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论著的上篇着力勾勒西方女性主义批判传播研究的理论、主要议题与质化方法,揭示全球媒介组织与权力体制仰赖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的运作,下篇是作者就本土社会传播情境中存在的社会性别不平等的专题研究,反思本土女性主义话语中关于女同性恋议题的盲点。论著资料详实、论证严谨,兼顾国际与中国视野,不失为一部问题意识深刻的批判传播理论力作。

内容推荐

本论著的上篇着力勾勒西方女性主义批判传播研究的理论、主要议题与质化方法,揭示全球媒介组织与权力体制仰赖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的运作,构连创造剩余价值的受众商品与阶级、社会性别、种族、科技的构建关系异常隐蔽地操纵(hidden manipulate)着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论著的下篇是作者就本土社会传播情境中存在的社会性别不平等的专题研究,反思本土女性主义话语中关于女同性恋议题的盲点;另类媒介建构的同性恋公共空间讨论;体育媒介话语生产的男性气质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市场经济的正当性如何交织为东方中国一致的现代化表征;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当下时段,在地域与城乡的区隔中所潜藏的阶级与社会性别问题;以及妇女类时尚杂志如何作用于都市女性生活方式。作者把传播现象与传播结构遮蔽的社会性别不平等问题放置于支配(dominance)与从属(subordination)的社会“结构”问题的分析之中,希望解构媒介再现与传播科技使用的“社会性别平等”的种种霸权结构与迷思假象。论著资料详实、论证严谨,兼顾国际与中国视野,不失为一部问题意识深刻的批判传播理论力作。

目录

导论

一、批判取向的“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

二、“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议题与方法

三、本土“媒介与社会性别”的专题研究

上篇 理论部分

第一章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领域的理论建构

一、女性主义批判思想与传播研究的结合

二、后学思潮与女性主义学术的力量汇聚

三、传播政治经济学与女性主义的联结

第二章 刻板形象、制度批判与受众分析

一、媒介文本再现的两性刻板形象

二、社会性别歧视的制度批判

三、受众分析

四、结论

第三章 抗争的途径:妇女与另类媒介

一、当代妇女另类媒介生产的语境

二、妇女另类媒介的特征

三、妇女另类媒介与新社会运动

第四章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中的质化方法

一、质的研究

二、符号学分析(semiology AnaIysis)

三、传播民族志的运用

下篇 专题研究

边陲城市的女同健康热线研究

中国大陆另类媒介的生产:以《朋友通信》为例

体育明星的媒介话语生产:姚明、男性气质与国家形象

“言而无信”的母职:上海家政钟点女工凤英的手机使用分析

时尚杂志与都市女性生活方式

附录

一、媒介与社会性别话语分析:《女性主义媒介研究》书评

二、批判传播理论的境界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27926
开本 32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06.2
丛书名
印张 9.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