身在仕途,任职于一沿海城市人民政府。本书是部“日记体”小说。作者将自己担任省委书记秘书期间所记的私人日记,经过整理加工后公开发表。真实披露了官场高处游戏规则,政界权力斗争风云际会。是作者一段特殊的亲身经历,一段非同一般人的生活轨迹。

内容推荐

在西部某省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书记彭蚬耕因医疗事故生命垂危,紧急赴京治疗。省长成远方趁机布局,期待彭蚬耕书记不治后实现主政一省的夙愿。省委书记彭蚬耕身在病榻,却依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不动声色中,省长成远方多年建立和经营的体系和势力被不断瓦解。

彭蚬耕书记心系百姓,踏实而不失睿智;成远方省长好大喜功、性格坚毅,颇有封疆大吏之风范。两人思路不同,性格各异,矛盾尖锐。

作品从彭蚬耕书记秘书闻雨的眼里,展现出省委高层领导之间微妙的关系和利益冲突,展现出各种不同性格、背景、人格的官员们那看似风光,实则风雨飘摇、惊涛骇浪的仕途,和他们那鲜为人知的,不同于普通人的情感追求。

在深入农村调研中、在下岗职工群体上访事件中、在省级领导班子调整过程中、在县级市级领导与省级领导盘根错节的关系中,展现的是不平凡的官场,袒露的是不同寻常的情感纠葛,表现出官场高处别样的酸甜苦辣……

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一段特殊生活轨迹,真实而耐人寻味。

试读章节

在西北省官场中,省长成远方与省委书记彭蚬耕关系不睦,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私下里,有人把全省市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分为“彭派”和“成派”。按个别人的标准划分,“成派”人数自然众多,势力宏大;而“彭派”相对较弱些。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彭蚬耕书记是中央派来的干部,是外来户,并且主政西北省才两年左右时间。而成远方省长却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公社、县、市领导,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坐到一省之长的位置。这位有些霸气的省长,在西北省工作的时间太长了,经营的历史太久了,已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一张巨大的网络。真可谓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成远方省长出生在西北省山区,父母早亡。那个终年干旱缺水的小县,却有个不可思议的名字:水城县。虽未曾去过,但关于水城县和水的故事,我却听到过一些。传说中,许多年前,水城县是闻名西北的水乡泽国。可是后来,不知为什么,水城县却似乎与水断了缘分。

在那里农村的一些地方,经常可以见到一队队驮水的牲口和一群群背水而归的妇女。有些地方的劳动力,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了取水的路上。“半夜起来去翻山,翻过一山又一山,鸡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阳快落山。”新民谣这样吟唱着缺水的艰辛和无奈。

当地人说,以前洗脸和现在不一样,当妈的把一口水喷到孩子们的脸上,大家各自擦一把就算洗过脸了。如今情况好多了,改用毛巾沾点水擦一下。他们认为这样讲卫生。

年复一年的干旱,“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只有太阳。每当干旱袭来,拉水的队伍便夜以继日地拉救命水。这时,人们往往会看见这样一种奇特的景观:飞鸟围着送水车盘旋轮番俯冲,牲口没命地追着送水车跑。一旦送水车放出一桶水,牲口们便会发生夺水大战,这时任你怎样鞭打驱赶都是徒劳。有时,人们只好静静地看着它们喝,因为这些牲口也实在渴得难耐。

成远方省长是个苦命的孤儿。一辈子在荒凉的黄土高坡艰难耕作的父母,从来没有走出家乡的山坳。他们央求人给儿子起名字时,特意选择了“远方’两个字,希望儿子能够走出苦难,把贫穷丢得远远的。可是,儿子还在襁褓之中,他们却得了现在看来很普通的“打摆子”病。因为没有钱治疗,在那孔破窑洞的家中,双双“等”死了。

成远方是吃百家馍长大的。只在十七里山路远的窑洞小学上了三年学,就因为交不起学费,没有馍吃,贫穷辍学了。于是,在布满双亲脚印的山坡,一个手不离书本的小羊倌出现了。羊在黄土中寻觅着食物,小羊倌在啃着书本。饿了,吃几口冰冷的馍,渴了,喝几口泥罐里的凉水,闷了,亮开嗓子吼几声信天游。小羊倌成远方,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人生。

