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揽月有嫦娥/少年科学大讲堂
内容
编辑推荐

亲爱的小读者,科学的美丽就是:充满力量,又在迅速变化;好像离你很远,却又在你身边。为了帮助你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编辑了《少年科学大讲堂》这套书。本书是其中一册,介绍了人类探索月球的曲折经历,更用大量笔墨介绍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揽月的战略目标。书中所引用的资料新而准确,加上精美的插图,可增强青少年朋友们的阅读兴趣。

请你读一下这本小册子吧!在阅读完成以后,你可以试着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科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更强大的动力,更方便的沟通,更接近神话的世界,还是更惨重的灾难,更恐怖的损失?

内容推荐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动人故事。不过,这只是梦中的幻境,毕竞没有人去过遥远的月宫。谁知,如今梦想居然变成了现实。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位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人类的足迹。本书介绍了人类探索月球的曲折经历,更用大量笔墨介绍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揽月的战略目标。内容新颖有趣,值得一读。

目录

前言

一、奔月特写

 千里送“嫦娥”

 西昌搭“天梯”

 金牌火箭

 扶摇直上九万里

 探月路遥

 应对月食

二、嫦娥工程

 零的突破

 三步走:绕、落、回

 创意深邃

 天外放歌

 闯关夺隘

 艺术形象

 863计划

三、“嫦娥一号”卫星

 嫦娥工程的重头戏

 系统组成

 决胜在握

四、“嫦娥一期”:绕

 四大目标

 五大系统

五、“嫦娥二期”:落

 实施时间

 目标设定

 软着陆区选择

 再次奔月

 突破关键

六、“嫦娥三期”:回

 实施时间

 自动取样返回

 回家的路

 自动取样返回探测器

 “爱肯盆地取样返回计划”借鉴

七、月球宝车

 何谓月球车

 发展历程

 “经典车”展示

 国产车纷纷亮相

 谁拔头筹

八、探月回溯

 曾经“亲密接触”

 月球上的人类遗留物

 载入史册——“阿波罗”计划

 初探月球

 重返月球

九、月球在召唤

 建造月球基地

 移民月球

 架设观天台

 深空探测“跳板”

 月球畅想

试读章节

千里送“嫦娥”

这是一处神奇而又神秘的地方,道路两旁路灯闪烁,清风吹拂,周围一片寂静,它就是坐落在京西北郊的中国航天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内,项目总设计师来了,总调度来了,试验队来了……各式各样的车辆整装待发。此时是2007年8月19日凌晨4时许,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即将从这里启程。

“出来了!”有人小声喊了一句,夜幕中一辆牵引车缓缓开来,轻轻停下。只见“嫦娥一号”卫星身穿着灰色外衣,端坐其中,那么从容,那么潇洒!“出发!”现场指挥一声令下,随行人员迅速就位。凌晨5时许,运送“嫦娥一号”卫星的车队驶出航天城。航天城恰如一位慈祥的母亲,表情凝重,目送心爱的女儿踏上奔月征程。6时40分,车队抵达南苑机场,7时30分车队进入停机坪,一架屡建奇功的大型运输机已静静地等候在那里。说它屡建奇功,因为它执行过多次重大飞行任务,并曾两次运送过神舟飞船。今天又有幸运送美丽的“嫦娥”去西昌发射中心,必将再添新功。8时许,“嫦娥”上“轿”!身长6.08米、高3.208米、宽.207米的“嫦娥”,硕大的机舱也刚好能容纳她的身躯,因为她身穿结实而厚重的“外衣”,显得越发高大挺拔。在“校平”、“校平衡”、“校准”的口令声下,“嫦娥”已稳稳地落座在机舱里。枕木、缆绳又将她和机身牢牢地连接成一体。一切是那样井然有序、顺利平稳18时46分,全部设备装载完毕,8时55分,机舱门关闭。此刻东方一轮红目普照大地,装载着“嫦娥一号”卫星的英雄运输机,在蓝天下熠熠生辉,分外耀眼。9时30分,运输机奉命出发,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迅即钻入云海,三小时后降落在西昌机场,“嫦娥一号”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真是:千里送“嫦娥”,情深意更重!

