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慈善榜样--记录中华慈善奖获得者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34名“2008中华慈善奖”获奖者的爱心故事。他们中既有为慈善事业慷慨解囊的爱心企业和企业家,也有向灾区和困难对象无私奉献、感人至深的普通百姓;既有在慈善事业中辛勤耕耘的慈善工作者,也有倾心关注和支持慈善事业的志愿者……他们有的捐钱,有的捐物,有的奉献自己的劳动。他们不求回报,全心全意帮助困难群体的感人故事,为社会公众树立了学习榜样。本书记录的获奖者故事为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扩大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内容推荐

近年来,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08年全国各地爱心涌动,为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区捐赠近千亿元,成为中国慈善事业的里程碑。人们不再认为慈善仅是有钱人的事。其实,我们身边每天都上演着慈善和爱心的故事。

民政部每年评选“中华慈善奖”。获奖者是中华大地慈善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故事也是所有爱心故事的缩影。本书中讲述了31个慈善小故事,全部来自于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部分获奖者的真实经历。

目录

第一编 企业故事

 汇丰银行:慈善是一种过程

百年情缘

情牵内地

心系教育

 中天集团:与慈善同行

慈善是企业责任的一部分

做慈善要真心诚意

 宝洁托起明天的希望

170多年不变的使命:“亲近生活,美化生活”

宏伟的中国公益事业体系

孩子就是我们的希望

 腾讯:QQ传情

经营慈善

首发互联网企业公民报告

推动公益2.0

第二编 企业家故事

 李嘉诚:大爱无疆

爱的真谛——“内心富贵才是真富贵”

爱的归宿——回馈社会终生不渝

爱的依托——托起明天的太阳

爱的传承——超越生命的承诺

爱的升华——守在日落的宁养服务

 黄如论:慈善冠军

讷于言敏于行

报答乡亲慈济天下

低调做人传承慈善

 杨国强、杨惠妍:道义富翁

匿名十年做好事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父女情系灾区

女承父慈善之志

 王健林:做中国最大的慈善家

确立慈善理念

打造慈善企业

奉献慈善真情

 古润金:施比受更有福

在帮助中长大

一心向慈善

润物细无声

 陈光标:中国首善

总理向他致敬

从一块八到八个亿

将慈善进行到底

 李爱君:诗意的居

“我们是在建设幸福的家”

“爱与责任是立业之本”

 张祥青:财富之身仁爱之心

钢铁大王仁爱之魅

艰苦创业自强不息

立业慈善成就辉煌

 王琳达:永不言报的“王妈妈”

北川中学的“王妈妈”

孩子们的好“妈妈”

老人们的“乖女儿”

灾民的“大救星”

爱心的“传递者”

 王超:农民儿子的赤子之心

将绿色作为企业的标志

用爱心诠释企业的责任

让每个孩子过得更好

第三编 慈善楷模故事

 沈冰:传递爱心的使者

学生时代的公益情结

工作后的倾心付出

成名后的爱心捐助

慈善时代的公益大使

“5·12”的心灵守望者

 赵渭忠:把余热献给希望

开启“希望之旅”

培养“希望军团”

实施“希望计划”

 沈翠英:平凡人的慈善

清苦的童年

艰难的决定

爱心的传递

 韩汝芬:一切为了孩子

白首办学

“我会继续干下去”

 孙茂芳:为人民做一辈子好事

孤残老人的守护者

雷锋精神的传播者

 郑复生:有爱就有一切

感恩的心

非凡的生命

爱的奉献

 王万林:流浪儿的福音

开始并不特别

经历并不简单

结局写满幸福

 李春平:“特殊”的慈善家

年少轻狂波折岁月

浪子回头致力慈善

 武警青海省总队:雪域高原里的那一抹橄榄绿

在花朵需要阳光雨露时

在百姓需要帮助时

在山河需要绿化时

 长春慈善爱心车队:心的标杆爱的丰碑

慈善车队

心的标杆

爱的丰碑

 张绍启:爱的交响曲

一路上有你

真心英雄

爱心说客

其实不想走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第四编 优秀慈善工作者故事

 常青:来自草原爱的使者

招募义工温暖人间

军民齐心谱写乐章

赤峰之爱灵魂之礼

携手慈善共创和谐

 陈岳:坚守与追求

烛光教育点燃梦想

金叶医疗解人危难

坚守岗位推动慈善

 兰艳红:青春自飞扬

平凡岗位坚持“四心”