后来的一天,山坡上多了个大羊倌。大羊倌额上没有白羊肚毛巾,不会唱信天游。身着中山装的他,总是思考着什么,时不时唉声叹气。就这样,两个羊倌认识了,成了忘年交。大羊倌觉得小羊倌聪明伶俐,很喜欢他,便教他读书识字:小羊倌觉得大羊倌心思太重,又管不住羊,便经常帮他。

黄土高坡上,一大一小两个羊倌,一大片羊群,像一幅水彩画挂在那里。

一年后的一天,大羊倌要离开小羊倌和羊了。这时候,小羊倌才知道,原来,大羊倌是县委书记,是个大官。因为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县委书记受迫害成了大羊倌。

分手时,小羊倌哭了鼻子。他很伤心,因为,他舍不得大羊倌走。他哭着说,我不让你走,你就留下来当一辈子羊倌吧。等你老了的时候,我给你养老送终。是啊,大羊倌走了,本来就没有亲人的小羊倌,往后的日子,只能自己一个人放羊,太孤独了。大羊倌也很难过,他和小羊倌的感情已经很深了,难舍难分。小羊倌恳求大羊倌留下来,继续和羊一起留在山坡上。大羊倌又叹息了一阵子,有些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恋恋不舍地走了。

没有几天时间,县里来人接走了小羊倌。原来,大羊倌官复原职,安排小羊倌回到学校读书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位大羊倌在若干年后,成为小羊倌的顶头上司,并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大羊倌后来担任过市委书记,最后一个职务为西北省委书记。对当年的患难之交,这位老领导是有所偏爱,一路提携的。

两个羊倌的故事,也成为西北官场的佳话。

老领导逝世时,成远方已是西北省省会奉阳市的市委书记。他从心里感激这位自己仕途的领路人,也把老领导视作一生的榜样和奋斗目标。他对老领导也很敬畏,视其为兄长和恩师。性格有些暴躁的他,只有在老领导面前才十分驯服,唯言是从。

成远方已在省长岗位上工作了七年。为官一省之长这么长时间,在全国横向比较,近年来已不多见。再进一步,位居省委书记的愿望已经很久了。甚至,已成为他埋在心底的痛楚。

对可望而不可即目标的企盼,是很折磨人的。这一点,不仅仅是官场中人的感受。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官至一乡之长,一县之长的人便应该称之为人中豪杰了,何况一省之长?有谁能居于如此高度?用寥若晨星来对此进行比喻,其实并不过分。人生如此,本该足矣。但是,欲望无止境,可能是人性一个本质性的特点。特别是仕途中人对升迁的那份固执的渴求。彼此尽然。

应该讲,论能力、威望、政绩,成远方省长都是很出色的。如果能够担任省委书记职务,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从小的方面来讲,也实现了他的人生夙愿。我觉得,成远方省长渴慕的,一定不仅是省委书记号令四方的气势、威严,他在追求的,肯定是一统全省、成就大业的人生。

两年多前,中央调整了西北省委领导班子,省委书记文成业调任全国政协工作。但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成远方省长没能依惯例接任省委书记职务,仍在省委副书记、省长位置上按兵不动。中央派来了新的省委书记,彭蚬耕走马上任来到西北省。

在我国西部地区,西北省作为工业和资源大省,无论是战略位置,还是经济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在这样一个省份担任省委书记,不仅可以使自己的领导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在更大的舞台上建功立业,而且可以使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从政者孜孜以求的政治抱负,得以实现。但是,成远方省长的这一期盼已久的目标,却始终没有实现,机遇又一次与他擦肩而过。

仕途始终比较顺利的成远方省长,一定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挫折。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心里的抵触情绪肯定是很强烈的。因为,从后来工作中,成远方省长表现出的不积极状态,便可以看出一二……

成远方省长此刻心里矛盾是正常的。彭蚬耕书记突遭意外,其实是把机会和挑战同时推到了成远方省长的面前。依一般人的判断,彭蚬耕书记突患重病,如果久治不愈,很有可能就此黯然退出西北省政界。原因自然是健康状况不佳,难以胜任省委书记岗位的繁重工作。这样一来,由成远方省长接任省委书记职务,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了。估计中央不好再派人来担任省委书记了,那样做于情于理,似乎都说不过去。这不能不说是天赐良机。

