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完全图解荣格心理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将带领你结识20世纪伟大的治疗师荣格。从被弗洛伊德看做精神分析的“王储”到另创分析心理学派,从探寻自己的梦境到探察人类的无意识构成,从游历文明古国到将多种思想融入心理治疗,从对发妻埃玛的深情到与身边的红颜的厚谊,本书呈现了分析心理学之父——荣格光影交织的一生,以及分析心理学的思想菁华。此外,本书采取了图解的编辑手法和“左文右图”的版式,将荣格晦涩、神秘的理论以富有亲和力的形式呈现给读者。相信这种方式可以给你带来快乐、高效的阅读的体验。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4个章节,分别介绍了荣格的经历与生平、荣格心理学的核心理论、荣格心理学的治疗方法和荣格心理学对当代的影响。此外,本书采取了图解的编辑手法和“左文右图”的版式,将荣格晦涩、神秘的理论以富有亲和力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目录

编者序:走近荣格

本书阅读导航

第1章 荣格的经历和生平

1.荣格的家族背景:光影交织的特殊环境

2.荣格的父亲和母亲:父亲和母亲对荣格成长的影响

3.荣格的幼年时期:充满梦魇体验的童年

4.与另一个自己的对话(1):双重人格对荣格的影响

5.与另一个自己的对话(2):荣格让两个自己合为一体

6.与不可思议的事物对话:荣格对灵异现象的研究

7.对精神病的研究:荣格与精神病患者的对话

8.“你是我房屋的基石”:荣格与埃玛的婚姻

9.荣格与弗洛伊德(1):荣格初识弗洛伊德

10.荣格与弗洛伊德(2):两人之间的假性父子关系

11.荣格与弗洛伊德(3):两个人旅行中展开的对话

12.荣格与弗洛伊德(4):荣格与弗洛伊德的诀别

13.与自己的对话(1):荣格对自我进行分析

14.与自己的对话(2):荣格将自己作为研究对象

15.与自己的对话(3):荣格对自己的幻觉进行分析

16.与自己的对话(4):荣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

17.与自己的对话(5):荣格确立“原型”的概念

18.圆形画与自我治疗:荣格利用画圆进行自我治疗

19.与异域文化的对话:荣格对东方哲学和炼金术的研究

20.石塔里的生活:荣格在石塔中的思考和发现

21.对话与误解:荣格孤独之苦的结束

第2章 为了对话的荣格心理学

1.荣格心理学:开启深层心理学

2.人类需要“对话”:通过“对话”来了解复杂的内心

3.“自卑感”理论:复杂的情绪会让人产生自卑感

4.对父自卑感:想超越父亲和被父亲认可的心理

5.对母自卑感:想要被母爱包容又怕被束缚的心理

6.救世主式自卑感:想做救世主拯救别人的心理

7.该隐式自卑感:混杂着忌妒的想要独占的心理

8.自卑感的应对:积极地应对自卑情绪

9.投射:将自己的“阴影”投射在对方身上

10.人格面具:自己在人前伪装的样子

11.梦里的人格面具:通过梦境发现适合自己的角色

12.内向和外向:人们的两种心理倾向类型

13.心理的四大功能:思考、感情、感觉和直觉

14.心态与心理功能的八种组合:测试自己的人格属于哪种类型

15.自我实现:发挥心理功能的作用

16.原型论:隐藏于深层的意象模式

17.自性:心灵中心的统治者

18.处理和原型的关系:原型的改变和自我实现

19.阿尼玛的变化:了解男性心理的成长历程

20.阿尼姆斯的意义:了解女性心理的成长程度

21.与偶然性的对话(1):绝非偶然的“机缘”