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慈善本义富于同情

 李自勤:别样夕阳红

结缘慈善

全力募集

准确救助

家庭寄养

 刘京:泽被苍生大爱无疆

意志坚强心存梦想

厚积薄发首开先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浦哲文:慈心善举为孤残

美国博士添新彩

偶然机会建良缘

 谢琼:双手谱写夕阳红

忧亿万家庭之忧

优老年服务之优

尽天下儿女之孝

 姚莉:用善良拉近距离用梦想填平沟壑

创建百年职校

全力争取百分百就业率

打造干净慈善品牌

填平贫富沟壑

 叶榄:四年希望路百年环保行

四年希望之路

十二年绿色之旅

十余载行之艰辛

十六载回望温暖

后记

试读章节

汇丰银行:慈善是一种过程

河南的黄荣花,几年前来到上海,由于没有技术,一直找不到工作,曾一度睡马路。汇丰银行与上海慈善基金会合作开展的再就业培训项目改变了她的命运。经过母婴护理班的系统培训后,她拥有了专业的技术,工作机会接踵而至,自信心也倍增。如今黄荣花的月薪已达到3000多元,两个孩子上大学的费用也能负担了。

银行是金融机构,对于汇丰银行来说,商业与慈善何以得兼?汇丰银行集团主席葛霖说,“慈善是我们坚定的事业”。在汇丰银行看来,商业和慈善都是他们的事业,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既然慈善是一项事业,则必须由专业的机构来运作,为此,汇丰银行成立了慈善基金会,聘请了专门的慈善顾问,将慈善事业做得有声有色。

百年情缘

汇丰集团于1865年成立于上海和香港,是世界第二大金融集团。早在1878年,为了救助中国大量的饥荒者,汇丰银行向中国捐款1000银元,这是汇丰银行在中国的第一次捐款,由此,汇丰银行开始了她的百年慈善情缘。

在1981年之前,汇丰银行一直在开展社会公益事业,但慈善项目比较杂,没有实行统一管理,这在运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不同的部门会同时收到一些慈善机构向他们推荐的慈善项目。为了将慈善事业更加系统化、专业化,汇丰银行于1981年在香港成立了慈善基金会。基金会在摸索中不断成长。

之前,基金会比较关注大型的慈善项目,因为此类项目影晌大,受益范围广。到了1990年初,基金会在大型捐款项目上已经运作得很好了,此时,基金会将目光投向了小型的捐款项目。小型的项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深入到社区和农村,同样可以在扶贫帮困上起到很大作用,此后基金会推出了社区发展计划,专门针对2万元以下的小型捐款。

汇丰银行慈善基金会在社区层面的慈善项目主要是关怀社区的老人与儿童,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等。比如在老人福利方面,基金会资助老人院购买设备、在全国范围内对老人院的院长和护理工开展专业的培训班,还组织专家编撰了第一本养老护理员培训教材,免费发放给全国1万多家老人院。在儿童福利方面,基金会有两个项目,一个是针对弱智儿童,一个是针对肢体残疾儿童的。基金会在社区的工作受到了众多市民的关注。汇丰基金会秘书长黄彬说,他们组织残障儿童观看音乐会,后来又连续三年组织了残疾儿童艺术展,这些活动使残疾儿童拾回了自我,增强了自信,他们的自强不息和不服输的毅力也感动了社区的居民,市民纷纷打来电话要求参加义工活动。

