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理论语言学哲理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对古代的语文学和语言学:轴心时代的轴心文明;历史比较法和历史比较语言学:19世纪的大学问;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说和破解人类“创造性”之谜;索绪尔语言学及其学术背景;索绪尔理论语言学要点解析;梅耶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发展;叶斯柏森和他的《语法哲学》;叶尔姆斯列夫和哥本哈根学派的主要理论;以理论精辟著称的房德里耶斯《语言》;布拉格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特鲁别茨柯伊和雅柯布森;美国早期语言学:由人类学引发的描写语言学;美国描写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的行为主义语言哲学等理论语言学进行了研究。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古代的语文学和语言学:轴心时代的轴心文明

一 古代语言学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

二 苏格拉底的语言经验知性的“自然性”原理

三 斯多噶学派的语言学说:对“自然性”原理的推广

四 亚里士多德的三分四因、识句五标准和语义标准四义

五 “惯例派”亚里士多德语言学要义

六 亚历山大学派的《几何原本》和《语法科学》

第二章 历史比较法和历史比较语言学:19世纪的大学问

一 历史比较语言学前科学时期的语言搜集

二 历史比较语言学发生的哲学背景

三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拉斯克

四 历史比较语言学继承者葆朴的《动词变位系统的比较》

五 格林定律

六 维尔纳定律

第三章 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说和破解人类“创造性”之谜

一 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到理论语言学的逻辑发展

二 洪堡特的身世

三 康德哲学及其与洪堡特的联系

四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对洪堡特的影响

五 洪堡特理论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六 洪堡特理论语言学的内容要点

七 洪堡特理论语言学的影响及评价

第四章 索绪尔语言学及其学术背景

一 索绪尔的身世与其学说的问世

二 索绪尔的语言学说

三 索绪尔语言学的认识论根源

四 涂尔干“社会事实”中的外部制约规范、集体心智规范与索绪尔语言学的联系

五 索绪尔时代的理论三杰

六 惠特尼和索绪尔的表层联系

第五章 索绪尔理论语言学要点解析

一 索绪尔从历史语言学走向结构语言学

二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三 能指和所指的区别

四 共时和历时的区别

五 系统即结构

第六章 梅耶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发展

一 梅耶的身世

二 梅耶历史比较语言学总述

三 梅耶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般原理:《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精粹六论

四 对梅耶的几点试修正

五 与梅耶同时代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及梅耶理论存在的不足

第七章 叶斯柏森和他的《语法哲学》

一 叶斯柏森的语言学道路

二 斯宾塞的经验综合哲学对叶斯柏森的影响,叶斯柏森的音义关系“形式论”

三 叶斯柏森的语言进化论

四 穆勒的归纳逻辑学和叶斯柏森的语言研究方法

五 叶斯柏森《语法哲学》的理论要点及其影响

第八章 叶尔姆斯列夫和哥本哈根学派的主要理论

一 叶尔姆斯列夫行年述略

二 哥本哈根学派的哲学逻辑视角和两次被发现

三 哥本哈根学派的哲学含义:两项比较,附论方法

四 语符学派要论

第九章 以理论精辟著称的房德里耶斯《语言》

一 房德里耶斯和他的名著《语言》

二 房德里耶斯《语言》的哲学背景

三 房德里耶斯的语言本质论:“社会心理”论

四 房德里耶斯对语言共时和历时系统的深入研究

五 房德里耶斯论语言的进步

第十章 布拉格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特鲁别茨柯伊和雅柯布森

一 功能学派和功能语言学

二 雅柯布森功能语言学的哲学原理

三 语言价值哲学

四 功能分析范畴种种

第十一章 美国早期语言学:由人类学引发的描写语言学

一 美国语言学的特性

二 鲍阿斯和他的描写语言学方法

三 萨丕尔语言观的哲学背景

四 萨丕尔《语言论》的理论要点

五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第十二章 美国描写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的行为主义语言哲学

一 布龙菲尔德的身世

二 从冯特个人心理主义到华生行为主义的转变

三 布龙菲尔德的习见实例实验分析及“刺激一反应”公式

四 《语言论》的主要内容

第十三章 布龙菲尔德的形式类和历史变异说,布龙菲尔德后学的分布说和中心系统描写程序论

一 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分期

二 布龙菲尔德的形式类及其哲学意蕴

三 布龙菲尔德后学哈里斯和《结构语言学》

四 布龙菲尔德后学霍凯特的语言习惯理论和语言信息理论

第十四章 乔姆斯基语法理论“语言习得机制”假设的观念形态和构造层次

一 乔姆斯基和学术新潮

二 “9·11”事件以后的乔姆斯基

三 乔姆斯基语法理论的哲学背景

四 乔姆斯基语法理论的核心:“语言习得装置”假说

第十五章 乔姆斯基第一语言模式时期及标准理论时期的句法理论

一 乔姆斯基语法理论的五个阶段

二 乔姆斯基句法普遍性规则的依据

三 第一语言模式时期对“有限状态语法”的批判

四 对第一语言模式时期“短语结构语法”的评价

五 “转换语法”的提出及其实质

六 标准理论时期“生成语法”的18条规则

第十六章 乔姆斯基对标准理论的扩充与发展

一 乔姆斯基标准理论引发语义危机的产生

二 关于语义问题的争论及“格的语法”的提出

三 修正后扩充标准理论时期的十大语法规则

四 乔姆斯基对人类普遍语法规则的永恒探求

第十七章 菲尔墨与格语法

一 菲尔墨的格语法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二 格语法理论的核心内容

三 菲尔墨第一阶段的格语法理论

四 菲尔墨第二阶段的格语法理论

五 格语法的突破与贡献

第十八章 伦敦学派和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

一 从人类学走向语言学

二 弗斯的语境学说和功能语言学

三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十九章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内核:“普遍语用学”构造模型

一 批判理论的重建和“语用学转向”

二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普遍语用学”

三 交往资质理论的乔姆斯基、皮尔士根源

四 “言语行为理论”的奥斯汀、维特根斯坦根源

五 德国本土哲学和语言学的深厚传统对哈贝马斯的影响

第二十章 认知语言学的学理逻辑

一 认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科学

二 认知心理学和由心理活动组成的发生认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般解释原理

三 认知结构、认知心理结构和认知语言结构

四 普通认知语言学和神经认知语言学

五 认知心理语言学

六 认知语用学

主要参考书目

重要人名索引

重要名目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理论语言学哲理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67617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9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0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4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