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别为小事误了孩子未来(成长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三岁看老,起小看大”,强调的就是要从小培育孩子的善心与善行。从小不注意培育孩子的孝顺之心,及至长大成人,再纠正就很难了。

做大事必重细节,要成功必须注重积累,教育孩子一定要从小事抓起。本书即从孩子的心理、性格、学习、习惯、能力、道德、处世、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来捕捉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细微倾向,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引导,为现代父母提供塑造孩子好习惯、成就孩子好品质的快捷方式。此书正是一本真正供给父母使用的教养好书。

内容推荐

作为父母,也许你不能给孩子富裕的物质生活,不能给孩子英俊或美丽的外貌。但是你能给孩子一个成功的未来。如果你能够从小事做起,在孩子的心理、性格、学习、习惯、能力、道德、处世、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来捕捉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细微倾向,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引导。那你就给了孩子一个成功的未来。

目录

一、“强人”必须先“强心":补充孩子的心理营养/1

 小心“骗你没商量”/2

 帮助孩子告别“多动症”/7

 不要让孩子嫉妒心过强/10

 别让自卑感牵住孩子的鼻子/15

 不可对孩子的自私放任自流/19

 让孩子走出虚荣心的怪圈/23

 消除孩子的猜疑心理/27

二、不要相信“树大自然直”:克服孩子的性格弱点/31

 让你的孩子从小自信/32

 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36

 鼓励孩子用勇敢代替胆怯/40

 让孩子不再害羞/45

 面对任性,不可心软/49

 培养孩子的耐心/54

 培养孩子要有主见/58

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排除孩子的学习障碍/63

 提升孩子的自学能力/64

 不要让孩子养成作弊的行为/67

 让孩子由“厌学”变成“喜学”/71

 怎样对待孩子逃学/73

 孩子不爱做作业/77

 预防和纠正孩子偏科/80

 用心“两”苦的“陪读”/83

四、改掉缺点,从小事做起: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87

 给沉溺于网络的孩子搭建“防火墙”/88

 当孩子过分迷恋电视时/92

 不要一味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96

 如果孩子爱发脾气/100

 拖延的习惯要不得/104

 让孩子从“骄傲”中走出来/107

 让孩子免受赌博的腐蚀/111

五、处理小问题,体现大智慧:重视孩子的能力训练/115

 重视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116

 集中孩子的注意力/120

 开启孩子的劳动意识/124

 让孩子做事情不再是“3分钟热度”/128

 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132

 启发孩子提问题/136

 让孩子不再马虎/139

六、勿以恶小而为之:关心孩子的道德品质/143

 给孩子灌输节俭观念/144

 终结孩子的脏话/148

 不能忽视孩子的偷窃行为/152

 培养孩子讲信用的品德/156

 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160

 引导孩子主动承认错误/163

 不要让孩子缺乏“孝敬观”/167

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教会孩子的处世之道/172

 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173

 孩子也要具备合作精神/176

 让孩子学会乐于助人/180

 教育孩子懂得谦让/184

 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187

 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191

 孩子需要有责任感/195

八、细节决定健康:纠正孩子的饮食误区/200

 营养均衡不挑食/201

 水果不能代替蔬菜/204

 喝饮料不能代替饮水/206

 孩子不宜吃的8类食物/209

 莫让孩子“狼吞虎咽”/213

 饮食有节,定时适量/217

 吃好早餐尤为重要/219

 “补偿式”晚餐不可取/222

九、祸患常积于忽微:预防孩子的运动伤害/226

 不宜让孩子过早玩的几种运动/227

 孩子不适合长期穿运动鞋/230

 为爱运动的孩子补充营养有学问/232

 锻炼的时间不宜在清晨/234

 感冒锻炼如“抱薪救火”/237

 刚睡醒不宜参加剧烈运动/239

 运动前热身,运动后舒展/240

 运动后不宜马上洗冷水澡/242

试读章节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撒谎的时候。美国的一份调查结果表明:全美有2/3的孩子在3岁前就学会不说实话,而到7岁,98%的孩子说过谎。在我国,在一次对近6000个拥有3-9岁孩子的家庭调查中,专家们问了父母这样一个问题:“您是否曾发现孩子对您说谎?”结果表明,从3-9岁,年龄越大,父母反映孩子曾经向他们说谎的比例也越大。有一半的孩子从3岁开始撒谎,到9岁,说过谎的孩子竟上升到70%。这说明说谎在孩子中间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低龄化。这不能不为父母们敲响了警钟。

