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为四川沱牌集团制酒作坊2007年度的考古发掘报告,主要内容为我国古代传统酿酒工业的遗迹和遗物,包括房屋基址、晾堂、酒窖池、接酒池、水井、灰坑等遗迹现象和青花瓷、釉陶、石器、铜器、钱币等遗物,较为丰富。本书为我国制酒作坊遗迹的第一部考古发掘报告,具有一定的意义。
图书 | 射洪泰安作坊遗址(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稿为四川沱牌集团制酒作坊2007年度的考古发掘报告,主要内容为我国古代传统酿酒工业的遗迹和遗物,包括房屋基址、晾堂、酒窖池、接酒池、水井、灰坑等遗迹现象和青花瓷、釉陶、石器、铜器、钱币等遗物,较为丰富。本书为我国制酒作坊遗迹的第一部考古发掘报告,具有一定的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一、地理环境 二、历史沿革 第二节 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与整理及报告编写 一、遗址的考古调查 二、遗址的发掘经过 三、整理与报告编写 第二章 地层与文化堆积 第一节 地层 第二节 文化堆积 第三章 遗迹分类 一、房屋建筑基址 二、灰坑 三、晾堂 四、酿酒窖池 五、接酒池 六、水井 第四章 出土遗物 第一节 地方窑烧造的土青花瓷器 一、碗 二、盘 三、器盖 四、碟 第二节 景德镇窑系青花瓷器 一、碗 二、酒杯 三、盘 四、罐 五、壶 六、勺 七、带底款瓷片 第三节 地方窑釉陶器 一、缸 二、壶 三、罐 四、灯盏 五、钵 六、坛 七、管状流 八、擂钵 九、盆 一〇、大烟烟锅 一一、碟 一二、品酒杯 一三、器盖 一四、纹饰釉陶 第四节 陶器 一、盆 二、壶 三、罐 四、火炉 五、器盖 六、杯 七、建筑构件 八、灯盏 九、大烟烟锅 一〇、钵 一一、器耳 第五节 石器 第六节 铜器和钱币 一、铜器 二、钱币 第七节 铁器 第五章 堆积单位分述 第一节 文化层堆积单位出土遗物 一、文化层堆积单位第②层出土遗物 二、文化层堆积单位第③层出土遗物 三、文化层堆积单位第④层出土遗物 四、文化层堆积单位第⑤层出土遗物 五、文化层堆积单位第⑥层出土遗物 第二节 房基 一、房基类型 二、建造程序与方法 三、排水沟 第三节 酿酒窖池 一、酿酒窖池07TTJK1 二、酿酒窖池07TTJK2 三、酿酒窖池07TTJK3 四、酿酒窖池07TTJK5 五、酿酒窖池07TTJK6 六、酿酒窖池07TTJK7 第四节 接酒池 第五节 晾堂 一、晾堂07TTL1 二、晾堂07TTL2 三、晾堂07TTL3 第六节 水井 第七节 灰坑 一、灰坑07TTH1 二、灰坑07TTH2 三、灰坑07TTH3 第六章 遗存分期与年代 第七章 结语 附表 附录 杜诗“射洪春酒”小考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射洪泰安作坊遗址(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遂宁市宋瓷博物馆//射洪县文物管理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02631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4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8.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90 |
宽 | 223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