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仙一把抓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切神怪,无非是变了形的现实。

神仙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体现了民间大众对天地万物的想象力,而且源远流长,一直在民间保持着自己的生命力,作为中国传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神仙崇拜视为反映华夏民族精神图腾的传统文化,应该算得上是贴切的概括。通过阅读本书,从这些人造的神仙故事里,读者可以大致了解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精神轨迹。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比较具有民间影响力的三十多个神仙人物,从有趣和好玩入手,用富含人文色彩的笔触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描摹,内中穿插掌故、逸闻、趣事,并佐以流行元素,寓时尚于典故,发意外之看点,颇具故事性和可读性,其中不乏精辟论断,读来诙谐有趣。

目录

太上老君

风伯雨师

月老

关公

八仙

太岁

姜太公

寿星

麻姑

阎罗王

牛头马面

孟婆

火神

门神

灶神

财神

三尸神

床神

紫姑

鲁班

蚕神

娼妓神

仓颉

瘟神

痘神

后记

试读章节

该说相貌本来和性情乃至道德没有甚必然的因果关系,而且古代的闲人们,又往往将后人看来如同禽兽起码是怪异的丑陋迹象,当作大人物不同于普通老百姓的天赋异禀。这固然比只看脸蛋的外貌协会来得深刻,譬如缭从容貌人手得出秦王阴鸷人格的判断,果然目光犀利,了无失误;但将大人物都归纳为相当不禁观赏乃至梦见也怕的嘴脸,其创作居心,也是颇令人怀疑的。西塞罗说,脸是灵魂的肖像。这自然只方便缭那样研判凡人,祖师爷既然被推举为太上老君,追求的该当是愚拙不足如无的境界,不料却因此给门徒们的狂放想象,留下了合理的觅缝空间,以致有上述这些全不靠谱的经典描摹。

让人心颤的是,对祖师爷富有想象力的描摹,并没有仅仅局限在上述经典框架之中。譬如身长的九尺,有版本就在此基础上继续加码两丈。眉毛也被幻化为形如北斗,颜色泛绿,中间还穿插紫毛。耳朵除了长大,还洞开三个穴道,并且完全丧失了轮廓。此外还有平添的其他元素:瞳人呈方块结构,里面有绿色筋络贯穿,并放出紫光。这倒和眉毛构成风格上的对称与和谐。不大和谐的是嘴巴里的牙齿竟然是四十八枚。

身高的增加,无疑适合从海拔层面塑造伟人的形象,尽管祖师爷在景仰者心中更应该是思想领域的巨人。方瞳绿筋乃至绿毛紫光,颇有些蛮夷番种的迹象,不妨印证远来和尚会念经的人生智慧,也为下面就要提到的出关后去向的想象,埋下伏笔。至于耳朵,原本是祖师爷生理数据中唯一确凿的着落点,如今被开掘出三个窟窿,当然可以诠释为祖师爷洞悉世间万物的体察,由于管道的繁多而巨细靡详。

如你所知,人牙齿数量的标准值是三十二颗,祖师爷的四十八枚,在人的界面内的确超越了常规,甚至比猪的四十四都多出几颗。这样庞大的数量,大约只好是鲨鱼一样的多纵队排列了。虽说牙齿易于在地层上保存为化石,但祖师爷的坟冢里,除了思想,其他的物质财富,大约匮乏,所以尚未闻他老人家遗骸考古报告之发布,以上猜测,纯属臆断。

按照生物学的分析,作为身体中最坚硬的部分,哺乳类的牙齿分为食虫型、食肉型、食草型和杂食型四种。但其问的不同,则主要体现为牙齿的形状,譬如食虫型的门齿尖锐,食肉型的犬齿发达,种种。科学的解释,牙齿与食物性质密切相关,而食性又与动物的整体结构有关。看来祖师爷的食性决定了他远远凌驾于常规之上并且迥异于凡胎的仙风道骨。可惜他老人家的饮食习惯,除了鲁迅小说里饽饽胡麻盐的虚构,尚无实证。当然,作为神仙中的神仙,被尊为老君的祖师爷之特异,是不方便用区区哺乳类来衡量界定的。不过,脊椎动物牙齿进化的历程中,的确有由数量多而不恒定到数量少而恒定的现象呈现,由此倒足以推论出祖师爷的出生,宜乎接近早期先民的久远时代。