但是,对西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我想成远方省长应该是心知肚明的。在这样一个工业大省,工业兴则省兴民富,工业衰则是千难万难。目前的情况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面临困难,经济发展正处于周期性衰退阶段。全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因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而产生的矛盾很多,有的矛盾一时间还很难解决。

在这一危难之际,彭蚬耕书记如果退出,哪怕是因病暂时退出阵地,成远方省长都别无选择地被推上了一线,不可避免地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如果真把省委书记的担子压在他的肩上,他自然要在其位谋其政。老实说,这种临危受命,需要有敢于上刀山下火海的勇气。

可是,据我的官场经验,彭蚬耕书记养病期间,成远方省长极有可能以主持省委、省政府工作的身份,来驾驭全局,开展工作。这一角色无需中央宣布和强调,是自然形成的,多少带有点无可奈何的意味。

P2-4

序言

这是一本原本应该尘封的日记。

日记始于担任省委书记秘书,止于离开那个岗位。

不知为什么,到省委书记身边工作后,有了一种写日记的欲望,很强烈。现在想来,可能是由于一种好奇心理的驱使。省委书记为一方诸侯、封疆大吏,政务活动、日常生活、言谈举止、生活习惯,那官场高处的一切,都少为人知,极具神秘色彩。

因此,我便情不自禁地把所见所闻,以及切身感受,记录了下来。

本来,在结束省委书记秘书职务以后,我便把日记锁进保险柜中,连同自己心中所有的秘密一并封存。

人的一生,不论身在何处,不论地位高低,谁都有值得感怀的经历。对待过去,我欣赏“往事如烟”的态度。

我想,对那段特殊的时光,最好的选择是忘却。让人生旅途中那一抹色彩默默褪去,让拥有的那一页印记慢慢消失。不回首,也不怀念,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

这是保密纪律的要求,也是我做人的准则。

我在告诫自己,在省委书记身边工作,只是很偶然的机遇而已。虽然很值得珍惜,但绝不应该留恋。自己原本是极平凡的人,回归平常才是正常。平平淡淡去生活,让普普通通的日子相伴终生。

我知道,茫茫人海中,有过特殊经历的人很多。都是如此这般默默生活着,直到平静走完人生。

让我的日记和曾经有过的岁月,永远秘而不宣,将来和我一同埋进坟墓吧。惊醒它们是痛苦的,也是没有丝毫意义的。我这样想过。

以后的日子里,在与朋友相聚时,常常会遭遇这样的期盼:“撩开神秘的面纱,透露点你曾身在的‘高处’那一方天地里的故事,满足满足我们的猎奇心理吧。”

我每每在尴尬中回绝。真的无以言对。

其实,我的痛苦难以名状,不为人知。

近些年,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有所谓的官场文学,也有涉及省委和省委书记的描写。看后,总觉得不很像。我想,这也许是作者没有亲身体验的原因吧。未亲历过的,难免。

“拂去尘埃,展示你的日记吧。”一位作家挚友对我说,“让更多的人了解那独有的生活一面,也是—种社会责任。”

我终于改变了初衷。

应该说明的是,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在坚持“原汁原味儿”的基础上,我对日记进行了筛选和必要的修饰。对涉及国家机密之处,以及领导者隐私的内容,略作删除和调整。对人名、地名,一律改用化名。

对此,请读者见谅。很无奈。

日记选编后,我感到不满意。因为毕竟是日记,缺少文学色彩。于是,我努力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对有些地方进行了技术处理,以免使读者看到的是一本流水账。如果我的目的没有达到,只能表示遗憾了。

此时,我的心里很矛盾。说实话,我不希望如今依旧身在“高处”的老领导、旧同事、好朋友,成为这本日记体小说的读者。那样,也许会彼此都很尴尬。我的做法,可能违反了官场高处的潜规则。对此,我表示深深的歉意。我注意到了节制,因而有所保留,并没有一览无余的展示。请相信我。也不要对号入座,那样,有失官场高处的气度。

如今的我,已远离都市的繁华,生活在戈壁深处一个少为人知的地方。我担任这个沙漠县的县官。有远离尘世、偏隅一方的惬意。但终日面对漫无边际的沙海,相伴绵延不尽的风声,也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寂寞和苍凉。

这,也是促成我把高处日记奉献给渎者的另一个动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闻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41456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8
16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