银行要与客户一起成长,慈善基金会也要和慈善机构一起成长,为了增加慈善基金会的人力、财力、物力,基金会号召银行的员工以义工的形式参加到慈善活动中来。为了满足不同人的偏好、时间和特长,基金会将需要义工的项目贴到网上,这样员工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挑选自己想参加的项目了。汇丰银行的义工遍及全球,只要有汇丰的地方,就有汇丰的义工存在。2008年11月,汶莱汇丰银行的职工发现当地有座桥的木板已经腐烂,曾发生过意外,于是组织员工前往维修,村民闻声,也纷纷参与其中。汇丰银行的总经理韦力行还亲自率几百员工到公园里植树,这个活动从2006年就开始了,一直没有间断过。

在香港回归之前,汇丰银行一直关注内地的慈善事业。1997年,汇丰银行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2500万港币,成立了汇丰中华慈善基金。汇丰银行集团主席葛霖说,他们在内地捐款,是为了促进内地慈善事业的发展。对于那些失业、残疾儿童,他们不仅授之以鱼,更注重通过技能培训l和能力建设授之以渔。汇丰银行与中华慈善总会及政府合作开展慈善事业的三方合作模式也起到了示范效应,带动了更多的国外企业在中国从事慈善捐款。

情牵内地

汇丰很重视本土文化,期望在内地长期开展慈善项目,但对于作为境外金融机构的汇丰来说,如要在内地开展慈善项目,必须有与之合作的机构,而这些机构为数不多。最后汇丰通过向中华慈善总会捐款成立了汇丰中华慈善基金,此后每年拨出特定的资金支持各类社会福利事业,到2007年基金会成立10周年之际,已执行了120多个慈善项目。

10多年来,汇丰中华慈善基金会为失业或下岗工人提供技能培训,为残疾儿童提供成长的空间,关心社区的老人。

在汇丰开展的慈善项目中,受助的残疾儿童发现,原来通过学习音乐等才艺,自己也可以登台表演,可以赢来台下的阵阵掌声。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舞台来展现自我,那些曾经自卑的残疾儿童在这个舞台上重新拾起了信心。

汇丰中华慈善基金认为,通过捐赠帮助人们解脱一时的困境,而通过能力培训则会为他们提供受用一生的财富。所以,基金会让弱者通过自助实现自立、自强,获得幸福,而辅之以相关设施的捐赠。

重“量”更重“质”是汇丰银行的捐款原则,为了将每一笔捐款用到刀刃上,项目成立前,汇丰与中华慈善总会要一起考察,一起研究;项目成立后,中华慈善总会负责具体的落实工作和总结报告,汇丰提供资金,并且进行监督。

汇丰基金会的秘书长黄彬认为,慈善是一项细水长流的事业,在开展项目的时候,他们也格外的细心,细心观察老人、儿童以及失业人员的切实需求。村里的桥梁木板腐化了,他们可以发现,老人院的床该换了,他们可以发现,残疾儿童的自尊心丢失了,他们也可以发现。基金会这种用心观察,用心做事的理念为慈善事业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模式。

汇丰银行慈善基金注意到,很多民办养老机构都是由热爱公益的个人发起的,缺乏专业的管理和护理人员,所以他们格外重视民办老人机构管护人员素质提高。在2000年,该基金资助,中华慈善总会主办了第一期民办老人院院长培训班,所参加的50个学员覆盖了全国35个城市。

下岗失业人员一直是汇丰慈善基金会的关注重点。工作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失去了工作,也会随之失去很多其他的机会,而提供救助金只能解决一时的温饱。汇丰银行通过为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为他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他们不再需要低保,不再需要救助,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去撑起一片蓝天。

汇丰在做慈善时利用好每一分钱,也利用好每一个机会。他们将关怀老人与关注失业人群联系起来,对失业人员进行老人护理知识培训,既为老人院,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提供了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护理人员,又为失业人员和农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从河南来北京的李惠英因没有工作技能,只能靠捡垃圾过活。如今,她已经是北京一家养老院的护工,每个月拿着固定工资。她不再过居无定所的生活,不再日夜漂泊于北京街头,对此她非常满足。