说到祖师爷的出生,鉴于他曾经的养生长寿,的确被上推到极致,号称生于无始,起于无因,为万道之先,元气之祖。这果然来源于他老人家著作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经典论述。祖师爷乃道之根本,不早生于斯,真是天理不容呢。

P8-9

序言

《聊斋》上讲故事,说某桑姓男生做教师,甚有定力,每天除了到邻居家吃两顿包饭,其他时间,再不出门,只是心满意足地在房间里枯坐。有邻家书生见了,开个玩笑说:兄台独居,就不害怕鬼狐吗?桑男生也笑着回答说:大丈夫哪里会害怕鬼狐?雄的来了我有利剑伺候,雌的来了自然开门放她进来喽。

桑男生的回答,其实代表了许多人心目中柔软的痒处。所以许多鬼狐神仙故事里,穷书生遇见的,无一不是姿容绝色性情可人乃至机灵俏皮,仿佛集韦小宝爵爷众多老婆所有妙趣于一身的极品美女。

当然,真的遇见了鬼狐乃至神仙,这种雄来吾有利剑雌者尚当开门纳之的豪情,却是未必有的。譬如那位桑男生,邻家书生促狭,支派个妓女翻墙进来,弹指叩窗,自称女鬼,桑男生听了,大为恐惧,牙关咯咯响个不停,早把利剑纳之什么的丢在九霄云外。

大约正是有鉴于此,圣人于怪力乱神,方才采用不语的高深态度。不语,未必是失语,但只要不说,便不必为利剑还是纳之的兑现与否,承担什么责任。所以圣人选择的是敬鬼神而远之的措施。远,不一定是抗拒,但起码表现了不肯置喙,大约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的态度,虽然一脸严肃,却是经意的回避。可见神仙世界,并非他老人家属意的命题。

不过,圣人毕竟不是谁都肯做的,所以柔软的痒处,终究回避不得。《庄子·逍遥游》里便描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据说这是史上最早的神仙说法。除了不必吃饭乘云骑龙这些非人成分外,更有冰雪肌肤绰约处子这样的人性描写,依稀是“若有人兮山之阿”的山鬼风采。按照当年悲鸿先生的写真描绘,山鬼之类,必是除了薜荔女萝之外,身上再无着物。如此镜像,在尘缘浓厚的俗人眼光里,神异之中不免渗透些许情色,看上去飘渺超尘,实际上夹杂许多烟火气,实在开后世民间神仙文本的先河,许多元素,早已齐备。

在以孔圣人为代表的儒成为帝王统治术的主流,因而大行其道的漫长历史中,尽管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圣贤强调,但在“有天下者祭百神”的官方示范下,如彼这般的神仙故事编派,始终如雨后春笋,茁壮孳生。譬如《汉书·艺文劫里,就已经罗列出神仙家10家,著作则达皇皇205卷之多。

这当然可以理解为儒释道渐渐合流下的国家环境,提供了相应的滋润土壤。甚至,儒家先师的孔子,早年确乎曾经专门就教于号称百家之祖的老子,而老子则正是专拿神仙说事的道教所尊奉的教主。

说起来,道教之于道家,是颇有一些渊源但又毕竟不同的。作为本土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道家将“道”视为世界的最后本原,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吊诡莫测,这也正是该学派的得名。本派创始人老子,喜欢坐在牛背上闲逛,喋喋不休地强调柔弱胜刚强。与他齐名并称的庄子,则喜欢梦为蛱蝶,人生的境界是,宁肯变身泥塘里的乌龟,也不去当被膜拜的偶像,所谓游心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从而达到人生逍遥。

