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道家二十讲/伟大传统
内容
编辑推荐

通过自然,人们既能至道,也能顿悟。智慧的终极,是最终放弃智慧去经历那个绝对,敞开自己的心胸。有智者味道的智慧并不是上等的智慧。真有智慧的人仿佛他并没有智慧……本书多层面、多角度地向我们展示了道家思想的“综罗百代,广博精微”,阐释了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精髓,梳理了道家思想之流变承传。

内容推荐

《道家二十讲》多层面、多角度地向我们展示了道家思想的“综罗百代,广博精微”,阐释了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精髓,梳理了道家思想之流变承传。钱穆、张荫麟、潘雨廷、胡孚琛、张广保、林语堂、徐复观、冯友兰、方东美、牟宗三、唐君毅……引领读者探寻道家文化之旅。

目录

一 从“知不可而为”到“无为无不为”

二 庄子的人世方法

三 道家与道教

四 道家的自觉

五 道家是个幽默派

六 历史上的庄子

七 新道家与玄学

八 “真而又真之真实”

九 道家及其对自然的探索

十 道与艺术精神

十一 道家学说的全盛期

十二 道家玄理之性格

十三 老子言道之六义

十四 说“仙”与“道”

十五 道家的社会关怀

十六 自然——禅宗的道家之源

十七 为道学正名

十八 老子的智慧

十九 道家的生死观

——《庄子》、《列子》和《答约伯》之比较

二十 “人无道则不立”

——近现代道家和道教的发展

试读章节

今天的讲题是两句很旧的话:一句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一句是“为而不有”。现在按照八股的做法,把他分作两股讲。

诸君读我近二十年来的文章,便知道我的人生观是拿两样事情做基础:一、“责任心”,二、“兴味”。人生观是个人的,各人有各人的人生观。各人的人生观不必都是对的,不必于人人都合宜。但我想,一个人自己修养自己,总须拈出个见解,靠它来安身立命。我半生来拿“责任心”和“兴味”这两样事情做我生活资粮,我觉得于我很是合宜。

我是感情最丰富的人,我对于我的感情都不肯压抑,听其尽量发展。发展的结果常常得到意外的调和。“责任心”和“兴味”都是偏于感情方面的多,偏于理智方面的很少。

“责任心”强迫把大担子放在肩上是很苦的,“兴味”是很有趣的。二者在表面上恰恰相反,但我常把它们调和起来。所以我的生活虽说一方面是很忙乱的,很复杂的;另一方面仍是很恬静的,很愉快的。我觉得世上有趣的事多极了;烦闷,痛苦,懊恼,我全没有;人生是可赞美的,可讴歌的,有趣的。我的见解便是孔子说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和老子的“为而不有”。

“知不可而为”主义、“为而不有”主义和近世欧美通行的功利主义根本反对。功利主义对于每做一件事之先必要问“为什么”。胡适《哲学史大纲》上讲墨子的哲学就是要问为什么。“为而不有”主义便爽快地答道:“不为什么。”功利主义对于每做一件事之后必要问“有什么效果”,“知不可而为”主义便答道:“不管他有没有效果。”

今天讲的并不是诋毁功利主义。其实凡是一种主义皆有它的特点,不能以此非彼。从一方面看来,“知不可而为”主义,容易奖励无意识之冲动;“为而不有”主义,容易把精力消费于不经济的地方。这两种主义或者是中国物质文明进步之障碍也未可知,但在人类精神生活上却有绝大的价值,我们应该发明它享用它。

“知不可而为”主义是我们做一件事明白知道它不能得着预料的效果,甚至于一无效果,但认为应该做的便热心做去。换一句话说,就是做事时候把成功与失败的念头都撇开一边,一味埋头埋脑地去做。

