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实用主义的三副面孔(杜威罗蒂和舒斯特曼的哲学美学与文化政治学)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注意后现代多元互动关系前提下,本书侧重发挥罗蒂和舒斯特曼的两个特点:一是他们都强调并操作着后现代语境下哲学作为文化批评的意义,那就是在哲学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中学科性的松动,以美学为主干,但不受学科性限制;二是他们把包括自己在内的哲学家的人生,传记式地融入自己的哲学思想之中,注意个人独特的出身、童年、家庭及社会经历对其文化政治身份和哲学思想的作用。如杜威早年对苏联态度的转变以及对托洛茨基案的调查,罗蒂在美国早期左派堆里成长的童年与他父母与托洛茨基的直接交往关系,还有舒斯特曼的犹太身份与他在多元文化中的“桥梁作用”,等等。这样一些关注显然有助于理解他们的政治文化身份和在发展变化中的哲学思想复杂性。

本书第一编“总论”侧重于哲学概述,从实用主义的两度崛起,围绕着两个转向的有关问题展开。第二、三、四编以美学思想为重心,分别论述三位代表人物。最后一编,再把三人放在一起,突出某些贯通的重点和前瞻性问题,如伦理的审美生活、真理等问题,加以综合比较。

内容推荐

为什么实用主义这个“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哲学“丑小鸭”经过约百年发展至今非但没有一蹶不振,而且不断有新人新著涌现,并越来越引起世人注意。这种新格局是怎样形成的,说明了什么?一向不被重视的实用主义究竟包含着什么样的生命力?

所谓“新实用主义”之“新”,一是实用主义最早崛起本身对于传统形而上学带有一种哲学革新的姿态;再就是实用主义越过了20世纪40~50年代的“萧条”期于60年代复兴之后的“重新”崛起,也就是实用主义从现代的“古典”与后现代对接之“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后现代实用主义之“新”:它与传统形而上学和现代性的关系,它与语言分析哲学的关系,它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种种文化转向中,这种“新”可概括为“后现代转向”与“马克思转向”。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总论:实用主义的再度崛起

 一 实用主义的哲学改造

 二 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

 三 实用主义与传统形而上学及现代性

 四 实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五 实用主义美学概况

 六 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七 列宁关于实用主义的一条脚注

 八 实用主义与中国

第二编 杜威

 一 自然主义与实用主义

 二 自然主义与杜威的美学

 三 审美经验的客观根源

 四 经验的限定与超越

 五 社会的和历史的艺术

第三编 罗蒂

 一 童年与左翼自由主义信念

 二 语言的偶然创制的美学乌托邦

 三 在本质论上罗蒂与杜威相悖

 四 “文化左派”与“政治左派”

 五 “回到马克思”,“回到认识论”——未完成的一个乐章

第四编 舒斯特曼

 一 哲学家的个人生活与哲学实践

 二 在分析与解构之间架桥

 三 对艺术诸多定义的论析

 四 艺术作品之“内部的”与“外部的”

 五 艺术自律与他律

 六 艺术与批评的社会功能

 七 实用主义美学的平民主义倾向

 八 审美经验与性经验——实用主义“性美学”

第五编 综合与比较

 一 实用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

 二 实用主义与解释学问题

 三 伦理的审美生活的不同构想

 四 身体美学与人的解放

 五 真理——实用主义致命的软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实用主义的三副面孔(杜威罗蒂和舒斯特曼的哲学美学与文化政治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毛崇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1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4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087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9: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