西昌搭“天梯”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70年12月,几十年来为我国的卫星发射建立了丰功伟绩,实现了无数个“第一”。它是中国所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地;还有15颗国际商业卫星,也是从这里腾飞升空。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实施探月工程的首选航天发射场!

当“嫦娥一号”于8月19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区后,同时也拉开了搭“天梯”的序幕:首先要在技术区进行严格的测试,确保卫星上设备与地面设备相匹配,同时要解决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卫星经测试合格后,将实施推进剂的加注,以满足卫星上天后轨道、姿态控制和卫星正常运行的动力需要。作为发射绕月卫星的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运抵发射中心后,也需要在技术区进行单元测试,经测试合格后才能转运。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分为技术区和发射区两部分,卫星及运载火箭在技术区完成了测试并合格后,就需要进入发射区。这个过程也称为转场,即用运输工具将卫星和运载火箭从技术区转运到发射区。上面提到的是卫星和运载火箭在技术区的测试情况。当卫星和运载火箭转到发射区后,要实施星箭对接(对接前必须保证满足卫星湿度和空气洁净度的要求以及对运载火箭进行起竖、吊装,并要多次检查箭上设备与地面设备的匹配性)。在发射区测试都合格后,就要视天气情况,再根据卫星的入轨窗口,决定是否加注燃料,然后待命发射。

这时就引入了“发射窗口”问题。所谓发射窗口,就是允许发射航天器的时间范围。如果不在窗口时间内进行发射,卫星在进行轨道调整时就需要消耗大量推进剂,从而会大大降低卫星使用寿命。

发射窗口有三种:一是年计窗口,是以指定的某一年内连续的月数表示,适用于星际探测任务;二是月计窗口,是确定某个月连续的天数表示,适用于行星和月球探测;三是日计窗口,是以某日内某时刻到另一时刻的形式来表达,适用于各种航天器。“嫦娥一号”卫星是根据多方面因素(如光照、太阳入射角、测控条件的限制等)来考虑的,每月适合发射的时间为3天,每次的发射窗口时间仅为35分钟。为了节省卫星推进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科研人员主动提出了“零”窗口,即预先计算好的时间就是运载火箭点火升空的时间。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气象系统科研人员积极开展“西昌高空气候研究”、“孟加拉湾云系与发射场天气关系的研究”等课题攻关,提出一系列实用、可靠的天气预报指标和预报模式;还对发射窗口雷电、降水和云星进行认真分析,并对比相关历史资料,为“嫦娥一号”选准了最佳发射窗口。事实证明,“嫦娥一号”卫星的实际发射时间与理论计算的最佳时间相比,误差仅为0.2秒。如此微小的误差,节省的燃料足以让卫星在太空多工作一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嫦娥卫星架起了精密通往38万千米外月球的一座放心天梯。

P7-11

序言

在一个落后时代的人看来,现代科学和魔法是没什么区别的。实际上,现代科学的发展早已远远超越了哈利·波特的想象。在魔法和神话里,从来没有出现过2000万吨级的聚变核弹,无论是宙斯的闪电还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在能量上和核弹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另外,神话和魔法的空间也显得过于狭窄,当魔幻故事还在月球轨道内进行的时候,人类的探测器快要飞出太阳系了。

科学的发展常常会超出人类的想象。19世纪时,有科学家通过流体力学原理得出结论:火车速度不可能超过每小时150千米,否则车内的空气就会被抽空;20世纪初,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认为人类对于物质规律的认识已经完成,没有什么更多的事情要做了;20世纪60年代的大师冯·诺依曼说,全世界有一台巨型计算机就足够了,因为我们根本没那么多东西要算……

亲爱的小读者,这就是科学的美丽:充满力量,又在迅速变化;好像离你很远,却又在你身边。为了帮助你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我们编辑了《少年科学大讲堂》这套书。从作者到编辑,都努力用最浅显的语言,尽量让科学变得易读易懂。但是,这毕竟不是一套校园小说,你需要一点点耐心,才能享受到阅读和思考带来的乐趣。在阅读完成以后,你可以试着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科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更强大的动力,更方便的沟通,更接近神话的世界,还是更惨重的灾难,更恐怖的损失?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你可以在漫长的时间里,验证自己的回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揽月有嫦娥/少年科学大讲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77661
开本 32开
页数 1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1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V1-49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3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