这个主义如何能成立呢?依我想,成功与失败本来不过是相对的名词。一般人所说的成功不见得便是成功,一般人所说的失败不见得便是失败。天下事有许多从此一方面看说是成功,从别一方面看也可说是失败;从目前看可说是成功,从将来看也可说是失败。比方乡下人没见过电话,你让他去打电话,他一定以为对墙讲话,是没效果的:其实其他方面已经得到电话,生出效果了。再如乡下人看见电报局的人在那里乒乒乓乓地打电报,一定以为很奇怪,没效果的;其实我们从他的手里已经把华盛顿会议的消息得到了。照这样看来,成败既无定形,这“可”与“不可”不同的根本先自不能存在了。孔子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他这句话似乎很滑头,其实他是看出天下事无绝对的“可”与“不可”,即无绝对的成功与失败。别人心目中有“不可”这两个字,孔子却完全没有。“知不可而为”本来是晨门批评孔子的话,映在晨门眼帘上的孔子是“知不可而为”,实际上的孔子是“无可无不可而为”罢了。这是我的第一层的解释。

进一步讲,可以说宇宙间的事绝对没有成功,只有失败。成功这个名词,是表示圆满的观念;失败这个名词,是表示缺陷的观念。圆满就是宇宙进化的终点,到了进化终点,进化便休止,进化休止不消说是连生活都休止了。所以平常所说的成功与失败不过是指人类活动休息的一小段落。比方我今天讲演完了,就算是我的成功;你们听完了,就算是你们的成功。

到底宇宙有圆满之期没有,到底进化有终止的一天没有,这仍是人类生活的大悬案,这场官司从来没有解决,因为没有这类的裁判官。据孔子的眼光看来,这是六合以外的事,应该“存而不论”。此种问题和“上帝之有无”是一样不容易解决的。我们不是超人,所以不能解决超人的问题。人不能自举其身,我们又何能拿人生以外的问题来解决人生的问题?人生是宇宙的小段片,孔子不讲超人的人生,只从小段片里讲人生。

人类在这条无穷无尽的进化长途中,正在发脚蹒跚而行。自有历史以来,不过在这条路上走了一点,比到宇宙圆满时候,还不知差几万万年哩!现在我们走的只是像体操教员刚叫了一声“开步走”,就想要得到多少万万年后的成功,岂非梦想?所以谈成功的人不是骗别人,简直是骗自己!

P1-3

序言

关于儒、释、道的三本书,《道家二十讲》最难选。中国近代,传统儒学受到批判,而佛学却得到振兴。后新儒家代表中国文化向世界宣告。儒学也备受关注。唯有道教自明清以来,一直衰败得很。道家与道教有何异同?道家与神仙家有何异同?方术又和道家有何关联?今天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搞不清楚的。

道乃宇宙万物所共有,法乃人类智慧所发明。道只有一个道,各家则讲各自的法。而术乃依法证道或护法行道之种种手段。法有上中下三等之差别,术更有古今邪正巧拙利害之不同。诚如张广保先生所言,“道教的所谓‘衰落’,其实仅仅限于它的形迹,即它的教相,衰落的只是它的‘教’这一部分。”“教”有兴衰存亡,“道”则恒常不灭。

倒是西方对中国人的道家思想有足够重视,英国人李约瑟阐述道家的世界意义,日本人汤川秀树论证道家的现代性,美国人卡普拉推崇道家思想中的生态智慧。李约瑟甚至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一棵烂掉了根的大树。”董光璧先生更是将这几位西方科学家都归人新道家。

道家思想“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纪晓岚语),故本书所选文章也面目多样:欲了解道家思想之流变,可读钱穆、张荫麟、潘雨廷、胡孚琛、张广保;欲掌握道家的艺术精神,可读林语堂、徐复观;欲辨析道家义理,可读冯友兰、方东美、牟宗三和唐君毅;当然,更多的还是从“人生观”入手。“无为而无不为”,道家扫荡现实人生,不为什么,而什么都做了。

另书中行述与现代汉语规范相抵牾之文字,完全尊重原有版本。

特此说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道家二十讲/伟大传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启超//胡朴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44088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7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3.15-53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0: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