磊磊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聪明伶俐,惹人喜爱,但他却有个“爱撒谎”的毛病,当他想要一只漂亮的笔记本时,他就对爸妈谎称是学校老师要求大家买的;当他去取冰箱里的东西吃,不小心打碎玻璃杯时,他对爸妈谎称是家里的那只小狗干的,等等,诸如此类的事还有许多。磊磊的爸妈惊呼:“我们的孩子都成‘谎话大王了’,这可怎么办啊?”

像磊磊这样的说谎现象目前是孩子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生活中,孩子们为了避免父母对自己的打骂、老师对自己的批评,都会想出各种理由推卸自己的责任,或掩盖自己的错误,因此而撒谎。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说谎是心理畸变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撒谎是一种不良行为,一个从小不会撒谎的孩子,长大了很少会撒慌;而一个从小喜欢撒谎的孩子,长大了很难让他不撒谎。当孩子经常把撒谎作为一种逃避责任的方法时,那么,一旦他感到责任和压力,或者想去获得什么时,他就自然而然地去撒谎。同时,会为自己找许多理由来说服自己和别人。这是一种很深层的心理活动,一旦这种毛病养成,就非常难以更改。所以,对孩子撒谎问题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孩子的谎言,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幻想式谎言

有的孩子想象力非常丰富,特别是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神话编造才能”,他们往往无法分清想象与现实,经常会将自己的想象内容“编”进对现实的描述中。比如他希望自己的父亲是将军,他就对人家说:“我爸爸是将军。”严格来说,这种幻想式谎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谎言,父母无须过分担心。

2.防卫性谎言

这种谎言在大多数时候是“被逼”出来的。比如父母、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孩子迫于家长和老师的压力,订出一些他明知无法实现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或者父母习惯用严厉的惩罚来管教孩子,孩子为了逃避惩罚,就用说谎来挡驾。这种谎言在孩子身上最为常见。

3.补偿性谎言

当孩子没有达到父母或老师规定的期望,比如期终考试进前3名,但又想得到父母的赞美时;或者当孩子并不拥有某些东西,但又想在同伴中保持受崇拜的地位时,孩子往往用谎言来“补”上自己不足的地方,从而达到自己受表扬的目的。

4.逃避性谎言

当父母或老师分给孩子某些不喜欢的任务时,孩子会用谎言来帮助自己逃避责任和任务。比如,当父母要求孩子帮忙做家务时,贪玩的孩子会欺骗父母说自己正在做作业,没有时间。

孩子说谎是父母非常头痛的事,有许多父母都曾经为孩子撒谎而苦恼过。当孩子撒谎时,有的父母不由分说,一顿饱拳,或者一顿大骂,以为这样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然而许多事实证明:父母不去仔细调查、分析孩子撒谎的原因,而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和毒打孩子,往往会事与愿违。面对孩子说谎,打骂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你的打骂还会加深孩子对惩罚的恐惧,也许他的下一次说谎会更加巧妙、更加天衣无缝,让你无法识破。孩子撒谎的原因很多,有时候倒不是出于本意,而是做错了事怕遭到父母的打骂。这种情况大多数是父母平日教育方法不当所致,孩子有过认错后挨打挨骂的切身体会,于是就想方设法编造一套谎话搪塞过去。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首先对于孩子撒谎作一些具体的分析,弄清他们撒谎的原因,然后再采取合理的方式教育他们。

要纠正孩子撒谎的习惯,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启发孩子说实话的心理,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从下面几方面做起:

1.倾听

当孩子说谎之后,父母在责备孩子前,不妨先听听他们的理由,免得冤枉了他们,因为在许多时候,孩子们撒谎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孩子说谎有时是出自美好的愿望,有时是一种心理补偿,有时是某些不良情绪在作怪,有时却是为了逃避和耍赖。在了解了谎言背后的真实心理之后,父母首先要将心比心,理解孩子说谎的“苦衷”,明白孩子通过说谎想要达到的目的,然后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孩子不再以谎言为手段去满足他的心理需求,而要通过正确的途径达到他想要达到的目的。

丽丽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8岁时,因为一次撒谎,被父亲重打一顿。但父亲的责打并没有使她改正错误,反而使她变本加厉,不仅时常撒谎,而且每次都是面不红心不跳。第一次撒谎的经过很简单:一天晚上,丽丽告诉妈妈明天要去少年宫学书法,但妈妈偶然得知那天少年宫根本就不开门。晚上,在父母的再三追问下,丽丽才告知实情,原来她和班上的几位同学相约到动物园去玩了。于是父亲勃然大怒……

因为丽丽说谎的毛病太严重,父母便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当医生问起丽丽的第一次撒谎经过之后,问丽丽当时为什么撒谎。她说:“我上午就答应了同学要去的。”医生又追问:“为什么要撒谎呢?”原来丽丽的父母要求比较严格,丽丽意识到如果直说,很可能被父母拒绝,这样她会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和信誉。其实丽丽的谎言背后还有一份诚信。

P2-5

序言

做大事必重细节,要成功必须注重积累,教育孩子一定要从小事抓起。惠普公司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曾说过一句话:“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的确,不注重小事,是终究难成大事的。作为父母,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成功的未来,而对于孩子来说,在小时候经历的一切都会对他们以后的成功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使是生活中一些平平常常的小事,也可能会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发展前途。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小小的火星就有可能毁掉整个森林草原。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孩子都可能会有一些小问题,如不良的习惯、脾气等,如果父母不注意、不在乎而忽略了及时给他们纠正,那么长此下去,对孩子将是一个巨大的危害。万物都是从小长大的,一件小事有可能惹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大结果。一粒谷种很小吧!但当把它种在地里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它能收获无数粒谷;一个小小的杏核把它埋在土里,经过时间的变迁,它会长成一棵高大的杏树。树是一天天从小长大的,毛病也是一点点积累大的。如果父母掉以轻心认为一件小事没有关系,日后它可能会给你带来终身的悔恨!

可能有人会说,树大自然直,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懂事,就会孝顺的,这当然也有一定的道理和实例。但是,更普遍的规律则是,人的行为品格往往从小养成,积久成习。“三岁看老,起小看大”,强调的就是要从小培育孩子的善心与善行。从小不注意培育孩子的孝顺之心,及至长大成人,再纠正就很难了。现实中有些薄待长辈甚至虐待老人者,多是从小积弊成习的结果。有些孩子特别任性,想要什么东西父母就必须得买,不买就哭,每当看到这样的情形,父母总是不忍心让孩子再哭,于是宽慰自己,买就买吧,反正不是什么大事,今天他让你买你依从了他,他以后还会用同样的方式让你再买别的东西。父母的纵容会让孩子养成一种不会克制,不会约束自己,想做就做为所欲为的性格,他们不会顾及时间环境、条件是不是允许自己这么做,只是一味的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所以,每位父母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隐藏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背后的巨大损害与祸患,千万别轻视这些小事。而是从平时的生活中注重细节积累,从生活小事打造孩子的未来,引导他们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比如,在和孩子逛街时,教育孩子帮助弱者,培养其爱心;到公园玩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让孩子们喜欢自然,珍惜生活。孩子一旦热爱生活,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美好的事物,那么,成功的未来也将如约而至。

作为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些平平常常的小事,也正是这些小事显露出了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所犯的严重错误。本书即从孩子的心理、性格、学习、习惯、能力、道德、处世、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来捕捉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细微倾向,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引导,为现代父母提供塑造孩子好习惯、成就孩子好品质的快捷方式。此书正是一本真正供给父母使用的教养好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别为小事误了孩子未来(成长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雪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26739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2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