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已成为21世纪华人地区品饮新宠。然而,普洱茶的无限商机让觊觎市场的业者以假乱真,以发霉茶蒙骗消费者牟取暴利,以不合乎卫生标准的茶来荼毒品饮者。那么,如何当一个聪明的普洱茶消费者?如何晋升成为普洱茶的行家?本书将协助初入门者成为聪明消费者,将提升普洱茶友成为真行家!
图书 | 普洱茶/茶风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普洱茶已成为21世纪华人地区品饮新宠。然而,普洱茶的无限商机让觊觎市场的业者以假乱真,以发霉茶蒙骗消费者牟取暴利,以不合乎卫生标准的茶来荼毒品饮者。那么,如何当一个聪明的普洱茶消费者?如何晋升成为普洱茶的行家?本书将协助初入门者成为聪明消费者,将提升普洱茶友成为真行家! 内容推荐 普洱茶为历史名茶,属黑茶紧压茶。七子饼茶是云南普洱茶的一个品种,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筛分、拼配、渥堆、蒸压而成,其渥堆程度较重。目前云南的七子饼茶有熟饼和生饼两个系列,熟饼为普洱茶类成型茶,生饼为大叶青茶类成型茶。 七子饼茶过去多作少数民族地区嫁娶用的彩礼和逢年过节赠送亲友之礼物,七子为多子多孙多富贵之意,寓意喜庆团圆和吉祥。香港和旅居东南亚一带的侨胞,也都盛行这一习俗。 目录 第一章 买普洱基本功 第二章 普洱茶养生术 第三章 包装纸的谎言 第四章 普洱陈期解密 第五章 生饼熟饼哪饼好 第六章 干仓湿仓的迷思 第七章 买茶赚钱术 试读章节 以茶理财好增值 喝一片70年老普洱,不单单是象征品饮者的社会地位,更显露了他或她的特殊品位;买一屋子的普洱茶,不只是为了日常生活品用,更暗喻着买茶者懂得以茶理财之道! 我在1980年初次接触普洱茶,当时是香港单帮客带进台湾,找不到买主,央求我买下“红印”普洱茶饼。我当时并不清楚“红印”代表什么,只知此茶韵很强,喝了感觉茶单宁苦涩,很是“够味”! 1980年的台湾茶叶市场,消费者的追求目标是得奖的乌龙茶,这时候一斤叫价五六千元只是中等茶;对我而言,普洱茶比乌龙茶多上两倍耐泡度,价格却只有五分之一。我在价格考虑下就买下了“红印”! 2000年,“红印”在普洱茶市场大红,一片已叫价10万元还奇货可居。我想,“红印”在20年间身价涨了100倍,买普洱茶会增值,无庸置疑! 普洱茶的价涨应该和她的质变好有关;换言之,普洱茶若只是放得久,一旦存放不良,茶质变了,茶价也应跟着调降,甚至应予淘汰。放坏的普洱茶,不要喝! 如何辨识普洱茶的好与坏?将是本书探索的核心问题。 目前市场上所见的普洱专书种类多,有的夹杂预设立场,有的为特定对象服务而编写内容。消费者,你看得出来吗? 普洱茶会增值,与它的“质”息息相关!买茶之初,就必须清楚自己所买到的茶质地如何,而非只听信商家片面说辞!若因此失去自我判断力,非得缴上大笔“学费”不可! 愈陈愈香?愈放愈值? 市场流通的普洱茶,常出现利用包装纸来误导购买者的情形;常以产品目录形式出版普洱专书,硬是将自家卖的普洱茶拱成珍稀之物;更有利用“做旧手法”,硬将年轻普洱茶“做”老,然后声称: 1.年代愈老,愈陈愈香! 2.储放普洱,增值无限! 两大宣称,搭建起台湾消费者对普洱茶的迷恋,更造成市场乱象。有的业者买下老茶包装纸,里面却装新茶,再以老茶价格卖出;有的干脆直接复制包装纸,配合将茶“做”旧,拉抬茶价;有的靠着大量广告宣传,营造专业形象,产品的质却是“专业作假”。 事实上,这些作假手法要是茶质好,只是茶龄不到,消费者喝得“名牌茶”,虽然受骗,但至少不伤身!可怕的是,为了做旧,不法商家以泼水或用化学药剂来加速茶的老化,影响消费者健康。