22.与偶然性的对话(2):意义深远的共时性

23.与普遍性的对话:集体无意识是人类深层意识的共通点

第3章 与病人的对话

1.弗洛伊德与荣格的不同点(1):治疗时的基本姿势不同

2.荣格与弗洛伊德的不同点(2):作为治疗对象的患者不同

3.对话的基本态度:对治疗姿势产生巨大影响的病例

4.荣格的治疗思想(1):治疗法因患者而异

5.荣格的治疗思想(2):只有分析并不充分

6.治疗的目的(1):如何理解集体无意识

7.治疗的目的(2):发现隐藏着的可能性

8.释梦(1):与弗洛伊德大为不同的疗法

9.释梦(2):具体的梦怎样解释

10.释梦(3):释梦疗法的实例

11.释梦(4):运用积极想象法

12.箱庭疗法(1):利用沙盘表达自己的内心

13.箱庭疗法(2):从对沙盘感兴趣开始

14.箱庭疗法(3):渐渐做出规整的沙盘

15.箱庭疗法(4):通过表达感情而治愈疾病

16.对话疗法(1):仅仅通过对话展开治疗

17.对话疗法(2):通过对话寻找内心平衡点

18.无意识的治愈能力:用温和的目光平静心情

19.荣格对炼金术的研究:炼金术可以展现人的内心世界

20.炼金术与心理疗法:物质与心理变化的三个阶段

21.结合的神秘:对立事物的结合是什么

22.荣格的神话理论:荣格的心理疗法与宗教

23.利用宗教来进行治疗:宗教性对解答人生的意义很重要

24.心理疗法与个人神话:失去神话导致了心理问题

25.发现个人神话:对东方思想和古代神话的探寻

第4章 荣格对后世的影响

1.对精神分裂症研究的贡献:荣格的研究业绩

2.精神病患者的妄想的意义:不断说“我是洛勒莱”的患者的案例

3.研究测谎仪和UFO:荣格对其他领域的贡献

4.与同时代名人的对话:荣格与其他领域学者的交流

5.依靠“超越人力的巨大力量”:对依赖症患者的贡献

6.荣格派的三个流派(1):古典派—与内心的象征对话

7.荣格派的三个流派(2):原型派—一心一意地与意象对话

8.荣格派的三个流派(3):发达派—人类精神的成熟与对人关系

9.对其他心理疗法的影响:对精神分析和儿童心理疗法的影响

10.超越个人的心理学:荣格为超越个人心理学的奠基

11.接近东方:荣格对于东方思想和文化的体验

12.荣格心理学在现代(1):荣格对现代人多样化思想的影响

13.荣格心理学与现代(2):恢复整体性与探求平衡的生存方式

附录:荣格的八种性格类型说

试读章节

阿尼玛的发展阶段

前面说过,根据原型的作用方式在人类内心的变化,我们的生存方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下面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来说明一下。

荣格认为,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可以表现一个人内心的状态,比如,一个男性的阿尼玛原型从幼稚变为成熟,就表示这个男性心理的成熟。

具体地说,最初阶段的阿尼玛形象,是从母亲形象上发展而来的肉体阿尼玛。受这个阶段的阿尼玛的刺激,我们会有想要被肉体的阿尼玛拥抱,以及与她合为一体的欲望,不过这只是单纯的肉体欲望。

下面一个阶段是浪漫的阿尼玛,这个阶段的阿尼玛形象就像古典恋爱小说、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清纯的、完全不性感的女性形象。这一阶段的男性一心追求浪漫的恋爱,应该就是受这个阶段的阿尼玛的影响。

第三阶段是精神上(spiritual)的阿尼玛。这一阶段的阿尼玛形象有着“帮助、赈济或想要保护世界和地球”的精神。男性容易喜欢上圣母玛利亚、德兰修女(Mother Teresa),以及能够拯救地球的女神形象,就是受这一阶段的阿尼玛的影响。

第四阶段的阿尼玛是智慧的阿尼玛,是睿智的形象。到了这一阶段,虽然说是阿尼玛,但作为女性的特征已经不是很明显,应该说更接近于中性。据说大多数的佛像比如观音像,就是这个阶段的阿尼玛的象征。