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就是计算机水平。而这方面恰恰是外来打工者们普遍欠缺的。

P2-4

序言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善关爱、怜悯他人的观念,自先秦出现以后,中经两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受到儒道释等多元思想的影响,成为指导人们积德行善的行为准则之一。南北朝时期,佛教寺院的慈善活动标志着民间慈善事业的初兴;隋唐宋时期,家族举办的族田义庄见证了宗族慈善事业的兴盛;明清时期,地域性的慈善救济行动崛起,标志着古代慈善事业发展到了鼎盛。中国民间的慈善行为不仅改善了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的生活,也滋养了无数中国人淳朴善良的本性。

中国的改革开放掀起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慈善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从“希望工程”到“母亲水窖”,从1998年抗洪到汶川地震救灾,慈善不仅使老者、弱者、病者、残者、贫者、难者得到物质的支持与帮助,并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友爱与美好,慈善更成为对社会物质财富进行第三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和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断章一瞥古人事,万事东流应多助”,如果说古代的赈济灾荒、救治弃婴、收养贫病、施米施粥、施医给药、抚恤寡妇、敬惜字纸等种种积德行善的行为,是少数仁人嘉士施舍恩赐的个人行为,而现代慈善事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责任”和“一种道德义务”,也是越来越多现代人的生活态度与行为习惯。如果我们把每个人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充满温暖和友爱的社会称之为和谐社会的话,那么慈善就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史上,2008年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激发了千千万万海内外爱心人士的慈善之心,形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慈善行动,全年慈善捐赠超过千亿元。有人说,2008年是中国的慈善元年。在2008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华慈善大会上,胡锦涛主席亲切接见了“中华慈善奖”获得者及会议代表,并指出,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崇高事业。

在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的指导下,由中国政法大学、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编写的《中华慈善榜样》一书,收录了34名“2008中华慈善奖”获奖者的爱心故事。他们中既有为慈善事业慷慨解囊的爱心企业和企业家,也有向灾区和困难对象无私奉献、感人至深的普通百姓;既有在慈善事业中辛勤耕耘的慈善工作者,也有倾心关注和支持慈善事业的志愿者……他们有的捐钱,有的捐物,有的奉献自己的劳动。他们不求回报,全心全意帮助困难群体的感人故事,为社会公众树立了学习榜样。本书记录的获奖者故事为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扩大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榜样。编写者在故事的选取中考虑到地区的涵盖性、多样性,兼顾大陆和港澳台地区;考虑到人物的民间性、普通性,其慈善行为与精神让百姓产生共鸣;考虑到贴近社区,对社区慈善发展有启示。

一滴水能映照太阳的光辉,无数颗爱心便能温暖世界。捐赠万元是慈善,捐出一分钱也是慈善,捐款捐物是慈善,献智出力同样是慈善。本书里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企业精英,还是社会公民,无论耄耋老人还是学龄儿童,人人皆可慈善。就让大家都来支持慈善,参与慈善,分享慈善带来的快乐,让慈善成为当今和谐社会的时尚。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衷心感谢相关工作人员为此作出的努力,特别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师生放弃暑假,全心投入此书的编撰工作,用他们默默的付出诠释着奉献的真谛。也希望本书在帮助公众普及慈善理念,激发群众参与慈善事业热情方面发挥有益作用。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后记

近年来,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08年全国各地爱心涌动,为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区捐赠近千亿元,成为中国慈善事业的里程碑。人们不再认为慈善仅是有钱人的事。其实,我们身边每天都上演着慈善和爱心的故事。

民政部每年评选“中华慈善奖”。获奖者是中华大地慈善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故事也是所有爱心故事的缩影。本书中讲述了31个慈善小故事,全部来自于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部分获奖者的真实经历。个案的选取考虑到地区的涵盖性、多样性,兼顾大陆和港澳台地区;考虑到人物的民间性、普通性,其慈善行为与精神能让普通老百姓产生共鸣;考虑到贴近社区,对社区慈善发展有启示。

在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的指导下,在中民慈善信息中心的支持下,本书由中国政法大学潘小娟教授、吕芳副教授及巢超、石亚群、王政、孙贞英、单小洁、常帅、张扬、李梦洁、白东芳、蔡燕青、王静婷、安超根据相关资料改编而成,供社会各界参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慈善榜样--记录中华慈善奖获得者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小娟//吕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31551
开本 16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9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