或是故意将茶放进潮湿空间,好让茶在短期内陈化(腐化),卖得好价! 2001年,台湾版《壹周刊》揭露了不法商人以不实手法改变普洱茶品质,让霉变普洱茶成为名茶之后,台湾普洱茶的狂热才稍减。 喝普洱茶和品饮其他饮料一样,对消费者而言,应是喝了安心、喝出健康是首要,其次才是品评普洱茶制作工序的差异,是青饼好还是熟饼好,最后才是如何买对茶,放对茶,使茶质变好、价值增高等! 可惜的是,大多数的消费者缺乏对普洱茶的专业认知,让不肖业者鱼目混珠,有机可乘,才令普洱茶蒙上“发霉茶”阴影。 除了深入揭开发霉茶的真相之外,更重要的是消费者要懂得如何喝普洱才对身体有益,同时要注意从正规医疗临床实验中所得出的对普洱茶的结论:“优点多于缺点。”但是消费者更应清楚自己的体质是冷、是热、是温还是湿,这样才能够依照不同的体质,品饮不同制法的普洱茶,这才是最佳喝法! 什么样的茶才是好茶?才能有益人体?才能增质?想要买普洱茶增质(不是增值)关键在选。普洱茶用的茶青是日光晒青,还是用机器烘青?制法不同,深深影响存放茶的品质。 消费者愿意用高价买茶,绝大多数以为:茶会越买越少,价格应该会越来越高。我却认为:茶愈放质会愈好,价才能提高;否则陈年茶变质了,就不应买来喝,而造假做旧的茶更不值得买。 …… P4-8 序言 “茶风”宣言 品茶可以是件轻松平凡的事,也可以用心喝出清香和品味。 品茶要得好滋味,贵在好茶、好水之外,还要有一颗对茶的好心情,才能凝精聚神细细地由茶的实体抽离出意象,才能穿透茶的种植、制作工字找到滋味与内涵! 那么,深深解构茶的每一细节,便可成茶痴的基石,可惜的是,短缺了一份深入浅出对茶的认识与解析,就少了——份对茶集合天时、地利、人和多元变化的了解,就无法明了品茶原来潜藏了这许多婀娜多姿的面貌! 《选好壶泡好茶》“茶风系列”之一。“茶风系列”包含以下三方面: 一、茶叶。一种茶叶一世情,每一种茶叶都有着她自己曲折离奇的身世故事,我们依序;降“铁观音”、“普洱茶”、“武夷茶”等风行华入世界的名茶予以系统介绍,为每——种茶写传,写出她们的一世传奇! 二、茶与生活。将水煮开,置茶入壶,注汤入壶,将茶汤入杯……这一道道泡茶程序看似简单却蕴涵了如何取水、浇水、置茶的量、冲水的急慢多寡等等,都在细微中引动着茶香和滋味。 三、茶器。佳茗必有好器相配, 才能相得益彰。中国历代经典茶器中,有不少出自名窑,或在宫廷之内、或在文人雅士之间流传把玩,亦成为令人收藏主题。本系列将以中国茶器为经,以时代为纬,系统地探究每一时代品茗风格与茶器的一段不解之缘。 茶是国饮,茶香飘扬千年,你我在茶里乾坤中,有没有找到柔鲜?有没有喝了口茶而能品出她一身风情?且让“茶风系列”伴你在茶文中看得到茶的香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普洱茶/茶风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池宗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107806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18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9 |
出版时间 | 2009-11-01 |
首版时间 | 2009-11-01 |
印刷时间 | 200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971 |
丛书名 | |
印张 | 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05 |
宽 | 161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