后记

神仙该是个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但拿来做本书的题材,既不和圣人对怪力乱神的态度相关,也没有偶像祛魅消解神圣那样高远的志向,如同“博物”系列的其他题目一样,不过就是个题目而已。谭盾说,题材不过是捷径,让别人更快接受你。这话此处正可借用。

既然如此,所以其中有关品种,并没有照顾所谓的体系,而是一如既往,只拣有趣可说的,起码是我以为有趣可说的,而有些著名的神仙,譬如玉皇大帝,观音菩萨,龙王,则放任流失。究其原因,自然有回避太过熟悉的成分,但最要紧的,还是由于他们没有勾起我足够的兴趣。

鉴于这种兴趣主导下的写作,而并非立意于所谓的学术,许多意在有趣的材料出处,得便提到的自然提到,不得便或者得便却拗口的,也就一笔带过,不再琐琐地款款交待来龙去脉了。自然,对制作整理这些有趣材料的老祖宗老前贤,虽然避免烦琐而不必如博士论文似的逐一指明,对他们的敬意,则是由衷的。

时常有人说我的文字过于小众。也许小众的确有些狭隘。不过,许多现代人似乎都处在一个充满“他者”的世界里,并且充分享受着孤独。在一个奔跑的时代,也许有人对在意味道的文字不屑在意,但总会有对味道存有兴趣的在意者。如果能够引他们为知己,则是我所期待的,一如对女鬼女仙夜半叩门敲窗户的艳遇期待。

写下就是永恒。这是葡萄牙诗人佩索阿的话。文字究竟能够在时间上具有多么长的留暂,实在不方便由写字的人自己来证明。所以佩诗人的话,只好截取上半截:权且写下,至于永恒什么的,似乎不是我这样的小人物应当惦记的。

如今大家都学会了说,我最好的作品是下一部。这显然脱胎于“我最爱的人是下一个”的经典句型。 “下一个”的句式,具有浓厚的自恋情结,需要强劲的自信,所以于我根本不适合。我所能做到的,是不论下一个还是其他的哪一个,都会付出尽可能的最大努力。

时常在不同情景下,看到素未相识和谋面的朋友们,在不同媒体上对我的文字青眼有加,以及青眼之外的评判,于是会感到温暖。这该是写字之人喜欢的场面,我也不能例外。挪来郭德纲的口彩,要说我很欣慰了。

以下依然是不能或缺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秦颖先生,是他在本书尚未成为本书的时候,就明确表示了他的认同和兴趣。可以说,没有他,本书便无从问世。同时还要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刘旭涛先生,他对本书提供了十分具体而细致的帮助。邹蜻华小姐不但在本书写作时期提供了支持,还专门搜集了相关图片,令人十分感念。

《历史新刊》的侯岩小姐,也在本书未成为本书之前,多有称许和推荐,在此表达衷心感谢。

其他的许多帮助,避嫌哕嗦,照旧用捆绑方式列出,同时一揽子予以鸣谢:

黄集伟,王磊,林贤治,季红真,止庵,解玺璋,李颖明,车前子,张小颐,拉家渡,汪惠仁,张晓强,李焱,刘淑丽,李静,元涛,岳卫华,丁杨,张立宪,刘伟,穆涛,赵冰,潘海波,潘海涛,陶澜,戴昕,违宇昕,庄秋水,刘兰,刘丽华,詹那达,萧恩明,贾海燕,雷淑容,覃莉,魏晓霞,赵润琴,赵晖,朱璐,周东江,朱绛,傅金莲,王艳宁,紫嫣,蔡婷,宋晓贤,田松,刘华杰,廖欣,刘彤,李黎东,范力今,马勇,马燕,龙华,李云荫,阎仲文,李红,李梦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仙一把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半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54318
开本 32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33-49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