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1世纪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 个章节,主要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知识点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新闻生产社会学、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框架、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志趣、新闻生产场域的权力分析、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认知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 | 新闻专业主义研究(21世纪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系列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21世纪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 个章节,主要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知识点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新闻生产社会学、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框架、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志趣、新闻生产场域的权力分析、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认知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新闻生产社会学/4 第一节 老兄,你有范式吗?/4 第二节 新闻生产社会学/7 第三节 研究方法/20 第二章 基本规则: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框架/25 第一节 什么样的新闻专业主义?/25 第二节 客观性理念/29 第三节 自由与责任/45 第四节 为公共服务/74 第五节 自律与他律/100 第三章 知识考古: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志趣/122 第一节 传统知识精英型/123 第二节 士商结合型/141 第三节 政治宣传工作型/149 第四节 新闻专业主义型/157 第四章 场域、权力与新闻生产的日常实践/176 第一节 社会研究的日常分析转向/176 第二节 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183 第三节 福柯的微型权力理论/188 第四节 德塞图的“诗意的抵抗”/194 第五节 新闻生产场的权力结构/211 第五章 规训与抵抗:新闻生产场域的权力分析/221 第一节 新闻场与政治场/221 第二节 新闻场与经济场/241 第三节 新闻场与知识分子/256 第四节 新闻场与社团组织/271 第五节 新闻场域内的争斗/284 第六章 数据分析: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认知/306 第一节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伦理意识/306 第二节 新闻从业者的客观性认知/317 第三节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权威理念/341 第四节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满意度/356 第五节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忠诚度/370 第六节 新闻教育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381 第七章 总结:新闻专业主义的困惑与坚守/390 第一节 两种不同的声音/391 第二节 成长中的新闻专业主义/399 第三节 新闻专业主义的困惑与坚守/404 第四节 留给读者们的讨论/424 参考文献/429 后记/43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闻专业主义研究(21世纪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系列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1033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11 |
出版时间 | 2009-05-01 |
首版时间 | 2009-05-01 |
印刷时间 | 200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14 |
丛书名 | |
印张 | 2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