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收录了三代中国人类学者的访谈口述史,主要包括国际人类学的中国责任——访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委员会副主席荣仕星教授;走向人类学——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访谈录;遗传结构与分子人类学——复旦大学李辉博士访谈录;人类学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浙江师范大学陈华文教授访谈录;民族学考古学本是一家——云南民族大学汪宁生教授访谈录;人类学中国体系的构建——武汉大学朱炳祥教授访谈录等内容。
图书 | 人类学世纪真言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文集收录了三代中国人类学者的访谈口述史,主要包括国际人类学的中国责任——访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委员会副主席荣仕星教授;走向人类学——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访谈录;遗传结构与分子人类学——复旦大学李辉博士访谈录;人类学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浙江师范大学陈华文教授访谈录;民族学考古学本是一家——云南民族大学汪宁生教授访谈录;人类学中国体系的构建——武汉大学朱炳祥教授访谈录等内容。 目录 国际人类学的中国责任——访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委员会副主席荣仕星教授 古典与现代、学科与分支——清华大学景军教授访谈录 在田野中追寻教育的文化性格——中央民族大学滕星教授访谈录 山水云霓任观瞻——广西师范大学覃德清教授访谈录 在历史学与人类学之间——台北中央研究院王明珂研究员访谈录 走向人类学——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访谈录 人类学与瑶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张有隽教授访谈录 漂泊中的永恒与永恒的漂泊——台湾东华大学乔健教授访谈录 走过西藏走进北京——著名作家马丽华访谈录 民俗学与人类学——北京师范大学刘铁梁教授访谈录 人类学释放我的灵魂——台湾佛光大学翁玲玲博士访谈录 走向深处:中国人类学中国研究的态势——中山大学黄淑娉教授访谈录 我想象中的人类学——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访谈录 历史人类学与“文化中国”的构建——中山大学张应强博士访谈录 把基因分析引进人类学——复旦大学金力教授访谈录 遗传结构与分子人类学——复旦大学李辉博士访谈录 人类学与国学——中央民族大学王庆仁教授访谈录 从摇滚乐到人类学——中央民族大学张原博士访谈录 《黄河边的中国》前后的故事——华东理工大学曹锦清教授访谈录 人类学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浙江师范大学陈华文教授访谈录 视觉人类学与图像时代——中山大学邓启耀教授访谈录 让村民自己打开眼睛——吉首大学罗康隆教授访谈录 民族学考古学本是一家——云南民族大学汪宁生教授访谈录 唯一剩下的只有挑战——中南民族大学张玫博士访谈录 人类学世纪真言——中共中央党校徐平教授访谈录 人类学中国体系的构建——武汉大学朱炳祥教授访谈录 附录 人类学本土化的必由之路——访广西民族学院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徐杰舜教授 我的人类学情怀——徐杰舜教授访谈录 颠覆与创新:从边缘走向人类学的学术中心——徐杰舜教授访谈录 人类学家也要反思自己——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徐杰舜教授访谈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类学世纪真言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荣仕星//徐杰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08505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00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98 |
丛书名 | |
印张 | 19.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3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