阿尼姆斯的发展阶段

埃玛认为,跟男性心中的阿尼玛一样,女性心中的异性形象阿尼姆斯也能表不女性的精神状态。阿尼姆斯的发展可以分为力量、行为、语言,意义四个阶段。

女性内心萌生的理想男性形象的第一阶段,是像运动员或故事中的英雄一样,有着强壮的身体和敏捷特性的男性。而现实中,女性就会被这样的男性所吸引。下一个成长阶段中,男性形象变化为有行动力,也就是有实践能力的形象,这一阶段的女性也就容易被这样的男性所吸引。第三阶段,女性会被那些能够明确地描述事物,或者有魅力的语言所吸引,也会被能够运用这些语言的男性所吸引。而第四阶段,意义的力量,即通过现在的状况、行为来传达某种意义的精神指导者的男性形象凸显出来。女性能够感受哪个阶段的领导能力的魅力,取决于那时女性心中的阿尼姆斯形象。

P92-94

序言

我们对某些特定的音乐和绘画等艺术,或者人物、思想、学问等产生兴趣的时候,一定有一些个人的理由在里面。虽然我们当时并非有意识要对这些事物产生兴趣,可是在熟悉我们的第三者看来可能非常理解,或者一段时间之后当本人回顾这些的时候可能会恍然大悟。

就像我对荣格心理学会产生兴趣也有我个人的理由在里面一样,一方面,我以前曾经喜欢过文学,以及后来才发现自己曾是一个喜欢山水大自然的“环保少年”,这两点应该都与此相关。例如,荣格心理学带有很大的文学成分,比如,他会理论地解释为什么远古时代的文学还会使现代世界的人们有所感触;还有,荣格本身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出生长大,之后也选择了可以亲近自然的地方来度过自己的一生。除此之外,荣格还把佛教中经常使用的曼陀罗作为自己心理学的重要成分,这些理论都把东西方的东西融合在了一起。同时,荣格心理学和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于我来说,荣格心理学的魅力在于,和宗教比起来可以进行自由的批判,而且在临床实践这一严峻的现实和责任中,一直谦虚地总结错误的教训。另外,对人类的那种坦白、肯定的视点也深深吸引了我。就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来说,单靠荣格心理学根本无法解决,但是,我们可以从荣格心理学那里学习到很多的技巧和思维方式,如同贯穿全书的“对话”方法和后半部分重点强调的“平衡”理论,都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意义。(分析心理师认为,病人身上都有一个治愈者的原型,唤醒治愈者就是心理分析关键的环节。唤醒,即与心灵的对话,是自己与内心的深层次的沟通。)本书之所以将重点放在“对话”的方法上,是由于这是一个离现实较近的出发点,人们更容易接受它。

同时,荣格心理学的魅力还在于非常注重自我相关的意识和宽容包涵的心胸。国际分析心理学心理分析家申荷永曾经询问琼·基尔希:“一个好的心理分析家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她的回答是“爱,爱能治愈”。分析心理学拉近了“变态”与“常态”的距离,倡导我们用更多的爱心去包容和理解,在这个层面上,分析心理学更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当我们从关注外界转向关注自身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人类的内心世界同样是一个无尽的天体。分析心理学则照亮了我们靠近心灵的捷径。荣格曾说,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彻底的黑暗中点一盏灯。而荣格就是为心灵引路的明灯。

本书分为4个章节,分别介绍了荣格的经历与生平、荣格心理学的核心理论、荣格心理学的治疗方法和荣格心理学对当代的影响。此外,本书采取了图解的编辑手法和“左文右图”的版式,将荣格晦涩、神秘的理论以富有亲和力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如果这本书能成为一本非单纯的说明书或材料,我就觉得非常高兴了;如果读者通过读这本书能体会到“对话”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我就觉得荣幸之至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完全图解荣格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霍欣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241632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4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06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海南
239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